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戴笠之死:與一把「失而復得」九龍寶劍有關,是誰密謀策劃了...

2020-12-23 上觀

1945年10月,抗戰剛剛勝利,全國還沉浸在一片喜慶中,國民黨局特務頭子戴笠卻猶如一隻熱鍋上的螞蟻,備受煎熬。

原因是,他的軍統要保不住了。為了作出建立「民主政權」的姿態,保障人民不受司法和警察以外機關拘審和處罰的權利等,蔣介石不得不做出些「表面文章」。

這文章的重點就落在了戴笠和軍統身上,他向戴笠發出了「撤銷軍統局、化整為零」的指令。

這次指令一箭雙鵰,既可以平息民眾對「臭名昭著」的軍統之怨、緩解國民黨內諸多派系對軍統的不滿情緒,也可以趁機打擊戴笠的勢力膨脹,防止戴笠作出對蔣進一步的不利之舉。

蔣介石成立了由其領導,由錢大鈞、胡宗南、唐縱、宣鐵吾組成的5人小組,監視戴笠,並研究抑制的策略。這也說明蔣介石開始懷疑戴笠的忠誠了。

對此,戴笠索性避開重慶喧鬧的局面,以巡視各地「肅奸案」為藉口,在華北、東北各城市之間飛來飛去躲避監視。

在北平期間,戴笠得知日本間諜川島芳子已被逮捕。

由於川島芳子長期在華北活動,又對滿蒙情況極為熟悉,而且手中掌握大量關係網和秘密。特別是戴笠得知軍統華北區區長、軍統局北平辦事處處長馬漢三與川島芳子存在不可告人的秘密。

戴笠來了興趣。他要親自提審川島芳子。

不審不知道,一審嚇一跳。川島芳子為求活命,向戴笠如實招供,說出馬漢三在抗戰期間曾經叛變投日的秘密。

而且,川島芳子還說,馬漢三逮捕她後,從她家中搜走了一柄九龍寶劍。

沒想到提審還有意外收穫。川島芳子說出寶劍一事,本意是作為馬漢三叛變的一個佐證。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戴笠一聽到「九龍寶劍」幾個字,兩眼放光,並且仔細詢問了寶劍的外觀、長度、劍柄上是否雕龍、劍鞘上鑲嵌的寶石數量與形狀等等。

原來,這柄古劍長5尺,劍身光華四射、不鏽不汙,劍柄上雕有9條金龍,象徵「九九歸一」的至尊皇權。

詢問過後,戴笠斷定這把劍正是當年「東陵大盜」孫殿英從乾隆帝陵墓中盜取並答應贈與蔣介石的那一把。

當年,孫殿英將寶劍獻與戴笠請其呈交蔣介石時,戴笠公務纏身,怕把寶劍弄丟,便交給馬漢三代為保管。

可不久後,馬漢三被日軍逮捕,不僅供出所有情報,還將寶劍獻給日本大特務田中隆吉。而後,田中路過北平又將寶劍交給情人川島芳子保管。

這才有了馬漢三「失而復得」九龍寶劍這一幕。

此時,馬漢三在北平背後的關係利益盤根錯節。戴笠並沒有立刻對馬漢三動手,而是派人給馬漢三遞話,只是索要「搜出的古劍」,其他話題一概不談,罪行也一概沒有追究。

馬漢三很聰明,痛快地交出了寶劍,還渲染自己如何「出生入死」保護了古劍。這些謊言破綻百出,當然騙不過戴笠。但一向當機立斷的戴笠,卻在該出手時用了「緩兵之計」,給馬漢三以喘息之機。

馬漢三也明白戴笠的意圖,知道戴笠早晚會收拾他。為了進一步穩住戴笠,也給自己留有退路,馬漢三明面上將預備好的10大箱價值連城的書畫古董、金銀財寶,親自押送到弓弦胡同什錦花園,孝敬戴笠;暗地裡卻做好了破釜沉舟的準備,想要殺戴笠自保。

戴笠沒有急於收拾馬漢三,是因為有另一件大事讓他更為擔憂。1946 年2月,蔣介石成立了一個新的8人小組,研究撤銷軍統局的方案。

這8人中惟有戴笠「單槍匹馬」,形成了1對7的局面。這對戴笠來說極為不利,撤銷軍統已是板上釘釘的事了。而且蔣介石已經連續兩次通過電報催促戴笠速回重慶參加八人會議。

他不得不去。更重要的是,4月1日是軍統成立的紀念日。這是抗戰勝利後,軍統的首次紀念日,也可能是軍統的最後一個紀念日,出於對軍統的感情,戴笠必須參加這個儀式。

3月13日,戴笠由北平趕赴天津,馬漢三陪同。臨行前,軍統華北總督察王蒲臣率軍統在北平的幹部送行。戴笠與軍統大小特務告別,還謙謝著說:「下不為例,這是最後一次」。

沒想到這成了戴笠臨死前的讖語。

3月16日,戴笠到達青島,決定翌日去上海,並指所帶行裝、物品、包括馬漢三給他送的10大箱「禮品」均不下機。

3月17日,天氣預報上海一帶可能有雨。儘管飛行員擔心天氣條件不能起飛,但戴笠依然堅持:11時起飛,並讓機師備足800加侖油料。萬一上海天氣條件過於惡劣,則可轉降南京機場,或直飛重慶。布置完畢,戴笠還興致勃勃地說了句「老天爺幫忙」。

飛行途中,飛行員獲悉上海機場正值暴雨,於是轉飛南京,但那裡也是滂沱大雨,電閃雷鳴。此時,空軍已派出4架飛機,為戴笠的專機導航,但無奈雲層太低,他們無法與222號專機取得聯繫。

222號專機也向地面發出了兩次信號:第一次是說專機準備返回,第二次是說專機擬在南京降落。13時13分,該機發出信號說,他們正在降落。緊接著,聯絡中斷……

不久,戴笠專機失蹤的消息,在南京、青島、天津、北平等地的軍統高級特務中擴散開來,引發了一片恐慌。

3月18日清晨,毛人鳳闖進蔣介石官邸,向蔣介石緊急匯報了戴笠和專機失蹤的消息。

蔣介石聽後,半天一言不發。而後緊急命令空軍想盡一切辦法沿途尋找,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在戴笠飛機失蹤後不久,軍統南京辦事處主任李人士得到了一個消息:3月17日午後,在南京西南郊的江寧縣上空,一架軍用飛機墜毀,只是不能確定是不是222號專機。墜落之地被稱為岱山,後訛傳為戴山。

17日下午,村民們先看見一架飛機低空盤旋,而後撞在一個山頂上,發出震耳欲聾的爆炸聲,火光沖天。

3月19日上午,當李人士與隨行人員來到岱山,連日暴雨已將現場衝刷得七零八碎,飛機殘骸成圓形拋灑在半山腰的泥濘之中,殘骸中夾雜著被燒焦的殘肢斷體。而戴笠本人的屍體,已被雨水衝刷到了一條叫「困雨溝」的水溝中。經過辨認,屍體左邊臼齒上下鑲嵌了6顆金牙,確為戴笠本人無疑。

在追繳飛機失事散落的古玩珍品中,當地縣長送來了一柄古劍,劍鞘、劍柄雖然都以損毀,可劍身依然寒光閃閃、鋒利無比。

神通廣大的「間諜王」竟然死於一起空難,一時間引發了種種猜測。

1948年,保密局,也就是軍統改組後的機構呈送給蔣介石的一份絕密文件對「3·17」空難作出了一個結論。

文件說,馬漢三偷看了戴笠信件,得知了戴笠要去青島、上海等地的行蹤。對戴笠起了殺心的馬漢三便密謀策劃了空難事故。

馬漢三找來心腹秘書劉玉珠先期趕到青島,利用華北督導員身份,設法在戴笠專機上安放定時炸彈,待飛機飛臨上海時引爆,製造降落失事的假象。

馬漢三最終罪名被定在「貪汙」上。但戴笠之死究竟是否為此人所為?直到現在也仍未有定論。


《戴笠:黑色特工之王的覆滅》,鴻儒文軒,中國書籍出版社

相關焦點

  • 陪葬乾隆的九龍寶劍,是如何引出軍統頭目戴笠之死真相
    蔣介石與戴笠 資料圖 戴笠之死有以下多種說法: 其一:蔣介石謀殺。戴笠的軍統組織非常嚴密,有十萬之眾,一色美式裝備,只聽命於戴笠。戴笠欲謀求警政部長、海軍司令位置,想借美國方面之力達到目的,引起蔣介石驚慌,痛下殺手。 其二:馬漢三設計謀殺。戴笠在北平查閱漢奸名單時,沒見金壁輝(川島芳子)的名字,經查實是時任北平肅奸委員會主任馬漢三收受了川島芳子的賄賂而為。
  • 難道戴笠是死於神秘的「九龍寶劍」
    戴笠死亡之謎是怎麼回事?對於戴笠,大家應該不陌生吧,他是軍統特務頭子,曾給黨和人民帶來了巨大傷害。幾十年來,戴笠死亡之謎一直沒有得到合理的解釋,他究竟是因為飛機失事導致死亡?還是因為蔣介石或屬下馬漢三的蓄意謀殺致死?一起去探秘看看吧!
  • 價值連城的「九龍寶劍」,被孫殿英盜掘後,成戴笠墓的一塊焦鐵?
    除了越王勾踐劍之外,還有一把寶劍也是享譽盛名,不過很可惜,它已經毀壞了。一、「九龍寶劍」被盜蓋章狂魔乾隆有一把價值連城的「九龍寶劍」。「九龍寶劍」做工精良,劍鞘甚至用的是名貴的鯊魚皮製作,在這上面還鑲嵌了許多的寶石,除了璀璨的寶石,還雕刻了9條象徵著身份地位的金龍,而這把劍也是乾隆的陪葬品。既是隨葬品,那這把劍為何又被毀壞了呢?
  • 乾隆帝四大寶物之「九龍寶劍」落到誰手裡了
    孫殿英東陵盜寶掘得九龍寶劍  在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古董玩家兼藏家莫過於大清的乾隆皇帝。他在位六十年,又當了四年太上皇,64年間廣收名畫古帖﹑珍異古玩。死後這些奇珍異寶與之同埋裕陵的地下宮殿中。這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當屬放在他身邊的一柄九龍寶劍。然而,這件國寶被軍閥孫殿英盜出東陵後,顛沛流離,最終化為紫金山中的一抔春泥。
  • 乾隆的「九龍寶劍」何來歷?為何出現碰過此劍的人「非死即傷」?
    九龍寶劍,不論它來歷如何,它很顯然就是乾隆心中的「心儀之劍」。但關於九龍寶劍的傳說,卻不是「正義」之劍。製作過程詭異的九龍寶劍。九龍寶劍之所以說不是正義之劍,就是因為這把劍被稱之為「陰劍」,陰劍殺人狠辣無比,古代對於兵器的迷信中,大家信奉凡劍殺人不過頭點地,只有神兵殺人還會拘人魂魄,令人不得超生。
  • 奇聞趣事:乾隆帝四大寶物之「九龍寶劍」
    九龍寶劍是清朝乾隆皇帝陪葬品,因軍閥盜墓,九龍寶劍輾轉流入特務頭子戴笠手上,在此之前還有兩個特務也曾經擁有過,不過詭異的是,拿過這些寶劍的人,全都死於非命,也讓九龍寶劍增添了神秘色彩。
  • 乾隆的九龍寶劍
    九龍寶劍是清朝乾隆皇帝陪葬品,因軍閥盜墓,九龍寶劍輾轉流入特務頭子戴笠手上,在此之前還有兩個特務也曾經擁有過,不過詭異的是,拿過這些寶劍的人,全都死於非命,也讓九龍寶劍增添了神秘色彩。孫殿英東陵盜寶掘得九龍寶劍 在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古董玩家兼藏家莫過於大清的乾隆皇帝。他在位六十年,又當了四年太上皇,64年間廣收名畫古帖﹑珍異古玩。死後這些奇珍異寶與之同埋裕陵的地下宮殿中。
  • 一劍殺四主,稀世奇珍乾隆九龍寶劍,如何成為戴笠墓中一塊焦鐵
    她本是末代肅親王善耆之女,溥儀的堂妹,正兒八經愛新覺羅的後代。 但川島芳子從小就被父親送到日本撫養,成了著名的女特務,為日本從事間諜工作不遺餘力,也是愛國志士人人得而誅之的對象。 助紂為虐必將自食惡果,1945年日本戰敗之時,川島芳子在北平被逮捕,正落在曾被她抓獲的馬漢三手裡。
  • 乾隆的九龍寶劍是什麼來頭?
    乾隆的九龍寶劍,又稱龍泉劍,現在已經不知去向,或許已經腐朽在某塊地底下。九龍寶劍又稱龍泉劍是乾隆的鎮墓之寶之一。
  • 書摘|九龍寶劍的詛咒:凡得此劍者,皆死於非命?
    據史料記載,九龍寶劍是一把長5尺的蒙古式彎劍,是乾隆二十八年,清王朝新疆的巴達克山、哈薩克等部進獻給乾隆的貢品。九龍寶劍的劍鞘選用名貴的鯊魚皮製成,上面嵌滿了紅藍寶石及金剛鑽,在陽光下看,流光溢彩極為華麗。
  • 乾隆的「九龍寶劍」是何來歷?為何出現碰過此劍的人「非死即傷」?
    在這些珍寶之中,最具傳奇色彩的,當屬放在他身邊的一柄九龍寶劍。據史料記載,九龍寶劍是一把長5尺的蒙古式彎劍,是在乾隆二十八年時,新疆的巴達克山、哈薩克等部進獻給乾隆的貢品。這九龍寶劍,顧名思義,劍身上鐫刻9條真龍,既是天子的象徵,又代表著周易當中的九九歸一,寓意很好。另外,九龍寶劍的劍鞘選用名貴的鯊魚皮製成,上面嵌滿了紅藍寶石及金剛鑽,在陽光下看,流光溢彩極為華麗。
  • 乾隆墓裡的九龍寶劍
    九龍寶劍是清朝乾隆皇帝陪葬品,因軍閥盜墓,九龍寶劍輾轉流入特務頭子戴笠手上,在此之前還有兩個特務也曾經擁有過,不過詭異的是,拿過這些寶劍的人,全都死於非命,也讓九龍寶劍增添了神秘色彩。 死後這些奇珍異寶與之同埋裕陵的地下宮殿中。這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當屬放在他身邊的一柄九龍寶劍。然而,這件國寶被軍閥孫殿英盜出東陵後,顛沛流離,最終化為紫金山中的一抔春泥。 讓九龍劍重回人間的是土匪出身的軍閥孫殿英。1928年7月2日,孫殿英以演習為名包圍了河北省遵化縣清東陵,一夜之間連掘慈禧和乾隆兩座陵墓,將陪葬的金銀珠寶等洗劫一空,裝了滿滿二十大車返回駐地。
  • 乾隆的九龍寶劍究竟施了什麼法術?
    難道真如傳言所說,這把九龍寶劍乃不祥之物,被詛咒了?沒曾想馬漢三貪婪成性,對寶劍起了覬覦之心。以各種理由拖延時間,就是不主動上呈寶劍,意欲偷偷地據為己有。恰逢此時,戴笠下令馬漢三前往張家口,恢復被日本人破壞的情報站。於是,馬漢三將寶劍藏在一根扁擔裡,託人保管,馬漢三也成了九龍寶劍的第三個主人。
  • 乾隆棺槨「鬼頂門」之謎:陪葬國寶九龍寶劍,為何最終成了廢鐵?
    乾隆和其他皇后妃子的屍骨散落一地,根本分不清誰是誰,最後只好把所有的屍骨全部放入了乾隆的棺槨中。傳說這把九龍寶劍,金柄金鞘,劍身鋒利無比,劍柄很長,劍鞘用名貴鯊魚皮製成,鑲滿珍貴的紅藍寶石,上面雕刻了9條金龍,象徵九九歸一。而孫建英將這把乾隆最珍貴的九龍寶劍交給了當時的軍統局局長戴笠,讓他轉送給蔣介石,而這把寶劍的經歷可謂曲折。
  • 乾隆和那把詭異的九龍寶劍,到底存在什麼關係
    九龍寶劍與戴笠死亡之謎戴笠是浙江地區的人,他曾經擔任過國民黨的軍統副局長,可以說在當時是個非常有地位有權利的人,然而在1946年的時候他乘坐的飛機卻在南京地區墜毀,在飛機上的人包括戴笠在內全部死於非命,在此之後關於戴笠死亡之謎出現了各種說法,然而最後卻被證實九龍寶劍與戴笠死亡之謎有著密切的關聯,那麼為什麼說九龍寶劍與戴笠死亡之謎有關呢?
  • 乾隆愛不釋手的九龍寶劍,蔣介石差點得到,最終消失在此人墓中
    例如他有一把名為九龍寶劍的佩劍,愛不釋手,價值足以媲美慈禧太后的夜明珠!九龍寶劍,顧名思義,劍身上鐫刻9條真龍,既是天子的象徵,又代表著周易當中的九九歸一,寓意很好。據傳聞,九龍寶劍出爐時,用了數十條鮮活生命血祭。因此,此劍寒氣逼人,冤魂縈繞不散,忒適合在陰間馳騁。理所當然,乾隆死了之後,把九龍寶劍帶進了墳墓裡去。
  • 乾隆的九龍寶劍是什麼來頭?為何孫殿英挖出,經手的五個人都慘死
    乾隆的「九龍寶劍」真實存在,就陪葬在他的裕陵之中。據統計,自「東陵大盜」孫殿英盜掘裕陵,將九龍寶劍盜出後,接觸過此劍的人似乎都沒有好下場。
  • 古董九龍寶劍的詛咒是怎麼回事?
    雖然從九龍寶劍圖片中並不能完全感覺到寶劍身上的氣息,但是據說這把劍在鑄造完成的時候只讓人覺得寒氣入骨,好像有冤魂附在寶劍中一樣,就連在寶劍周圍的空氣都會變成霧氣,這樣一來劍柄上雕刻的龍仿佛在霧氣中靈動一般,不過這把劍卻是一把純陰之劍,所以在有些人看來這把劍是非常不詳的,但是這畢竟是迷信的說法,圖片中的寶劍依然十分地有藝術氣息。
  • 乾隆墓中的「九龍寶劍」,被盜出來後去了哪裡?
    九龍寶劍是清乾隆墓中陪葬的一把陰劍,此劍有5尺長,它劍柄特長,上雕9條金龍,象徵「九九歸一」。其劍鞘用名貴鯊魚皮製成,嵌滿紅藍寶石及金剛鑽,堪稱價值連城,是一件國之重寶。平常的劍一般都是直的,這把劍劍身卻稍帶彎曲,有點像蒙古刀,拔出後劍身似有冤魂附體,寒氣逼人。乾隆生前頗為喜愛,死後也將之與眾多珍寶一起,帶入自己的裕陵中。
  • 乾隆皇帝裕陵中陪葬的九龍寶劍被孫殿英盜墓挖出後似乎遭到了詛咒
    其中,乾隆帝最鍾愛的是一把傳世的「九龍寶劍」,也叫做「龍泉寶劍」。這把劍可謂大有來頭,與莫邪、太阿和湛盧合稱為「四大名劍」。乾隆二十三年,新疆的愛烏罕、巴達克山、霍罕和哈薩克等部遣使來京,向乾隆皇帝進貢了這把寶劍。其劍身長約5尺並略微彎曲,類似於蒙古人常用的刀具;劍柄雕有9條金龍,寓意「九九歸一,天下一統」;劍鞘使用了最名貴的鯊魚皮製成,嵌滿了紅藍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