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初次坐電梯時,說了這樣一句話,令人大笑後感到心酸

2020-12-24 妙妙有趣歷史

當封建落後的清朝文化碰到西方先進的工業文化,會產生怎樣的碰撞?這裡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晚清名臣李鴻章,在訪問美國時曾坐過電梯。那也是他第一次坐電梯,除了好奇新鮮之外竟然還生出一股「鄙視」感,而且還說出了一句令人捧腹又令人心酸的話語。那他到底說了什麼呢?

李鴻章

1896年,李鴻章開始了訪美路程。不過,因為時間節點很關鍵,所以也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馬關條約》籤訂之後,李鴻章立即開始對美國進行訪問,這莫不是心虛?擔心自己籤訂條約會遭到天下人的唾罵?不管怎樣,其實李鴻章就只是一個「背鍋」的,他並沒有掌握最終的話語權,他只是聽令行事而已。過多的我們不談,今天我們就說一說李鴻章訪美坐電梯一事。

在抵達美國之後,紐約街頭人山人海,全都是來歡迎李鴻章的,迎接禮儀很隆重。不過,我相信這裡更多的人是來看熱鬧的,看看清朝的人是怎樣的,穿著打扮與我們有什麼不同。而李鴻章沒有心思想這些多餘的問題,看著這盛大的歡迎場面,仿佛是自己在視察中國的某個地方。當然,李鴻章也明白,自己此次前來既不是玩樂,也不是來賠禮道歉,更不是來視察民情。

紐約街頭

所以,在採訪的時候李鴻章一直保持著大清的風範,不卑不亢,讓人心生敬畏。此時,李鴻章已經73歲的高齡了,仍然為清朝效力,換作現在早已在家安享晚年了。由此可見,李鴻章其實並不容易。在美國街頭,李鴻章看到了眾多高樓大廈,很多20多層的高樓。李鴻章當時感慨的說道:「清朝很難建出這樣的高樓,就算是建出來了也容易倒塌」。其實這是話裡有話!

李鴻章自1847年考取進士,就開始為大清出力。這些年來,大清是個什麼模樣他心裡清楚得很。官場上的是黑非白,他看了這麼多年心中早已了如指掌。如果朝廷下令要建造這樣的高樓,銀兩一撥出來,朝中大臣先貪一遍,然後淪落下去又被各級官員貪一遍。銀兩貪沒了怎麼辦?再向皇帝打報告,繼續申請撥款,理由眾多,再加上眾臣附和,撥款之事就落實了。

清朝晚期,雖有忠臣名臣,但是少,遠不如奸臣多。李鴻章明白,以一己之力無法與群黨對抗,也就只有看破不說破了。即使樓高樓真的建出來了,那也是缺工少量,質量根本得不到保障。就算是高樓崩塌了,那麼追責也是下面那一群人受罰。如此一來,大家便能明白李鴻章話外之音了。

如今的華爾道夫酒店

在訪美之時,李鴻章住的是名貴酒店——華爾道夫酒店。當時,華爾道夫酒店已經安裝了電梯,李鴻章就曾坐過。不過,第一次見電梯李鴻章卻是一臉平靜,沒有絲毫驚訝之舉,反而還說了這樣一句:「這房間未免太小了,連把椅子都不能放」。初聽此話,電梯放什麼椅子,這不是純粹搞笑嗎?再三回味此話,這不是顯得李鴻章愚昧無知嗎?他為什麼還會說這樣的話?還不是大清朝愚昧無知!

當時,西方工藝發達,造成了許多高科技的東西。但是清朝根本就沒有見識過,就拿「電梯」來說,清朝人別說見了,連聽都沒聽說過。所以,李鴻章才會說出這番見識短淺的話。當時,身邊人意識到李鴻章可能沒坐過電梯,立即向他解釋了電梯的作用,以及介紹了電梯工作的原理等等。

李鴻章很認真地聽,想要把這些都記在心裡,然後傳回國內。其實,李鴻章是個很厲害的人物,若他再年輕一些的話,可能對清朝的貢獻會更大,也會給國人帶來更多的驚喜。只可惜,他能力再大,也抵不過「人已暮年」。正因其年邁,成為了大清「最黑的鍋」,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多數都是經他之手籤訂的。

相關焦點

  • 李鴻章第一次看到外國摩天大樓,誇讚完後說了一句話,讓人心酸
    不過李鴻章是個例外。李鴻章是一個談到近代史就繞不開的名字,我們從歷史教科書上了解得最多的關於他的內容,就是李鴻章如何代表清廷去籤訂各式條約。客觀來說,李鴻章一生算得上有過也有功,19世紀70年代時,李鴻章出任了直隸總督。
  • 李鴻章第一次在美國看見摩天大樓,說了這麼一句話,令現代人心酸
    還不是經費都給慈禧太后辦了壽辰,當時清朝還是慈禧太后說了算,說到底李鴻章不過是為人臣子罷了。 後來八國聯軍打入北京城,慈禧太后竟然嚇得直接西逃,她當時派了李鴻章去和外國使臣談判,李鴻章豈敢不從,除了說到的這些,筆者今天再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那就是當李鴻章第一次在美國看到摩天大廈時,他說的一句話,令現代人都感到心酸。
  • 當年李鴻章造訪美國,見到摩天大樓時說了句話,至今讓人心酸
    儘管如此當時依舊出現過很多為保衛祖國甘願奉獻的人,李鴻章便是其中之一。從古至今李鴻章都是個有爭議的人物,有些人對他咬牙切齒,因為他籤訂了很多不平等條約。而有些人則認為李鴻章是個愛國之人,他開展了洋務運動,推動了我國的發展。有些時候千萬不要固步自封,導致我國腐朽敗落的是那些領導者,而李鴻章則為祖國奉獻了自己的一切。
  • 李鴻章第一次看到美國摩天大樓,說了一句令中國人心酸的話
    李鴻章在世時,身份地位顯赫,又是淮軍、北洋水師的創始人。 在1896年,李鴻章出國學習之後,來到了美國。當時美國人出於自己的利益,熱情的招待了他。而李鴻章在美國看到了摩天大樓之後,卻說出了一番話,令中國人倍感心酸。
  • 初到美國的李鴻章,第一次看到高樓大廈,說了句令中國人心酸的話
    初到美國的李鴻章,第一次看到高樓大廈,說了句令中國人心酸的話導語:光緒年間,李鴻章作為清政府的使臣受邀請出訪美國。此時的清朝正處於大勢已去的局面中,當李鴻章站在紐約高樓聳立的景象前不禁一番感慨。個人認為李鴻章自身的領導能力與突出的外交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我們不能以偏概全地說他是賣國求榮的賊子,李鴻章憑藉他在學問上的勤奮與專注,尤其是在政治場上的博弈能力以及優秀的外交水準是值得後人稱讚的,日本的首相伊藤博文也曾表達對於李鴻章的讚美之詞。在出訪美國的時候,李鴻章更是作為外交家的身份代表了中國的形象,去商談武器設備進出口以及洋人在華投資等事宜。
  • 《還珠格格》蕭劍拋下晴兒,她在雨中大哭時說了一句話,心酸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愛情路最為坎坷艱難的蕭劍和晴兒這對cp,一個是仗劍天涯身負血海深仇的大俠,一個是深宮中知書達理的格格,兩個人的愛情感動了很多人。《還珠格格》蕭劍拋下晴兒,她在雨中大哭時說了一句話,心酸。
  • 1986年,李鴻章訪美看見高樓大廈,感嘆:大清國建不出來
    李鴻章在李鴻章晚年出訪美國的時候,73歲的李鴻章第一次看到了高樓大廈,在震驚之餘李鴻章說了一句:「我想我們大清國,建不了這樣的高樓。」這話既是李鴻章的辛酸淚,更是所有中國人的辛酸淚。洋務運動的失敗讓中國稍微起色的工業又墮入了黑暗,這讓李鴻章意識到中國與西方的差距也許不僅在軍工方面。於是他決定在甲午戰爭善後事宜結束後前往美國訪問,去親眼見識一下西方國家的先進體現在什麼地方,這也就出現了文首的那個景象。
  • 甲午戰爭後,那個刺殺李鴻章的日本憤青,後來結局如何?
    小山豐太郎,一個日本右翼團體的激進主義者,大家都說他無腦,我認為不見得,一般來說,激進主義者都擁有很強的目的性,為了達到目的不惜使用任何手段,這樣的人你怎麼能夠說他無腦呢?為了阻止中日停戰,小山豐太郎不惜通過刺殺李鴻章,促使中日談判破裂,進而使戰爭繼續。
  • 男子帶孩子坐電梯時,只顧著玩手機,下一秒孩子被電梯卡住!
    不過國家這樣的規定並不是沒有道理的,三歲之前家長應該對孩子予以24小時的全天看護,他們對很多事情的認知並不全面,尤其是在面對危險的時候,並不會判斷並且作出正確的反應。在廣西百色某商場發生了一件觸目驚心的事情,事情就是源於家長沒有看管好孩子。
  • 李鴻章第一次見馬克沁機槍,沒問價錢卻連連搖頭,一句話預見未來
    面對這樣的危局,作為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紛紛自救。從師夷長技出發,興辦工廠、學習西方技術也成為了這場洋務運動的標誌。而李鴻章,則主持興辦了江南機器製造總局、金陵製造局、福州船政局等一大批的軍事工業。
  • 上海市健促中心:坐電梯,你需要這樣
    中新網上海新聞1月8日電(記者 陳靜)電梯既是密閉空間
  • 你在深圳聽過最心酸的一句話是什麼?
    一個人,漂泊在外,總有太多的心酸。那在深圳,你聽過最心酸的一句話是什麼?今天晚上要加班下班時間到了當你整理完所有的工作老闆突然對你說過來開個會今晚留下來加班你就不得不推掉與朋友的約會這一刻你是否覺得心酸?
  • 【慘烈】電梯10秒夾死醫生!四張驚心動魄圖告訴你坐電梯一定要注意什麼
    如今,電梯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工具,我們幾乎每天都會坐電梯,上班、回家、逛街。
  • 李鴻章的葬禮
    周馥爬到李鴻章的床前,哭著說:「俄國人說了,中堂走了以後,絕不和中國為難!還有,兩宮不久就能抵京了!」李鴻章兩眼大睜,欲語淚流。周馥大哭道:「老夫子有何心思放不下,不忍去耶,公所經手未事,我輩可以辦了,請公放心去吧!」他邊說著,邊用手合上了李鴻章的雙眼。公元1901年11月7日11時,一代名臣李鴻章於北京總布胡同與世長辭,終年78周歲。
  • 晚清老照片:坐在輪椅上的李鴻章,盛裝華服的皇家格格
    坐在輪椅上的李鴻章。1896年,李鴻章奉慈禧太后之命出訪歐美各國,歷時190天,目的是「聯絡西洋,牽制東洋」。盛裝華服的皇家格格。
  • 因為金星的一句話,他減肥20斤!陳志朋的勵志透著70後的心酸
    把艾福傑尼當做服務員被指責無禮傲慢,選房間時很多人都不願意跟他一個屋,舞臺初秀他被金星犀利指出「肚子暴露了年齡感」……他的一舉一動總是會被人無限放大。 只因為金星的一句話,他就在短短的時間內減肥成功。這樣的他,不光去油,簡直是勵志。勇於改變自我的人,命運總是會格外眷顧,一路走來,陳志朋收穫了越來越多的掌聲。可是掌聲背後的心酸又有幾個人能夠看到?
  • 李鴻章與伊藤博文談判放出狠話,如今全部實現!
    其中惹人爭議最大的就是李鴻章,作為晚清最後一個「扛得住事」的人,李鴻章飽受爭議,籤署多條不平等條約,割地賠錢,這樣的行為讓人們把怨恨全部撒在李鴻章一個人身上。說實在的,李鴻章也是有點「冤屈」的,畢竟在清王朝慈禧太后手下當差,一個本就沒有什麼大局觀只會享樂的女人,遇到事的時候只會拿地拿錢保全自己,在這樣的統治者下面做事,李鴻章實在難有作為。
  • 有種「心酸」叫明星分手,看看他們微博文案,最令人感到的可能是...
    明星愛的時候,轟轟烈烈,但是分開,也需要將這樣的事實告訴大眾,看看他們的微博文案,都是無比心酸,從當初的甜蜜變成了分道揚鑣,不過最令人感到感動的一對情侶,大概就是鄭爽和胡彥斌了。
  • 史上最冤李鴻章:生前背黑鍋,死後被拖屍
    朱棣要取建文而代之,方孝孺反對,朱棣惱了,說:此乃朕的家事!康梁變法失敗後,老太后要廢掉光緒,外國駐京公使表示反對,老太后也惱了:此乃吾家事耳。一句話,國家最高領導的非正常換屆都是人家家事,跟國民無任何關係,國民自己巴巴地湊上去,豈不是熱臉貼冷屁股?一句話,大清當時能賣國的只有一個人——老太后!
  • 甲午戰爭結束前,李鴻章收到一封信,學者:日本人的野心太可怕
    公元1895年的1月23日,被日本海軍圍困在威海衛的水師提督丁汝昌收到了一封勸降信,這封信是用英文寫成的,而寫信者則是甲午戰爭時擔任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官的伊東祐亨。由於當時正處於甲午戰爭時期,因此這封勸降信只能由英國人的軍艦轉交給丁汝昌,在收到這封信僅僅十九天後,丁汝昌便自盡身亡,甲午戰爭不久後也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