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支付寶首頁搜7088704,現金紅包人人有份,速領!
近日貼吧一網友網絡尋親引發關注,牽出嵩縣一歷史名人,到底是什麼情況呢?
網友 海鷗306求助:
尊敬的嵩縣貼吧朋友們您們好!我是憨玉琨的嫡孫我父親是憨鴻慈。和憨家祖籍地嵩縣的親屬已失聯幾十年了我現在廣東東莞生活,有消息說這裡有憨家的親屬我很高興!為此我在網上搜索找到了嵩縣貼吧來尋親,如有憨家的親屬請回帖聯繫,謝謝!請吧主多多關照幫助非常感謝!
各位憨氏家族親屬:看到陽天池先生帖子裡故居年久失修破敗不堪的圖片令人痛心! 建議組織憨氏家族成員集資及外界關注憨玉琨先賢的各界人士贊助,把憨家大院舊址修整一下。具體修整的實施及修整後的維護,由蠻裕村的憨家後人組織一個故居管理委員會來組織安排,可與當地的廣告策劃公司商討引入市場機制運作將故居進一步深度修整,作為嵩縣的參觀旅遊新景點全國推廣,促進本村的名人經濟新的增長點生成,讓憨氏家族的後裔既是貢獻者也是受益者。不知此議是否可行?請各位高人發表高見。謝謝!
小編集合網友提供整理了憨玉琨的歷史資料如下:希望每個人都知道這段歷史故事
人物簡介 憨玉琨(1888~1925年),字潤卿,河南省嵩縣人,出生於貧民家庭。光緒末年,殺死豪紳郭八仙投奔楊山,同王天縱、關金鐘、張治公、柴雲升等結為楊山「十大兄弟」。
清宣統三年(1911年)10月,豫響應武昌起義,憨玉琨隨王天縱攻打洛陽不克,旋赴潼關,加入張鍅的秦隴豫復漢軍東徵軍,在潼關至新安一帶同清軍激戰。南北議和後,鎮嵩軍成立,憨玉琨任第二標標統。他回豫西剿匪,親手將橫行鄉裡、無惡不作的二哥憨玉琳斃於舊縣街頭。
民國6年(1917年)冬,陝西督軍兼省長陳樹藩被陝西靖國軍圍攻,急邀鎮嵩軍入陝解圍。鎮嵩軍統領劉鎮華令憨玉琨為先鋒西上援陳。西安解圍後,劉鎮華當上了陝西省長,憨玉琨則升任鎮嵩軍第三師師長。後直系軍閥吳佩孚竭力拉攏憨玉琨,將憨玉琨的第三師編為中央陸軍第35師,企圖籠絡憨軍為己所用,但憨玉琨始終不為所動。
民國13年(1924年)二次直奉戰爭,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吳佩孚兵敗山海關,由天津經海上繞道逃回洛陽,電令駐潼關的憨玉琨東進鄭州,阻止馮玉祥國民二軍南下河南,憨玉琨東出潼關,陳兵洛陽西郊,逼吳佩孚離開苦心經營多年的洛陽。
憨玉琨佔領洛陽後,廣為招兵買馬,收編土匪,隊伍迅速擴至6個混成旅,兵員達4萬多人。隨著實力的增大,憨野心膨脹,開始覬覦河南督軍之位。但與此同時,國民二軍軍長胡景翼根據臨時執政府決議率部進入河南就任河南督辦。憨玉琨不甘失敗,積極備戰,大造「豫人治豫,陝人治陝」的輿論。國民二軍為鞏固河南地盤,收編了吳佩孚的部分殘餘部隊,同時聯絡自粵返豫的建國豫軍,力量大為加強。民國14年(1925年)2月下旬,憨胡戰爭爆發,在以洛陽為中心,東迄鄭州、西至靈寶的八百裡鐵道線兩側展開,劉鎮華率陝西境內的鎮嵩軍入豫援憨,雙方投入兵力達20餘萬。國民二軍利用鐵路運輸之便,迅猛向西推進。憨玉琨竭力反擊,因李振亞旅前線倒戈和張治公師袖手觀望而遭慘敗。3月8日,國民二軍佔領洛陽。劉鎮華率鎮嵩軍主力西退陝靈,憨玉琨僅帶殘部60餘人南逃嵩縣。及至大章,眾叛親離,連平時最信任的親信旅長楊景榮也避而不見。憨見大勢已去,羞愧交加,便吞鴉片自盡。
位於德亭鎮蠻峪村的憨氏舊宅大門
故事版本一憨玉琨(1888—1925)字潤卿,嵩縣德亭鄉蠻峪村人。 琨弟兄5個,大哥同生、二哥玉琳、四弟玉珍,五弟玉琪,琨居老三,故乳名三娃。幼年家貧,常打零工餬口,受人欺凌。本村富豪郭八仙家東西丟失,誣告憨同生所盜,拘押縣衙苦打成招,判同生坐木籠以死。兄臨死囑琨說:「我實有屈,日後定報此仇!」
琨既長,到羅莊餘家扛長工。清光緒庚子、辛丑併科(1900—1901),嵩城孫麟閣中舉,城鄉豪紳紛紛送禮致賀。餘掌柜使琨擔粉條80斤往賀。中午開宴,琨隨眾客方就桌舉箸,孫管家見他衣著襤褸,其貌不揚,便拉他退席。並訓斥說:「你小子何等人,敢登大雅之堂。」眾皆撫掌大笑。琨面紅耳赤,獨蹲磨坊就食。耳聞客廳猜拳行令,杯盤叮噹,琨心甚怒,暗自發誓:「久後闖不出汝上者,誓不為人!」
辛亥革命前,王天縱、關金鐘聚集五六百人在楊山揭竿起事,打富濟貧,聲震豫西。琨幾次投奔皆遭冷遇。關金鐘激琨說:「必殺一仇人方能入夥。」琨乘蠻峪三月廟會人多之機,執利斧砍死富豪郭八仙,星夜上楊山。關見琨勇猛,遂納為「二架杆」,並與王天縱、張治公、柴雲升等結拜為「楊山十大弟兄」。
清宣統元年(1909),嵩縣同盟會員石言、冉祥徵回嵩聯絡綠林武裝,宣傳反清。王天縱等受革命影響,遂由綠林大俠轉為反清志士。先後攻打清地方軍事機構孫店守備衙門和舊縣、鳴皋巡防營哨所、嵩縣城等。獲槍60餘支,琨亦首當其衝。
宣統三年(1911),同盟會派劉鎮華(雪亞)與楊山弟兄聯絡,贈以槍枝,配合武昌起義,攻打嵩縣城及洛陽。後因事洩未克,即率部經盧氏、雒南出泰峪谷到潼關加入張鍅所率的秦隴復漢東徵軍。憨玉琨任東徵軍第四標統,攻打洛陽。直至清帝退位,民國建立,經張鍅(陝西省督軍)、張鎮芳(河南省督軍)商議,將這部分武裝推薦給袁世凱,改編為「鎮嵩軍」。劉鎮華為統領兼洛陝汝道尹,憨玉琨為第三標標統。
民國元年(1912),鎮嵩軍回豫西「剿匪」,二哥玉琳依仗其勢,勾結地霸,橫行鄉裡,揮霍無度,民憤極大。琨得知其事,率部返裡,將其二哥打死在舊縣街城隍廟門。
民國6年(1917)冬,陝西督軍陳樹藩(兼省長),因受陝西靖國軍胡景翼、楊虎城、郭堅、樊鍾秀等四面圍攻,遂許省長一職為條件電請劉鎮華出兵援陝。次年,憨玉琨隨劉入陝,駐紮潼關。與靖國軍交戰中,鎮嵩軍在華州,臨潼、灞橋獲勝,西安解圍,劉鎮華當了陝西省長,憨玉琨任陝西陸軍第三師師長。
民國9年(1920)7月,直皖戰爭爆發,皖敗,直系吳佩孚坐鎮洛陽。為鞏固其河南地盤的統治,吳佩孚於民國10年(1921)6月派二十四師閻相文、第七師吳新田、第十六旅馮玉祥入陝,趕走陳樹藩,收編靖國軍。時鎮嵩軍劉鎮華運用兩面手法,保住省長地位,並要求吳佩孚批准鎮嵩軍擴編為4個師,第一師師長柴雲升、第二師師長張治公、第三師師長馬水旺,任命憨玉琨為中央陸軍三十五師師長(直系統治時期的軍隊番號)。
民國13年(1924)10月,第二次直奉大戰開始,直系部隊統調前線,鎮嵩軍對吳佩孚表示效忠,派張治公師到長城以北助戰,憨玉琨、柴雲升師留陝。23日馮玉祥在北平發動政變,抓了曹錕,直系垮臺,擁護段祺瑞二次執政。馮成立中國國民軍,馮為國民一軍,胡景翼為國民二軍,孫嶽為國民三軍。劉鎮華聞訊,即通電擁護,並指示鎮嵩軍駐北京代表楚子襄晉見段祺瑞。段對楚暗示,只要憨玉琨興兵至鄭、汴,即發表憨為河南督軍。鎮嵩軍為搶奪河南地盤,憨玉琨打著國民豫軍旗號,於12月1日率領三十五師出兵潼關,至洛陽趕走吳佩孚。憨軍進入洛陽西工,大肆收編豫西一帶土匪,擴充實力,由原來兩旅增編為6個旅約4萬餘眾。軍需巨增,就向當地縣政府借徵下年度糧銀,不到3個月就預徵到民國21年(1932)的糧銀。作戰期間,不斷向農民派車派夫,還在城內龍王廟設立兵差局,每天按各街人口派饃,每人每天1斤,連送月餘,城鄉人民的糧食、錢財被索一空。
憨軍佔洛,繼續東進,直至佔領鄭、汴。時北平國民政府已發表胡景翼為河南督軍。國民二軍胡景翼與國民三軍孫嶽部由豫東渡黃河,驅憨佔汴。後與憨談判,願與嵩軍合作南下,打通湘、鄂,迎接孫中山北上,胡允諾俟雙方打下湖北後,將河南督軍讓給憨玉琨,並提出統一河南政令的要求。又發表孫嶽為豫陝甘剿匪總司令,憨玉琨為副司令。接著孫嶽要求駐洛。時憨玉琨堅持不讓,自恃其強。鎮嵩軍眾將亦主張驅胡。憨自稱國民豫軍總司令,劉鎮華派陝西陸軍第二師師長張治公為國民豫軍副司令。令憨玉琨固守黑石關,柴雲升嚴防渭北,使國民二軍內外不能聯繫,適吳佩孚部田維勤、靳雲鶚盤踞南陽,與劉鎮華、憨玉琨取得聯繫。劉調馬水旺到洛陽東線參戰。調漢中吳新田到西安,代理督軍兼省長,牽制渭北。劉鎮華親率柴師督戰。民國14年(1925)2月25日,胡景翼先發制人,以精銳部隊猛攻滎陽,襲擊黑石關,憨胡大戰猛烈展開。雙方激戰半月,憨軍退守黑石關,戰爭達到白熱化,孝義兵工廠幾經易手。3月4日,樊鍾秀從京漢路南段,經禹縣、登封、入偃師進攻憨軍後路;鎮嵩軍馬水旺部又在前線倒戈;張治公駐防臨汝,與憨有宿怨,加上他剛敗兵於山海關撤回休整,遲不發兵支前。憨軍不能支持,向洛陽退卻。胡軍3月8日進佔洛陽。憨玉琨料大勢已去,只帶殘部60餘人返嵩。路經鳴皋槍枝又被人奪去,及至大章僅剩隨從數人,住在張拱端家裡。時親朋不至,四顧冷落,羞恨交加,不欲再生,遂一手端鴉片,一手執槍,準備服毒自殺。隨從盧耀娃急上前阻攔。憨怒斥說:「誰敢近我,先打死誰!」人不敢近前。憨吞毒而亡,時年37歲,葬於德亭鄉蠻峪村桑樹坑。
憨玉琨(1888——1925),字潤卿,嵩縣德亭上巒峪村人。幼年家貧,沿街乞討,常摘野果充飢,稍長為富戶放牛。清宣統元年(1909),楊子溝富戶郭八仙被搶,誣告玉琨長兄同生為盜,被縣衙抓捕入獄,裝入木籠示眾後殺害。同生臨刑前,對二弟玉琨說:「郭八仙被搶,決非我為,打死也不能屈招。我死的冤枉,以後請二弟報仇!」同生死後,玉琨立誓為大哥報仇,遂投奔綠林關金鐘(嵩縣大章人)。關說:「未穿西衣者不收。」憨回家,乘楊子溝唱夜戲之機,帶上大刀前往,看到郭八仙在臺前看戲,即藏於暗處伺機動手。郭覺察有疑,戲演完就慌張回家,行至老陰崖,玉琨突然躍出,把郭一刀砍死,又投奔關部入夥,開始了他的「刀客生涯」。
玉琨膽大豪爽講義氣,深得關的信任,後被推為二架杆,在大章、舊縣等地打家劫舍,人、槍日增,勢力越來越大,被王天縱招收於楊山結拜弟兄,憨排行老十,號稱憨老十。憨在楊山承擔外線防禦。
1911年11月5日,憨夥同王、張、柴等楊山弟兄千餘人,馬200匹,經盧氏入雒南至潼關,與張鍅秦隴復漢東徵軍會合,統編為秦隴豫東徵軍。憨任第四標標統,在東徵軍出關東徵時加入中路主力作戰,直搗澠池。袁世凱急調集兵力,以趙倜為前線總司令,對東徵軍進行反撲。東徵軍力不能支,返守潼關。憨玉琨隨張鍅退至雒南進行休整。
東徵軍休整後準備再戰,南方已停戰,迫於形勢,與清軍談判,籤訂了和約。至此秦隴豫東徵軍戰事即告結束。
1912年4月,袁世凱決定裁軍,東徵軍內豫西3000人編條,經張鍅與河南當局商定,把這部分人編為河南地方部隊,定意名為鎮嵩軍,劉鎮華任統領,兼洛陝汝道尹。憨編為第三標標統。
鎮嵩軍組建完畢,奉命回豫剿匪。1912年10月下旬,全軍出動,水陸並進,雲集陝州。在陝休息三日,即分頭出發,分駐豫西22個縣剿匪。1911年冬去參加東徵軍時,都各留一部分人馬在豫西「拉杆」,其杆首同鎮嵩軍官兵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讓他們剿殺自己的親友,不易下手。劉鎮華、憨玉琨等,為了鞏固其所得地位,只有一面與趙倜、張鍅迎奉拉擾,一面下狠心剿匪。憨玉琨下狠心把他為非作歹、禍及鄉鄰的胞兄憨玉琳,槍斃於舊縣街頭,當地百姓拍手稱快,贊玉琨大義滅親,並得到張鍅的表揚。1913年7月,憨玉琨等一舉擊潰了沈心寬、丁長江、郭廣山、範懷金等綁匪。時間不長殺了3000多人,收編了一大批著名綁匪,豫西的地方秩序一時好轉。通過剿匪,鎮嵩軍也擺脫了「刀客」名勢,取得了生存條件,也得到了發展。
護法戰爭開始,陝西民軍組成陝西靖國軍,反對皖系督軍陳樹藩。陳邀劉鎮華率鎮嵩軍入陝幫助鎮壓靖國軍。劉想佔領陝西地盤,憨想離開了豫西另圖發展,一致同意入陝。劉把鎮嵩軍改為三路,憨為第三路司令,於1918年入陝,解除了西安之危,劉接任陝西省長加入皖系。1920年直皖戰爭爆發,皖系失敗,劉鎮華又與直系吳佩孚拉上關係,出賣了陳,保住了省長地位。從此,鎮嵩軍又依附直系。此時,嵩縣張世臣、萬選才等率杆赴陝受撫,經憨說服收編,並藉機擴展勢力,不久憨已發展到2萬餘人,嵩鎮軍已達10萬人之多,這是鎮嵩軍的鼎盛時期。
鎮嵩軍人數猛增,擴編為四個師,直系軍閥吳佩孚為誘憨玉琨拉出鎮嵩軍,將憨的第三師統編為中央陸軍35師,憨向吳表示聽從,而劉鎮華則利用憨對他的忠誠,始終予以控制。後來,憨聽信吳派去 軍官學生的話,軍中的師爺(參議)漸漸失去作用,先後脫離軍隊到地方上任職,無人調解內部矛盾,憨也成為鎮嵩軍中最難控制的一個。1924年2月10日,劉令所屬陝師馬振武部侵奪合阝縣(今合阝陽)高峻部防地,發生戰爭。17日,劉令柴、憨師分路向澄城、白水兩縣進攻。高峻為保存實力,退出澄城、白水。憨、柴進城,大肆掠奪民財達800萬元。由於滿清靖國軍高峻部有功,得到吳佩孚的嘉獎,北京政府授憨為「肇威將軍」。
1924年,二次直奉戰爭爆發,馮玉祥等乘機發動「北京政變」,馮、胡、孫、嶽組成國民一、二、三軍,擁護皖系頭子段祺瑞重新上臺執政,由國民二軍佔領河南。吳在山海關兵敗,但仍然保持河南地盤,電令憨駐潼關軍東進鄭州,阻擊國民二軍南下。此時,段也電令憨出兵打擊吳的殘部。劉召開緊急會議,商定對策,劉想藉此機打回河南,欲當豫陝西省總督,憨亦返回河南佔領地盤,但在策略上有分歧,劉主張奉段、擁吳、討胡。憨主張奉段、聯胡、逼吳。經過反覆協商,最後通過了逼吳下野的決定。
1924年11月23日,憨出師潼關,到陝州成立國民豫軍,自任總司令。12月2日,憨命參謀長吳滄州率6000人為先頭部隊進軍洛陽,至磁澗下車,分頭向洛陽挺進。吳怕就擒,僅帶百餘部隊倉皇逃離洛陽,怕憨給段發了下野通電,6日段上了雞公山。憨部長驅兵直入,到達鄭州,先後佔據開封等地,致電段,國民二軍 勿南下。劉亦致電,段為憨確定職務。12月6日,北京政府改變原來許諾,命令胡景翼為河南省督軍,劉憨大失所望。12月10日,國民三軍在開封,接著胡的國民二軍渡黃河到鄭州,10日上午,憨令部從開封、鄭州撤至滎陽,11日,胡在開封就職,這樣河南就出現了三雄爭豫的局面。
國民二軍進駐河南後,胡與劉、憨兩方爭豫矛盾加劇,雙方都招兵買馬,擴充實辦。憨在豫西大量收編土匪武裝,廟道會、民團,很快擴充到9個旅。吳在洛存放的軍械歸憨所有,憨部由2萬增至4萬人,在洛設政務、財政、軍警、秘書、參謀、副官、軍需、軍法八大處,並將周圍40餘縣的知事均更換為親信,大肆勒索,搜刮民財,擴軍備戰。
國民二軍也由入豫時的3個師,又擴編3個旅,加之收編吳的2個師一個旅,又收編樊鍾秀的建國豫軍及國民三軍第二師,總兵力達20萬人。胡軍集結滎陽以東隴海線一帶,憨軍集結於虎牢關以西地方。
經張鍅從中調停,胡表示雙方可以合作。等打下湖北後,河南督軍之位讓給憨,憨認為胡是表面應付,雙方矛盾日趨嚴峻。胡又提出統一河南政令。憨認為胡要他交出豫西地盤,逼人太甚,憨暗中調兵,伺機用武力解決。另一方面憨提出豫人治豫、陝人治陝,意在鼓動驅胡,調張治公師南下,協助王鎮旅佔領登封、密縣、攻擊新鄭,然後夾擊鄭州,雙方激戰一觸即發。
胡於1925年1月25日下總攻令,胡、憨之戰正式爆發,憨把主力35師布防隴海線對抗國民二軍嶽維峻第二師,憨以全力猛攻,意在奪取鄭州,初戰胡軍受挫。南線是密縣、登封一帶,由張治公率王鎮、李鎮旅布防;國民二軍由李雲龍、樊鍾秀旅布防,雙方激戰,憨部處守勢。張鍅居間調亭,勸胡、憨停戰,而雙方部隊似箭發怒張,不可挽回。戰鬥開始,憨不準備在滎陽失戰,一開始西撤,國民二軍嶽維峻,依靠鐵路運輸之便,很快攻到黑石關,此時憨親率35師及柴雲升、馬河清旅,在黑石關反擊胡軍。是年3月4日憨軍奪取鞏縣兵工廠,均未駐守。5日胡軍又奪去兵工廠後,胡在廠內休息,憨軍包圍兵工廠,胡率部突圍,然後組織反攻。此時北風大作,胡軍佔上風,遂用鐵鍁順風揚沙土障天,乘機猛攻。憨軍棄兵工廠,退至黑石關。6日憨軍準備反攻,胡親率部隊擔任前鋒,並派部抄小路繞道黑石關,四面夾擊,憨軍大亂,節節敗退。7日在洛陽北邙山激戰,憨軍多次向胡軍襲擊,均未成功,傷亡甚大,正面主力潰不成軍。憨率部隊後撤,加之彈藥不濟,乘機逃脫。3月8日胡軍佔洛陽後稍作休整,乘勝追擊到陝州、靈寶一帶激戰三日,鎮嵩軍大敗,張治公逃南陽,柴雲升跑盧氏,劉鎮華過黃河投靠閻錫山,號稱10萬大軍之鎮嵩軍在一個月內徹底瓦解。3月29日,胡下令,宣告勝利結束此次大戰。胡雖獲勝,但於4月18日即暴病死亡。
憨玉琨潰敗後,精神失常,僅帶20餘人親信衛士沿邙山西逃,曾跳溝自盡,被衛士抱住。郭志傑由大章去洛陽,行至洛河岸,見憨徒步過河,衣褲盡溼,兩鬢純白(時僅37歲)。憨見部旋即揮手說:「不中啦!不中啦!他媽的!他又不幹啦(指張治公)!」憨逃到嵩縣大章,部下人馬星散。憨往見老母,又被五弟所阻,派人到蠻峪叫楊景寬(蠻峪人,時旅長,已逃回家)。楊隻身空拳,無臉見憨,對來人說:「要頭拿走,要不不去。」憨大受刺激,精神愈失常,見人就說:「一分家業,叫我一腳蹬掉,我活著咋見人。」柴返裡。憨以為柴陣亡。3月中旬某日下午,憨怒斥衛士盧躍娃(舊縣人)說:「槍不擦好,遇事能打敵人?」順手將盧的手槍奪去,對周圍人說:「氣數已盡,天滅我也,誰敢到我跟前來,就打死誰,我能落全屍足矣!」衛士無法近身,看著他吞鴉片斃命。
憨死後,長夫人之胞弟吳西光(大章人),怕胡部進剿,對憨死屍粉骨,當夜把憨埋葬於大章學校後坡,並用耕牛五套將所埋墳地周圍7、8畝地全部犁耙一遍。憨死後三年(1928年2月25日)起葬於蠻峪故土。
看完本篇文章後您有什麼想說的呢,迎點擊文章末端右下角「寫留言」進行評論,歡迎添加小編微信 18103798001,提供新聞線索,歡迎跟小編做朋友。
近期熱點推薦
嵩縣同城會
新鮮資訊|吃喝玩樂|同城活動
小編微信:18103798001
點擊方閱讀原文進入嵩縣百姓網,求職招聘!房租租售!二手交易!商家推廣!盡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