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暑假寒假的時候都會有動畫片上映,畢竟小孩子的錢是最好掙的。像曾經每年一部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電影:牛氣沖天,虎虎生威,兔年頂呱呱....但是在這麼多的電影中也有「與眾不同」的。像《數碼寶貝》和《哆啦A夢》的終結大電影也會摻和進電影市場。
小孩子的錢雖然好賺錢,但是畢竟還是要去求粑粑麻麻的,因為他們才是花錢的人。縱觀每年的電影市場像《數碼寶貝》和《哆啦A夢》的終結大電影的票房賣座率居高不下,大部分去看的人是成年人,還有一些大人走出電影院會哭得稀裡譁啦。《哆啦A夢》和《數碼寶貝》的終結大電影,告訴了現在的「寶寶們」不想長大,卻又不得不做長大的事實。很多人還潸然淚下,為什麼哆啦A夢要離開,為什麼數碼寶貝最後要消失,難道只是因為長大嗎?大熊長大了,太一也長大了,當年看動畫片的小屁孩們也長大了,並且如今坐在電影院看落幕的電影。所以一個大人看動畫片也能看哭。
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都會有一大票人去看,去追,去熱議。當年的小屁孩變成了社會上最活躍的中間層。不知道你是不是「掌中女孩」。最近熱議的《掌中之物》已經更名為《陽光之下》了,很多人調侃道等這部劇已經從「掌中女孩」變成了「掌中奶奶」實在辛苦。而且因為遲遲不過審更有人說「實在不行在普法欄欄目劇播也是可以的」「別說叫陽光之下,叫正道之光吧,容易過審」。這些人都是當年的小說迷, 所以這個劇當時說翻拍的時候就迅速引起了熱議,以至於「那個背負半本刑法的男人」---傅慎行被推上風口浪尖。誰讓「掌中女孩」們群體之龐大,人數之眾多,影響力之深遠呢。
別以為他們只是在磕劇,不是的,其實他們是在是在緬懷自己的童年、青春。動畫片就是專門放給他們看的。人家哭是因為在這些電影和電視劇找到蛛絲馬跡能重溫塵封的回憶:很多年前,吹著夏天的風,舔著冰棍在電視劇面前無憂無慮的時光。這是情懷,每個大人心中的小世界。
誰還不是個寶寶呢,我們不過是從幼兒園剛剛畢業幾十年的小朋友。就是喜歡當年的動畫片,就是要做「傅慎行的夫人」怎樣?千萬不好小看當年的那些小說迷們,動畫迷,遊戲迷。他們已經長大了,而且有些人還變成了逗比,沙雕和檸檬精。憑藉他們的力量把一個動畫電影,電視劇送上熱搜不在話下。
不得不說每個時代都有青春的印證,《掌中之物》的翻拍是掌中女孩的那份意難平,《哆啦A夢》和《數碼寶貝》是無數大熊,太乙的童年摯友。《名偵探柯南》動畫電影就是我們當年的福爾摩斯,躲貓貓可以用到的實用技能。所以即使長大也不會變老,心還嫩這呢。就看,就看,你管不著我,略略略......
來自一個成年人的正常語氣:我們不得不長大,但是沒有規定我們一定要變老,我們還可以有情懷可以緬懷,還有內心的童真可以守護。當然如果你給我們機會緬懷,我們自然也會抓住。當年玩過的遊戲,憤怒的小鳥周邊,換裝遊戲的線下.....都迫不及待的試試,仿佛試過了,買過了自己就還是當年玩遊戲的小可愛。當年燃燒熱血的街頭遊戲不知道是多少人放學之後的夢。現在的遊戲雖然多的,但是沒有當年簡單機械下的遊戲刺激。是的,刺激戰場也沒有當年的街頭遊戲機刺激。畢竟在刺激戰場不可能順著網線打過去,但是街頭遊戲隨時可以在街頭打起來。
別問街頭遊戲是什麼,問了,就是你太年輕。
對於我們大多數遊戲玩家而言,只要一提起當年的街機格鬥遊戲,大多數人不會不假思索的說出《拳皇》和《街頭霸王》的名字。就算你不是一個街機遊戲玩家,或許你都會從朋友口中聽到這兩個名字。
內心的少年再出江湖,街頭霸主虛位以待。
現在回想起來已經好長時間沒打過架了,唉,老了,不中用了。應該說是好長時間沒有格鬥過了,因為遊戲機已經淡出我們的視野了。當年玩街霸的人,如今應該是像滿天星一樣散落在各地忙忙碌碌,但是誰的內心還沒有偷偷住著一個小時候的自己。無意中聽說《街霸對決》手遊馬上就要上線了,看宣傳還有真人版的春麗做指導官,沒錯就是萍憑藉腿部技能出彩的萌妹子女格鬥家春麗。當年最喜歡用的人物之一。春麗走我們去街霸的決賽圈,我看看我是不是寶刀未老。
來人,扶我起來,我還能戰。
資深打工人已經很累了,但是鋼鐵般的意志力在驅使著我們玩遊戲。難得有點燃熱血的事情,估計有數以萬計的「街霸少年」們激動的暗搓搓小手,就等著格鬥放大招了。但是可想而知「街霸少年」必定和「掌中女孩」一樣群體相當龐大,據說《街霸對決》是11月26日上線,現在預約活動非常火爆,人數之眾多可以和「掌中女孩」相媲美。不知道到時候會掀起什麼樣子的風浪。希望上線之日做好後臺的應對措施,擴容擴容再擴容,因為我能想像到「街霸少年」一窩蜂的全上。
我是個成年人,我要成熟冷靜一點。
我要不要買換個5G手機,玩遊戲網速快。
責任編輯:任芯儀(EN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