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初期,志願軍6個軍首批入朝,哪個軍兵力最盛?

2020-12-24 幀察小站

1950年9月15日,麥克阿瑟的一番驚天豪賭——美軍從仁川登陸,一舉改變了之前朝鮮人民軍一路高歌猛進連戰連捷的戰局,「聯合國軍」隨即一路北進。麥克阿瑟無視參謀長聯席會議9月底給他劃定的「克制線」,10月7日,美軍越過三八線,兵鋒直指鴨綠江。

麥克阿瑟在仁川登陸後視察

至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初期,由解放軍改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部隊,共有6個軍(第38軍、第39軍、第40軍、第42軍、第50軍、第66軍)18個師,炮兵3個師(炮兵第1師、第2師、第8師)及工兵2個團(第4團、第6團)高射炮兵1 個團(第1團)首批入朝,總兵力約30萬人,至於哪個軍兵力最盛?我們看一下數據就一目了然了。

志願軍官兵

志願軍第38軍(軍長梁興初,政治委員劉西元),轄第112師、第113師、第114師,兵力4.45萬餘人;志願軍第39軍(軍長吳信泉,政治委員徐斌洲),轄第115師、第116師、第117師,兵力5.29萬餘人;志願軍第40軍(軍長溫玉成,政治委員袁昇平),轄第118師、第119師、第120師,兵力4.83萬餘人。

首批入朝志願軍就打滅了麥克阿瑟的囂張

志願軍第42軍(軍長瑞林,政治委員周彪),轄第124師、第125師、第126師,兵力5.32萬餘人;志願軍第50軍(軍長曾澤生,政治委員徐文烈),轄第148師、第149師、第150師,兵力3.66萬餘人;志願軍第66軍(軍長肖新槐,政治委員王紫峰)轄第19師、第197師、第198師,兵力4.12萬餘人,所以從兵員上說,第42軍是最強的。

朝鮮戰場上的美軍坦克

志願軍部隊入朝後,第40軍、第39軍、第38軍(附第42軍第125師)集中部署在西線戰場溫井、雲山和熙川以北地區,準備分別迎擊和殲滅南朝鮮軍第6、第1、第8師,第66軍向鐵山方向前進,準備阻擊英軍第27旅;第42軍(欠第125師)部署在東線黃草嶺、赴戰嶺及其以南地區,準備阻擊美軍第10軍及南朝鮮軍第1軍團,以保障西線主力的翼側安全;第50軍部署在新義州地區,準備隨時策應西線戰場作戰。

志願軍坦克到後期才參戰

從整體上說,志願軍作戰部隊武器裝備十分落後,入朝初期,既沒有空軍參戰,也沒有海軍參戰,亦沒有坦克、摩託化裝備,僅有少部分防空和反坦克武器。每個軍配有各種火炮520餘門(各種直射炮108門,各種迫擊炮333門,火箭筒81具),沒有榴彈炮、高射炮,其中70毫米以上口徑火炮190餘門。第50軍和第66軍火炮配備得更少。志願軍一個軍的火炮僅相當於美軍一個師火炮裝備的一半多一點(54%)。

志願軍的補給大部分靠人力

志願軍首批入朝6個軍,加上志願軍炮兵部隊的火炮在內,共有各種火炮不足3000門(其中榴彈炮320門,高射炮36門),不足於美軍裝備火炮總數的一半(45%左右)。志願軍裝備的火炮絕大部分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繳獲的日本軍隊和國民黨軍隊的裝備,火炮陳舊、型號雜、口徑小、射程近、彈藥又不足,多由騾馬牽引馱載或由人員肩扛,火炮威力小,機動性能差。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雙方兵力裝備可以說是強弱之比天地之差。

進行仁川登陸的美海軍編隊

不過美國軍隊雖然裝備高度現代化,但美軍步兵戰鬥力相對弱一些,作戰中依賴坦克和炮火支援。地面部隊雖然機械化摩託化裝備先進,但對後方和道路要求高,依賴性大,作戰時需要有良好的道路和後方補給線及時保障,一旦離開公路在山地作戰,其機動性即受到很大限制,後勤保障也負擔較大,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現代化武器裝備充分發揮威力。

當時美軍轟炸機對志願軍威脅極大

志願軍部隊雖然武器裝備落後,但入朝參戰各軍都是解放軍中具有光榮傳統的部隊,有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證,在國內經受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同日本侵略軍和國民黨軍長期作戰的鍛鍊,積累了以劣勢武器戰勝優勢裝備的敵人的豐富經驗,部隊戰鬥作風過硬,戰鬥意志頑強,後備兵員雄厚,這些都是志願軍的巨大優勢。

志願軍歸國

在歷時兩年九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不畏強敵,敢於鬥爭,戰勝了重重困難,戰勝了世界強敵,取得了戰場上的最後勝利。由中華民族優秀兒女組成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無愧為英雄的正義之師,無愧為世界和平的勇敢衛士。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中第一批入朝的是這四個軍,軍長都是誰
    但是,美國空軍對我丹東等地區的轟炸及中共中央對國內外局勢的正確分析讓中國政府最終決定出兵朝鮮,「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東北邊防軍改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杜平任政治部主任,第一批入朝軍隊主要為13兵團四個軍及邊防炮兵司令部三個炮兵師,這四個軍分別為38軍、39軍、40軍、42軍,均為戰功赫赫的英雄部隊。
  • 志願軍27個軍,哪個被譽為常勝軍
    大家都知道,今年是志願軍出國作戰70周年,從1950年10月19日開始,志願軍健兒們陸續跨過鴨綠江,奔赴保家衛國的戰場,到1953年7月停戰為止,志願軍前後一共有27個軍參加了對外作戰,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可以說,我軍派去朝鮮和外軍作戰的部隊,基本可以算第一檔次的優秀軍隊。
  • 志願軍入朝先頭部隊有幾個軍?軍長都是誰?各軍第一仗打得怎麼樣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的先頭部隊有幾個軍?軍長都是誰?各軍的戰鬥力怎麼樣?入朝後各自的「第一仗」打得怎麼樣?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這幾個志願軍軍。 劇照 一、4個軍「原來」的戰鬥力和「戰績」怎麼樣 1950年10月19日晚,在彭德懷總司令兼政委統領下,志願軍入朝先頭部隊有4個軍,分別從丹東
  • 抗美援朝期間,大陸總兵力減弱,臺灣國民黨軍為何不趁機反攻?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連續爆發解放戰爭及抗美援朝戰爭。解放軍在49年年底的時候總兵力已經超過了500萬,在殘餘的國民黨軍面前是有絕對優勢的。但在1950年的朝鮮戰場,我軍先後派出了240萬志願軍戰士,在這段時間裡我軍和蔣軍之間的兵力差距明顯減少,對於臺灣方面看起來是一個絕佳機會,那為什麼蔣軍沒有趁機展開對大陸的反攻行動呢?在抗美援場戰爭的初期,可以算是臺灣方面一個難得的反攻時機。在1950年6月份,美國便封鎖了臺海,使得已經丟了海南的老蔣暫時有了喘息的機會。
  • 志願軍首批入朝,除了六個軍還有三個炮兵師,師長都是什麼軍銜?
    1950年10月,志願軍在組建之後,其序列之下有六個軍級作戰單位第一批入朝戰役,分別是第38、39、40、42、50、66軍。或許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當時和以上六個軍同時間入朝作戰的部隊,還有三個炮兵師,它們在抗美援朝時期發揮了巨大的作戰,為我軍提供了強大的炮火支持。
  • 抗美援朝初期,第九兵團三個軍緊急入朝,其中軍長分別是誰?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正式成立,勤勞的中國人民開始了建設新中國的徵程,但美國不甘心事變,於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後不久介入戰爭,同時其飛機不斷入侵中國領空偵查並空襲了轟炸了我國安東(今丹東)等地。1950年10月,新中國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並於當月19日晚跨過鴨綠江入朝參戰,在之後的第一次戰役中挫敗了所謂「聯合國軍」的進攻。
  • 志願軍總計100多個師,入朝作戰,一個師到底有多少兵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志願軍的故事,例如志願軍統帥的人選、志願軍的武器裝備等等。今天,我們聊聊志願軍每個師的兵力問題。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志願軍陸續出動了27個軍入朝作戰。由於每個軍的兵力差異很大,因此,出現了每一層編制都有差別的問題。那麼,志願軍的一個師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每個師又有多大的差距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抗美援朝時期,四野出動了8個軍,軍長分別是誰?他們後來成就如何
    1950年10月彭老總率領志願軍跨過鴨綠江赴朝作戰,當時的兵力大多都是從第四野戰軍抽調的精兵悍將,畢竟從戰略調配和地理位置來說,第四野戰軍都有著巨大的優勢,抗美援朝戰爭持續了兩年多,第四野戰軍先後出動了8個軍的兵力,那麼這8個軍分別由誰來率領呢?他們後來成就如何?我們今天就來看一看。
  • 抗美援朝總預備隊,西北野戰軍出了1個軍,隸屬華北野戰軍19兵團
    抗美援朝,中國人民志願軍根據中央軍委輪番作戰方針,先後有27個軍另1個師入朝參戰。 第一輪參戰部隊有第38軍、第39軍、第40軍、第42軍、第66軍、第50軍、第20軍、第27軍、第26軍共計9個軍30個師; 第二輪參戰部隊有第64軍、第63軍、第65軍、第60軍、第12軍、第15軍、第20軍、第26軍、第27軍、第39軍、第40軍共計11個軍33個師;
  • 志願軍第38軍軍長,血戰三所裡一戰封神,彭德懷寫下「38軍萬歲」
    抗美援朝時,他歷任志願軍第38軍軍長、志願軍第20兵團代司令員、西海岸防禦指揮所副司令員。對於梁興初的抗美援朝徵程,《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的「梁興初」詞條裡特別指出:「在第二次戰役中,所部受到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特令嘉獎。」
  • 124師入川,大造聲勢宣稱是個軍,蘇克之師長冒充軍長
    文:老街巷口 在三年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共有三個師被稱讚是「最好的王牌師」。 得知我軍有一個軍的兵力壓境,那保安司令嚇得連話都不敢說,第二天就主動開城繳械。「蘇軍長」的名號,也一度傳遍川東大地,讓蔣軍各部聞風喪膽。 1950年,42軍作為首批入朝部隊參戰。蘇克之也成為了該師師長。第一次戰役時,124師被單獨部署在東線的黃草嶺一帶,以一己之力阻擊美軍陸戰1師7團。
  •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志願軍穿什麼?
    首批入朝部隊軍官都穿著朝鮮人民軍軍服——朝式帶折直筒帽、立領黃呢軍服、牛皮武裝帶、黃呢馬褲、黑色長統馬靴……志願軍幹部不帶軍銜肩章,師職以上穿將官服、團營職穿校官服、連排職穿尉官服,士兵有穿朝鮮軍服的,但絕大多數都穿解放軍軍服,都不戴帽徽、胸章……身穿朝鮮人民軍軍服的38軍首長(左起):軍長梁興初,副軍長江擁輝,政委劉西元
  • 難以忘卻的偉大勝利|志願軍入朝第一仗:這一仗打出來一個紀念日
    氣焰極為囂張的美軍,在分兵冒進中採取了以南朝鮮軍為先導、美英軍墊後,並以車載兵為前驅的行動方式,置東西兩線之間出現的80餘公裡大間隙於不顧,長驅直入,妄圖在11月23日美國「感恩節」前佔領朝鮮全境。在敵分兵冒進的同時,中國人民志願軍6個軍及3個炮兵師於10月19日晚開始,分別從3個口岸秘密進入朝鮮境內。
  • 雲南軍區所屬第15軍浴血奮戰上甘嶺
    保家衛國  雲南兒女赴朝作戰  1950年6月,雲南軍區以第13軍警衛團及抽調的1萬餘名幹部、戰士組成補訓師,赴朝作戰。  1950年10月底,中國人民解放軍第50軍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序列成為第一批入朝部隊,3萬多將士在軍長曾澤生、政委徐文烈的率領下開赴前線。這支部隊即是由雲南各族兒女組成的原滇軍60軍,在長春起義後整編而成。
  • 漢江防禦戰中志願軍50軍
    筆者以為,雖然一些史實史料有存疑、斟酌之處,但全景式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跨過鴨綠江》,無疑是同類題材中最優秀電視劇。抗美援朝戰爭,中國志願軍出兵前後兩年9個月,共有27個軍共290萬人以輪戰的方式參戰,湧現出無數鐵血勁旅。其中有五支部隊堪稱王牌部隊,打出了中國人志氣。
  • 傅崇碧:志願軍63軍軍長,鐵原阻擊堅守12天打出國威軍威
    的確,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收官階段,傅崇碧坐鎮鐵原一線指揮,將「聯合國軍」重兵遏阻於鐵原、漣川地區整整12個晝夜,為中朝聯合司令部(司令員彭德懷)進行戰略調整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成為他抗美援朝徵程中最絢麗的一幕。一、「格羅斯特營這次完了!
  • 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零敲牛皮糖戰法成功挫敗美軍磁性戰術
    此時的志願軍加上朝鮮人民軍,總兵力達到112萬餘人。但志願軍僅有2個坦克團共80輛坦克,且剛剛入朝還沒來得及參戰,輕迫擊炮以上火炮(連同火箭筒)共8500餘門(具)。志願軍空軍僅有1個殲擊機航空兵師在進行實戰練習,尚未正式參戰。由於沒有制空權,志願軍的大口徑火炮和坦克難以發揮應有作用。
  • 有情有義47軍:入朝之前湘西剿匪,臨別寫信致歉,民眾淚別
    1951年2月,志願軍第47軍召開「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動員大會 1951年2月的一天早上,47軍幾位領導不約而同來到作戰室,作戰室裡不再像往常一樣熱鬧,略顯寂靜
  • 志願軍50軍,第一支整軍起義的國軍部隊,抗美援朝率先打進漢城
    之後60軍迅速搶佔禹王山附近地區,阻止日軍的進攻,在27天的禹王山阻擊戰中,60軍擋住日軍板垣師團,磯谷師團,以及偽軍部隊共五萬多人的進攻,殲敵1.4萬人,但是60軍也付出了巨大傷亡,兩萬多雲南子弟戰死沙場,戰役最緊張的時候,60軍平均每天陣亡上千人。緊接著,60軍又參加了武漢會戰,南昌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年冬季攻勢,第二次長沙會戰。
  • 抗美援朝戰爭中,蘇聯給志願軍提供了多少武器?我們來看看數據
    戰爭是敵我雙方人力、智力和物力的較量,中國人民志願軍能取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除了在戰爭舞臺的臺前幕後,最高限度地發揮了人的主觀能動性這個戰爭的決定性因素外,也與中國軍隊從上到下都極度重視武器裝備有關。下面我用數據來說說抗美援朝戰爭時期蘇聯提供給我們的軍事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