《時光機》當確認「它」不再屬於自己,那就是要斷舍離的時刻。

2020-10-09 一鍋甜魚

所有的舊物,都值得被紀念。當確認「它」不再屬於自己,那才是該「斷舍離」的時刻。

——泰影《時光機》影評

這部泰國影片的中文譯名是《時光機》/《斷舍離》

其實我還是更喜歡《斷舍離》這個名字。

影片把近幾年大火的「極簡北歐風」拍得很日系感。就連很多臺詞都很日系。

本來以為劇情可能是講女主如何改造自己的家從而迎接新生活的。

但是看下來編劇導演更側重的是對人情的回味與重拾,是女主的治癒與救贖。

小琴在國外深受極簡主義的薰陶,回國的時候,下定決心對自己的家進行一次大改造,要痛快的、果斷的、決絕的進行對舊物的斷舍離。

斷舍離的第一步:設定目標,尋找靈感。

小琴通過觀看一些雜誌上的照片來尋找靈感,還找來自己的好朋友來參與設計。

斷舍離的第二步:不要懷念過去。

小琴購買了一購物車的垃圾袋,非常痛快得整理舊物,輕輕鬆鬆就填滿了垃圾袋。

斷舍離的第三步:不要有太多感覺。

「當你看到這個物品,並沒有怦然心動的感覺時,那麼這個物品就是要斷舍離的對象。」

小琴按照這句話整理自己的舊物。

小琴發現自己對舊物都沒有什麼感覺,沒用的學生時代的成績單、不再使用的舊手機、已經過時的隨身聽、早就沒人聽的光碟CD···都是小琴輕鬆扔掉的對象。

然而,小琴的朋友看到了自己曾經送給小琴的CD也放在了垃圾袋裡,朋友很失望,拿著CD離開了。

斷舍離第四步:別動搖,要無情。

斷舍離的第五步:不要增加東西。

斷舍離的第六步:不要留戀。

小琴把自己整理出的垃圾袋賣給了收廢品大叔,就在大叔騎車離開的時候,小琴追了出去。

小琴把那些大包小包的垃圾袋追了回來,又堆在了家裡。她還是有些不舍。

和朋友道歉後,她決定把那些曾經收到的禮物還給朋友們。

送還物品的時候,她想起了很多回憶。

看到膠捲照相機,她想起了前男友。

和前男友的分別,小琴是為了自己出國發展,用了不告而別,突然消失,無視聯繫的方式。

以至於再次見到前男友,小琴還是有很多抱歉。

即使餘情未了,即使最後說了「對不起」,前男友的一些話,還是讓她明白了失去的感情不會回頭、傷過的心很難癒合。

而對於最具有代表性的舊物,就是父親的那臺鋼琴。

對於母親來講,那臺鋼琴已經不是物品了,而是一種象徵,那臺鋼琴承載著母親對於父親的留念和記憶。

對於小琴來講,那臺鋼琴是無用品,是她最想要忘掉的記憶。

所以,小琴扔掉鋼琴是最決絕的一次斷舍離。

儘管小琴是自私的,但是她在斷舍離的過程中還是做不到乾脆果斷,因為對於過去,她還是留有留念。

一件物品,就像是一架時光機,它附有的不僅是物品的使用價值,更承載著物品主人的一段記憶。看著那個物品,就能想起擁有它的時間、地點、人物、原因、事件···

就像是聽到老歌,你還是能想起第一次聽到它時候的場景一樣。我們不能回到過去,但是物品像是時光機,可以載著我們去屬於它的時代。

我一直認為,斷舍離,是一件很酷的事。

能痛快果斷得進行斷舍離的人,真的看起來都很瀟灑。他們,好像能夠很理性得一眼就看到物品的使用價值,而不會被所謂的「託物思人」所幹擾。

每一本舊書都留有我的指印、

每一個禮物都代表我被愛過、

每一條連衣裙都裝著不同的夏天,

它對於我這樣的人來說,好像都值得被收藏著。

極簡主義治癒不了人心、救贖不了心靈,人還是要用人情填滿。

感情斷舍離更需要勇氣和釋懷。

就這樣。

更多請關注 新浪微博@一鍋甜魚的影視記事薄

相關焦點

  • 《時光機》與其斷舍離,不如對過去釋懷,與自己和解
    從前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趁爸媽不在家的時候打開陽臺那個裝滿舊雜誌的鐵皮柜子。雜誌都是七八年前上初中的時候買的,有漫畫,也有小說。儘管有些故事今天讀起來已經並不符合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但我依舊會一次次翻開那些雜誌,樂此不疲。指尖碰到雜誌的那一刻仿佛搭上了一臺時光機,出於什麼目的、在哪裡買的這本雜誌,所有關於這本雜誌的信息都清楚地浮現在我的眼前。
  • 《時光機》「極簡生活」是奢求,只因難斷舍離
    除去必需品,一切全部扔掉,用電影中的話就是要「斷舍離」。極簡,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彙了。國內外很多年輕一代,就很推崇這種生活方式,然而真要做到斷舍離。然而,要想在這個繁瑣的時代,真正做到讓生活極簡,談何容易。《時光機》就是要帶著我們,經歷一次這樣的過程,以及得到的結果。假如,有人想極簡斷舍離,不防在這部電影裡尋找方式。
  • 《時光機》搭上時光機,你真的能斷舍離嗎?
    最近有部泰國片電影出了資源,就是講述「斷舍離」。中國大陸片名叫《時光機》,是2019年泰國本土電影票房的季軍,口碑也不錯,IMDb7.6分。閨蜜多年前送的禮物Jean也準備扔,被閨蜜發現,Jean振振有辭:如果有一天你要斷舍離,找出了我送你的禮物,儘管扔。但閨蜜的生氣還是觸動了Jean,尤其發現哥哥把她送的手織圍巾扔了,Jean體會到發生在自己身上時確實很傷人。她決定一些舊物不再一扔了之而是歸還給當事人。
  • 《時光機》我們為什麼要斷舍離
    一開始不明白為什麼電影叫時光機 後來明白了。 每一件東西都承載著我們的一段歲月 取捨是否要將舊物斷舍離的同時仿佛搭載了時光機看回到過去看到過去時光中的自己 。其實凡事過猶不及 斷舍離適可而止就好。 若將所有不需要之物全部捨棄未免也孑然一身太孤獨 。縱使昨日之日已不可追 但是每件舊物承載的我們與朋友家人甚至是曾經的戀人的羈絆還是彌足珍貴 雖然物品本身早已不會讓我們怦然心動。
  • 《時光機》時光機的斷舍離
    在追回來的東西堆裡看到自己親手織給弟弟的圍巾,終於知道原來自己的一片心意被丟棄的難受,於是決定把所有東西都還給朋友。最難受的是還東西給前男友。和前男友的告別僅僅因為「認定你不是我的真命天子,對的那個人,所以屏蔽一切聯繫方式。因為你不是對的人,所以還繼續喜歡我就是你的問題了,不是我的責任」。
  • 《時光機》所謂斷舍離,也不過是一種漂亮的假裝
    《時光機》裡的主人公琴,就是這麼一個夢想著要把自己的家裝修成北歐極簡主義風格的年輕人。極簡的前提,是拋棄。「斷舍離」的核心內含,其實也是拋棄。《時光機》的故事看上去是建造,是把一所被各色雜物塞滿了的老舊房屋改造成美觀的現代居所的嘗試。
  • 以電影《時光機》看待「斷舍離」:放下過往,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而「斷舍離」可以說是極簡生活的核心,它不僅僅只是拋棄那些繁雜多餘的物品,同時也包括無用的社交軟體,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內心所沉悶的世界。泰國電影《時光機》,就將視角對準了「斷舍離」這一概念,通過故事中的人和物,來展現在「斷舍離」的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有些時候,放下過往,真的沒有那麼的簡單。「斷舍離」,並非只是簡單地丟掉物品,更像是與過去進行一場盛大的告別儀式。
  • 斷舍離電影:時光機
    今年很流行斷舍離,書我還沒有看過,但是關於斷舍離的短視頻卻刷到不少,都是倡導大家過極簡生活,說拿到手裡不再有心動的感覺,就可以丟掉了。丟東西要狠的下心。但是實際做,卻不是那麼容易的。總有一些東西是你割捨不掉的,比如別人送你的生日禮物,情感卡片,總有些只對你自己有意義的東西,構成了你的回憶,構成了你的人生故事,即使以後兩人再無交集,有些東西,也應該陳列在內心的博物館裡,成為你的歷史,那是你活過的證據,那有那麼容易就被斷舍離的?
  • 《時光機》把斷舍離拍成電影,納瓦彭有作者導演內味了
    》的主題很新奇:《時光機》探討了《斷舍離》創始人山下英子,以及整理狂人近藤麻理惠等倡導的 「斷舍離」、丟棄舊物和極簡主義生活等思想。依照羅伯特·麥基經典編劇指導書《故事》的理論,《時光機》的劇情在「故事三角」中應該屬於小情節,重點集結於人物與自己內心感情的鬥爭。在「無情」丟棄的行動中,一件小事觸動了琴:琴的設計工作室是和好友萍一起開的,從劇情看,兩人曾是多年的同學和閨蜜。
  • 電影《時光機》:追求極簡主義,不是形式上的斷舍離
    《時光機》《時光機》講述的是一名從斯德哥爾摩留學回來的設計師小琴,鍾愛極簡主義的設計風格。而小琴奉行的,就是日本山下英子的「斷舍離」理論。強調給生活做減法,戒掉對身外物的迷戀,降低物慾消費。「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這是時下盛行的一種生活方式,也讓極簡主義多了一層概念。
  • 《時光機》:真正「斷舍離」,你以為這麼容易?
    關於如何斷舍離,其實是有指導理論可以遵循的,這些理論分別被作為副標,用在電影裡的不同章節。它們步驟分別是: 1、設定目標 尋找靈感 2、不要懷念過去 3、不要有太多感覺 4、別動搖 要無情 5、不要增加東西 6、不要留戀 不知道要如何斷舍離的朋友
  • 泰國電影《時光機》:你所謂的斷舍離,只是一種逃避
    一邊酸泰國人怎麼這麼會拍的同時,另一邊卻意外讓我陷入沉思,竟然開始重新審視起了 " 斷舍離 ",思考起了它的初衷和目的究竟是什麼。↑《時光機》泰國版電影海報甚至產生了一絲意料之外的困惑——扔東西,真的讓人快樂嗎?斷舍離只是扔東西這麼簡單麼?
  • 《時光機》我們需要怎樣的時光機?
    ——《天氣預報員》 在影片《時光機》中,對於小琴來說,當下她認為應該做的事便是擁有一個簡約的自己喜歡的風格,因此「斷舍離」就會同時成為難做的事和應該做的事。「斷舍離」的六個步驟說到底都是徘徊在過去和未來之間。所以有些時候,我們到底需要怎樣的時光機呢? 安哥在小琴心目中,更像是一個從前的不會再用到的一個小物品,「既然覺得你不是我的真命天子,那就是你的事」。
  • 豆瓣7.0《時光機》,解讀納瓦彭「斷舍離」情節背後的極簡主義
    但在《時光機》中導演卻摒棄了這樣的主題理念,相反的,導演藉助舊物映射出自己獨到的人文關懷。正是這種逆向的電影思維為整部電影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因此,今天我將從影片視角,道具使用,長鏡頭結尾,照片隱喻這四個不同的方面和觀者一同感知「斷舍離」背後的人情冷暖。
  • 豆瓣7.0《時光機》,解讀納瓦彭「斷舍離」情節背後的極簡主義
    導演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將視點聚焦於這一架庭現象,以「斷舍離」為針線,將自己對親情,友情,愛情等人文關懷緊密縫合,以主人公的視角為大家闡述出自己對情感的獨到見解。《時光機》作為「斷舍離」現象的先鋒代表,正是納瓦彭站在自己的精神視角上的觀點輸出。影片中,導演用生活化的視角,顛覆年輕人對「斷舍離」傳統的認知與看法。
  • 《時光機》何以為家
    他也在無意中,打造自己理想中的共和國。泰國導演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的《時光機》做了一次相反的時間旅行。從瑞典歸國的女主角,為了讓自己,也讓一家人斬斷跟過去的聯繫,換取更大的生活空間,走上了不無痛苦的斷舍離之路。她要做的,是前往未來的跳躍。
  • 【藝起看電影】時光機
    這部電影就是在第15屆大阪亞洲電影節,力壓兩部華語大熱[少年的你]和[春潮],獲得主競賽「最佳影片」獎的泰國電影 [時光機]。活動發起後,出乎意料的有好多人報名(難道是大家疫情期間宅在家太無聊了,或者是心理壓力太大了),就這樣,在藝恩老師的帶領下,開啟了一起雲看電影。60人一起隔空看電影
  • 《時光機》斷舍離
    有時我覺得自己是個挺絕情的人,因為怕麻煩,斷舍離做得很果斷。物質和精神上都是。對物質的斷舍離其實不算難,無非把不用的東西果決地扔掉。人際關係上的斷舍離其實很折磨人,但如果一份關係已經到了思考要不要繼續維持下去時,那麼它早已不是自由的了。但其實只要下定決心捨棄讓你糾結彷徨的,會發現簡單的生活還挺舒心。
  • 《時光機》丟掉無意義,保留時光機
    看《時光機》時不免感嘆:畫風色調,文藝滿分。尤其是女主氣質,和杜鵑莫名的相似,都是清冷疏離那一掛。但是時光機女主女人味相對來說淡一些,更清湯寡水吧。這樣的氣質我覺得簡直就是為文藝片而生。現在劇情片我不太能夠看得進去,反而這種非常慢節奏的,故事性不是很強的片子更能吸引我。可能是因為我現在腦子需要的是一種精神的按摩,而不是單純的刺激。而且這部片子的主題也比較符合我最近對於生活的一些小想法。
  • 《時光機》斷舍離解決不了生活的問題
    斷舍離作為一種極簡主義的方法以前非常非常流行。但是現在好像是不能斷舍離的時代。記得疫情剛開始在國內蔓延的時候看到豆瓣友鄰(不好意思,忘記是哪位了)說,在家裡找出一堆積灰的口罩,還好沒斷舍離(大意)。資源匱乏,很多人的炫富方式也成了秀家裡囤的口罩或者糧食、廁紙。我爸爸和我一直是築窩喜鵲。我媽說,你們倆往家裡撿,我一個人往外扔。我們愛撿破爛,還愛囤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