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擁有60多萬軍隊,一個主力右威衛,到底擁有多少兵力?

2021-01-10 轉瞬間落日殘煙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聊唐朝十大節度使的兵力,以及對手突厥軍隊的編制情況。今天,我們聊聊唐朝中央部隊的編制情況。在影視劇《神探狄仁傑》中,契丹部落侵犯武周邊境,武則天命令自己的愛將王孝傑,率領右威衛10萬大軍出戰。結果,10萬大軍全軍覆沒,王孝傑率領2000多殘兵敗將突圍。那麼,一個主力右威衛,到底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聊聊唐朝軍隊的總兵力。在中國歷代王朝中,元朝的疆域面積最大,這是毋庸置疑的。但誰是第二,則存在很大的爭議。因為唐朝和清朝的疆域面積相當,由於唐朝的疆域經常發生變化,並不固定,因此出現了很多爭論。宋朝是歷代正統王朝中,疆域面積最小的政權。但宋朝軍隊的兵力很多,宋朝的禁軍、廂軍、鄉軍和番軍,加在一起,在鼎盛時期有180多萬。明朝的軍隊兵力更多,在明英宗時期,明朝的邊塞軍和衛所軍加在一起,足足有200多萬。清朝的疆域遼闊,清朝軍隊分為了八旗軍和綠營軍。

綠營軍總計90多萬,八旗軍則分為了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總計有20多萬。所以說,清朝軍隊的數量大約有110萬到120萬之間。至於唐朝的軍隊,很有意思,唐朝的疆域面積遼闊,軍隊數量卻少得可憐。在唐朝統治時期,軍隊一直在50多萬到60多萬之間,從來沒有超過70萬。唐朝雖然軍隊數量少,但並不擔心。第一,唐朝軍隊驍勇善戰,經常上演以少打多的戰例。

此外,唐朝擁有大量的藩屬國,也就是僕從國。一旦大規模戰爭爆發,唐朝軍隊兵力不足的時候,能夠號召各個僕從國集結部隊,有點類似於美國集結多國部隊的模式。例如赫赫有名的王玄策,在天竺國吃虧以後,從吐蕃和尼泊爾借了幾千人馬,上演了「快速打天竺、雙面打天竺、雷射打天竺」的傳說。我們具體看一下唐朝軍隊的情況,唐朝軍隊分為了邊塞部隊和中央部隊。為了方便作戰,唐朝在邊境地區設立了10個節度使,被稱為天寶十節度。

分別是:朔方節度使、河東節度使、範陽節度使、平盧節度使、河西節度使、安西節度使、劍南節度使、北庭節度使、隴右節度使和嶺南經略使。其中,10大節度使下轄的軍隊數量不一樣,範陽節度使下轄91400人、平盧節度使下轄37500人、河東節度使下轄55000人、朔方節度使下轄64700人、河西節度使下轄73000人、安西節度使下轄20000人、北庭節度使下轄20000人、劍南節度使下轄39000人、隴右節度使下轄75000人、嶺南經略使下轄15400人。

由此可見,僅僅是唐朝的邊塞部隊,就達到了40多萬。至於唐朝中央控制的軍隊,總計只有20餘萬。唐朝中央的部隊,分為南衙十六衛和北衙六軍。北衙六軍分別是: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左右神武軍,至於南衙十六衛,分別是:左右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左右金吾衛、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由此可見,右威衛僅僅是南衙十六衛之一。每個衛設立了正三品的大將軍,例如右威衛大將軍、左威衛大將軍等等。在影視劇《神探狄仁傑》中,契丹部落進攻武周的邊境地區,武則天命令自己的愛將王孝傑,率領右威衛10萬大軍迎戰。

結果,在東硤石谷之戰中,右威衛十萬大軍全軍覆沒,王孝傑率領2000多殘兵敗將逃回武周。按照影視劇的說法,一個右威衛就擁有10萬大軍,南衙十六衛應該有160萬大軍才對。其實,唐朝中央部隊總計只有20多萬。按照南衙十六衛和北衙六軍的編制,右威衛的實際兵力,只有1萬餘人,遠遠達不到10萬大軍的規模。

我們順便聊一下武周與契丹的戰爭,在歷史中,武周政權與契丹部落的戰爭是真實的。當時,契丹還遠遠沒有發展成為後來的大遼國。武則天上臺以後,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開始清洗李唐的眾多名將。以至於李唐王朝的很多名將被殺,還有很多名將提前退休。與周邊政權的戰爭中,武周政權經常戰敗。與契丹的戰爭中,王孝傑率領的大軍,確實在東硤石谷與契丹軍隊展開了大戰,也確實全軍覆沒。

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王孝傑沒有率領殘兵敗將突圍,而是被契丹軍隊包圍。為了不被俘虜,王孝傑選擇了跳崖自殺。至於武周政權聯合了突厥,共同夾擊契丹部落,才瓦解了契丹的進攻。所以說,影視劇和真實的歷史存在差異。其實進入唐高宗時期,唐朝中央的部隊戰鬥力,就已經開始逐步下降了。到了唐玄宗在位時期,南衙十六衛和北衙六軍,基本上都是嚇唬人的花架子部隊,戰鬥力並不高。

公元755年,身兼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發動了叛亂。安祿山擁有將近20萬軍隊,而且屬於久經戰陣的邊塞軍,戰鬥力很強。再加上招募的草原遊牧騎兵,安祿山的叛軍南下以後,唐朝根本就無力阻擋。無論是軍隊數量,還是軍隊戰鬥力,都不如對方。唐朝唯一的希望就是從河西、安西、隴右等地調兵回防。由於唐玄宗李隆基的錯誤策略,堅持要求剩餘的部隊主動出潼關,與叛軍決戰。結果,唐朝軍隊一敗塗地,安史之亂全面擴大化。

相關焦點

  • 唐朝的疆域遼闊,只有60多萬軍隊,到底擁有多少僕從軍?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唐朝右威衛的編制。認真的說,唐朝軍隊的總兵力,總計只有60多萬,與後來的宋朝、明朝相比,還不如對方的零頭。但是,唐朝軍隊的戰鬥力很強。此外,唐朝非常善於利用周邊各種武裝力量,採用了非常靈活的外交策略。在這方面,唐朝之後的王朝都比較僵化。
  • 東北抗聯下轄11個軍,1938年,一個軍到底擁有多少兵力?
    在1937年,東北抗聯總計下轄了11個軍,牽制了大量的日本軍隊。那麼,抗聯的一個軍,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東北地區的總人口3200多萬,經過計算,東北地區擁有煤炭228億噸、鐵礦石38億噸、銅礦石132億噸、鋅礦石和鉛礦石113億噸。東北地區每年產出2500多萬噸煤炭,佔了全國的49%。由於東北地區的耕地肥沃,每年能夠生產將近2000萬噸糧食。早在清朝統治的末期,沙俄和日本就對東北地區垂涎三尺了。為了爭奪東北地區,1904年,雙方還爆發了日俄戰爭。
  • 鎮嵩軍集團,控制了河南省10多個縣,到底擁有多少兵力?
    但是在影視劇《白鹿原》中,鎮嵩軍號稱擁有10萬大軍。那麼,盤踞河南省西部10多個縣的鎮嵩軍,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聊聊近代軍閥混戰的起因。因為這段歷史與清朝末期的歷史有很大的關係。起初,清朝的武裝力量分為八旗軍和綠營軍兩個體系。八旗軍屬於清朝軍隊的野戰主力部隊,又被分為了滿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漢八旗。
  • 一個幽州節度使,權力非常大,到底能擁有多少野戰軍?
    但唐宋時期的節度使又完全不一樣,唐朝的節度使屬於土皇帝,宋朝的節度使則僅僅是一個虛銜。在唐朝統治時期,幽州節度使屬於標準的實權人物。那麼,幽州節度使到底能夠下轄多少軍隊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府兵制度和募兵制度,以及與節度使的關係。因為只有了解了這些,才能了解節度使的權力。
  • 日本軍隊最強大的近衛師團,1937年,到底擁有多少官兵?
    在前幾天的文章中,小編和大家聊了日本軍隊的幾個主力師團的故事,例如第五師團和第十師團等等。在昨天的文章中,聊了著名的第三師團,第三師團一直在中國作戰,最後在江蘇的鎮江投降。今天,我們來聊聊另一個師團,那就是日本近衛師團,這是日本的御林軍。
  • 一個日軍的騎兵聯隊,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何難以全殲?
    在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的獨立團被日本軍隊合圍。為了掩護主力部隊突圍,騎兵連主動向日本軍隊發動了進攻。最終,騎兵連全體陣亡。當時,與騎兵連作戰的部隊是日本軍隊的一個騎兵聯隊。
  • 1937年,中國一個師和日本一個師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
    在日本軍隊中,則出現了師團、旅團、聯隊等編制。那麼,在1937年,我國的一個師和日本的一個師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日本軍隊的編制和兵力情況。在19世紀後期,日本開始了著名的明治維新運動。在30年的時間裡,迅速成為了東亞強國。在軍隊建設方面,日本學習了西方各國的成熟經驗,但沒有完全照搬。
  • 1938年,中國一個旅和日本一個旅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抗戰時期日本軍隊的一些編制問題,例如方面軍、軍和師團。分別對應了我國的集團軍、軍、師等編制,今天,我們聊聊日本軍隊的旅團。與我國的一個旅相比,雙方誰的兵力更多呢?認真的說,日本軍隊的一個旅團,兵力卡在了旅和師之間。
  • 唐朝節度使擁有多少兵馬,為何直接導致唐朝皇權形同虛設!
    由於節度使擁有大量軍隊,內地兵力相對寡弱,形成「外重內輕」的軍事布局。安史之亂,朝廷一時無兵可御,遂使國家破敗,人民塗炭。安史之亂平定後,地方勢力增強,朝廷控制力削弱,內地藩鎮林立,軍閥割據。如何處理藩鎮問題,成為唐廷後期的主要難題。
  • 東野102萬人,14個縱隊,大舉南下,一個縱隊多少兵力?
    今天,我們聊聊東北野戰軍的兵力情況。截止1948年11月,東北野戰軍總兵力102萬人,下轄了14個縱隊。從兵力來說,東野一個縱隊,比中野、西野的一個兵團還多,堪稱是兵強馬壯。那麼,東野一個縱隊,到底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情況。首先,我們聊聊東北野戰軍和東北的歷史。
  • 從府兵制到募兵制,藏兵於民的方式讓唐朝有著更強的軍隊實力
    唐朝不愧為中國歷史上最鼎盛的封建王朝之一,但是歷經了隋末戰爭,使得當時的人口急劇下降。唐朝人口經歷發展以後,有了一定的回升。而在唐朝逐漸擴大的疆域之中,並沒有使得原本戰爭規模有多大的發展。對歷史研究發現,唐朝初年全國軍隊有超過60萬兵力。在唐朝初年的多次戰爭當中,最多的出兵人數也不過10餘萬人,這是為何?
  • 二戰時美軍有1000多萬軍隊:為何韓戰中卻兵力不足了
    二戰時美軍有1000多萬軍隊:為何韓戰中卻兵力不足了在1950年韓戰爆發時,二戰僅僅結束幾年的時間,美軍在韓戰顯得兵力不足,主要有兩點原因:1、美軍在二戰後大量裁撤軍隊,人數規模遠不如二戰那麼大;2、當時美軍的重點在歐洲,作為戰後最強大的兩支軍事力量,蘇聯才是美軍防備的重點,因此有大量美軍駐紮歐洲
  • 民國時期一個省的督軍,到底能擁有多少軍隊?你可能永遠不會信
    而在民國期間,也出現了督軍這一官職,那它的權力究竟有多大,又擁有多少軍隊呢?你可能永遠不會信。辛亥革命時期,各省行政軍事長官被稱為都督,主要管理的是軍事。而袁世凱當上總統之後,為了更好地管理整個國家,他將行政與軍事進行了分離處理,掌管行政的被稱為省長,而掌管軍事的依舊是都督。直到1916年,袁世凱去世之後,督軍一詞才正式浮出水面。
  • 宋朝領土,不到唐朝三分之一,為何維持了170萬軍隊?
    但是,宋朝軍隊的總數卻是唐朝軍隊的3倍以上。唐朝的正規軍只有50多萬,宋朝的禁軍和廂軍,總計擁有170多萬。那麼,宋朝為何要維持這麼龐大的軍隊,這對宋朝有什麼影響呢?今天,我們就聊聊宋朝冗官冗兵的問題。
  • 一個清朝王爺擁有多少親兵,有沒有實力推翻雍正皇帝?
    這個劇情當然是虛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出現了,在清朝統治期間,一個王爺到底能夠擁有多少親兵,有沒有能力推翻雍正皇帝?認真地說,王爺的親兵少得可憐,根本不可能推翻皇帝,而且連親兵都是皇宮裡派來的,根本不會服從王爺的命令。
  • 志願軍總計100多個師,入朝作戰,一個師到底有多少兵力?
    今天,我們聊聊志願軍每個師的兵力問題。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志願軍陸續出動了27個軍入朝作戰。由於每個軍的兵力差異很大,因此,出現了每一層編制都有差別的問題。那麼,志願軍的一個師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每個師又有多大的差距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朝鮮的歷史。在古代歷史上,李氏朝鮮王朝曾經是明清兩朝的核心藩屬國之一,其他兩個是安南和琉球。李氏朝鮮在各方面,向明清兩朝學習。
  • 西野15萬多人,7個縱隊,相差懸殊,一個縱隊多少兵力?
    截止1948年9月,東北野戰軍的兵力,已經達到了102萬人。截至1949年春天,華東野戰軍的總兵力,超過了80萬人。在同一時期,西北野戰軍的總兵力,卻只有15萬多人。當時,下轄了7個縱隊,那麼,西北野戰軍的一個縱隊,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不得不說,西北野戰軍與東野、華野、中野的情況都不一樣。1937年,日本軍隊發動了盧溝橋事變,我國開始了全面抗戰。
  • 老十四胤禵擁有24萬軍隊,為什麼也沒有能力推翻雍正皇帝?
    與老八不同,老十四手裡有軍隊,而且達到了20多萬。如果老十四造反有沒有機會成功呢?在康熙皇帝在位的中後期,準噶爾部一直是清朝的頭號威脅。準噶爾部不斷地擴張,甚至有能力主動挑戰清朝。在這樣的情況下,康熙皇帝曾經御駕親徵對付準噶爾部。但沒有能力徹底滅掉準噶爾,到了康熙皇帝在位的末期,準噶爾部甚至佔領了西藏,準備染指青海和四川。到了這個地步,清朝不得不出兵。
  • 楚雲飛的358團,到底是什麼檔次,為何能夠有5000多兵力?
    在電視劇《亮劍》中,關於獨立團和358團的兵力曾經有過直觀的對比。錢伯鈞的1營隸屬於358團,李雲龍的獨立團只有1000多人,而錢伯鈞的1營就有2000餘人。也就是說,錢伯鈞的一個營比李雲龍的一個團編制還大。至於358團,出現了358團擁有5000人馬的說法。那麼,358團到底是什麼部隊,到底屬於什麼檔次的水平呢?
  • 曹操赤壁時號稱的兵力坑嚇了多少人,其實三國總兵力總共只有……
    曹操赤壁時號稱的兵力坑嚇了多少人,其實三國總兵力總共只有……後漢三國時代戰火頻仍,人口銳減。這個時代是中國有歷史記載以來人減少比例最多的時代(超過了五胡亂華),那麼在這樣的一個時代中,諸侯之間相互攻殺還能用多少軍隊呢?傳說中的曹操「八十三萬」大軍水分到底有多少呢?筆者下面就為您算一筆細帳。陶元珍在《三國食貨志》對後漢時期的兵力有一個論斷:「若在三國初期,群雄之兵當不可以數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