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電影《時光機》:你所謂的斷舍離,只是一種逃避

2021-01-08 湘湘帶你看社會

當代年輕人的日常:買買買,扔扔扔,追求極簡主義風格,信奉 Less is more 的人生信條," 斷舍離 " 已經融進了血液裡。

" 斷舍離 ",曾經是日本人山下英子提出的一個概念。

那本風靡全世界的暢銷書《斷舍離》即出自她手: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最後只留下和當下自己相稱的物品。

" 斷舍離 " 瞬間戳中無數都市人群,極簡主義的家居風格也在年輕人中悄然流行起來,仿佛得了不扔點東西就渾身不舒服的病。

最近看了一部泰國電影《時光機》,講的是女主人公小琴把自己老家裝修成北歐極簡主義風格過程中發生的故事。

這部電影在 15 屆大阪亞洲電影節力壓兩部華語大片《少年的你》和《春潮》獲得主競賽單元 " 最佳影片 " 獎。

一邊酸泰國人怎麼這麼會拍的同時,另一邊卻意外讓我陷入沉思,竟然開始重新審視起了 " 斷舍離 ",思考起了它的初衷和目的究竟是什麼。

↑《時光機》泰國版電影海報

甚至產生了一絲意料之外的困惑——扔東西,真的讓人快樂嗎?

斷舍離

只是扔東西這麼簡單麼?

女主小琴是一名設計師,國外學成歸來,在找工作時候面臨一個問題:她必須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工作室。

而最經濟實惠的方法,就是把自己兩層的家改造成工作室。

故事由此開始——由於小琴在瑞典留學,受北歐審美影響肉眼可見,所以決定在室內設計師同時也是兒時好友阿萍的的幫助下,將家裡老宅改造成一間北歐極簡主義工作室。

↑ 小琴的衣服都是黑白灰為主的簡約基礎款

而這當然不是一件容易事,因為小琴與搞服裝店的哥哥以及上了年紀的媽媽同住。

小琴理想中改造後的工作室:極簡白 + 空無一物。

而家裡老宅的現狀:

泛黃的牆壁,斑駁的舊家具,不過這些都是小問題。

最要命的是:小琴的家有兩層,因為家裡以前是樂器維修行,所以一樓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新舊樂器。同時還被劃分了 3 個房間,為了滿足住人需求。

可一樓雜物實在 ... 幾十年的所有家當,不論還能不能用,全部堆在房間的各個角落。

而極簡主義的裝修風格就意味著——必須丟掉全部舊物,整理出儘可能寬敞的空間。

於是小琴不得不開始 " 斷舍離 " 計劃。

相信每個人的家裡都和小琴家一樣,或多或少藏滿了這類 " 無用的垃圾 " ——不會再看的舊雜誌,不會再穿的舊衣服,學生時代的同學錄,某個朋友送的布娃娃 ... 捨不得扔,但佔據了不少空間,無形中成了我們家裡的巨大包袱。

這類物品按照 " 斷舍離 " 的理念,是早已失去了其本來功用的 " 廢物 ",必定要捨棄的。小琴扔起來也是毫不猶豫,好一個果斷迅速。

少年時期最愛的雜誌,扔!

早已過時的唱片和 MP3,扔!

上個世紀的舊手機,扔!

從廟裡順回來的求籤筒,扔!

沒過多久,家裡已經堆滿了 " 斷舍離 " 的成果——一袋又一袋的垃圾。

前面扔東西都進行地很順利,直到翻到一份學生時的成績單,小琴猶豫了。

她在意的並不是分數成績和老師評語,而是最後一行的家長籤名——艾瑞克 · 劉 。

那是爸爸的名字——這個男人,年輕時狠心離開了母親,留下自己和哥哥被母親一人撫養長大。如今,關於他的記憶和物件都少之又少。

小琴一閉眼,一把把成績單丟進了垃圾袋。

" 垃圾袋就像黑洞,丟進去就消失了,眼不見為淨。"

可是,所有垃圾袋都打包好賣給收舊貨的大叔之後,戲劇性的場面出現了。

原本信誓旦旦的小琴反悔了,她追著收舊貨的車,又把所有垃圾追了回來。

哥哥問她有沒有搞錯啊,為什麼又全部拿回來。小琴說:"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突然覺得很內疚。"

" 斷舍離 ",真的就是把東西扔掉這麼簡單嗎?

最初那些僅僅承載了自己舊時記憶的生活物品,還能被輕易丟棄,但那些與親人、愛人、朋友有關的種種物什,那些難以割捨的羈絆,真的能輕易當作垃圾扔掉嗎?

東西能無情扔掉,那感情呢?

斷舍離路上的一座大山——長輩。

當小琴和哥哥特別找出日本整理師近藤麻理惠的真人秀《麻理惠的整理魔法》觀看學習,努力說服媽媽的時候,非常真實的一幕出現了。

" 空成這樣是有病喔?"

" 極簡什麼?這是我家。"

" 我這樣活了大半輩子了也挺好的。"

——感受一下來自小琴媽媽的三連。

而小琴媽媽之所以有囤積癖,背後少不了故事。一切舊的東西,都是母親生命的一部分。

尤其家裡那臺小琴爸爸彈過的老式鋼琴,儘管他拋棄妻子,很早就已經離開家,並且沒有再回來。小琴媽媽卻一直保留著。

小琴不得不搬出麻理惠的理論:" 只要整理一次房子,就會讓人掙脫束縛。" 來勸說媽媽,並且還打電話問了爸爸,即使小琴將爸爸不會來取鋼琴的原話轉述給媽媽,小琴的媽媽仍然不買帳。

在媽媽心底裡,只要鋼琴在,小琴的爸爸也許就能回來。

扔了舊物,就是扔了回憶,她就一無所有了。寧可依然天天在樓下客廳對著電視唱著《999 朵玫瑰》。

在我們自己家裡,一定也有一些東西,是明知道留著生灰,但卻也捨不得扔掉的。

對于堅決執行 " 斷舍離 " 的小琴來說,也一樣。

在整理過程中,小琴因為丟掉了設計師兼好友阿萍當年贈送的生日禮物,兩人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直到親眼看到哥哥丟掉了自己送的生日禮物時,才明白阿萍內心的難過。

和好後,阿萍的那句 " 有些事情只是你自己遺忘了,並不代表它真的消失了,雙方都要釋懷才算真正結束。" 徹底點醒了小琴,於是小琴決定找出每一件禮物的原主,將禮物一件一件返還給原主人。

當然,歸還途中有喜有悲,有人很感謝小琴還記得這份禮物,也有曾經的閨蜜抱怨,無法修復曾經的友誼。

其中最難送回的舊物相機,屬於小琴的前男友——安哥。

那是上一段戀情,小琴在出國留學後,單方面分手切斷了一切與安哥的聯繫。當她看到安哥送給她的相機時,往事瞬間湧上心頭。

小琴原本想用快遞方式物歸原主,卻被對方拒收,不得不登門拜訪,就在這來來回回的還物之旅的路上,才真正發現,原來自己過去的自私冷漠,真的有傷害到別人。

直到最後,小琴扔掉了幾乎所有能扔掉的東西,還背著媽媽偷偷賣掉了鋼琴,卻依然對一些沒辦法歸還的私人物品,再也狠不起來了。

只留下一句 " 我過完年回來 ",然後把所有剩餘物品交給哥哥處置,暫時離開了這個家。

她一個人住酒店,看電視裡放新年煙火。撕掉了當年的全家福,痛哭一宿,與父親徹底斷舍離。

影片的最後,小琴通過 " 斷舍離 ",如願以償改造出了極簡主義的家。

走廊:

小琴的臥室:

哥哥的臥室:

但當鏡頭切到她的臉部特寫,卻是這樣的:

↑ 說句題外話:女主演技真的超好!

或許,扔掉舊物,更像是和一段段曾經的感情告別。

物件可以丟,可以還,但當初那些難以彌補的傷害,那些無論如何也割捨不掉的回憶,怎麼辦呢?

" 斷舍離 " 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酷讀電影 裡有段影評,醍醐灌頂:

" 小琴和媽媽表面上背道而馳,某種程度上,她們是同一種人。

一個將所有的舊物圈攏在自己的身邊,幻想出一個完美生活的假象;

另一個瘋狂扔掉舊物,騙自己扔掉 = 忘記,眼不見 = 放下。"

看完這部電影,不由得讓我重新思考起 " 斷舍離 " 的真正意義。

我們以為,只要整理房間,清理衣櫥,丟掉不需要的一切東西,就會得到內心的滿足,無拘無束地生活下去。

物品的確是被我們斷舍離了,那心理呢?

丟掉的每一件東西,失去的不止是物件本身,還有它們承載的所有記憶和情感。

生活,並不是像做設計一樣,只要進行 " 斷舍離 ",就可以變得簡單幹脆。

只不過,生活不會停下它的腳步,於是我們只好假裝自己早已放下。或許,我們永遠不可能真正忘記一個人 / 切斷一份情感 / 當這件事從未存在過,但是至少,我們可以讓它不至於變成負累與枷鎖。

"Don 』 t Look Back"(永不回頭)是電影中 " 斷舍離 " 的最後一個步驟,對於實現個人成就達成進步來說,這也許是最理性最優的做法。但作為複雜而感性的人類,我們可能永遠都做不到這一點。

直到現在,我才想明白:只有坦然接受 " 斷舍離 " 的不可能," 斷舍離 " 才真正有了意義。

網友朋友們說的好:

" 真正的極簡主義不是靠不買和丟棄實現的,而是:

你物質充盈卻不會為欲望所牽,

你感情豐富卻不會為情緒所累,

你過盡千帆卻不會懷疑人生,

或許這些,才是我們窮其一生都想得到的最終。"

願大家共勉。

【來源:ZAKER哈爾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你以為的斷舍離,可能只是逃避
    斷舍離就是扔扔扔嗎?它的真正意義是什麼?有一部泰國電影,也許能給你不一樣的思考—— 時光機 Happy Old Year今年的大阪亞洲電影節上,它打敗了《少年的你》,拿下最佳影片獎。電影女主正是《天才槍手》中的超A女學霸。
  • 《時光機》所謂斷舍離,也不過是一種漂亮的假裝
    《時光機》裡的主人公琴,就是這麼一個夢想著要把自己的家裝修成北歐極簡主義風格的年輕人。極簡的前提,是拋棄。「斷舍離」的核心內含,其實也是拋棄。《時光機》的故事看上去是建造,是把一所被各色雜物塞滿了的老舊房屋改造成美觀的現代居所的嘗試。
  • 《時光機》搭上時光機,你真的能斷舍離嗎?
    最近有部泰國片電影出了資源,就是講述「斷舍離」。中國大陸片名叫《時光機》,是2019年泰國本土電影票房的季軍,口碑也不錯,IMDb7.6分。而中國熱門影片《少年的你》只是拿到觀眾選擇獎。港臺院線都引進了,片名更直指主題。香港地區取名《無痛斷舍離》,臺灣地區取名《就愛斷舍離》。
  • 《時光機》:真正「斷舍離」,你以為這麼容易?
    但生活的沉澱,有一些物品反而成了時光沉積下的情感寄託,讓你難以做出取捨。 人的許多行為,與其說是囤積物品,不如說是在囤積記憶,許多逝去時光總能被清晰地記錄在每一件生活物件中。今年年頭上映的一部泰國電影《時光機》,就將這種關於取捨的心境很好地展示了出來。
  • 《時光機》「極簡生活」是奢求,只因難斷舍離
    比如《三傻大鬧寶萊塢》《初戀這件小事》《天才槍手》這些廣受好評的泰國電影,窩頭也是很久之後片荒的時候才找來看的。因為疫情的原因,新片輸出量少得可憐,每天掰著手指頭算著哪部新片上線,於是等到了《時光機》,其實距離上線也有幾天了。女主是《天才槍手》的女主,茱蒂蒙·瓊查容蘇。2017年《天才槍手》的熱映,讓這個不算漂亮的女孩火遍亞洲。
  • 《時光機》把斷舍離拍成電影,納瓦彭有作者導演內味了
    打開電影網站選擇國別分類【泰國】,就會發現這些影視從片名到題材甚至連海報都雷同,即便評分再高,看多了也不覺得驚喜。/ 劇情 犯罪 懸疑 / 納塔吾·彭皮裡亞 / 茱蒂蒙·瓊查容蘇因 查儂·散頂騰古除了商業電影,泰國獨立電影也偶有驚喜,代表人物導演納瓦彭(Nawapol)必須擁有姓名。
  • 豆瓣7.0《時光機》,解讀納瓦彭「斷舍離」情節背後的極簡主義
    文|嘮嘮豆談到「斷舍離」這一話題,很多觀影者會想到去年在影壇掀起熱議的泰國電影《時光機》。這部電影在還未開播前便受到了許多年輕觀眾的追捧,不知什麼時候起,「斷舍離」變成了當今年輕一代所追求的生活理念。但在《時光機》中導演卻摒棄了這樣的主題理念,相反的,導演藉助舊物映射出自己獨到的人文關懷。正是這種逆向的電影思維為整部電影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因此,今天我將從影片視角,道具使用,長鏡頭結尾,照片隱喻這四個不同的方面和觀者一同感知「斷舍離」背後的人情冷暖。
  • 豆瓣7.0《時光機》,解讀納瓦彭「斷舍離」情節背後的極簡主義
    文|三斤談娛樂談到「斷舍離」這一話題,很多觀影者會想到去年在影壇掀起熱議的泰國電影《時光機》。這部電影在還未開播前便受到了許多年輕觀眾的追捧,不知什麼時候起,「斷舍離」變成了當今年輕一代所追求的生活理念。
  • 泰國《天才槍手》女主新電影《時光機》來襲
    這是一部講斷舍離的電影,全片將斷舍離分成了很多步,每一步該怎麼做,在這個過程中女主不斷拋下影響自己的電影情緒,包括家庭,以及曾經愛情帶給自己的傷。在前作《死於明日》閒聊死亡將至,在《戀愛診療中》探討工作和健康生活,在《36》中定格攝影和記憶,無論話題輕重、藝術與否,其實坦榮瓜塔納利電影的內核都離不開對於當下年輕人生活方式、人生態度的一種關注,這部《時光機》也是如此。
  • 《時光機》時光機的斷舍離
    故事主要講述了女主從瑞典回來希望貫徹極簡主義裝修自己的工作室,於是打算見證了整個家庭變化成長的所有東西都丟掉,甚至丟掉了摯友送的禮物「因為是你喜歡的,所以買來送你」,被摯友看見反問一句「是不是我的禮物再也無法讓你有心動的感覺」,兩個人不歡而散。之後接著把所有東西都賣給收廢品大叔,不過三秒拔腿狂奔追回來。
  • 以電影《時光機》看待「斷舍離」:放下過往,真的沒有那麼簡單
    而「斷舍離」可以說是極簡生活的核心,它不僅僅只是拋棄那些繁雜多餘的物品,同時也包括無用的社交軟體,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內心所沉悶的世界。泰國電影《時光機》,就將視角對準了「斷舍離」這一概念,通過故事中的人和物,來展現在「斷舍離」的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有些時候,放下過往,真的沒有那麼的簡單。「斷舍離」,並非只是簡單地丟掉物品,更像是與過去進行一場盛大的告別儀式。
  • 《時光機》泰國超A女主,又出了一個爆款
    相信大家都會為舊物而苦惱,在整理房間或者搬家時,都會收拾出一些物品扔掉; 特別是分手的情侶,曾經的信物很容易淪為明天的廢物……今天要介紹的這部泰國電影《時光機》,將一個個固定鏡頭對準物件,用一種無聲的傷感,向我們拋出一個問題:我們要不要斷舍離?
  • 《時光機》真正的斷舍離實際上是和回憶的一場告別
    《時光機》也叫《無痛斷舍離》,是泰國導演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在2020年的一部作品,該作品入圍了第15屆大阪亞洲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看完之後我不覺得本片中斷舍離的過程是沒有痛苦的,相反,我覺得斷舍離的過程就是在揭傷疤的過程,直到最後我依然覺得小琴的內心是痛苦的,當然可能更多的是解脫。
  • 斷舍離電影:時光機
    今天在家刷了這部最近很火的電影,有了些新的感悟。今年很流行斷舍離,書我還沒有看過,但是關於斷舍離的短視頻卻刷到不少,都是倡導大家過極簡生活,說拿到手裡不再有心動的感覺,就可以丟掉了。丟東西要狠的下心。但是實際做,卻不是那麼容易的。
  • 《時光機》一部講垃圾分類的電影
    即便僥倖動搖了母親,一旁的父親總是會輕描淡寫的說上一句——你媽想留就留著吧。這滅霸響指般BUG的存在能瞬間湮滅我的小心思,時刻守護著躺在宇宙行星某處的舊東西。過去留著舊東西是窮,所謂破家值萬貫,延續到現在還留著是情,所謂念物思人。
  • 電影《時光機》:追求極簡主義,不是形式上的斷舍離
    《時光機》《時光機》講述的是一名從斯德哥爾摩留學回來的設計師小琴,鍾愛極簡主義的設計風格。而小琴奉行的,就是日本山下英子的「斷舍離」理論。強調給生活做減法,戒掉對身外物的迷戀,降低物慾消費。「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這是時下盛行的一種生活方式,也讓極簡主義多了一層概念。
  • 《時光機》一部很像日本電影的泰國電影
    要改造成理想中的樣子,就只有「斷舍離」。極簡主義、斷舍離……是審美,也是人生哲學。拋棄舊物的過程,是對過往的揮別,斬斷那些無關緊要的關係的羈絆。有些輕而易舉,有些則萬分艱難。 「斷舍離」,並沒有那麼容易。東西可以隨便扔掉,回憶卻不能。2我好像不是在看一部泰國電影。色調、用光、構圖,甚至主題,儘是日本電影的味道。逆光的白色,輕淺緩慢的節奏,單眼皮的女孩,穿寬大的T恤,與黑色短褲。
  • 《時光機》,一部很像日本電影的泰國電影
    要改造成理想中的樣子,就只有「斷舍離」。極簡主義、斷舍離……是審美,也是人生哲學。 「斷舍離」,並沒有那麼容易。東西可以隨便扔掉,回憶卻不能。2我好像不是在看一部泰國電影。色調、用光、構圖,甚至主題,儘是日本電影的味道。逆光的白色,輕淺緩慢的節奏,單眼皮的女孩,穿寬大的T恤,與黑色短褲。
  • 《時光機》當確認「它」不再屬於自己,那就是要斷舍離的時刻。
    當確認「它」不再屬於自己,那才是該「斷舍離」的時刻。 ——泰影《時光機》影評這部泰國影片的中文譯名是《時光機》/《斷舍離》其實我還是更喜歡《斷舍離》這個名字。
  • 東西可以「斷舍離」,心卻始終「意難平」!泰國電影原來這麼好哭
    在物慾橫流的當下,「斷舍離」成為了諸多年輕人擺脫焦慮的行為準則,即扔掉那些「不再使用的,拿到後不再怦然心動的東西」。極簡主義大行其道,仿佛空了的房間與膨脹的垃圾袋就是我們重拾美好生活的表徵。泰國爆款新片《時光機》就以女主角收拾房間,以「斷舍離」的方式,追求極簡主義生活,開啟全新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