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抗聯下轄11個軍,1938年,一個軍到底擁有多少兵力?

2020-12-23 騰訊網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很多關於八路軍、新四軍的故事。今天,我們聊聊另一支抗戰武裝力量,那就是東北抗日聯軍,簡稱為抗聯。認真的說,抗聯也是解放軍的組成部分之一。在1937年,東北抗聯總計下轄了11個軍,牽制了大量的日本軍隊。那麼,抗聯的一個軍,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聊聊富饒的東北地區。東北地區的總人口3200多萬,經過計算,東北地區擁有煤炭228億噸、鐵礦石38億噸、銅礦石132億噸、鋅礦石和鉛礦石113億噸。東北地區每年產出2500多萬噸煤炭,佔了全國的49%。由於東北地區的耕地肥沃,每年能夠生產將近2000萬噸糧食。早在清朝統治的末期,沙俄和日本就對東北地區垂涎三尺了。為了爭奪東北地區,1904年,雙方還爆發了日俄戰爭。

日本原本是一個閉關鎖國的弱國,而且資源非常匱乏。但是在明治維新之後,日本迅速崛起成為了東方強國。崛起以後,日本開始逐步對外擴張,並且看上了我國的東北地區。日俄戰爭之後,日本在東北地區獲得了立足點,並且逐步擴大自己的勢力。1931年,趁著東北軍主力進入華北的機會,日本關東軍發動了九一八事變。炮擊北大營(北大營駐軍有1萬多人),並且佔領了瀋陽城。隨後的半年多時間裡,日本軍隊先後佔領了黑龍江省、吉林省和遼寧省,並且進一步蠶食熱河省、綏遠省、察哈爾省的部分地區。

日本軍隊佔領了東北地區以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日本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出山,建立了偽滿政權。與此同時,東北地區的軍民被沒有停止抵抗。從1931年開始,楊靖宇、趙尚志等將領,陸續抵達東北地區,組織抗日武裝,與日本軍隊展開遊擊戰爭。1932年,東北抗日聯軍建立。東北抗聯包括了部分沒有撤走的東北軍官兵、有一定情懷的土匪武裝,當然,主體力量還是抗聯自己的隊伍。東北抗聯的力量不斷壯大,截止1934年,已經組建了5個軍,並且在東北建立了7個遊擊根據地。

東北抗聯的戰鬥力非常強悍,一個偽軍將領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我的一個兵兵(偽軍)可以打十個土匪,一個抗聯戰士卻可以打我十個兵。」由此可見,各地的日偽軍部隊對東北抗聯又恨又怕。截止1937年,東北抗聯一直處於向上發展的階段,兵力和根據地都不斷的發展。1937年,東北抗聯進行了新一輪的整編,總計下轄了11個軍,總兵力達到了3萬多人。一個問題出現了,為何一個軍只有幾千人呢?

認真的說,由於條件非常艱苦,抗聯的各個部隊都做不到齊編滿員。有的部隊,每個連只有一二十人。在11個軍中,第3軍的兵力最多,達到了6000多人,趙尚志將軍兼任軍長。其餘的各個軍,大約有兩三千人。其實,這樣的情況不僅僅出現在東北抗聯,當時,南方各個根據地的部隊,也做不到齊編滿員。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以後,日本軍隊急於把東北地區的部隊,調往華北、華南等地作戰。此時,東北抗戰的牽製作用至關重要。東北抗聯官兵處處打擊日本軍隊,日本軍隊不得不分散駐紮兵力,牽制了幾十萬日偽軍部隊。

為了儘快南下,日本軍隊開始大規模增兵。截止1938年,東北地區的日偽軍總數,已經超過了70萬人。在抗聯戰士與日本軍隊作戰的過程中,日本軍隊往往處於兵力、武器方面的絕對優勢,抗聯官兵的傷亡逐步增大。與此同時,日本軍隊推行了嚴格的保甲制度,同時並村並鄉。

凡是與抗聯有聯繫的群眾,遭到了監視和殘害。在這樣的情況下,抗聯的生存空間被大大擠壓。戰士們只能潛伏在山區、叢林裡打遊擊,東北地區的冬天非常寒冷,很多戰士都被凍傷了。根據抗聯老戰士的回憶:「戰士們六七個月內吃不到食鹽,半個月只能吃粗樹皮,連日連夜拉荒行軍,有時甚至一夜要做幾次戰鬥。」在這樣的情況下,由於得不到兵員補充,抗聯各個部隊都出現了減員。日本軍隊在各地都布置了情報人員,監視抗聯的行動。

因發現抗聯的行蹤,立刻向當地的日本軍隊報告。在日本軍隊的封鎖之下,部分信念不堅定的成員投敵。時間進入1939年,東北抗聯的生活條件越來越低,戰士們的日子很苦。1940年,由於叛徒告密,楊靖宇將軍犧牲。負責指揮作戰的日本將領岸谷隆一郎,目睹了楊靖宇將軍的最後時刻,寫下了這樣的話:「雖為敵人,睹其壯烈亦為之感嘆,大大的英雄。」1942年,趙尚志將軍犧牲。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部分抗聯部隊退入了蘇聯境內,還有部分抗聯部隊,留在東北地區的北部堅持打遊擊,等待大反攻的到來。

從1931年到1945年,長達14年時間裡,東北抗聯一直堅持作戰。經過統計,東北抗聯在14年時間裡,總計消滅了18萬多日偽軍。與此同時,牽制了大量的日偽軍部隊,使得這些日本軍隊不能南下或者北上。1945年8月,日本投降之後,八路軍部隊開赴東北地區。與留在東北的抗聯部隊成功會師,當時,部分戰士相擁流淚。隨著局勢的發展,抗聯部隊編入了東北野戰軍的序列之中,參與了一系列的戰役。

相關焦點

  • 東北抗日聯軍共有多少個軍?領導人是誰?你知道他們最後的結局麼
    1936年至1937年的兩年中,東北抗日聯軍處在一個大發展階段。到了1937年,東北抗日聯軍共編成11個軍,人數達2萬5千至3萬人。其中第1至第7軍是中共黨組織直接領導武裝,第8、9、10、11軍是統戰性質的非黨抗日武裝。
  • 1938年,中國一個旅和日本一個旅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
    但是在抗戰中,通常需要一個師或者幾個師,才能對付一個旅團。首先,我們聊聊日本軍隊的編制。日本軍隊的編制分為:總軍、方面軍、軍、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等等。其中,總軍、方面軍和軍,都屬於臨時性的部隊編制。日本軍隊最高常用軍事編制為師團,截止1937年抗戰爆發之前,日本軍隊總計下轄了17個常備師團。
  • 日軍一個師團有多少兵力?為何武漢會戰50個軍打不過10個師團
    《日軍一個師團有多少兵力?為何武漢會戰50個軍打不過10個師團》 在此前一篇題為《蔣介石令部挖開黃河大堤,致千萬人無家可歸,戰後自嘲:千古笑柄》的文章中我們曾和大家講述了「蘭封會戰」。
  • 唐朝擁有60多萬軍隊,一個主力右威衛,到底擁有多少兵力?
    那麼,一個主力右威衛,到底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唐朝軍隊的總兵力。在中國歷代王朝中,元朝的疆域面積最大,這是毋庸置疑的。但誰是第二,則存在很大的爭議。因為唐朝和清朝的疆域面積相當,由於唐朝的疆域經常發生變化,並不固定,因此出現了很多爭論。宋朝是歷代正統王朝中,疆域面積最小的政權。
  • 東野102萬人,14個縱隊,大舉南下,一個縱隊多少兵力?
    在昨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東北野戰軍南下作戰的故事。今天,我們聊聊東北野戰軍的兵力情況。截止1948年11月,東北野戰軍總兵力102萬人,下轄了14個縱隊。從兵力來說,東野一個縱隊,比中野、西野的一個兵團還多,堪稱是兵強馬壯。那麼,東野一個縱隊,到底有多少兵力呢?
  • 西野15萬多人,7個縱隊,相差懸殊,一個縱隊多少兵力?
    當時,下轄了7個縱隊,那麼,西北野戰軍的一個縱隊,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不得不說,西北野戰軍與東野、華野、中野的情況都不一樣。1937年,日本軍隊發動了盧溝橋事變,我國開始了全面抗戰。當時,為了團結所有的力量抗戰,紅軍部隊進行了改編。其中,北方的紅軍部隊改編為八路軍,下轄了129師、115師和120師。留在南方的紅軍部隊,改編為新四軍,下轄了4個支隊。
  • 志願軍總計100多個師,入朝作戰,一個師到底有多少兵力?
    今天,我們聊聊志願軍每個師的兵力問題。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志願軍陸續出動了27個軍入朝作戰。由於每個軍的兵力差異很大,因此,出現了每一層編制都有差別的問題。那麼,志願軍的一個師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每個師又有多大的差距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朝鮮的歷史。在古代歷史上,李氏朝鮮王朝曾經是明清兩朝的核心藩屬國之一,其他兩個是安南和琉球。李氏朝鮮在各方面,向明清兩朝學習。
  • 1937年,中國一個師和日本一個師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
    在抗戰時期,我國部隊中,經常出現集團軍、軍、師、旅、團等編制。在日本軍隊中,則出現了師團、旅團、聯隊等編制。那麼,在1937年,我國的一個師和日本的一個師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日本軍隊的編制和兵力情況。在19世紀後期,日本開始了著名的明治維新運動。在30年的時間裡,迅速成為了東亞強國。
  • 第一野戰軍各軍有多少人,軍長是什麼軍銜?哪個軍的實力最強大?
    從序列上說,第一野戰軍那是四大野戰軍中的老大哥,可是從兵力上講,第一野戰軍兵力最少。 西北苦寒,條件艱苦,跟肥沃的東北和富麗的華東比不了,第一野戰軍成立的時候,最初只有七個軍,那是彭老總的全部家底。就是一個軍,也無法跟東北戰場第四野戰軍的一個軍相比。 那麼,第一野戰軍七個軍的軍長都是誰呢?每個軍都有多少人?
  • 鎮嵩軍集團,控制了河南省10多個縣,到底擁有多少兵力?
    今天,我們聊聊盤踞河南省西部的鎮嵩軍集團。與北方的大軍閥們相比,鎮嵩軍的力量明顯弱很多。但是在影視劇《白鹿原》中,鎮嵩軍號稱擁有10萬大軍。那麼,盤踞河南省西部10多個縣的鎮嵩軍,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聊聊近代軍閥混戰的起因。因為這段歷史與清朝末期的歷史有很大的關係。起初,清朝的武裝力量分為八旗軍和綠營軍兩個體系。
  • 80年代,中國下轄了6個炮兵師,一個師擁有多少人和炮?
    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曾經下轄了6個炮兵師,堪稱是火力威猛。那麼,一個炮兵師到底擁有多少官兵和火炮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認真的說,當年的炮兵師非常強悍。 現在比比看,92式算個啥啊。在各個野戰軍中,東北野戰軍的兵力最多,堪稱是兵強馬壯。截止1949年春天,東北野戰軍除了下轄普通的步兵縱隊之外,還下轄了炮兵縱隊和鐵道縱隊。 後來,各個縱隊都改編成了軍,炮兵縱隊則分為了兩個炮兵軍。在進攻錦州的戰役中,東北野戰軍能夠集中上千門火炮進行轟擊。放在1年之前,這都是不敢想的事情。
  • 民國時期,被稱「四川王」的劉湘,手下有多少兵力?最後結局如何
    眾人皆知「東北王」張作霖,他出身草莽,到統帥東北軍,能力非凡,東北軍全盛時擁有當時全國最強的空軍和海軍,擁有裝備飛機300架,共5個航空兵隊,海軍擁有大小艦艇27艘,3.22萬噸,總兵力達到了40多萬,下轄25個步兵旅、6個騎兵旅和10個炮兵團。
  • 東北抗聯英雄楊靖宇|年僅35歲壯烈犧牲,殘暴日軍為其舉行「慰靈祭」
    1931年11月, 東北大地已經一篇冰天雪地,狂風如刀,路上行人寥寥無幾,而此時,一個健碩高大的身影,急匆匆地前往中共滿洲省委。他,就是剛剛被中共黨組織營救出獄的楊靖宇。此前,他因涉嫌共產黨案被捕入獄,此時,他被救出獄,而東北已經淪陷,日偽當道。
  • 國軍戰鬥力最強的二十個軍
    作為駐印軍的主力,新6軍異域揚威,在第一次滇緬作戰失敗後,幾經曲折與磨難,在印度的藍姆伽重獲新生,在異國土地上打出了中國軍隊的國威、軍威,贏得了世人的尊重、讚揚,新6軍成為首批進駐南京的部隊 。1946年遠赴東北,進東北後所向無敵,多次以一個團大敗東野一個軍,威遠堡門進攻擊敗3縱,沙嶺防守完勝4縱,沙後所大敗2縱4師。
  • 國軍最「變態」的一個軍,兵力7萬多人,軍長是一野頭號勁敵,活了95歲
    國軍中的「軍」,一般都是下轄三個師,兵力在2萬到3萬人之間。然而有一個軍卻十分「變態」,竟然下轄了5個師,總兵力達到了驚人的7萬多人!堪稱國軍序列中最「變態」的一個軍,這個軍就是國民革命軍第36軍。36軍成立於1940年,當時只有兩個師的編制,分別是新編第34師和暫編第15師。
  • 走向勝利與輝煌的紅二十八軍第三次重建
    導讀: 並留下指示信要求未能參加此次會議的皖西北道委書記的高敬亭負責完成重建紅二十八軍,堅持鄂豫皖邊區武裝鬥爭的任務。此時國民黨調集56個團的兵力在十來個地方保安團和一些反動武裝的策應下,繼續對鄂豫皖根據地進行大規模的清剿。
  • 抗美援朝初期,志願軍6個軍首批入朝,哪個軍兵力最盛?
    麥克阿瑟在仁川登陸後視察至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初期,由解放軍改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部隊,共有6個軍(第38軍、第39軍、第40軍、第42軍、第50軍、第66軍)18個師,炮兵3個師(炮兵第1師、第2師、第8師)及工兵2個團(第4團、第6團)高射炮兵1 個團(第1團)首批入朝,總兵力約30萬人,至於哪個軍兵力最盛?
  • 淮海戰役國民黨軍到底有沒有翻盤的機會?
    老周 摘要:解放戰爭的淮海戰役,被稱為決戰中的決戰,是大決戰三大戰役中戰果最大影響最大的一個戰役,也是國民黨軍相對更佔據優勢,那麼在這場戰役中,國民黨軍到底有沒有翻盤取勝的機會?
  • 東北抗聯神槍手多,連長只有一隻眼睛,兩百米內野獸露頭準跑不掉
    1938年3月18日那天,在寶清、密山、勃利三地交界處的一個叫藍棒槌山的地方(今雙鴨山市寶清縣西部),突然爆發了一場沒有任何徵兆的戰鬥。戰鬥主要在藍棒槌山北麓的大頂子山南、寶石河上遊河谷一片開闊平原上的一座百餘米高、孤零零的小山包上進行。人喊、馬嘶、槍聲、炮聲夾雜著大風的呼號,響了一整天。
  • 第43軍成立時,洪學智任軍長,下轄4個師的師長是誰?後來什麼軍銜
    第43軍下轄4個步兵師和一個炮兵團。這4個步兵師分別是第127師、第128師、第129師、第156師。那麼,這4個師的師長分別是誰?後來什麼軍銜?我們往下看:第127師師長李作鵬。李作鵬是江西吉安人。解放戰爭時期,李作鵬歷任東北人民自治軍、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部參謀處處長,東北民主聯軍、東北野戰軍第1縱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東北野戰軍第6縱隊副司令員兼16師師長,第4野戰軍第43軍副軍長兼第127師師長,第43軍軍長。1955年,李作鵬被授予中將軍銜。第128師師長龍書金。龍書金是湖南茶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