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嵩軍集團,控制了河南省10多個縣,到底擁有多少兵力?

2021-02-08 轉瞬間落日殘煙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關於北方地區各個大軍閥的故事,例如奉系軍閥、皖系軍閥、直系軍閥、晉系軍閥等等。今天,我們聊聊盤踞河南省西部的鎮嵩軍集團。與北方的大軍閥們相比,鎮嵩軍的力量明顯弱很多。但是在影視劇《白鹿原》中,鎮嵩軍號稱擁有10萬大軍。那麼,盤踞河南省西部10多個縣的鎮嵩軍,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需要聊聊近代軍閥混戰的起因。因為這段歷史與清朝末期的歷史有很大的關係。起初,清朝的武裝力量分為八旗軍和綠營軍兩個體系。八旗軍屬於清朝軍隊的野戰主力部隊,又被分為了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八旗。八旗軍的總兵力大約有20多萬,清朝入關以後,駐紮在全國省會城市和主要城市。由各地鎮守將軍管理,例如江寧將軍、廣州將軍、杭州將軍等等。但八旗軍的數量太少,清朝入關以後,依靠區區20萬八旗軍部隊,根本無法控制全國各省份。

因此,又出現了綠營軍部隊。綠營軍是清朝入關以後、明朝部隊投降後組成的武裝力量,由於採用了綠色的軍旗,因此被稱為綠營軍。綠營軍的編制比較多,總兵力有60多萬,負責協助八旗軍作戰,並且負責維持各地治安,責任比較複雜。時間進入了清朝統治的後期,八旗軍和綠營軍的戰鬥力已經迅速墮落,而且達到了不忍直視的地步。早在嘉慶皇帝在位時期,清朝爆發了波及8個省的白蓮教起義。面對規模巨大的白蓮教起義,清朝八旗軍和綠營軍一敗塗地,朝廷甚至需要藉助各地官員組建的團練進行鎮壓。

1840年之後,西方列強對清朝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例如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法戰爭、甲午戰爭、庚子戰爭等等。清朝一敗再敗,不得不割讓了大片的土地,開放了一系列的通商口岸,籤署了大量的不平等條約。大清朝的統治開始搖搖欲墜,各地中小規模的起義連續不斷。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清朝高層推行了著名的清末改革。其中,組建北洋新軍和南洋新軍是重頭戲。因為,清朝對新軍寄予厚望。鑑於兩大新軍力量,在彰德會操中的演習出色,清朝開始鼓勵各地的督撫們,組建自己的新軍部隊。不過,新軍部隊的建立,並沒有能夠挽救清朝的統治,反而成為了加速清朝滅亡的助推器之一。

1912年,已經統治了200多年的清朝最終滅亡,北洋軍閥集團上臺。在此以後,全國陷入了各地軍閥實際控制的局面,僅僅是沒有進一步惡化而已。在1916年之後,由於北洋集團的大首領去世,北洋集團內部陷入了內鬥。再加上沒有強有力的人物能夠維持局面,以及其他各方面因素的相互疊加,盤踞各地的軍閥開始了相互進攻、混戰。當時,北方地區的軍閥集團,分為了直系軍閥、皖系軍閥、奉系軍閥、晉系軍閥等等。在南方地區,則有桂系軍閥、川系軍閥、滇系軍閥、黔系軍閥、粵系軍閥等等。

請大家注意一個問題,在北方地區出現了一系列的大軍閥集團。但是在河南省的西部,還有一個勢力不算強的鎮嵩軍集團。由於自己的控制區位於嵩山以西的10多個縣,因此被稱為鎮嵩軍。鎮嵩軍的軍紀非常差,甚至和巨匪差不多。由於鎮嵩軍都穿著黑色的軍服,因此被百姓們稱為「黑烏鴉或者烏鴉軍。」與北方各個軍閥集團相比,鎮嵩軍還不夠大軍閥們塞牙縫的。鎮嵩軍建立的時候,總計只有4000多人。到了20年代前期,逐步發展到了接近2萬人。

請注意,依靠河南省西部10多個縣的財力物力,供養將近2萬軍隊,已經到了了極限。鎮嵩軍的兵力有限,根本無法與大軍閥們爭霸中原。在這樣的情況下,鎮嵩軍集團,先後投靠了皖系軍閥和直系軍閥。在這些大軍閥的庇護下,鎮嵩軍一直控制著河南省的西部地區。作為一個軍閥集團,肯定也希望擴大自己的地盤。但是在20年代的中期,鎮嵩軍只能選擇向西擴大自己的勢力。

我們看一下鎮嵩軍的具體情況,河南省和湖北省、河北省屬於直系軍閥的地盤,直系軍閥是鎮嵩軍的靠山,當然不能招惹。山西省是晉系軍閥的地盤,晉系軍閥的實力雖不如直系軍閥,但也不是鎮嵩軍敢惹的。因此,鎮嵩軍只能向陝西省關中地區擴大自己的力量。1925年,奉系軍閥、直系軍閥開始聯合夾擊西北軍閥。西北軍閥的主力集中在陝北地區,造成了關中平原的防禦薄弱。

鎮嵩軍集團任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開始了大規模的徵兵,並且拉攏了河南省各地的土匪武裝參加。拼湊了4個師,將近10萬人馬以後,開始大規模進攻關中地區。1926年3月,包圍了陝西省會西安,但由於「二虎守長安,」鎮嵩軍圍城8個月,但久攻不克。西北軍閥騰出手來以後,開始調動軍隊反擊,鎮嵩軍迅速戰敗。10萬大軍只剩下了3萬餘人馬,堪稱是元元氣大傷。在1928年北伐戰爭結束以後,鎮嵩軍被改編為暫編第3師和暫編第4師。在著名的中原大戰中,暫3師加入了晉系軍閥,暫4師則隸屬於南京方面。

由於暫4師在中原大戰中有功,這支鎮嵩軍的餘脈,被改編成為了第15軍。後來,參加了抗日戰爭的戰爭。1947年,在河南省西部的郟縣,被中原野戰軍全殲。我們縱觀鎮嵩軍的歷史,作為一支並不大的軍閥集團,鎮嵩軍集團在夾縫中生存。兵力從4000多人,發展到了2萬人。到了鼎盛時期,有發展到了將近10萬人馬。關於軍閥混戰的歷史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相關焦點

  • 《白鹿原》中「劉瞎子」的原型:劉鎮華和他的鎮嵩軍
    民國成立後,陝西裁軍,而河南兵力薄弱,經兩省協商,將王天縱的這支部隊劃歸河南管轄。因王天縱離軍赴京謀職,部下的幾員戰將柴雲升、張治公、憨玉琨互不服氣,最後經張鍅向袁世凱保薦,由劉鎮華出任該軍統領,兼豫西觀察使(後改為陝汝道尹)。這支軍隊駐防豫西二十二縣,因豫西以嵩山著名,故定名「鎮嵩軍」,下分三個標(團),以柴雲升、張治公、憨玉琨為各標分統(團長),兵額三千餘名。
  • 【熱點】外地網友嵩縣尋親,一起來回顧「鎮嵩軍」的傳奇故事!
    直至清帝退位,民國建立,經張鍅(陝西省督軍)、張鎮芳(河南省督軍)商議,將這部分武裝推薦給袁世凱,改編為「鎮嵩軍」。劉鎮華為統領兼洛陝汝道尹,憨玉琨為第三標標統。  民國元年(1912),鎮嵩軍回豫西「剿匪」,二哥玉琳依仗其勢,勾結地霸,橫行鄉裡,揮霍無度,民憤極大。琨得知其事,率部返裡,將其二哥打死在舊縣街城隍廟門。
  • 鎮嵩軍是抗日「英雄部隊」嗎?衛立煌嫌棄到不行,中條山遭遇慘敗
    1930年中原大戰期間,代掌兵權的劉鎮華之弟劉茂恩,選擇了倒閻擁蔣,並誘捕河南省主席萬選才獻給南京,作為脫離馮閻陣營歸順老蔣的見面禮,鎮嵩軍因此保留了下來,被改編為第15軍,下轄第64和第65兩個師。 那麼由鎮嵩軍改編的第15軍,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如何呢?
  • 唐朝擁有60多萬軍隊,一個主力右威衛,到底擁有多少兵力?
    那麼,一個主力右威衛,到底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唐朝軍隊的總兵力。在中國歷代王朝中,元朝的疆域面積最大,這是毋庸置疑的。但誰是第二,則存在很大的爭議。因為唐朝和清朝的疆域面積相當,由於唐朝的疆域經常發生變化,並不固定,因此出現了很多爭論。宋朝是歷代正統王朝中,疆域面積最小的政權。
  • 東北抗聯下轄11個軍,1938年,一個軍到底擁有多少兵力?
    在1937年,東北抗聯總計下轄了11個軍,牽制了大量的日本軍隊。那麼,抗聯的一個軍,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東北地區的總人口3200多萬,經過計算,東北地區擁有煤炭228億噸、鐵礦石38億噸、銅礦石132億噸、鋅礦石和鉛礦石113億噸。東北地區每年產出2500多萬噸煤炭,佔了全國的49%。由於東北地區的耕地肥沃,每年能夠生產將近2000萬噸糧食。早在清朝統治的末期,沙俄和日本就對東北地區垂涎三尺了。為了爭奪東北地區,1904年,雙方還爆發了日俄戰爭。
  • 志願軍總計100多個師,入朝作戰,一個師到底有多少兵力?
    今天,我們聊聊志願軍每個師的兵力問題。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志願軍陸續出動了27個軍入朝作戰。由於每個軍的兵力差異很大,因此,出現了每一層編制都有差別的問題。那麼,志願軍的一個師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每個師又有多大的差距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朝鮮的歷史。在古代歷史上,李氏朝鮮王朝曾經是明清兩朝的核心藩屬國之一,其他兩個是安南和琉球。李氏朝鮮在各方面,向明清兩朝學習。
  • 日軍一個師團有多少兵力?為何武漢會戰50個軍打不過10個師團
    《日軍一個師團有多少兵力?為何武漢會戰50個軍打不過10個師團》 在此前一篇題為《蔣介石令部挖開黃河大堤,致千萬人無家可歸,戰後自嘲:千古笑柄》的文章中我們曾和大家講述了「蘭封會戰」。
  • 1937年,中國一個師和日本一個師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
    在抗戰時期,我國部隊中,經常出現集團軍、軍、師、旅、團等編制。在日本軍隊中,則出現了師團、旅團、聯隊等編制。那麼,在1937年,我國的一個師和日本的一個師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日本軍隊的編制和兵力情況。在19世紀後期,日本開始了著名的明治維新運動。在30年的時間裡,迅速成為了東亞強國。
  • 河南省最西邊的鎮,地處三省交界,是全國千強鎮之一
    河南省最西邊的縣市是靈寶市(縣級市,屬於地級三門峽市),要想知道河南省最西邊的鎮,就得從靈寶市內找尋,這個鎮就是今天要簡單說說的豫靈鎮。豫靈鎮的榮譽稱號數不勝數,曾被確定為國家級經濟發達鎮,還是全國重點鎮、國家級小城鎮建設重點鎮、河南省改革發展綜合試點鎮、河南省園林城鎮、中州名鎮,是享譽盛名的「中國金鎮」。
  • 唐朝的疆域遼闊,只有60多萬軍隊,到底擁有多少僕從軍?
    認真的說,唐朝軍隊的總兵力,總計只有60多萬,與後來的宋朝、明朝相比,還不如對方的零頭。但是,唐朝軍隊的戰鬥力很強。此外,唐朝非常善於利用周邊各種武裝力量,採用了非常靈活的外交策略。在這方面,唐朝之後的王朝都比較僵化。那麼,唐朝到底擁有多少僕從軍武裝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唐朝靈活寬鬆的外交策略。唐朝是歷朝歷代的所有王朝中,處理對外關係最出色的政權,沒有之一。
  • 東野102萬人,14個縱隊,大舉南下,一個縱隊多少兵力?
    今天,我們聊聊東北野戰軍的兵力情況。截止1948年11月,東北野戰軍總兵力102萬人,下轄了14個縱隊。從兵力來說,東野一個縱隊,比中野、西野的一個兵團還多,堪稱是兵強馬壯。那麼,東野一個縱隊,到底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情況。首先,我們聊聊東北野戰軍和東北的歷史。
  • 曹操赤壁時號稱的兵力坑嚇了多少人,其實三國總兵力總共只有……
    曹操赤壁時號稱的兵力坑嚇了多少人,其實三國總兵力總共只有……後漢三國時代戰火頻仍,人口銳減。這個時代是中國有歷史記載以來人減少比例最多的時代(超過了五胡亂華),那麼在這樣的一個時代中,諸侯之間相互攻殺還能用多少軍隊呢?傳說中的曹操「八十三萬」大軍水分到底有多少呢?筆者下面就為您算一筆細帳。陶元珍在《三國食貨志》對後漢時期的兵力有一個論斷:「若在三國初期,群雄之兵當不可以數計。」
  • 三國時期人口數量到底是多少,而各個諸侯的兵力又是多少呢?
    而歷史上各個諸侯勢力的到底是多少呢?三國的總人口東漢初期的人口,據記載大約五千萬,而到了漢末時期人口因為戰亂銳減到五分之一。三國時期還是按照漢朝的戶籍制度,據《三國志》記載,蜀國有28萬戶,約90w人口左右,吳國的人口大約在240w左右,魏國據《典略》記載也有近450w人口,而這麼一算,三國人口也就近800w而已。
  • 唐朝節度使擁有多少兵馬,為何直接導致唐朝皇權形同虛設!
    由於節度使擁有大量軍隊,內地兵力相對寡弱,形成「外重內輕」的軍事布局。安史之亂,朝廷一時無兵可御,遂使國家破敗,人民塗炭。安史之亂平定後,地方勢力增強,朝廷控制力削弱,內地藩鎮林立,軍閥割據。如何處理藩鎮問題,成為唐廷後期的主要難題。
  • 四支長徵隊伍兵力最少一支,紅25軍書寫了五大傳奇
    1934年11月16日,紅25軍開始了長達10個月、行程近5000公裡長徵。這支兵力最少的紅軍,卻書寫了五大傳奇。一、兵力不減反增紅25軍長徵出發前,在何家衝一帶進行整編,撤銷師一級建制,軍直轄223團、224團、225團和手槍團,全軍2980餘人。
  • 《亮劍》裡的386旅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什麼戰鬥力非常強悍?
    那麼,《亮劍》當中的386旅,到底有多少兵力,他們的戰鬥力到底強悍到了什麼地步呢?本文帶領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在抗日戰爭中期的時候,這個軍區的部隊一共管轄4個軍區,10個主力團,還有地方武裝大約2萬人左右。這個旅的前身,就是紅四方面軍的第31軍,它是在1937年抗戰爆發之後改編而成。一開始剛剛組建的時候,就是兩個團,當時不過是5700人。通過幾年的發展壯大之後,386旅的成員規模也在不斷擴大,這個旅在後期的士兵人數,接近有10萬人左右。
  • 山東王韓復榘,盤踞山東省長達7年,如何擁有14萬軍隊?
    那麼,韓復榘如何擁有了10多萬軍隊,又幹了什麼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山東省的情況。目前,山東省、河南省都是人口大省,總人口都在1億人左右。其實在清朝統治的末期,山東省和河南省的人口,都超過了3000萬,屬於名副其實的人口大省。山東省的土地肥沃、耕地面積多,再加上眾多的人口,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 1938年,中國一個旅和日本一個旅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抗戰時期日本軍隊的一些編制問題,例如方面軍、軍和師團。分別對應了我國的集團軍、軍、師等編制,今天,我們聊聊日本軍隊的旅團。與我國的一個旅相比,雙方誰的兵力更多呢?認真的說,日本軍隊的一個旅團,兵力卡在了旅和師之間。
  • 皇甫嵩為何輸給了董卓?(下)
    像董卓這樣暴虐成性的惡魔,也有可能是個有文化的人。這聽上去似乎有點出人意表、匪夷所思,卻可能是事實。因此,我認為方詩銘先生和陳勇先生對董卓在文化上的判斷,也許是並不準確的。[10]不過,董卓身上的文化特徵,跟皇甫嵩有明顯不同。皇甫嵩走的完全是當時通行和盛行的主流道路,無論是家學還是專門性的研讀,都體現出了這一特點,所謂「經明行修」。
  • 河南省抽查56批次低壓成套開關及控制設備產品 全部合格
    據通告,近期,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完成了19種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其中,抽取了鄭州、開封、洛陽、平頂山、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 、許昌等18個地市(縣)54家企業生產的56批次低壓成套開關及控制設備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