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關於北方地區各個大軍閥的故事,例如奉系軍閥、皖系軍閥、直系軍閥、晉系軍閥等等。今天,我們聊聊盤踞河南省西部的鎮嵩軍集團。與北方的大軍閥們相比,鎮嵩軍的力量明顯弱很多。但是在影視劇《白鹿原》中,鎮嵩軍號稱擁有10萬大軍。那麼,盤踞河南省西部10多個縣的鎮嵩軍,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需要聊聊近代軍閥混戰的起因。因為這段歷史與清朝末期的歷史有很大的關係。起初,清朝的武裝力量分為八旗軍和綠營軍兩個體系。八旗軍屬於清朝軍隊的野戰主力部隊,又被分為了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八旗。八旗軍的總兵力大約有20多萬,清朝入關以後,駐紮在全國省會城市和主要城市。由各地鎮守將軍管理,例如江寧將軍、廣州將軍、杭州將軍等等。但八旗軍的數量太少,清朝入關以後,依靠區區20萬八旗軍部隊,根本無法控制全國各省份。
因此,又出現了綠營軍部隊。綠營軍是清朝入關以後、明朝部隊投降後組成的武裝力量,由於採用了綠色的軍旗,因此被稱為綠營軍。綠營軍的編制比較多,總兵力有60多萬,負責協助八旗軍作戰,並且負責維持各地治安,責任比較複雜。時間進入了清朝統治的後期,八旗軍和綠營軍的戰鬥力已經迅速墮落,而且達到了不忍直視的地步。早在嘉慶皇帝在位時期,清朝爆發了波及8個省的白蓮教起義。面對規模巨大的白蓮教起義,清朝八旗軍和綠營軍一敗塗地,朝廷甚至需要藉助各地官員組建的團練進行鎮壓。
1840年之後,西方列強對清朝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例如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法戰爭、甲午戰爭、庚子戰爭等等。清朝一敗再敗,不得不割讓了大片的土地,開放了一系列的通商口岸,籤署了大量的不平等條約。大清朝的統治開始搖搖欲墜,各地中小規模的起義連續不斷。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清朝高層推行了著名的清末改革。其中,組建北洋新軍和南洋新軍是重頭戲。因為,清朝對新軍寄予厚望。鑑於兩大新軍力量,在彰德會操中的演習出色,清朝開始鼓勵各地的督撫們,組建自己的新軍部隊。不過,新軍部隊的建立,並沒有能夠挽救清朝的統治,反而成為了加速清朝滅亡的助推器之一。
1912年,已經統治了200多年的清朝最終滅亡,北洋軍閥集團上臺。在此以後,全國陷入了各地軍閥實際控制的局面,僅僅是沒有進一步惡化而已。在1916年之後,由於北洋集團的大首領去世,北洋集團內部陷入了內鬥。再加上沒有強有力的人物能夠維持局面,以及其他各方面因素的相互疊加,盤踞各地的軍閥開始了相互進攻、混戰。當時,北方地區的軍閥集團,分為了直系軍閥、皖系軍閥、奉系軍閥、晉系軍閥等等。在南方地區,則有桂系軍閥、川系軍閥、滇系軍閥、黔系軍閥、粵系軍閥等等。
請大家注意一個問題,在北方地區出現了一系列的大軍閥集團。但是在河南省的西部,還有一個勢力不算強的鎮嵩軍集團。由於自己的控制區位於嵩山以西的10多個縣,因此被稱為鎮嵩軍。鎮嵩軍的軍紀非常差,甚至和巨匪差不多。由於鎮嵩軍都穿著黑色的軍服,因此被百姓們稱為「黑烏鴉或者烏鴉軍。」與北方各個軍閥集團相比,鎮嵩軍還不夠大軍閥們塞牙縫的。鎮嵩軍建立的時候,總計只有4000多人。到了20年代前期,逐步發展到了接近2萬人。
請注意,依靠河南省西部10多個縣的財力物力,供養將近2萬軍隊,已經到了了極限。鎮嵩軍的兵力有限,根本無法與大軍閥們爭霸中原。在這樣的情況下,鎮嵩軍集團,先後投靠了皖系軍閥和直系軍閥。在這些大軍閥的庇護下,鎮嵩軍一直控制著河南省的西部地區。作為一個軍閥集團,肯定也希望擴大自己的地盤。但是在20年代的中期,鎮嵩軍只能選擇向西擴大自己的勢力。
我們看一下鎮嵩軍的具體情況,河南省和湖北省、河北省屬於直系軍閥的地盤,直系軍閥是鎮嵩軍的靠山,當然不能招惹。山西省是晉系軍閥的地盤,晉系軍閥的實力雖不如直系軍閥,但也不是鎮嵩軍敢惹的。因此,鎮嵩軍只能向陝西省關中地區擴大自己的力量。1925年,奉系軍閥、直系軍閥開始聯合夾擊西北軍閥。西北軍閥的主力集中在陝北地區,造成了關中平原的防禦薄弱。
鎮嵩軍集團任認為這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開始了大規模的徵兵,並且拉攏了河南省各地的土匪武裝參加。拼湊了4個師,將近10萬人馬以後,開始大規模進攻關中地區。1926年3月,包圍了陝西省會西安,但由於「二虎守長安,」鎮嵩軍圍城8個月,但久攻不克。西北軍閥騰出手來以後,開始調動軍隊反擊,鎮嵩軍迅速戰敗。10萬大軍只剩下了3萬餘人馬,堪稱是元元氣大傷。在1928年北伐戰爭結束以後,鎮嵩軍被改編為暫編第3師和暫編第4師。在著名的中原大戰中,暫3師加入了晉系軍閥,暫4師則隸屬於南京方面。
由於暫4師在中原大戰中有功,這支鎮嵩軍的餘脈,被改編成為了第15軍。後來,參加了抗日戰爭的戰爭。1947年,在河南省西部的郟縣,被中原野戰軍全殲。我們縱觀鎮嵩軍的歷史,作為一支並不大的軍閥集團,鎮嵩軍集團在夾縫中生存。兵力從4000多人,發展到了2萬人。到了鼎盛時期,有發展到了將近10萬人馬。關於軍閥混戰的歷史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