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的斷舍離,可能只是逃避

2021-12-22 魯豫有約

 哪有什麼無痛斷舍離 

 「告別過去」並沒那麼簡單 

文|恩醬

當代年輕人,總是逃不出這樣的循環:

忍不住買買買,最後又只能扔扔扔……

有人追求極簡主義,「拋棄一切繁雜多餘的物品,輕裝上陣。」

也有人覺得,「有些物品承載著獨一無二的回憶,無法割捨。」

斷舍離就是扔扔扔嗎?它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有一部泰國電影,也許能給你不一樣的思考——

 時光機 

Happy Old Year

今年的大阪亞洲電影節上,它打敗了《少年的你》,拿下最佳影片獎。

電影女主正是《天才槍手》中的超A女學霸。

「斷舍離」是近年來流行的概念,它的內涵是:

整理和捨棄多餘的物質,擺脫對物質的迷戀,使自己達到內心舒適的狀態。

然而,現實生活中的斷舍離,面臨著很多內心的博弈。

這部電影看起來小清新,但每個人看完的感受都不盡相同。

有人覺得溫暖治癒,也有人覺得很現實……

這究竟是個什麼樣的故事?

電影還有一個譯名:無痛斷舍離。

在扔掉舊物時,我們真的能做到沒有一絲情感波瀾嗎?

最開始,女主小琴做到了。

她是一名奉行極簡主義的家裝設計師,從瑞士學成歸來。

為了拿到一家知名公司的Offer,她需要把家改裝成個人工作室。

小琴心目中的理想工作室,是把極簡主義發揮到極致。

改造第一步,就是清理雜物——

過時的CD、MP3,扔掉。

年少時喜歡看的雜誌,扔掉。

好友送的畢業禮物,扔掉。

學生時代的成績單、畢業相冊、收音機……這些充滿回憶的東西,被她全部一股腦塞進垃圾袋中。

她自我安慰似的說:

「垃圾袋就像黑洞,丟進入後就消失了。你就不記得裡面裝了什麼。」

可是,斷舍離真的那麼簡單嗎?

電影裡出現了尷尬的一幕。

好友發現小琴準備扔掉自己送的禮物,感到又生氣又傷心。

小琴解釋,「如果有一天你扔了我送的禮物,儘管扔,我不會生氣。」

好友一針見血地說:「你不生氣,是因為你不在乎。」

在收拾東西的時候,哥哥說了一句話:

「丟掉日常用品很簡單,私人用品就不容易。」

實際上,這也是大多數現代人的心聲。

很多人按照「斷舍離」的理論整理房間,卻發現困難重重。

原本以為,只是處理一些不用的東西。

後來才發現,真正難以割捨的不是某個物品,而是寄托在上面的回憶。

很多人在衝動之下,抹殺了過去的回憶,陷入無盡的後悔之中。

就像電影裡的小琴,上一秒鐘,把全部東西打包請人拉走。

下一秒鐘,又忍不住後悔了,把全部東西一件不落地撿回來。

她急著拋下過去,恰恰說明內心深處無法放下。

有人把斷舍離比作《東邪西毒》中那壇醉生夢死酒,原以為喝下就能忘記所有苦惱,發現只是個玩笑。

「你越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忘記的時候,反而記得更清楚。」

 電影《東邪西毒》

這就是斷舍離最難的地方——

那些「想扔卻捨不得扔的東西」,要怎麼處理?

那些無法面對的過去,真的可以遺忘嗎?

有人說,「東西能扔掉,感情卻很難割捨。」

很多回憶和情感,你以為自己不去觸碰,就可以忘記,實際上它一直存在著。

電影裡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

內疚的小琴打電話給好友,為自己丟掉禮物的事道歉。

好友說了一句話:

「因為有些事只因為你自己遺忘了,不代表會就此消失。」

只有雙方都釋懷,才算真正結束。

在好友的啟發下,她開始了「歸還物品」計劃。

這就是片名「時光機」的來源。

那些承載著記憶的小物品,如同搭上時光機,一件件地找到自己的主人。

在整理物品的過程中,她開始觸碰那些不願回首的記憶。

比如,前男友

三年前,她出國留學,從此跟前男友斷絕了聯繫。

在這段關係中,是她單方面選擇了結束。

為了跟過去告別,她最後還是硬著頭皮跟前男友見面了。

誰知對方並沒有生氣,反而說很高興見到自己。

可是,前男友真的對過去釋懷了嗎?

在他歸還的物品中,小琴發現了一張從沒見過的卡片。

那是前男友媽媽寫給自己的。

她打電話給前男友,想跟阿姨說聲謝謝,卻得到一個回覆:

「其實,我媽去年就去世了。」

電話那邊的小琴,一時無言以對。

在她追問之下,前男友才說出當年的遺憾:

「母親在去世之前,說想喝你煮的玉米湯。」

原來,當年她決然離去,是前男友心裡無法彌補的傷痛。

所謂的斷舍離,哪是一句「告別過去」這麼簡單呢?

有人可以輕鬆地向前走,也有人會因此一直困在原地。

前男友當面揭穿小琴,「你是為了自己,才向我道歉的。」

「這樣你才可以毫無愧疚地甩了我。」

有人說,人在經歷斷舍離之後,留下來的事物往往有兩種:

從一開始就珍視的事物。

回首才發現,一直被自己忽視的事物。

在小琴整理的過程中,很多自以為消失了的回憶,再次湧現。

困擾小琴的不只是家裡的雜物,還有那些回憶中不堪的自己。

她的冷漠和自私,也曾給別人帶來無法癒合的傷痕。

這也是斷舍離面臨的挑戰:

你是否有勇氣去直面那個真實的自己?

你是否能和過去告別,和自己達成和解?

《時光機》的導演曾說過:

「無論是想要放下過去往前走的人,還是想要沉醉在回憶裡的人,希望大家看完電影都能釋懷,並面對自己的過去。」

電影中,有一個貫穿全片的物品——

鋼琴。

這臺老舊的鋼琴,已經失去音準,是父親留下來的。

它曾見證一家人最幸福的時光。

可是,它同樣承載著最痛苦的記憶。

小時候,父親就拋下母親和孩子,從此杳無音訊。

念舊的母親,卻一直不捨得賣掉這臺鋼琴。

電影裡有一個小細節:

小琴好友調侃,你媽媽怎麼整天唱同一首歌?

這首歌,正是泰語版的《九百九十九朵玫瑰》。

我早已為你種下

九百九十九朵玫瑰

從分手的那一天

九百九十九朵玫瑰

花到凋謝人已憔悴

千盟萬誓已隨花事湮滅

從歌詞可以看出,母親對父親的思念。

可是在小琴眼裡,父親已經不會回來了,是母親一直在自欺欺人。

一邊,是靠著回憶和愛活下去的母親。

另一邊,是堅決要和過去斷舍離的女兒。

兩人的對峙,是整部電影的衝突高潮。

小琴不想母親停留在原地,希望她可以向前看。

「如果我們不努力遺忘,我們就永遠都忘不了。」

母親卻相信父親會回心轉意,這是她心裡的一個信仰。

誰也沒辦法說服誰。

喬舒亞在《極簡主義》中說:

極簡主義是關於給予什麼,而不是帶走什麼。它倡導最有價值的生活,並清除所有障礙物。

這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令人充滿希望。但什麼才是最有價值的生活?這其中充滿了博弈。

小琴和母親的衝突,正是一場價值觀的博弈。

斷舍離不僅是審視我們和物品的關係,也是對人生的重新審視。

它需要我們不斷地問自己:

在你的人生價值排序中,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在母親眼裡,那臺老鋼琴承載著曾經被愛的記憶。

在孩子眼裡,那臺老鋼琴象徵著被拋棄的記憶。

物品的斷舍離尚且簡單,心理上的斷舍離才是關鍵。

最後,小琴還是背著母親把鋼琴賣掉了。

她成功地把家裡設計成她的理想工作室。

可是她真的成功「斷舍離」了嗎?

電影的結尾,有一個長達一分鐘的鏡頭:

她看著原本擺放鋼琴的位置,還是控制不住自己,淚流滿面。

哪有這麼多瀟灑的斷舍離?大多都是忍著傷痛繼續前行。

看完這部電影,很多人說女主自私冷漠,不顧別人的感受。

也有人在她身上,發現了自己的影子。

那個急著要跟回憶劃清界限的女孩,曾經也是我們自己。

山下英子在《斷舍離》中說:

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時間軸永遠都是現在。

清掃內心,意味著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在不斷地取捨之後,留下來的才是自己需要的。

為了重新找到自己和「物品」之間真正的聯繫,就必須一個一個地重新審視每個東西,在自省自審的基礎上,進行物品的取捨。

這個過程中,充滿了理性和感性的博弈,充滿了無數的糾結。

斷舍離的終點,是對過去的釋懷,對自我的和解。

無論是對待舊物,還是對待過去的一份感情。

只有在得失之間,我們才會知道什麼是真正重要的。

你是怎麼看待「斷舍離」的?

------------------------

插圖|文章插圖來自網絡,不做商業用途。

1000件精選好物任你挑選 

 點擊圖片進入好物市集

  

商務合作聯繫微信:chuanzaidedian

郵箱:ly_yujian@126.com

斷舍離真的太難了

相關焦點

  • 泰國電影《時光機》:你所謂的斷舍離,只是一種逃避
    一邊酸泰國人怎麼這麼會拍的同時,另一邊卻意外讓我陷入沉思,竟然開始重新審視起了 " 斷舍離 ",思考起了它的初衷和目的究竟是什麼。↑《時光機》泰國版電影海報甚至產生了一絲意料之外的困惑——扔東西,真的讓人快樂嗎?斷舍離只是扔東西這麼簡單麼?
  • 《時光機》:真正「斷舍離」,你以為這麼容易?
    但拉回正題,表面上這是一部手把手教你如何斷舍離的生活小電影,實際上導演是想通過一個個實操性很強的小貼士,來探討關於斷舍離之下,人與物,當下生活與感情記憶之間的取捨關係。
  • 《時光機》斷舍離=逃避?
    我絕對沒有勇氣去面對回憶裡的人,這輩子我們會遇到很多人很多事,可能會被很多人很多事拋棄,不一定是因為撕逼,只不過是你們的關係被時間偷走了,就理所當然的忘記疏遠對方,接著你便想成為率先斷舍離的人,可能在這個過程中,你依舊跟不上那些人的節奏,因為骨子裡刻著留戀,最後那個人不記得你了,因為他走的太快了,你卻還是捨不得,不願意走。
  • 《斷舍離》:告別邋遢和髒亂,斷舍離讓你過上更簡潔高效的人生
    一,什麼是斷舍離?斷舍離與傳統意義上的收納整理有什麼區別呢?1,斷舍離不僅是扔東西。扔東西只是物質層面的斷舍離,更高階的斷舍離還要扔掉精神上多餘的東西,從而使物品和人都達到一種舒適的狀態。也就是現在常說的,給物質做減法,給精神做加法。
  • 斷舍離心理學:你的捨不得,可能正在摧毀你的生活!
    人活在世,不必過多執著舍與得,可能你的捨不得,正在摧毀你的生活!適當學會斷舍離,你會發現生活還可以這樣過!1、斷——無能之事一生中,註定會有一些東西會失去,有一些事情憑自己無能為力。《臥虎藏龍》中有句經典臺詞:「當你握緊雙手,裡面什麼也沒有;但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生命中遇到無能為力的事,學會放下,你才會發現,原來是這麼的輕鬆。
  • 《時光機》真正的斷舍離實際上是和回憶的一場告別
    《時光機》也叫《無痛斷舍離》,是泰國導演納瓦彭·坦榮瓜塔納利在2020年的一部作品,該作品入圍了第15屆大阪亞洲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看完之後我不覺得本片中斷舍離的過程是沒有痛苦的,相反,我覺得斷舍離的過程就是在揭傷疤的過程,直到最後我依然覺得小琴的內心是痛苦的,當然可能更多的是解脫。
  • 【斷舍離】你的房間真的能反映心靈嗎?
    住的舒服就行,亂一點沒關係。可時值換季之秋,開始整理衣櫃、打掃房間時,才有點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因為很多東西我都不確定要不要丟棄,整來整去還是有很多,但真正能用能穿的其實不多,這時,才明白【斷舍離】三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那為什麼會這樣呢?相信有很多同胞都有類似的感受,那我們一起看看,你是否會中招?
  • 《斷舍離》:你的空間愈是空空蕩蕩,你的人生愈是嗡嗡作響
    道理沒錯,但是如果你天天處在擠時間辦自己重要事的輪迴裡,那你的人生一定很累並將暗無天日。斷舍離,讓你與自己的時間為伍,那麼比想像更怡然的人生其實就在不遠處。3、人際關係上的斷舍離人是社會關係的動物,沒有社會關係,人可能不稱之為人。
  • 30歲,「斷舍離」而已
    消滅剩餘生產品,讓價值在流通中實現自身的增值,使得社會再生產的過程得以重複並延續,可能也是一個原因。斷舍離的前提,是手中有大量未完全展現出其使用價值的消費品。一遍又一遍的斷舍離,更像是對這些消費品的一次集中消耗。比起讓消費品在使用中耗盡其使用價值,斷舍離中的「舍」,似乎能更快地促進它們的更新換代、更能適應大工業時代飛速的生產節奏。
  • 《時光機》時光機的斷舍離
    故事主要講述了女主從瑞典回來希望貫徹極簡主義裝修自己的工作室,於是打算見證了整個家庭變化成長的所有東西都丟掉,甚至丟掉了摯友送的禮物「因為是你喜歡的,所以買來送你」,被摯友看見反問一句「是不是我的禮物再也無法讓你有心動的感覺」,兩個人不歡而散。之後接著把所有東西都賣給收廢品大叔,不過三秒拔腿狂奔追回來。
  • 尋找不可能的平衡點,還不如斷舍離!
    其實這根本不可能,往往隨著事態的發展,要麼做不成夫妻就分道揚鑣,要麼就沿著發展成朋友的思路,發展成了情人。也許有人會說,你的觀點不是絕對,純友誼肯定是有的,只不過你沒有遇到而已。其實,想要做夫妻的人,就一定是動了情的,只要你動真心了,感情就一定會有,所謂做不成夫妻,可以做朋友,那只是退而求其次的想法,在現實中因為一些原因,導致不能成為夫妻,但要做朋友會甘心嗎?
  • 正確認識斷舍離,遠離三大陷阱
    這幾年,「斷舍離」的概念炒得特別火。最初是一些素人、博主間開始傳播交流,基本都是免費分享。但到了最近一兩年,開始逐漸變味。有的博主開始打著「斷舍離」名義直播扔東西,間隙推薦捨不得扔掉的「實用好物」。有的平臺開始發布「斷舍離」課程,收費不低,實際上只是一味讓大家扔東西。
  • 《六弄咖啡館》你誤會了斷舍離
    這樣一部製作不錯,演技合格的小清新電影,之所以給中評的理由不能更簡單,因為它所表述的斷舍離,都不過關。豆瓣評分6.3。男女主從同窗發展成校園情侶。撇開一系列情意萌發到互表心跡的追求橋段不表,一開始這段感情就被貼上了男主不如女主成熟的標籤。既然立下了這個flag,女主的成熟,表現在哪兒了呢。
  • 《斷舍離》10句經典,不糾爛事,不纏爛人,是中年人最聰明的活法
    當我剛剛接觸"斷舍離"的時候,我簡單的就以為它只是一個幫助我們整理家務的思維,後來了解得多了之後,發現它實際上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不管是我們的家庭生活還是職場生活,我們想要如願,都離不開這種"斷舍離"的思維。
  • 《斷舍離》|讀懂斷舍離,人生從此豁然開朗
    她把「斷舍離」的精髓內涵應用在家居收納方面,山下英子希望人人都能通過「斷舍離」,擺脫各種物慾和執念,過上「怡然自得」的人生。提到斷舍離你會想到什麼?斷舍離就是清理雜物或者是整理術、收納術,如果這樣想你就錯了。讓我們先從字面上看看斷舍離是什麼。
  • 《時光機》所謂斷舍離,也不過是一種漂亮的假裝
    我相信,每個人的家裡,都或多或少藏滿了這類「無用的垃圾」——不會再看的舊雜誌,不會再聽的CD機或者磁帶,不會再穿的舊衣服,學生時代的成績單又或是同學錄,某個朋友送的小玩偶或是布娃娃,有時只是一支最簡單不過的原子筆和一本筆記本......如果你認真翻看一下自家的衣櫃或者抽屜,也許會發現這個清單可以無限列下去。
  • 女人活一世,在情感上要學會斷舍離,才會遇見對的人
    也許我們該嘗試一下「斷舍離」,選擇是一種優雅的生活方式,一種果斷的生活方式。《斷舍離》一直都被譽為最強人生整理法,作者山下英子在書中的整理法則,不僅用於物品和生活,對待婚姻感情尤為適用。1、你不是看不清,可能只是「無法放手」在《斷舍離》一書中作者將對生活中舊物「無法放手」的人分為三類:逃避現實型、執著過往型和憂慮未來型。
  • 讀《家事斷舍離》有感
    讀完了朋友推薦的這本日本最近很火的書--《家事的斷舍離》。山下英子女士通過常年堅持瑜伽,參透了放下心中執念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隨後致力於提倡以這種概念為基礎的、任何人都能親身實踐的新整理術——斷舍離。
  • 「我愛你,所以才會逃避你」:成年人的逃避,是愛你的方式
    每次想逃避的時候,你都會做出怎樣的事? 在前幾天《脫口秀大會》中,王勉用最輕鬆幽默的一首歌,將成年人想要逃避的每個時刻,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閨蜜的男朋友也是這樣一個擅長保持沉默的男生,她總以為他只是習慣性逃避他們的問題矛盾。但在某一次的矛盾中,她大發脾氣歇斯底裡了一通,男友什麼都沒有說只是關上門獨自出去了。 正當她對他這種逃避的態度感到絕望,想要提分手的時候,他拿著一大袋零食回來了。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過的樣子對她說:生氣不能填飽肚子呀,我買了你最愛吃的鴨脖。
  • 《時光機》搭上時光機,你真的能斷舍離嗎?
    而中國熱門影片《少年的你》只是拿到觀眾選擇獎。港臺院線都引進了,片名更直指主題。香港地區取名《無痛斷舍離》,臺灣地區取名《就愛斷舍離》。Jean哥哥快三十了,留著長發,在家裡開網絡服飾店,神色很像宅男,原本以為哥哥是個廢柴,其實哥哥挺暖的,支持妹妹,且有自己的想法。 Jean說服哥哥並不困難,一句「現在是我們的時代」就見效了。但與母親之間是橫亙著兩代人的價值觀,和解談何容易。母親:別這麼自私好嗎,你要忘就自己去忘,為什麼要逼我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