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弱是一種內心的力量 心問答

2021-02-06 張德芬空間


Q1:我們到底要去哪裡呢?生命的塵世價值就是愛與被愛,還有物質,金錢,愛情等方面的東西。但是當死亡來臨的時候,這一切又都失去了意義!那麼生命的終極意義是什麼呢?我們死後又要到哪去呢?到底到這世界上走一遭是為什麼?


A1:我是誰?我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我要去哪裡?這幾個問題被譽為「生命存在的終極問題」。找到這幾個問題的答案,是每個人心底潛在的渴望。然而生命的意義註定是一場不斷體驗的旅程,一個孩童和一個老人、一個商人和一個宗教徒他們給出的答案都不一樣,所以不是找到一個「標準答案」就能夠解除我們對生命的困惑,只有不斷去體驗生命,才會知道生命到底是什麼。警惕我們頭腦中所有形成的有關於生命的概念,它會阻礙我們的體驗,把我們局限在一個框架裡。


與其把注意力放在尋找生命問題的標準答案上,不如把注意力放在「當下時刻」。表面看起來生命是以時間為坐標軸的,有起點和終點、有生有死,實際上生命只能存在於「當下時刻」。在當下時刻之外,沒有生命存在,你不能證明自己活在過去,即便有照片可以看到你短暫的存在,當所有認識你的人都離開這個世界、你也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你的過去就消失了,同樣你也無法證明自己能夠活在未來。


在當下時刻之外,沒有生命存在,沒有意義存在,沒有生死,亦沒有來去。站在當下時刻之外談論生命,就如同站在生命之外想要活出生命一樣。這就是為什麼古往今來用頭腦尋找生命終極問題的人都會受困在一個虛無的答案之中,無法超脫的原因,他們都在生命之外談論著生命。想要真正的體驗關於生命的答案,只有全然的活在當下時刻,隨著你活在當下時刻的程度,你對生命終極問題的回答也會不一樣。


站在社會的角度觀察生命,生命就是關係,此時生命是有時間限制的,有生死、有來去。從社會的角度,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與兩個維度有關:一是你在關係中利益多少人,你利益和幫助的人越多,你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就越大。二是你是否解脫了內心世界的一切煩惱,活出了自己的生命品質。雖然從時間角度看,死亡是生命的終點,但是在有限的生命裡,你能夠選擇將生命過得更加精彩,又何必選擇看到結果而無所作為呢?



Q2:我的孩子已十幾天把自己關房間,很少出門,對什麼事都不關心,也都無所謂,也不和人交往,不願意和大人溝通,只一個人在房間看電子小說,打遊戲,他已高三,但無法在教室完成正常學業,我們帶他去看心理醫生後,對孩子傷害很大,孩子現在很厭煩我倆,也反對看醫生,在他面前不能提看心理醫生的事,提了孩子就情緒很大,我們真的很無助,不知道如何是好……



A2:每一個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承認,得到外界的承認,如果我們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過程中沒有給予他足夠的讚美和肯定,孩子不能從父母那裡感受到他存在的價值,內心就會長期處在無價值和匱乏狀態。 加上學業不好,也不能讓他從學校中得到肯定和重視,就容易出現對外界漠不關心、封閉、抑鬱、沉迷網絡等狀況。


要解決這些問題,可以從兩個層面下手,第一層面就是每天讚美和鼓勵孩子,肯定他的存在。如果總是告訴孩子應該做這個、應該做那個,指出他的錯誤大過於讚美他,就會讓孩子失去力量。就算孩子做錯了,也設法用鼓勵的方式讓他感覺到他可以變得更好。孩子看心理醫生後會厭煩父母,可能也是因為他感覺到父母和醫生都不認可他,認為他是有問題的人,這更讓他覺得自己沒有力量、沒有存在價值,所以他用憤怒和逆反來表達自己的力量。所以父母迫切需要讓孩子感覺到他是被家庭認可的、是有價值的。建議每天讚美孩子的一個優點,每天去讚美他善於關心別人、善於和人交往,把他的弱點都用鼓勵和讚美的方式變成他內心的希望,孩子就會慢慢改變。


第二個層面,當一個孩子在讀書中感覺不到快樂,或者在現有的生活中感覺不到快樂,他就會選擇逃避讀書和生活,去尋找讓自己快樂的方式。打遊戲、看電子小說就是一種逃避的方式,在那裡孩子不會被批評、可以幻想自己有力量、可以掌控遊戲裡的人物,可以感受到自己活的有價值。父母迫切需要讓孩子在生活中體驗到快樂,創造讓孩子做主、讓孩子感覺自己有價值的活動,比如去旅行、去參加夏令營、去幫助弱勢兒童,去做慈善,這樣他的重心會逐漸從虛擬世界回到現實生活。這些活動還可以增長孩子內心「愛」的力量,一旦他在活動中學會了付出,他的問題就會自動解決。



Q3:我總教育孩子不要打架,可是現在孩子七歲了,別的小朋友打他,他也不還手,我很自責,是不是我的教育出了問題,該怎麼教育孩子?


A3:您教育孩子不要打架是對的,您之所以自責,是覺得孩子吃虧了。站在長遠的角度,孩子在童年打架是正常的,是偶爾現象,不是每天發生的常態。有些孩子很頑劣,喜歡欺負別的孩子,您可以考慮給孩子換一個班級、學校或者是調換座位,避開這些淘氣的孩子。如果你是覺得孩子被打不還手是因為教育方式導致的性格柔弱,這需要分析。孩子內在的力量感首先與天性有關,天性柔弱的孩子在與別人發生衝突時經常保持退縮。父母應該在此時給孩子鼓勵,告訴孩子不和別人發生衝突的人才是內心有力量的人,和別人衝突的人都是依靠別人才能有力量的人。這樣孩子會開始接受自己性格的柔弱,並肯定柔弱是一種內心的力量。


孩子的力量感還與父親給予的肯定和鼓勵有關。父親越認同孩子、鼓勵孩子,孩子越有力量。如果父親對孩子關心不夠、讚美不夠,孩子的內在力量就會變弱,逐漸表現為退縮、自卑或者是反面的自負、對抗。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教會孩子學會「愛」,一個孩子只要內心有的愛的力量,能夠付出、給予、幫助身邊的人,他的人生就會越來越美好。就算遇見幾個淘氣的小朋友,也不會影響他內心的力量感。


本期回答來自:


企業心態管理培訓師, 維摩禪繼承人, 禪修\辟穀老師。



親愛的朋友們,您對本期問題有任何見解,歡迎評論;

如果您也有疑問,想要提出來——


請長按二維碼,識別,填寫提問表格



我要提問點這裡▴


鏡子與微光

看見並行動

心問答

下周再見





版權說明:本文作者/迦南其他公眾號或媒體轉載,請註明作者並在文首標註以下信息:

本文來源於微信公眾號:張德芬

喚醒、療愈、創造,遇見未知的自己



相關焦點

  •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都是柔弱的
    就像這大千世界裡的水,我們看它最為柔弱,但它卻能穿山透石,淹田毀舍,任何堅強的東西都不能阻止它,戰勝它。是啊,堅強和溫柔一直是並存的,而只有內心堅強的人才能流露出溫柔的一面。誠如柴靜所說:「強大的人不是徵服什麼,而是能承受什麼。」
  • 走出偶像劇人設,向前一步找到女性「柔弱」力量
    偶像劇的存在,滿足了女性內心的「烏託邦」,它營造了一種在困窘之境大難不死,絕地翻身,甚至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還有自己拼搏之後被實現的夢想。不管時代如何高呼「男女平等」,男女之間的差異,力量的懸殊,體能耐力抗壓等能力總是存在區別和抗衡的。當女孩子們高呼男女平等之時,她並不是真的希望自己有像男性一樣,擁有健碩的身體和強健的力量,能夠自己扛起沉重的物品,大步向前,相反,她在呼籲著一種「紳士」精神,為你拉開前面緊閉的玻璃門。當男女真的變得一樣,世界就少了一份謀而不同的色彩和柔弱的特性。
  • 沈夢辰:柔弱內心,乖巧可愛
    沈夢辰:柔弱內心,乖巧可愛。沈夢辰:柔弱內心,乖巧可愛。沈夢辰:柔弱內心,乖巧可愛。沈夢辰:柔弱內心,乖巧可愛。沈夢辰:柔弱內心,乖巧可愛。
  • 柔弱,是一個人身上最強的力量
    點擊標題下藍字「正能量」免費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積極、健康、給人力量、充滿希望的人和事,有價值的延伸閱讀。《道德經》中有言: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易之。生活中,剛強的人常被推崇,柔弱的人常被欺負,但人們往往忽視了柔弱的人骨子裡所存在的韌勁和毅力。
  • 外表柔弱,但內心強大,不好惹的三個星座女,射手座上榜
    還有一些人,她們看似外表堅強,實際內心非常柔弱,她們才應該被好好呵護,因為她們的外表有多堅強,內心就有多柔弱,看了讓人心疼。其實很多時候表面柔弱的女生,其實內心不一定就是柔弱,而是堅強的,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有哪些星座女,外表柔弱,但內心比誰都強大呢?
  • 柔弱如柳是表象,內心比誰都剛強的星座女,高手往往深藏不露
    就像有的女生表面看似柔軟如柳,實則內心非常剛強,一旦被「點燃」怒火,就不會善罷甘休。那麼,十二星座女中誰是這樣的~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處女女:文靜是假象作為土象星座的處女女性格沉穩、冷靜、理智,讓人覺得很文靜,再加上,五官精緻,衣品高,愛乾淨,猶如一朵白蓮花,給人一種
  • 你深情的眼神,觸動了我內心深處的柔弱
    彼此的心就在這一瞬間淪落!你深情的眼神,觸動了我內心深處的柔弱!你是認真的!紅塵阡陌,我曾巋然不動聲色,可因為你,我還是心動了!也說不清是在哪一刻!漸漸地,有了一種特別的感覺——是初戀的感覺,——是浪漫的感覺!在紅塵中相遇的你和我,一定彼此深愛過,「一眼萬年」並不是傳說!
  • 《從心開始》:超越親情的溫暖力量,治癒內心的陪伴之旅
    不僅提供了最佳的視聽效果,更是把所要表達的精神內涵潤物細無聲地傳遞給觀眾,悲戚中感受溫暖的內心衝擊。歌頌了查理和艾倫這份超越親情的溫情力量,治癒內心的陪伴成長之旅。接下來以鏡頭語言、敘事結構及觀點表達、現實意義三方面解讀整部電影的魅力。
  • 有這些習慣的女人,表面柔弱內心陰暗,男人最好別愛
    內外相差甚大的女人有很多,很多女人就是靠著外在的柔弱,掩蓋了自己內心的陰暗。男人對女人的認知,幾乎都還停在以貌取人上面。在男人的認知裡,外表柔弱可人的女人,內心都是充滿愛的,而外表剛硬的女人,內心都是拒人於千裡之外的。
  • 高傲外表是柔弱內心的鎧甲,盤點動漫中外表高冷內心柔弱的女角色
    是一名人氣作家,在進行創作時會忽視身邊所發生的任何事情,也是因為這樣導致男主死去變成了臘腸犬,雖然平時總是特別的強勢,並且還有抖S屬性但是一旦喝酒之後就會變成一個特別柔弱容易受傷的女孩,和平時一言不合就拿剪刀剪人的樣子完全不一同學生會的一己之見——紅葉知弦留著一頭黑色長髮的美少女,本來是一個特別善良單純的美少女,但是因為在初中時因為朋友的緣故而導致她在學校中受到了排擠,所以在高中之後開始變成了一個完美的女王大人
  • 《功夫熊貓2》:心如止水是一種力量,靜下心來,一切皆有可能
    師傅要求阿寶訓練內心的平靜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我看懂了激烈打鬥背後的平靜:有一種力量,叫做心如止水;靜下心來,一切皆有可能。阿寶跟隨水珠不斷變換的視線,則可以看成是一種對「心如止水」的茫然和索求。功夫高手內心的強大遠勝於武功的出神入化。心如止水作為一種和諧從容的姿態,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養料,給人以智慧和力量。
  • 柔弱勝剛強,揭開老子柔弱觀的本來面目
    這不知不覺間的柔弱之力,真是讓人防範不及。柔弱勝剛強,誠不我欺!強烈的事物,容易引起人們的警覺,從而採取措施,加以防範。柔弱似那和風細雨,潤物細無聲。巖石輕視弱小的水滴,卻被它滴穿;千裡之堤無視細小的蟲蟻,卻被它們所蛀潰;夫差藐視俯首低眉的勾踐,結果舉國為其所滅。「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 你寧可痛苦也不願改變,只能說活該 心問答
    心問答
  • 女人偶爾柔弱,能激起男人的保護欲,但一直柔弱,就成了累贅
    可現代社會太過於柔弱的女人,卻往往得不到男人的愛惜。 時代不一樣,古代社會女人就是柔柔弱弱的,那個時候女人沒有謀生的能力,都是靠男人養活。在男人面前,女人柔弱,讓男人表現他的男子漢氣概,讓他知道自己是一家之主。這樣的女人在那個年代是很受歡迎的。
  • 讀書筆記:《孤獨的力量:內心才是一切的答案》
    從親情、友誼、愛情、故鄉等幾個方面,通過對孤獨處境的細緻描摹與精心刻畫,表現了作者們對於自己內心世界的感悟、反思與探尋。我們也可以從他們的筆下感受到,獨孤不再是可怕的一件事,而是我們與自己對話的過程,在孤獨中尋找內心的寧靜平和,重新獲得對抗現實的力量。孤獨是永恆的話題,人孤獨地來,孤獨地去,孤獨貫穿一世。
  • 心理問答| 愛遲到的你,是想反抗權威,還是恐懼親密
    回答:遲到,是一種充滿力量的表達方式。我覺得你挺厲害的,既能讓自己總是遲到,還能掐準了時間,不早不晚就那麼幾分鐘,不需要承擔嚴重的後果,比如單位罰錢,或者讓朋友氣得拂袖而去。這說明,你的自我功能良好,既滿足了遲到背後掩藏的潛意識需要,又讓自己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安然無恙。
  • 願你能夠擁有溫柔的力量
    因為它不剛硬強勢,容易讓人接受;不尖酸刻薄,能讓人心裡舒服;不傲慢無禮,不讓人心裡牴觸;不粗暴冷酷,不讓人產生壓力重負而心生厭惡。  而溫柔則如一縷春風,又如夏日涓涓細流,也如冬日的暖陽,更如秋日的午後,讓人感到溫暖、平和、安舒,更是一種享受。
  • 堅強,就是一種精神力量
    羅志淵心語(2021年3月1日)痛苦,對每一個人而言,只是一種考驗
  • 劉細雲:柔軟的心最有力量
    柔軟的心最有力量讀林清玄散文集《你心柔軟   卻有力量》劉細雲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先生突然病逝的消息,幾乎讓所有喜歡他散文的人為之一震。林清玄65歲的人生永遠定格在2019年1月23日這一天,令無數人唏噓、傷感。
  • 戒律,讓「慈悲」、「智慧」、「內心安定的力量」活起來
    戒律並不呆板,它很活潑——讓「慈悲」、「智慧」、「內心安定的力量」活起來我們要了解,戒律並不呆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