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實務操作指南④:如何辦好一場社區市集

2021-01-08 澎湃新聞

社區市集已成為當下非常流行的一種社區活動。如何才能辦好一場社區市集呢?

社區市集屬於社區大型活動,倡導鄰居們下樓結識,創造和睦鄰裡、守望相助的社區氛圍。社區市集也能為社區的孩子創造健康成長的社區平臺,鼓勵鄰居們貢獻技能、分享資源、做社區志願者,共同為孩子的成長創造友好、有愛、有情的社區環境。

為了鼓勵居民積極參加,通常以家庭、個人為單位設攤均可,可以是老倆口、單身鄰居、小情侶、夫妻倆、一家三口(或四口)、甚至三代共同參與。只要是鄰居都歡迎參與。

某草坪派對社區市集的結束合影。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

社區市集時間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可以一個季度一次,也可固定在某月第幾個周末。線上市集可每周在固定時間舉辦,最終發展為定期舉辦的社區盛事。

辦好社區市集,要充分發揮居民的力量。首先選定市集發起人,或物色一個願意籌辦市集的社團。接著成立市集工作組,召開溝通會,商討市集的主要內容和招募細節。

我們總結出了一套市集流程和配套用表,展示市集籌備過程。如下圖所示。

市集流程

市集籌備的流程大同小異,一場社區市集能否達到預期目標,重點在於規則如何設置。我們以商住兩用的社區為例,進行招募細則的剖析,下圖是這個社區首屆市集的招募要求。

市集報名要求

首屆市集的招募,門檻設置得較低。這種設定是為了讓更多居民參與進來。市集首先要滿足社區居民的要求。因此,參與市集的首要條件是:必須是居住在本社區的居民,組委會的人會對身份進行核實。這是對居民工作的一種監督。

第一次市集舉辦後,這條規則進行了升級。新的規則設定為:沒有詳細門牌號作為無效處理,不提供不予報名;如發現攤位轉讓給非本社區鄰居,將永久性禁止參與市集。

第二條報名要求為:居民給自己的店鋪取個名字。不能植入廣告。這是為了讓居民能更好地獲得參與感,增添市集的趣味性。

在後期報名過程中,我們要求報名者需提供完整信息,信息缺失均作為無效報名處理。報名成功後需添加小助手,並加入市集群,否則作為無效報名處理。這種方式,既讓居民遵守規則,同時也減少了居民打理小助手的工作量。

因為是商住兩用的小區,第三條是要求商戶繳納100元練攤費。市集是服務居民的,目的是和睦鄰裡,因此原則上不接受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戶報名,但也不能一刀切,所以設置了100元練攤費的門檻,將大部分商戶擋在門外。

市集影響力擴大後,吸引了很多微商居民,因此,如何界定商戶,就成了規則執行過程中的難點。經過幾番討論,我們最終確定——凡是需要宣傳的,全部作為商戶處理,否則不允許做任何宣傳。

社區內任何活動都有成本。為了保障市集的活動質量和延續性,我們提出商戶贊助費模式,若商戶提供贊助可進行現場宣傳,宣傳範圍和贊助費以商談結果確定。

在實踐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遲到早退、甚至報了名不來參加的攤主。在第二次市集中,要求報名者繳納攤位押金100元,只有繳納了押金的居民才算報名成功。特殊情況下需要轉讓攤位的,要自行尋找鄰居替代,主辦方不介入攤位更換事宜。

此外,攤主遲到早退、無故缺席、攤位結束有遺留垃圾的情況時,不退押金。籌備市集過程中,需要準備店招、遞交店鋪簡介、配合市集整體安排,否則扣除押金,情節過分的直接取消報名資格。在市集結束後,只有遵守攤位承諾的居民才能取回押金。押金規則的設定,讓居民有了違約成本,也讓市集更有秩序。

社區市集是社區事務,因此不論是攤位費還是贊助費,都應以不同形式回饋給居民,並且將帳目進行財務公示。剩餘的費用可以用於採購攤主的證書或徽章,或者用於市集長期舉辦的籌備資金。

市集僅為鄰居們互相認識、建立信任關係提供平臺,店鋪商品的價格必須低於市場價,以優惠鄰裡,這是市集存在的基礎。

在招募中,還要善於利用社區中的宣傳渠道,如朋友圈、公眾號、海報、各個微信群等。可使用秀米進行公眾號編輯,海報可以使用MAKA、時光手帳、美圖秀秀、簡拼等圖片編輯器,H5可以使用MAKA、易企秀。

市集文案要注意以下幾點。

1)文字簡單,邏輯清楚,分段落,整體結構簡單;

2)圖多、圖大;

3)不提原因,只說做了什麼,發生了什麼;

4)事情和自己相關,地點在自己的社區,主人公是自己的鄰居;

5)文字風格有趣,口語化,用居民的語氣,適時加入一些價值引導,自然而然產生共鳴。

社區小助手、公眾號的二維碼或小程序APP,要體現在所有宣傳品上。橫幅尺寸要根據場地條件定製,可以買背景板或KT板進行宣傳此外,橫幅及宣傳品擺放在適合拍照、合影的位置。

市集這類大型活動不是一兩個人就能完成的。需要招募志願者,我們也倡導志願者精神。作為志願者,要有其職責及明確分工,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對志願者進行培訓。志願者招募時,需告知其工作職責,督促其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人數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志願者不僅是奉獻者,也是市集裡遵守規則的表率者。

志願者組職責及工作流程參考表。

在市集進行的過程中,每一個組織者、志願者都要明確市集的流程,因此最好人手一份市集腳本(如下圖),降低相互間的溝通成本,提高相互的配合度。每個人在市集中各司其職,市集結束後再復盤,如此一來,社區市集將會越辦越好。

某社區市集的志願者獎狀,每個社區都會設計出不同的證書、獎牌、獎狀。居民們可自行決定用什麼方式表彰社區志願者。

市集的具體活動流程某社區市集的現場某社區市集上,居民手工製作的物件,松果來自雲南的白族村落。某社區市集的畫畫店鋪,都是用環保廢舊材料製作的,店招也別出心裁。這家店鋪出售的都是小老闆的作品,孩子們也可以做一番大事業。

社區市集是一個鼓勵居住者們盡情施展才華、發揮創意、結識鄰裡的平臺,最重要的是,這是居民們自己的市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社區美好生活節第三站來襲!大慈寺國際青年社區露天市集掀起消費熱潮
    大慈寺國際青年社區露天市集掀起消費熱潮 2020-10-15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把社區食堂這件民生實事辦好
    資料圖。來源:人民日報梳理發現,價格實惠、用餐便利、對外開放、兼具社區社交功能等種種特徵,不僅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舌尖上的美食」,還讓許多「老社區」重新煥發了活力,撐起了居民滿滿的幸福感。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數據,今年各地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其中建設社區食堂成為很多小區改造清單中的「必選項」。雖說「民以食為天」,但餐飲的學問卻不少。
  • 黃浦區發布「口袋書」, 社區工作者有了「法律小助手」
    徐定珠高興地說:「順天村正在積極創建全國民主法治示範社區,這本『法律實務指引』將成為我們社區工作者依法管理社區的好幫手,無論是日常工作中預防和控制風險,還是遇到矛盾糾紛需要解決,都可以更便利地看看法律『怎麼說』!」在「法律實務指引」首發儀式上,市司法局副局長宋烈表示,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基層是國家治理的基礎。
  • 小公益大情懷,揚州安平社區辦好民生實事構建和諧社區
    中國江蘇網12月29日揚州訊 辦好民生實事是構建和諧社區的第一要務。近年來,揚州竹西街道安平社區黨委堅持「以黨建工作為龍頭,以居民自治為基礎,以優化服務為抓手,以構建和諧為目標」,各項工作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績,社區先後獲得「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社區」「全國文明單位」「國家地震安全示範社區」和「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目前,安平社區共劃分7個網格,為徹底掃除服務「最後一公裡」的障礙,黨委構建了「1+N」網格服務團隊。
  • 如何讓社區更「適老」 老年友好型社區離我們有多遠
    適老化改造如何避免「叫好不叫座」?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部門和專家。不是「無障礙」那麼簡單提到老年友好型社區,你會首先想到什麼?無障礙坡道、塑膠人行道,還是醒目的樓棟牌號?其實,它的內涵可不止這些。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在調查基礎上編制指南提出,老年友好型城市的建設涵蓋戶外空間和建築、交通、住房、社會參與、尊重與社會包容、市民參與和就業、交流和信息、社區支持和衛生保健服務八個領域。「創建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借鑑了世衛組織理念,是我國此前開展老年宜居環境建設的延續。」
  • 【地評線】渤海潮評論:把社區食堂這件民生實事辦好
    ……近年來,不少居民小區漸漸興起了一種服務居民的社區食堂。梳理發現,價格實惠、用餐便利、對外開放、兼具社區社交功能等種種特徵,不僅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舌尖上的美食」,還讓許多「老社區」重新煥發了活力,撐起了居民滿滿的幸福感。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數據,今年各地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其中建設社區食堂成為很多小區改造清單中的「必選項」。
  • 這個社區,老外「不見外」
    特別在於,小小一個社區,生活著上百名外籍人士,是南京外籍人士集聚度最高的社區之一;特別還在於,社區下轄的仁恆江灣城、華新城2個物業小區,居民普遍高收入、高學歷,是需求相對多元化的社區。 如何向外國友人展現高質量的「中國之治」,讓本地居民享受國際水準的社會治理水平?
  • 「家是石羊·25°C天府市集」社區生活消費場景營造進行時
    8月28日,「場景營城·25°C天府市集暨「家是石羊」·德陽農旅產品成都行正式啟動。精心謀劃,思路清晰——深化社區統戰工作服務創新。探索完善城鄉社區高品質服務供給機制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參與基層治理機制,推動優質農產品、專業品牌運營、法律服務諮詢、社區優質服務供給協同聯通,構建「社區集市——商居聯盟——社區美學生活館——社區青年創業大本營」社區生活場景服務體系,切實將統戰工作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競爭優勢,促進成德產業鏈、創新鏈、社區生態鏈、價值鏈高效協作,為唱好「雙城記」、下好「先手棋」提供助力。
  • 新年新氣象 實地種子街區以主題市集提升社區商業活力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新年伊始,實地集團用一場科技元素滿滿的主題市集給社區帶來新氣象。1月1日―1月2日,「實光便店站」新年主題市集在廣州實地常春藤種子街區順利舉行,為實地社區開啟充滿希望的2021揭開序幕。
  • 「小平臺」激發社區治理「大能量」
    人民政協網福建12月13日電(記者王惠兵)如何為百姓發聲再拓寬渠道?如何鼓勵更多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治理?如何持續以「小平臺」激發社區治理「大能量」?12月7日,在福建省福州市政協「創新社區治理機制」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上,一系列備受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被委員們頻頻提出。
  • 尋找最美社區工作者|踏實辦好群眾事 當好居民「守護者」
    這是張明清日常工作的一幕剪影,作為廣州市天河區達善東社區居委會非戶籍委員,他對轄區每一處角落都熟稔於心。三年來,張明清以腳步丈量社區,以實際行動解決諸多瑣事,被社區居民親切稱為「貼心人」、「守護者」。疫情期間工作用微信群辦好社區實事走進達善東社區,巷道錯綜複雜的,來往人群絡繹不絕。據張明清介紹,社區目前常住戶數約11000戶,人口流動性大,「大大小小的問題都有。」
  • 一個手機在手,社區大小事搞掂!
    社區生活,事無巨細,小到不合身的衣服去哪兒改,壞了的鞋子去哪修,長者飯堂有什麼菜色,大到怎麼辦理一、二孩生育登記,如何為樓宇加裝電梯、申請居家養老……如果有一個集成的服務平臺,提供辦事指引、服務對接、信息發布、街坊交流等功能,涵蓋社區生活方方面面, 再好不過。
  • 如何讓社區生活更美好?成都寬巷子社區在寬門工作坊找啟發
    近日,成都市青羊區少城街道寬巷子邀請了在社區場景打造上的優質企業,開啟了一場讓社區生活更美好的頭腦風暴,這也是寬巷子社區第三次走進寬門工作坊。在寬門工作坊上,寬巷子社區書記吳麗萍發布了「公共空間—街巷—院落」三大場景體系的需求清單。
  • 到2035年底全國城鄉社區將普遍達到老年友好型社區標準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近日發布通知提出,到2025年,在全國建成5000個示範性城鄉老年友好型社區。老年友好型社區長啥樣,怎麼建?適老化改造如何避免「叫好不叫座」?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部門和專家。不是「無障礙」那麼簡單提到老年友好型社區,你會首先想到什麼?
  • 《城市社區足球場地設施建設技術指南》文件解讀
    《城市社區足球場地設施建設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的推出將進一步落實《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50年)》和《全國足球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0年)》中的足球場地建設要求。
  • 趕一場文創的市集
    清末文人慶餘在竹枝詞裡寫成都一年十二個月都有主題市集,排得滿滿當當:「一月燈市、二月花市、三月蠶市、四月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寶市、八月桂市、九月藥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 成都人對趕場的熱情已經延續了上千年,如今,逛各種文創集市已成為成都人的日常。
  • 辦好離職手續,仍然第一時間重返工作崗位 成都一名90後社區工作者...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陽菲菲)您好,我們是和平社區工作人員,請問您家中現有幾口人呢?近期有無出行計劃呢……」這是成都高新區桂溪街道工作人員韓瀟在錦尚天華小區開展入戶排查時,與居民的親切對話。圖說:韓瀟入戶宣傳春節前一周,韓瀟已辦好離職手續,本打算過完節就到新單位上班。同時,也想利用春節期間陪爸媽回老家。自新型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桂溪街道第一時間向全體工作人員發出了春節加班的通知,要求工作人員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工作崗位,全部下沉到對口聯繫社區,深入居民家中協助排查。
  • 市一院舉辦「專科護士進社區 提升全民急救意識」培訓活動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變化,冠心病患者也不斷增加,且呈現年輕化趨勢,為進一步提高群眾的冠心病預防知識和急救意識,12月18日,市一院護理專業急危重症組和災難組受邀來到蕪湖市正海興源汽車內飾件有限公司,為職工們進行了一場「專科護士進社區 提升全民急救意識」的培訓活動。
  • 彌勒市福地社區:創新治理新機制 樹立社區新形象
    >「居民的願望,就是社區迅速辦好辦實辦細的大事。」彌勒市福地社區黨總支書記段龍祥介紹,社區於2017年成立至今,通過黨委、政府幫扶與創新發展驅動,已經形成了「一站式、訂單式、共享式、管家式、體驗式」5個特色服務,及「網格化管理、公式化、市場化、自治化、智慧化」5個創新社區管理機制。這些創新服務與管理辦法的有效運行,為居民帶來了便利,也提升了社區的綜合治理水平。
  • 上海普陀區與臺北市大安社區籤訂交流意向
    上海普陀區與臺北市大安社區籤訂交流意向 2016年03月31日 09:02:00  來源:中國臺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