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舒婷真實故事計劃
"
學區越好,房價越高。杭州的一個小區業主們,發現了教育與房價的微妙關係,組建孟母群、自辦奧賽班,推動房價上漲了10倍。如今,「房價保衛」已經成了業主們的自覺意識。
為了買下杭州城西「文鼎苑」一套127平方米的商品房,26歲的寧波人張俊峰把在老家的父母請到了杭州。兩天三夜,一家三口輪流在售房處門前和其他購房者一起排隊蹲守,張俊峰最終買下了小區裡一套三居房。
那是2007年,文鼎苑還是一片工地,邊建邊售,張俊峰早些時候搭公交車到這裡看房,車只能開到工地南邊,跟著房產銷售步行一段才能到達樓盤。
看房時張俊峰就知道,當時的文鼎苑還未能配套小學,區域內規劃的學軍小學紫金港校區(下稱「學紫」)那會也是一片工地,雖然本部的辦學質量在杭州數一數二,但新校區教學質量如何無從考察。一開始,這所頂著學軍小學名號的新小學,還引發了杭州家長們的懷疑。在當地論壇上,有家長開貼討論它是不是山寨學校。
但在張俊峰看來,這點不重要。他剛參加工作3年,還沒有成家的計劃。當房產銷售提到小區與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只隔著一條大馬路時,張俊峰來了興趣,特地找到文鼎苑西門,踱步過去,果然只需要幾分鐘時間。這是最令當時的張俊峰滿意的地方,浙大校園的存在,對他來說相當於公園與平價食堂就在家門口。
就這樣,張俊峰以每平方米9000多元的均價在文鼎苑買了一套房,隻身背了80萬房貸和25萬元外債。這沒有給他帶去焦慮,反而讓他心安,覺得房子給了他在杭州安身立命的底氣。2009年文鼎苑交房,張俊峰在第二年結婚成家,2011年,夫妻倆住進了文鼎苑,在這裡生養了下一代。
圖 | 耀江文鼎苑
起初,張俊峰是小區業主中最不關心房價漲跌的人之一。入住前,文鼎苑在2009年調低過售價。那時候全球經濟危機爆發,文鼎苑把剩下的商品房打7折出售。有的業主聽到消息,衝到售樓部砸了沙盤。
張俊峰不在意小區房價走低,無法想像它對自己生活會造成什麼影響。「我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他當時這樣想。
相比房價,張俊峰更看重居住體驗。剛住進去頭幾年,張俊峰有一次到樓下散步時,發現小區裡沒有任何供兒童遊樂的區域。他給業委會提了建議。之後,小區裡一下修了4個兒童遊樂區。
這個只會被居住感受影響的男人,在2017年轉了性子。
那年張俊峰的兒子長到6歲,暑假後準備升幼兒園大班。張俊峰如往常一樣帶著孩子在小區的空地上踢足球。一下午,張俊峰意識到不對勁,幾乎沒見到一個和兒子同齡的夥伴。他和周圍的鄰居一打聽,才知道小孩的家長們,不約而同地把自家孩子送進各種門類的興趣班。
那時候,文鼎苑的家長之間還沒有緊密聯結。他們互不熟悉,也不知道其他人對孩子的規劃。張俊峰自己收集、比較信息,最後給兒子報了一個樂高班,一年學費一萬元,又花兩萬三千元給孩子報了英語課。
當張俊峰剛開始給孩子報班時,文鼎苑有的業主已經早早給孩子做好了規劃。
劉茹一家人2013年搬到了文鼎苑,這裡是她為大女兒上小學挑選的學區房。作為杭州一所高校的物理老師,劉茹看重教學質量與師資。原本她屬意學軍小學本部,但本部附近房價奇高,房屋狀況也老舊,於是當打聽到學軍小學紫金港校區的師資與本部共通時,劉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到這所當時尚名不見經傳的學校附近看房。
花了258萬,劉茹一家在對應學區內唯一的商品房小區文鼎苑內定居了下來。
學區房是劉茹不惜重金為女兒買下的第一塊墊腳石。小女兒出生後,劉茹更早進入狀態。從託班開始,她就安排小女兒學跳舞、唱歌。兩個女兒一年上培訓班的花銷,在10萬以上。她知道在女兒身上投入金錢、時間,像往功德箱裡投錢,不論回報,但求心安。
周末送女兒上興趣班、參加比賽時,劉茹在司機、保姆和教師的角色間迅速切換。處理完兩個女兒的瑣事,再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劉茹經常熬到凌晨1點。
「『學紫』是杭州第一小學。」
2017年,劉茹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是因為「學紫」在那年的奧數賽「希望杯」和自主招生中,成績都超過了建校已有百年的本部。
圖 | 學軍小學紫金港校區
隨著二女兒逐漸長大,劉茹在這一年把二室一廳的房子掛牌出售,想在文鼎苑內部置換成三房一廳的房子。她把房屋託付給中介,很快,就有人花450萬元買走了。
通過賣房,劉茹掙了近200萬元。那是劉茹第一次意識到,掛靠的學校成績好,原來會給對區內房子的價格帶來提攜。
張俊峰判斷,杭州還沒有一個小區,比文鼎苑更有升值潛力。2019年,「學紫」有7個學生通過自主招生錄取到杭州最好的民辦初中。這又推動了文鼎苑房價上漲,讓這裡每平方米的出售單價超過7萬。
偶然得知此事後,張俊峰開始留意房價變化。他常常在房屋中介軟體上瀏覽小區平均售價,心情如同看支付寶餘額。此外,張俊峰還添加了很多房產中介,留意他們對文鼎苑的描述和報價。每晚睡前,他要登錄杭州的一個房產論壇,瀏覽關於文鼎苑等學區房的討論。至今,他在那個論壇上的在線時間已經超過1300個小時。而與他有相似心情的業主,有的人甚至假作買房,向附近的房屋中介探聽房子的交易價格、趨勢。那位業主的身份,在中介看到其接送孩子時被拆穿。
前一陣,張俊峰得知,小區內有一套174平方米的房子待售,業主和他一樣,是文鼎苑最早一批入住的家庭,孩子還是「學紫」第一屆的學生,據說在「學紫」時讀書成績很好,後來高中畢業後去了紐約讀大學。在文鼎苑,相同戶型的房子,最高的成交價賣到了1635萬,單價9.4萬。如果賣掉房子,業主可以得到上千萬的淨收入。這件事讓張俊峰感慨:「書讀好了,錢也掙到了。」
像這樣的業主不止一個,這給了文鼎苑為人父母的業主們啟發。文鼎苑內部起了微妙的變化,教育開始被家長們當作與孩子合夥的創業。
張俊峰開始像工作般孵化孩子的教育。他和妻子分了工,妻子管英語和語文,他教理科類、負責接送。張俊峰自己做電商生意,去年開始,他有意地增加了在家時間,如無必要,都呆在家中教育孩子。為了課後在家輔導孩子功課,孩子上奧數班時,張俊峰也不走開,他也坐在教室中,旁聽並學習。這讓他感慨:「有一個孩子,等於重新上一遍小學。」
張俊峰說,並非只有他擁有這樣的心態。有時候,張俊峰會遇到一些媽媽,她們送孩子上學後,會走進培訓班報名成人英語口語速成課。
圖 | 文鼎苑小區內景
如果說文鼎苑的房子是張彩票,那麼決定這張彩票中獎額度的主動權,掌握在文鼎苑家長們手中。然而,單個家長的力量並不足夠影響局面。
今年3月,張俊峰加入了劉茹組建的「文鼎孟母雞血群」。孟母,是文鼎苑家長們的自我調侃,他們為了孩子擇校而買房、換房,就像一群當代孟母。
在擁有400多名孟母的群聊中,活躍的張俊峰,很快成為群管理員。平時,他會往群裡順手轉發文鼎苑的成交信息,為的是「正向激勵一下家長」,張俊峰說,實際上,很多業主都會隨手把房價的消息發到孟母群,不止他一個人是這樣。
一次,劉茹看到一則講文鼎苑房價高的文章。她分享到朋友圈,評論道:「宇宙中心、學區焦點。」另一個孟母看見後,回復她:「後悔沒早買。」
像一張多米諾骨牌推倒另一張,「學校成績越好,對口學區房價格越高」的規律,在孟母們間不斷傳遞。
今年5月底,「學紫」的8個孩子,考上了杭州最好的公辦初中。一位文鼎苑的「孟母」把這個消息製成了橫幅,掛到了文鼎苑東門的外牆上。
在劉茹和業主們看來,那則大紅色的橫幅像只喇叭,24小時向行經的路人播報著「恭喜學軍紫金港小學八位優秀學子考取杭外」的消息,連帶著,暗含周圍是優質學區的信息。
圖 | 文鼎苑的橫幅
受到啟發,劉茹在群裡提議,給8名考上公辦初中的孩子贈送禮物,她願意出資置辦禮物。這個提議得到了群內家長們的支持,最終,劉茹買了8臺錯題印表機,在小區裡正兒八經地辦了一場「頒獎典禮」。
在頒獎禮上拍下的照片中,幾個孩子舉著獎品,站成了兩排,對著劉茹的鏡頭微笑。這張照片最後通過劉茹的朋友圈傳播了出去。她給圖片配上文字「要的就是學霸小區的濃厚氛圍」。至今,在一些介紹杭州學區房的文章中,仍能看到這張照片,成為文鼎苑「學霸樓盤」標籤的證明。
這件事對文鼎苑房價的影響在兩個月後顯現——7月底,張俊峰如往常一樣上網瀏覽樓盤信息時,注意到一套文鼎苑120平方的戶型,總報價突破了1000萬。
這一漲勢給了他靈感。8月下旬,張俊峰準備組織場小區奧數賽。他問劉茹,辦不辦?劉茹覺得是好事,和他一塊寫策劃案。接著,張俊峰請了群內辦奧數機構的家長出題,對方也爽快同意了。
這一切發生在一個小時內。一小時後,張俊峰就把策劃案發到了孟母群裡,並宣布招募志願者設計海報,很快也有人報名。
敲定了場地、獎勵後,比賽開放了報名。張俊峰看著後臺,報名的孩子數量蹭蹭地漲,等第二天,眾籌的獎品經費,突破了五千元,有一百多人報名。在張俊峰看來,這是他第一次體會到孟母群裡「大家的凝聚力」。
圖 | 文鼎苑奧數賽海報
就在張俊峰組織奧數賽時,小區裡幾日內冒出越來越多線下「雞娃」主題活動。
有家長開啟了夜跑活動。目標是繞小區兩圈,慢跑3千米。完成任務的孩子,還會得到一瓶水。這是一位家長支持活動、專門贊助的定製水,瓶身上寫著:「古有孟母三遷,今有為兒夜跑。」
這天晚上,張俊峰帶著兒子來到夜跑的集合點——靠近小區北門的空地。場地上站滿了一百多個孩子,按15人一組分隊,每組有兩個家長主動做志願者。張俊峰膝蓋不好,沒法陪跑,等夜跑開始後,他退到了路邊。其他家長為鼓勵孩子,幾乎都跟在孩子後面。開車的業主碰到夜跑的隊伍,會停下來避讓,張俊峰耳力所及,沒有人按動喇叭催促孩子們。
圖 | 文鼎苑夜跑專用水
就在小區群體雞娃的氛圍逐漸濃鬱時,張俊峰接到了通知,要求他配合防疫、叫停比賽。隨後他得知,夜跑也以因同樣的原因被暫停。
讓張俊峰意外的是,儘管活動辦了一期就被叫停,他們的作為依舊被傳播了開去。幾乎所有杭州的家長群,都知道文鼎苑小區有一個業主孟母群,知道他們合作雞娃的事。
還引來了媒體關注。有次張俊峰出門,見到電視臺的記者就在小區門前攔截採訪孩子、路人。他的朋友圈也被寫孟母群的文章刷了屏。和群裡的孟母們聊天時,對方告訴他,有朋友和同事正謀劃把房子換過來:「為了這個氛圍。」
但在眼下,高房價只是購買文鼎苑的第一道門檻。房源有限是更大的坎。寒假期間,業主們預先掛到市場上的在售房不超過35套。如果住滿,想要進來的房客們,只能等著文鼎苑裡有業主孩子升學,搬離此處,才有機會購房入住。
文鼎苑的孩子們像陀螺般在培訓班間轉動,也有更高的自我要求。
劉茹給5歲的小女兒安排了11門興趣班。劉茹感覺小女兒似乎產生了「興趣班焦慮」,在一門短期繪畫班結束後,小女孩催促她的母親「趕緊再報一個」。
星期六的下午,劉茹給小女兒安排了兩門課。中間休息的40分鐘,她帶著女兒讀英語繪本。劉茹旁邊,也坐著一位帶著兒子的孟母,準備帶著孩子讀。這位媽媽告訴劉茹,她剛剛旁聽兒子的課,不小心睡著了。
劉茹的小女兒臉圓,眼睛大,綁著馬尾。看到旁邊的男孩在讀繪本,她站起來,走到男孩旁邊,湊近他的書,看了會,認真地說:「我讀的,比你難。」
和劉茹的小女兒一樣,文鼎苑中,上百個「陀螺」正在加速自轉。
在文鼎苑,他人孩子的優秀是能給家長帶來壓力的。這裡面有個段子——問,一個家長該給孩子報幾門興趣班?答,這取決於你的鄰居報幾門興趣班。其他孩子的優秀被文鼎苑的家長們看在眼裡,成了他們「雞娃」的動力。
但「孟母」們清楚,彼此非競爭關係,更多是互助「雞娃」。
9月,劉茹新擬了群規則。進群後,家長們得先改名,劉茹宣稱這是「暫時忘記自我」,變為某媽、某爸。在上學日的「下午四點半到晚上九點半」,劉茹提醒家長們放下手機,耐心陪伴孩子做作業。有個孟母在群裡分享說,每天她接兒子到家後,就把全家人的手機像撲克般疊放在冰箱上,除了接電話,孩子睡前誰都不碰手機。
這背後的用意,是希望每一批為人父母的業主們齊心延續「學紫」的好成績,也保持住文鼎苑在杭州樓市中得來不易的高評價。
2020年年末,劉茹特地考察了文鼎苑附近、數十家培訓機構和晚託班。分析完機構特色。之後,她把整理好的表格發在了孟母群。群裡有很多像這樣的乾貨,一位孟母怕大家來不及下載,主動開了網盤,把群裡所有家長的心血,歸攏到雲端。
在英語角打卡活動中,有本身是英語老師的家長,志願給孩子們糾正發音。40多個志願者,還組成了「孟母誇誇群」小分隊,他們負責鼓勵孩子們,在孩子取得成績的時候適時表達讚賞:「你讀得太好了,可以教教我嗎?」
圖 | 文鼎苑英語角獎勵孩子的徽章、證書
像手指與手掌的關係,孟母們組合成家庭教育共同體,也是房價保衛團,讓文鼎苑佔據了「杭州第一學區房」的名頭。
目前,這裡的小戶型的單價已破10萬大關。中介給看房的客戶推薦文鼎苑時,「孟母」們也成了推銷文鼎苑的名片:「這裡家長們都很重視教育,下課就送培訓班,小區裡都沒有孩子玩。」
然而,外部評價並非一面倒的誇獎。張俊峰聽說,一位孟母參加聚會時,有人得知她是文鼎苑的「孟母」後直言:「你們孟母太雞血了。」那位女士後來和對方大吵了一架。
文鼎苑孟母群的事情被媒體報導後,張俊峰曾見過一條高贊評論寫道:「感覺是吃飽了撐的,不知是不是為了房價」。他不認同,解釋說孟母們的初心確實是孩子的未來:「我們目的是為了孩子,後面帶出了很多問題,不受控制。」
孟母群仍在不斷擴大規模。2群、3群很快滿員,第4個分群成立,一共集合了上千位孟母。
張俊峰沒見過群裡有過爭執,大家像磁鐵一樣,集合在一起。
*文中張俊峰、劉茹為化名。
- END -
撰文 | 張舒婷
編輯 | 溫麗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