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第一次在美國看見摩天大樓,說了這麼一句話,令現代人心酸

2020-12-27 騰訊網

一提到清朝末年,許多人估計會想到當時清廷的一大重臣李鴻章,他是慈禧太后身邊的紅人,世人稱他為李中堂,不過關於李鴻章其實罵名頗多,因為他是籤訂不平等條約最多的人,在那一段時期,連他的後人都被人看不起。

到了現在,不少人分析李鴻章其實幫晚清政府或者慈禧太后背了黑鍋,甲午中日戰爭為何會導致全軍覆沒?還不是經費都給慈禧太后辦了壽辰,當時清朝還是慈禧太后說了算,說到底李鴻章不過是為人臣子罷了。

後來八國聯軍打入北京城,慈禧太后竟然嚇得直接西逃,她當時派了李鴻章去和外國使臣談判,李鴻章豈敢不從,除了說到的這些,筆者今天再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那就是當李鴻章第一次在美國看到摩天大廈時,他說的一句話,令現代人都感到心酸。

1896年,李鴻章訪問美國,當時美國人盛情接待了他,這也是因為美國人從自身可得的利益考慮,不過一到美國,估計李鴻章的思緒就不太好,因為他看到的許多事物和清朝根本不一樣,當時李鴻章抵達美國後,有不少媒體採訪了他。

當時李鴻章在美國首次看到摩天大樓,記者問他對於美國的印象,李鴻章說道:"你們這的大樓竟然有20多層這麼高,我在歐洲其他地方都不曾看到過,對於清朝來說,建這麼高的房子,是不會牢固的。"

李鴻章的一句話道出了當時清朝的無知和羸弱,更顯示出了與西方國家的巨大差距,許多人都認為是李鴻章在捧高他國,踩低自己的祖國,然而事實就是如此,落後就要挨打,你再怎麼傲氣,首先就得承認自己的弱勢,在學習了他人的長處後,才能逐步進步。

可即使李鴻章開闊了視野,漲了見識,依舊沒有改變清朝日落西山的局勢,或許他也明白此時此刻的清政府已是病入膏肓,這讓筆者又想起了他在1861年推行的洋務運動,雖歷經30年還是宣告了破產。

訪問美國的這一年,李鴻章已是盡顯蒼老之態,他滿是無奈,可回到那個混亂衰敗的清朝,慈谿依舊是那個心高氣傲又自私自利的獨裁者,1900年她感覺洋人威脅到了自己地位,馬上就向全世界宣戰,感覺這是一件熱血澎湃的事情,可也只是自我感覺而已,慈禧的西逃,獨留李鴻章一人收拾爛攤子,就在這一年,他病倒了。

1901年秋,當李鴻章站在已是廢墟的直隸總督府前,看到被八國聯軍蹂躪過的天津城滿目瘡痍,他不禁像個孩子一樣嚎啕大哭起來,1901年1月15日,在議和大綱上,李鴻章艱難的籤下了字,當他聽到國人痛罵:賣國者秦檜,誤國者李鴻章時,他已是咳血不已。

而當《辛丑條約》籤訂完後,李鴻章的病情已急劇惡化,就在他臨死前一個小時,俄國公使還站在他病榻前,逼他在俄佔中國東北的條約上簽字,此時的李鴻章已油盡燈枯,他說不出一個字,只是眼淚止不住的湧下來,他知道他這輩子該籤的條約,都已經籤完了。

相關焦點

  • 李鴻章第一次看到美國摩天大樓,說了一句令中國人心酸的話
    比如說大臣李鴻章,也算是一位比較有話語權的人物了。但李鴻章也在不平等條約當中簽字最多的人,當他去世之後,難免會有人責怪他,甚至瞧不起他。雖然人們都在埋怨李鴻章,但是卻不明白掌握大權的人還是慈禧,李鴻章只是一個臣子,肯定要聽從統治者的安排。
  • 李鴻章第一次看到外國摩天大樓,誇讚完後說了一句話,讓人心酸
    不要說上班族待的寫字樓,就算是小區的居民樓也常常是20層起步。所以現代人很難想像,在19世紀超過6層的建築物還非常少見,後來有了升降機,摩天大樓的建設才在世界各大城市發展起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許多城市紛紛建起了自己的摩天大樓,比如上海就是建設摩天大樓速度最快的城市,摩天指數1608.58。
  • 當年李鴻章造訪美國,見到摩天大樓時說了句話,至今讓人心酸
    儘管如此當時依舊出現過很多為保衛祖國甘願奉獻的人,李鴻章便是其中之一。從古至今李鴻章都是個有爭議的人物,有些人對他咬牙切齒,因為他籤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而有些人則認為李鴻章是個愛國之人,他開展了洋務運動,推動了我國的發展。有些時候千萬不要固步自封,導致我國腐朽敗落的是那些領導者,而李鴻章則為祖國奉獻了自己的一切。
  • 初到美國的李鴻章,第一次看到高樓大廈,說了句令中國人心酸的話
    初到美國的李鴻章,第一次看到高樓大廈,說了句令中國人心酸的話導語:光緒年間,李鴻章作為清政府的使臣受邀請出訪美國。此時的清朝正處於大勢已去的局面中,當李鴻章站在紐約高樓聳立的景象前不禁一番感慨。這位被後人稱作"賣國賊"李鴻章被當時處於世界先進生產力地位的美國所徵服,他一段話中透露出無限心酸也引得後人反思。想了解這背後的含義,還是要從他的經歷與當時的時代背景說起。一.清政府逐漸走向衰敗作為中國封建時期的最後一個朝代,清朝一直受到眾人褒貶不一的評價。
  • 李鴻章初次坐電梯時,說了這樣一句話,令人大笑後感到心酸
    這裡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晚清名臣李鴻章,在訪問美國時曾坐過電梯。那也是他第一次坐電梯,除了好奇新鮮之外竟然還生出一股「鄙視」感,而且還說出了一句令人捧腹又令人心酸的話語。那他到底說了什麼呢?李鴻章1896年,李鴻章開始了訪美路程。不過,因為時間節點很關鍵,所以也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馬關條約》籤訂之後,李鴻章立即開始對美國進行訪問,這莫不是心虛?
  • 1986年,李鴻章訪美看見高樓大廈,感嘆:大清國建不出來
    李鴻章在李鴻章晚年出訪美國的時候,73歲的李鴻章第一次看到了高樓大廈,在震驚之餘李鴻章說了一句:「我想我們大清國,建不了這樣的高樓。」這話既是李鴻章的辛酸淚,更是所有中國人的辛酸淚。所以直到李鴻章出訪美國的時候,我們國家的城市建設還停留在封建時代,城牆內的小平房與美國的高樓大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李鴻章第一次見馬克沁機槍,沒問價錢卻連連搖頭,一句話預見未來
    馬克沁機槍,在百科上的介紹是這樣的:世界上第一種真正成功的火藥燃氣能源的自動武器,它雖然較為笨重,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放異彩。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裝備了馬克沁機槍的德軍,在索姆河戰役中,一天便打死了6萬名英軍。此後它的名字也與殺人利器相關聯。
  • 李鴻章在美國照片,穿黃馬褂,身高1米83,驚豔紐約街頭
    中日甲午戰爭是李鴻章傳奇一生的大事件,戰敗的事實令他很受打擊,還遭到了被貶職的後果。 這張圖是1896年李鴻章輪渡到美國時的影像資料,在眾人的擁簇中最高個子的就是本人,可以說十分顯眼,也是很有氣魄的。
  • 羽戈:第一次出使歐美,「野蠻人」李鴻章出盡了洋相?
    俾斯麥是德國的鐵血宰相,格蘭特是美國的軍人總統,倘論才具和功業,李鴻章遜色豈止一籌,能與他們扳手腕的亞洲人,伊藤博文顯然更有資格。不過,李鴻章被稱作「東方的俾斯麥」,則屬事實,確鑿不移(當然,俾斯麥從不曾被稱作「西方的李鴻章」,二人之間,高下立判)。1896年,他訪問德國,與俾斯麥會面,俾斯麥開玩笑道,法國人並不認為「東方的俾斯麥」是一句恭維話,因為他們討厭俾斯麥。
  • 李鴻章第一次見到慈禧,用了8個字評價了慈禧,足見其眼光有多毒
    李鴻章,中國近代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有人說他是「賣國賊」,還有人說他是「東方俾斯麥」,慈禧太后更是視他為「再造玄黃之人」。總之是褒貶之一,但是李鴻章確實是一個牛人,在他第一次見慈禧太后的時候,只用了短短8個字評價了她,後來竟然全部驗證,足見李鴻章的眼光有多毒。那麼,李鴻章第一次見慈禧時,到底用了哪8個字來評價她呢?
  • 「西洋鏡」中的李鴻章
    蔣廷黻說,在李鴻章所處的時代,至少他還有自己的政策,而別人則束手無策,他還有半知,別人則全不知。李鴻章不能救國,他人更無須說了。可謂確論。好了,說回來,《西洋鏡: 海外史料看李鴻章》一書,精選了1876年至1904年間西方報刊關於李鴻章的大量新聞報導和特寫,共計28萬餘字、200餘幅圖片。涉及李鴻章的種種洋務:對美國《排華法案》的強硬態度、籤訂《馬關條約》時的兢兢業業、處理義和團事件時的前倨後恭,以及出訪歐美時的各種奇異情景。其中絕大多數史料都是首次翻譯成中文出版。
  • 李鴻章當年引進的,德國克虜伯大炮,有多牛?
    1871年,李鴻章終於得到了清王朝進口軍事武器的許可,真正購買觸摸到了克虜伯大炮。 這就是李鴻章與克虜伯大炮的首次接觸,而李鴻章想要買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保衛祖國,自強求富,為清王朝在整個世界上掙得一份榮譽。
  • 李鴻章的葬禮
    偌大的京城,真正的主人只有兩個,一個是八國聯軍,一個是李鴻章。與李鴻章一起籤署了《辛丑條約》的慶親王奕劻聽說慈禧迴鑾,立即扔下李鴻章跑去迎駕了。與洋人打交道是李鴻章的工作與宿命,只是年事已高的他已經力不從心,何況八國聯軍又非常難於對付。剛剛與俄國公使雷薩爾(PaulLessar)因為滿洲條約問題吵了一架,李鴻章氣得久久說不出話來。
  • 趙麗穎深夜宣傳電影,用的一句話,道出已婚女人的心酸
    趙麗穎深夜宣傳電影,用的一句話,道出已婚女人的心酸一個女人仰仗男人趙麗穎深夜宣傳電影,用的一句話,道出已婚女人的心酸趙麗穎和馮紹峰>公布結婚喜訊後在北京生下一個兒子,從公布結婚到生孩子,不過半年的時間,在這麼短的時候婚姻就出現變故,我倒是不相信,因為現在的網際網路總是喜歡捕風捉影,一點點事情就會被放大無數倍,對一部分吃瓜群眾來說,他們巴不得看見別人離婚,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裡真的是很可怕。
  • 冷姿勢芥辣雞飯和廣州牛排,李鴻章雜碎和李鴻章到底有什麼關係?
    這兩大在民國時鼎盛一時的私房菜,所用食材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多少有點「汙」……本篇不談這兩大「食在廣州」的粵菜鼻祖,我們來說說粵菜中的冷門菜,或者說是那些易被人誤解的粵菜。1861年的《紐約時報》上,曾經刊登了一篇名為《清國名城廣州遊歷記》中說: 「上午10點鐘當我再次醒來時,不想喝那雞尾酒了。我洗漱完後,就自己到餐廳去用早餐。在這裡,我們開始談論一種最豪華的清式大餐,是用牛排做的。先前,我常聽人說廣州牛排如何如何美味,但從未有親口嘗過。」
  • 楊穎為《摩天大樓》發心酸長文,楊冪回復引熱議!真感情裝不出
    要說到娛樂圈中的話題女王,那楊穎也算是當紅流量之一了吧。雖然是作為模特出道,但是光憑這個精緻的臉蛋就已經是有著先天的優勢了,就連微博粉絲數量也是破億的呢。但是baby的演技也是一大熱議點的,很多觀眾也是覺得baby不會演戲,在《我的真朋友》上還被大家說只會「乾瞪眼」,不過baby也沒有放棄了,近日憑藉《摩天大樓》的哭戲那是贏得觀眾們的一致好評的。
  • 籤《馬關條約》時,日本人給李鴻章吃河豚魚,是為了害他?
    1895年4月17日,日本馬關春帆樓,清帝國代表李鴻章和日本代表伊藤博文面對而坐,春帆樓的夥計端上了一盅魚肉,放在了李鴻章面前。「這是我的家鄉山口縣的特產河豚鍋,請品嘗。」伊藤博文對李鴻章說。「大人,河豚有毒。」李鴻章周圍的隨員緊張了起來。
  • 李鴻章與伊藤博文談判放出狠話,如今全部實現!
    其中惹人爭議最大的就是李鴻章,作為晚清最後一個「扛得住事」的人,李鴻章飽受爭議,籤署多條不平等條約,割地賠錢,這樣的行為讓人們把怨恨全部撒在李鴻章一個人身上。說實在的,李鴻章也是有點「冤屈」的,畢竟在清王朝慈禧太后手下當差,一個本就沒有什麼大局觀只會享樂的女人,遇到事的時候只會拿地拿錢保全自己,在這樣的統治者下面做事,李鴻章實在難有作為。
  • 李鴻章在清朝辦了一家公司,開拓了深圳,還一直開到現在?
    1862年3月20日,李鴻章率領首批淮軍抵達上海,這是他一手創辦的淮軍的第一次亮相。當時,太平軍已經連下杭州、寧波,兵鋒直指上海。而偌大的上海,僅有戰鬥力低下的八旗、綠營三四萬人,根本不可能抵擋太平軍。此時,唯一的指望就是曾國藩。曾國藩收到求援後,派遣李鴻章招募淮軍前往救援。
  • 德法步槍這麼沒牌面?從李鴻章奏摺看1874年的清朝步槍 - 瘋狗的輕武
    惟兵勇粗疏者多,士乃得機簧較簡,購價較省,修改較便,現擬令各營酌換士乃得槍,而間以林明登,認真操習,由漸而精。並令津滬各局先購林明登造子機器,仿製子藥銅卷以便接濟。仍與總理衙門商購英國亨利馬梯呢槍若干枝。又與俄領事訂購俾爾打呶槍千枝,以備將士選鋒者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