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歷史深處 以國家名義祭奠同胞

2020-12-24 中原新聞網

鮮花寄哀思。 (萬程鵬攝)

12月13日,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

凌厲的警報聲響徹南京上空,白鴿放飛,和平大鐘之聲邃遠……國行公祭,祀我國殤。83年前的至暗時刻,是億萬中國人民無法抹去的創傷記憶。我們不能忘,也不敢忘!惟願國家富強,和平之花永遠綻放!

凝望歷史深處,以國家名義祭奠同胞

國家公祭儀式現場,國旗下半旗。南京大屠殺倖存者、醫護人員等3000餘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默然肅立。

10時整,公祭儀式開始,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10點01分,公祭現場拉響防空警報。同一時間,南京全城警報響起,車船齊鳴,行人肅立默哀。南京城的17個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同步舉行了悼念儀式。

默哀畢,在解放軍軍樂團演奏的《國家公祭獻曲》旋律中,解放軍儀仗大隊16名禮兵將8個花圈敬獻於公祭臺上。

83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宣讀《和平宣言》,6名社會各界代表撞響「和平大鐘」。伴隨著深沉悠遠的鐘聲,3000隻和平鴿展翅高飛,寄託著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的無盡哀思和對世界和平的嚮往堅守。

與往年相比,今年公祭儀式多了「醫護元素」,參與撞鐘的醫護代表、抗疫英雄邱海波說,「這次參加公祭儀式不僅體會到和平的重要性和生命的可貴,也更加體會到作為醫務人員在和平環境下守好生命防線的重要性。」

朗誦《和平宣言》的83名中學生來自南京市第一中學,其中高一(10)班劉弈軒的親人1937年12月在南京被害。2005年出生的劉弈軒,從小聽爺爺和爸爸講述太爺爺在南京大屠殺中的慘痛遭遇,這次參加朗誦活動,加深了他對這段歷史的了解,「我生在和平年代,要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生活。」

來參加公祭儀式的落合純子是南京曉莊學院外國語學院日籍老師,她告訴記者,6年前她剛到南京時就參觀了紀念館,當時心裡受到很大衝擊,深切地感到和平的可貴,希望兩國的孩子們能有更多的交流,更好地維護和平,也希望更多日本人能來南京看看,了解那段歷史的真相。

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家族與中國友誼常青

12月13日下午2點半,《命運與共——約翰·拉貝及家族與中國的友誼》展覽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開展,展覽分為「漢堡之子·中國之緣」「留在南京·伸以援手」「不忘拉貝·大愛永恆」3部分,用70多幅圖片和40多件展品,重溫拉貝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與中國人民命運與共的歷史故事,見證拉貝家族幾代人與中國人民延續至今的友誼。

「展覽以『拉貝之門』為入口,這是拉貝故居辦公樓大門的場景複製。」在展覽上回顧那段歷史、重溫這段人間大愛,已是不惑之年的陳詩皓百感交集,他的祖父陳文書是約翰·拉貝當年的秘書,「83年前,在這扇大門裡,拉貝戴著頭盔,接聽著電話,寫著日記;在這扇大門內,收容了前來避難的難民。這是希望之門,這是生命之門!」

展覽出口附近的一個熒幕上循環播放著約翰·拉貝的孫子託馬斯·拉貝錄製的視頻。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約翰·拉貝的後人託馬斯·拉貝撥來求助電話,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和國內多個部門、機構、企業立即行動起來。很快,捐贈的指定藥品、防護服、口罩等醫療物資,從南京由「專機+專車」接力送到家住德國海德堡的託馬斯·拉貝手上。雪中送炭的舉動讓託馬斯深受感動,他發來視頻感謝中國人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情懷。

參加展覽的90後媒體人餘勤雍說:「這是當下中國與拉貝家族友誼的見證,體現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中國情懷,再次證明只有構建更加廣泛的命運共同體,才能讓拉貝的精神得以延續,才能更好地應對人類面臨的危機和挑戰,才能築起保衛人類和平與安全之屏障。」

點亮不滅「燭光」,那是人類的愛和安寧

曾經深受苦難的城市,更懂得和平的可貴。古城南京用自身的實際行動,不斷向世界傳遞著和平理念。

13日下午3點,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外,眾多市民駐足留影;紀念館內,「世界和平法會」在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名單牆前進行。

與此同時,在日本東京、京都、長崎,也同步舉辦了和平法會。中日人民共同鐫刻和築牢這段歷史的記憶,向兩國乃至世界發出和傳遞和平的聲音。「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不僅是中國人經受的歷史,也是人類的歷史記憶。我們將學習歷史,傾聽死難者無聲的話語,不允許再次發生同樣的慘劇,為建設和平社會而不懈努力。」致力於傳播歷史真相30餘年的日本僧侶山內小夜子說。

燭光瑩瑩,哀思沉沉。連續多年的「燭光祭·國際和平集會」是人們在這個特殊日子裡的最後一個儀式表達,與往年不同的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留守南京的中國醫護的後人與江蘇援湖北醫療隊代表也參加了當晚的燭光祭活動。

「那段悲痛的歷史,需要一代一代傳承,其中的痛感尤其不該被遺忘。今天,珍愛和平已成為世界共識,願這穿破黑暗的燭火光輝,能告慰83年前慘遭侵華日軍屠殺的同胞,讓世界看到來自今日南京的和平之光。」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說。

德國人尼克是第二年參加燭光祭活動,他曾與同事常晅一起翻譯了原創歌劇《拉貝日記》的德語版本。尼克說,「不同行業、不同年齡的人們都來悼念死難者、祈願世界和平,從他們眼神中,我看到了所有人對和平的渴望,我也將會繼續向西方世界講述那段歷史,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孫 慶 付巖巖 朱 娜 陳 澄)

相關焦點

  • 舞劇《記憶深處》首度亮相國家大劇院
    》將在北京國家大劇院上演。 原創舞劇《記憶深處》以南京大屠殺為歷史背景,從美籍華裔作家張純如探索南京大屠殺慘案的角度切入劇目先後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7年度資助項目、2018江蘇省重點投入劇目及2018江蘇省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劇目。今年10月,《記憶深處》從37部參賽劇目中脫穎而出入圍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終評。11月9日、10日,舞劇《記憶深處》受邀參加上海國際藝術節,在上海大劇院連演兩場,引發熱烈反響。
  • 國家公祭日|銘記歷史 勿忘國恥
    國家公祭日 - 12.13 紀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 前言 以國之名 追憶逝者 今天,是我國第7個南京大屠殺 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我們以國家的名義 祭奠30萬死難同胞
  • 清明節全國哀悼 我們如何祭奠犧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
    清明節全國哀悼 我們如何祭奠犧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時間:2020-04-04 10:34   來源:驅動中國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全國哀悼 我們如何祭奠犧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 今天是全國哀悼日,在過去的兩個多月中,全國人民同新冠病毒進行了艱苦的鬥爭,並且付出了生命的犧牲。
  • 在影像中祭奠同胞:那些與南京大屠殺有關的影視作品
    原標題:在影像中祭奠同胞:那些與南京大屠殺有關的影視作品  今天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0周年,也是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80年前的今天,侵華日軍進入南京城,在40天內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南京30多萬同胞慘遭殺害。
  • 西藏軍區某團官兵:山體滑坡救援現場祭奠受難同胞
    西藏軍區某團官兵:山體滑坡救援現場祭奠受難同胞 工作動態中國軍網—成都軍區田茂軍2013-04-05 08:56編輯:成都軍區分社 筆者現場目睹到,在官兵的感召下,現場的志願者、醫護人員和駐地群眾都停止一切行動,低頭不語,祭奠受難同胞,告慰逝者靈魂。3月29日,西藏拉薩墨竹工卡縣普朗溝中國黃金集團甲瑪礦區發生大面積山體滑坡事故,據初步統計,災害致使83人遇難,駐地人民群眾財產遭到重大損失。災害發生後,該團「應急救援隊」立即深入海拔4600米的滑坡現場展開救援。
  • 全國哀悼日,我們如何祭奠犧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
    近年來網絡上興起了一種全新的祭祀方式網絡祭祀,可以代替大部分的傳統祭祀行為。同時,每日首個贈送蠟燭、供香、水果、鮮花、金元寶、長明燈、寒衣及手機作為供品,滿足祭奠者的祭祀需求。而對於有更多需求的祭奠者來說,可以通過充值來兌換思念券,購買供品以完成祭祀。
  • 以國之名祭奠30萬遇難同胞!83年前媒體這樣記錄南京生死13天
    以國之名祭奠30萬遇難同胞!我們以國之名祭奠30萬遇難同胞今天,國家公祭日無論你在哪兒聽到警報聲,請停下來為遇難同胞低頭默哀1分鐘願戰爭之火長弭和平之花常開
  • 銘記歷史,吾輩當自強:滁州各地開展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
    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在國家公祭日前後,滁州各地紛紛舉行紀念活動,祭奠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滁州各文明單位舉行活動,悼念遇難同胞市文聯全體員工重溫入黨誓詞12月11日上午,在第7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前夕,市文聯在「滁州市文藝骨幹培訓班」學習中組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讓學員們多了解歷史真相,加深對侵華日軍罪惡的認識,緬懷先烈英靈,引導文藝工作者多創作愛國主義情懷的文藝作品寄託深切哀思
  • 4月4日全國哀悼日,讓我們通過網絡祭奠犧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
    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
  • 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叢臺學子緬懷歷史砥礪前行
    83年過去了,那段歷史不能忘!不敢忘!......」曙光小學學生親手疊千紙鶴緬懷歷史。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3周年。邯鄲市叢臺區教體局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期間,以「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為主題對師生進行三個緬懷教育,即緬懷南京大屠殺無辜死難者,緬懷所有慘遭日本侵略死難同胞,緬懷為抗戰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喚起師生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中華橋小學少先隊員在國家公祭日許下和平心願。
  • 這是永遠不能忘卻的祭奠!
    這是永遠不能忘卻的祭奠!2019年12月13日拍攝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現場。當日是第六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今天,是我國第七個法定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83年前的今天侵華日軍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為什麼我們不能忘記83年前的那段歷史?
  • 綜述:祭奠冤魂 警醒世人——北美多地人士紀念南京大屠殺80周年
    新華社紐約12月13日電 綜述:祭奠冤魂 警醒世人——北美多地人士紀念南京大屠殺80周年  新華社記者  80年前的12月13日,南京淪陷,侵華日軍開始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30萬中國同胞遭屠戮。80年後,北美多地人士以各種形式祭奠這場浩劫中的死難者,警醒世人,勿忘歷史,珍愛和平。
  • 國家公祭日|關於他們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今天是第七個國家公祭日,我們以國家的名義,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那一段歷史永遠也絕不會被遺忘!人民英雄紀念碑,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爭取民族獨立解放、人民自由幸福和國家繁榮富強精神的象徵!
  • 勿忘歷史、珍愛和平!上海多地舉行國家公祭日悼念活動
    但歷史無法忘記那個至暗時刻。「國行公祭,法立典章。鑄茲寶鼎,祀我國殤。」2014年,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今天,我們以國之名,悼死撫傷。不為延續仇恨,只為警醒:吾輩自強!
  • 全軍和武警部隊官兵開展祭奠活動
    今天,全軍和武警部隊官兵以多種形式開展祭奠活動,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深切緬懷為抗戰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在東南沿海,第73集團軍某炮兵旅結合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開展「銘記歷史、砥礪前行」專題教育活動,通過參觀史館、重溫入伍誓詞等活動,激勵官兵銘記歷史
  • 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用鮮花祭奠英烈,以詩歌讚美英雄!
    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4月3日發布公告,決定2020年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在此期間,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誌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從上午10時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兇猛的病毒奪去了骨肉同胞的生命,帶給國人無盡的傷痛與悲愴。
  • 點點燭光祭奠逝者,請世界聽這和平之聲
    ,傍晚5點30分,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祭場,舉行燭光祭,用燭光告慰逝者,祈願和平,向世界發出和平之聲。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說,熒熒燭光,寄託哀思。那段悲痛的歷史,需要一代一代的傳承,其中的痛感尤其不該被遺忘。
  • 國家公祭日 |高校學生共同悼念30多萬遇難同胞
    為紀念這些無辜逝去的生命,2014年2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決定,將12月13日確定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今天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昭昭前事,惕惕後人,在國家公祭日前後,各中小學、高校舉辦了宣傳教育活動,為遇難同胞哀悼,並警醒後輩,應當自立自強!
  • 中國國家公祭日,也是世界需要記住的一個重要日子
    今日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歷史性得到解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 在海叔看來,中國國家公祭日,已經從中國人民紀念遇難者,表明堅決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立場,進一步成為世界關注的一個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