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寫到了馬島海戰的原因,平臺沒有推送,但是作為一個負責的人,還是把他補充完整吧。
面對阿根廷的直面挑戰,英國國內輿論紛紛討伐政府的無能。鐵娘子迅速地做出了反擊,在國內政府開始操作輿論、收買水軍,4000打182隻能投降,我們再打回來就好了。還一再強調阿根廷的軍事獨裁政權不能讓福島的居民生活在沒有自由、法制、民主的政治環境下。
鐵娘子隨即向議會提出要出兵馬島,一波操作後,下院全票通過,這是二戰之後的第一次,沒想到平常勾心鬥角的議會,在國難當頭前竟是如此的團結。
在國際上雖然為了統一敢於向英國開戰收復馬島,一些國家也只是暗暗的佩服,一是因為阿根廷本身是反民主的軍事獨裁政權,二是因為曾經富裕過的阿根廷,不屑和第三世界為伍,覺得第三世界都是窮人,所以關係並不好,窮國家只能在道義上默默地支持了,幾乎沒有得到什麼援助。
阿根廷認為自己在南美洲經濟最發達,文化水平最高,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就是地球最南端的白人城市,不像巴西的城市都是混血城市,這種心態導致整個南美洲除了秘魯和厄瓜多外幾乎沒有朋友。甚至怕智利趁火打劫在戰爭期間還在兩國邊境部署了強大的陸軍空軍中隊,從而消弱了戰爭中的軍事力量。
總統加爾鐵裡雖然是軍人獨裁政權,但被稱作「偉大的美國孩子」,由美國支持上臺的加爾鐵裡一直堅信美國爸爸會支持自己的。但他錯了,人家英國和美國本來就是同宗同源的親兄弟,只不過為了利益分了家,你只是美國的跟班而已。戰爭爆發後,美國停止了對阿根廷的武器出售,把武器裝備後賣給了英國,甚至為英國搜集各種阿根廷的情報。
英國雖然已經是日落帝國,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80年後的英國海軍還是非常厲害的。馬島距離阿根廷只有500公裡,開船一天就可以抵達。而距離英國1萬公裡需要至少15天的航行。勞師遠徵,後勤補給是個大問題,英國以兩艘航母為核心,搭配各式驅逐艦、巡洋艦23艘,包含後勤補給船遊上百艘船隻,另外水下還有五艘攻擊核潛艇。並且英國全部都是職業軍人,有著優良的海戰傳統,士兵素質相當高,全年有2/3的時間都在實戰訓練。
反觀阿根廷陸軍實施的是義務兵役制度,役期只有1年入伍不到四個月的新兵高達60%,這些新兵幾乎都是剛新訓練結束就直接上戰場的,這種士兵的素質怎麼可能會有好的戰果呢。
不過事實上阿根廷沒有表面這麼弱,阿根廷海軍有非常多的美國、法國甚至英國的先進武器,實打實的南美第一軍事強國。但因為阿根廷政府在國內各種高壓、反人權的統治,美國不再出售武器給阿根廷,阿根廷轉而向法國求援,法國人把超級軍旗攻擊機配合飛魚反艦飛彈賣給阿根廷,不過開戰前只有五架超級軍旗和五枚飛魚飛彈到達了阿根廷,雖然法國人一開始就支持英國,但是基於商業道德還是繼續提供軍旗戰機給阿根廷,鐵娘子便威脅法國人,如果英國戰敗將使用核武器,法國人怕阿根廷兄弟慘遭核打擊便把飛魚的參數悄悄地給了英國人,最後那五枚飛魚發射出去,命中了三枚,這還是洩露了參數之後的命中率,於是法國人便大打廣告,又狠賺了一筆。
最後是後勤實力,我們都知道現代戰爭打得就是後勤保證能力,距離馬島只有500公裡的阿軍士兵每天只有一份戰鬥口糧,到了後期甚至兩天一頓,單子平均每人六法,禦寒衣服也是相當的缺乏。而距離馬島有一萬公裡英軍士兵每天有兩頓熱餐,有新發的禦寒衣物,子彈隨便打,戰爭結果可想而知,阿軍被遠渡重洋的英軍重創丟掉了馬島。
20多年的談判沒有結果,短短幾個月的戰爭就解決了所有問題,所以領土問題只能靠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