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見你》青春偶像劇前陣子颳起一陣追捧。言情小說和偶像劇產品,從過去到現在,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而受眾群體大部分是女性。無論時代和經濟怎麼改變,這些類型的小說劇情,也總不缺市場,是女性生活的安慰劑。
無論是曾經的臺灣偶像劇、之前的韓國偶像劇、到內地一些青春題材的電視劇,一般都會有很高的收視,而且常常高居話題榜榜首。
隨著偶像劇的風靡,隨之演化的是「霸道總裁」的人設,前段時間「千年修得包奕凡,百年修得王柏川」,到後來的「賀涵只應天上有,人間處處是白光」。這些都是多金而鍾情的霸道總裁形象,深深地俘虜了廣大女性的心。
偶像劇的霸道總裁,顧名思義,一般是完美主義者,多金又有顏值,專情只愛女主,並且總是能夠適時出在在女生身邊,幫她解決遇到的難題。而這符合女性古往今來經典幻想: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我知道有一天他會在一個萬眾矚目的情況下出現,身披金甲聖衣,腳踏七色雲彩來娶我。
當霸道總裁人設成為女性生活的必需品,這種「剛需」有好處嚒? 奇葩說曾經有一期辯題「父母該不該告訴孩子童話是假的」?談論童話的想像力,是不是應該存在孩子的世界。」
那麼,成年人的世界,「霸道總裁」的人設是不是應該存在女性生活的世界裡? 還是任由她們擁有生活的想像呢?
一個市場的存在,往往是回應了某一種需求。偶像劇的經久不衰,源於女性心理的需求。在現實生活充斥著太多殘酷和艱辛,女性在職場的打拼與競爭也總是處於不利地位。
偶像劇的存在,滿足了女性內心的「烏託邦」,它營造了一種在困窘之境大難不死,絕地翻身,甚至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還有自己拼搏之後被實現的夢想。
而這些往往在現實生活中缺乏,現實生活中努力的周期太長,成效太微小,而且有時候努力未必就會有回報
偶像劇的存在,滿足了女性心理因為現實拼搏的不容易,而企圖在虛擬世界獲得成功的理想和虛榮,它強調人們的努力可以獲得望之不及的能力,財富和權利。
另外,當女性自我代入這類被保護被掌控的「霸道總裁」人設下,它滿足了自我的「被虐」心理。
女性心理學者赫莉尼多易秋說:「女性與生俱來有『被虐』的傾向。」 因為有被虐心理,內心容易湧起渴望憐愛渴望保護的情感和欲望。而這股情感和欲望,可以透過偶像劇的人設劇情,得到滿足。
臺灣言情小說「教母」瓊瑤就是善於虐人的代表。
導演林奕華曾這樣剖析:「瓊瑤作品最大的特點就是善於自虐,瓊瑤最成功的一個地方,在於她掌握了『女人是很恨女人的』這種心理。
從《窗外》開始,這是她的一部自傳,寫她媽媽對她早戀的迫害,一個女人借著愛的名義,無情地迫害另一個女人,到最後的《還珠格格》,寫的還是容嬤嬤等人對小燕子的迫害,一個老女人迫害一個小女人。」
此話可謂相當精闢,難怪瓊瑤作品如此暢銷,因為有龐大的熱愛受虐的女人群體充當讀者呢。
隨著韓劇偶像劇的不斷熱播,「腦殘粉」一詞也日漸活躍在它的影迷中,在現實生活並不存在的劇情和離奇的人生設計,卻吸引了大批人們每個星期等待劇情的更新,而這類人,是否就是缺乏思考理智的人呢?
透過調查,追捧偶像劇並不是腦殘粉的專利,那些高智商高學歷的公司白領,也加入到「高富帥」男主角的崇拜中,《太陽的後裔》紅遍全網時,無論白領還是三十多歲結婚的全職媽媽,都未能倖免,攤上追劇的紅海。
她們將自己的情感附加在劇中男主角的身上,深呼宋仲基為「老公」,以達到自我滿足的想像。
這是當社會中女性受到工作和情感壓抑時,必然會出現的一類電視劇。當大量女性在真實社會中難以獲得主動權和決策權時,影視工作者就會抓住這一個社會心理弱點,來創作虛幻的影視作品,滿足其幻想和消解其失落。
比如說,現實生活中你的物質條件拮据,那麼電視劇中,將女主角設置成灰姑娘,她不是沒有錢,而是面對巨額財富卻不為所動,因為她愛的是霸道總裁的人,跟錢有什麼關係?
這樣的情節設制,能讓在物質生活中得不到滿足的女性,在影視作品裡將自己代入到角色,得到自我情感的追求,因而使得她們迅速成為其擁躉。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個詞,叫做「雙標女」。它是網絡流行語,指結合自己的利弊,用兩套標準來對待自己和他人的女性。
比如女性有知識文化之後,開始高舉「男女平等」等,會抗議為什麼下完班要女生回家去做家務,為什么女孩子要伺候婆婆生養孩子。
但另一方面,她們卻又要求男性要有經濟能力,要有購房養家的能力,結婚還要給禮金,一分也不能少。
還有一種「雙標女」,會自私地要求男性約會要提前半個小時到,但是自己可能化妝打扮到遲到半個鐘;會自私得說明她的異性朋友都是藍顏知己,男朋友的女性朋友就都是備胎,所以必須刪好友斷絕聯繫。
這類型的雙標女,也顯示在那群高舉「女性獨立」,「男女平等」等新民主時代的女孩子們身上,她們在思想上不斷渴望得到男人的尊重,理解和幫助, 現實生活中,她們不斷追捧「霸道總裁」人設,渴望有一個厲害,有能力的人,成為她們的庇護傘。
而偶像劇霸道總裁的人設,恰巧反應了這種「雙標女」的矛盾,她們在現實生活中,渴望擁有和男性一樣的尊重和地位,在情感上,卻期待能力四射的「霸道總裁」,為她們披荊斬棘,開化道路。
女性口頭上的獨立,不應該只是話語裡頭的「獨立」,外在上與男孩兒們的平起平坐,享用共同的權利和資源,更多應該是一種精神層面的「不依附於他人」。
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深沉影響,「女人如衣袖」,「女人就是男性的附屬體」的思想的影響,即使在外在上從過去三妻六妾到如今的一夫一妻了,女性骨子裡的那股「不獨立」依然存在著。
就如偶像劇,霸道總裁人設的經久不衰,這些影視文化產品,在無形中給當代女孩們灌輸一種觀念——擁有優秀厲害的男主,你的人生才完整。
這恰恰是女孩子們缺乏獨立思考與對於「霸道總裁」的「依賴性人格」。
依賴型人格是自主精神比較弱,獨立意識比較缺少的人格,它表現為依戀他人,敏感多思,控制情緒的能力較差,偏向感性,不太注意自己參與決策的能力,社會參與程度較低,有一定程度的選擇障礙。
心理學家霍妮在分析依賴型人格時,指出這種類型的人有幾個特點:
女性在追求偶像劇的霸道總裁人設,即使這種劇情是現實生活中遙不可及的夢想,卻能夠使她們的「依賴性人格」得到庇護,想像自我躲庇在霸道總裁的保護下,因為自己沒有能力,沒有獨立處理的問題,都被安排管理,成為心裡的「強心劑」。
《向前一步》是美國桑德伯格寫給女孩子們的一本書。
她是Facebook 營運長,美國薪酬最高的女高管,被美國媒體譽為「矽谷最有影響力女人」,身居福布斯百強女性榜第5名,榮登《時代周刊》封面人物,並被《時代》雜誌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物!
她認為,女性之所以沒有勇氣躋身領導層,不敢放開腳步追求自己的夢想,更多是出於內在的恐懼與不自信。
就如職場中,女性往往不願意提及自己的貢獻,不願意自我推廣,去讓別人知道自己很棒,以及人緣太好,卻無法利用人緣,總想取悅別人。
這些往往由於女性內在的恐懼和缺乏信心,她們害怕別人的眼光關注,極力壓縮自己,不會像男性一樣,善於說自己的貢獻和厲害。
她在書中鼓勵所有女性,要大膽地「往桌前坐」,主動參與對話與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同時,她還為女性提出了如下成功密碼: 1.向前一步,勇敢進取;2.平衡工作與生活;3.擁有更加開放的心態。
激勵女性勇於接受挑戰,滿懷熱情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
女孩子們對於「霸道總裁」的鐘愛,某一方面源於她們自身的渴望,另外一方面也源於她們自身的缺失,缺失人設身上的自信,勇敢和追求,從而自我代入,產生情感寄託。
打破這種人設,不讓自我活在劇情中的向前一步,就是勇敢走出去,在現實生活中,在工作上提前一步,面對上司說出自己的想法;在愛人面前提前一步,說出自己的感受和膽怯;在喜歡的事情上邁上一步,付出行動。霸道總裁的人設,不應該只活在女孩們的渴望或缺失中而已,而應該成為女孩子的推動器。
造物主造人是不同的:男為剛,女為柔。不管時代如何高呼「男女平等」,男女之間的差異,力量的懸殊,體能耐力抗壓等能力總是存在區別和抗衡的。
當女孩子們高呼男女平等之時,她並不是真的希望自己有像男性一樣,擁有健碩的身體和強健的力量,能夠自己扛起沉重的物品,大步向前,相反,她在呼籲著一種「紳士」精神,為你拉開前面緊閉的玻璃門。
當男女真的變得一樣,世界就少了一份謀而不同的色彩和柔弱的特性。「柔弱」是女性與時俱來的力量,也是她自我存在的與眾不同。
太多的偶像劇,卻在弱化這種「柔弱」的力量,反而把它變成一種需要人保護,幫助的假象,以致女孩子們忽略了自己身上這股暗藏的可以開發的能量,而通過偶像劇和霸道總裁的人設,隱性地對女性進行了人設洗腦。
她們覺得劇情中的這人好美好,即使他的表現再怎麼離奇不現實,女性依然覺得追捧熱愛。這種洗腦,製造了情感迷惑,用與現實不符的假象,對女性進行洗腦。
打破這種人設,不讓自我活在劇情中的另外一步,就是提防這種人設洗腦,避免自己陷入這種人物迷惑之中。另外,女性應警惕自我「柔弱」力量的被弱化,陷入習得性無助的境況中。
「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的他經典實驗,他將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予它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避不了電擊。
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
偶像劇和霸道總裁的人設,就如接連不斷的電擊,告訴女性生活的不如意和現實,灌輸一種來自男主的「外在力量」幫助,而忽略了自身的力量,遇到問題時,就條件反射覺得自己的無能為力,並感知到痛苦,而不願向前,陷入到無助中。
《道德經》說: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老子發現,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弱的,死了以後身體就變得僵硬。草木生長時是柔軟脆弱的,死了以後就變得幹硬枯槁了。
柔弱的東西裡面蘊涵著韌性,生命力旺盛,發展的餘地極大,很能持久。而這股韌性,就如女性骨子裡「柔弱」,是她們變得更加忍耐,體恤他人的需求,關心別人的需要的至關因素。
《道德經》又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天下柔弱,莫過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也就是說,天下之物論柔弱莫過於水,而在攻克堅強的東西方面沒有什麼能勝過它。
水的柔弱,卻憑藉流動而轉化成力量,即能夠「潤物細無聲」,也能「滴水穿石」,淹田蓋舍。
女性的特性,也如水的特性,在柔弱中,卻因成長過程中,不斷開發內在的能量,將柔弱轉化為性格裡的「溫婉」,「善解人意」,「溫柔」,「寬容」,而這些特性讓女性擁有了「以柔克剛」的力量。
正視自己的不同,接納自己,那股柔弱就是女孩子的金鐘罩鐵布衫,她們不總是需要「總裁們」的保護,因為自身的力量更甚於一切。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柔弱的女性,就如這水,滋養萬物,懂得將心比心,善解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