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達十年的時間裡,傅聰幾乎每年都在深圳舉辦音樂會

2021-01-17 讀創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祁琦

當地時間12月28日,著名鋼琴家傅聰先生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傅聰曾多次在深圳舉辦鋼琴獨奏會和樂迷交流活動,他對大師作品的敬畏、對演出追求完美的態度,以及謙卑率真的性格,感動了深圳眾多樂迷與鋼琴愛好者。

△著名鋼琴家傅聰先生

傅聰先生1934年生於上海,8歲開始學習鋼琴,20歲赴波蘭留學。1955年3月,21歲的傅聰獲得第5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和「瑪祖卡」最優獎,是東方人首次在這項賽事中獲獎。1959年起,傅聰為了藝術背井離鄉,隻身馳騁於國際音樂舞臺,被譽為「鋼琴詩人」。

上世紀60年代,傅聰就已被《時代》雜誌譽為「中國當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是華人音樂家揚名國際樂壇的典範。他尤其擅長演奏莫扎特、蕭邦、德彪西的鋼琴作品。受到家庭氛圍的影響,傅聰的演奏格外富有中國韻味和東方詩意。

△1985年5月9日傅聰於上海音樂廳舉行蕭邦作品音樂會

在生前的採訪中,傅聰先生曾笑說:「百年以後人家怎麼說我,反正我也管不了。身後名利的事情,顧不上這些,無所謂。」

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國逝世的消息傳出後,郎朗、李雲迪等鋼琴家均通過微博悼念。

郎朗沉痛表示傅聰是自己十分敬重的偉大藝術家,願天堂沒有病痛,並回憶傅聰對自己的肯定與鼓勵:「我還清楚地記得在2001年的時候,我在倫敦首演拉赫瑪尼諾夫《第三鋼琴協奏曲》,音樂會結束以後他滿含眼淚地跟我擁抱,並且表達了對我的高度期待。我永遠忘不了傅大師說的要永葆赤子之心,他還告訴我要好好拜讀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郎朗發微博悼念

而李雲迪對傅聰的逝世「一時難以置信」,緩過片刻後,他安慰自己,也以此安慰樂迷:「我始終相信古典音樂是永恆的,它流傳了近千年,因為有一代代的音樂家們,才得以延續。現在我們有更好的保留聲音的器皿,我相信它會更堅定地延續下去,直到它真正永恆。而那些離開了我們的大師們,他們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寶貴的聲音,成為了永恆的一部分。我們也會追隨先人的腳步,成為永恆的一部分。願那永恆的美樂在天堂永遠陪伴著您,永不寂寞!」

△李雲迪發微博悼念

1982年,傅聰先生受聘擔任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兼職教授;2000年開始頻繁在國內舉辦獨奏音樂會,包括北京、香港、廣州、上海、杭州、臺北、鄭州、天津、武漢、澳門等,並先後在深圳會堂、深圳大劇院、深圳音樂廳、深圳保利劇院等深圳多個演出場館舉辦音樂會和樂迷交流活動,並表示「在我印象中,深圳的幾個地方都很好」。

2004年,傅聰先生第一次帶著他那如詩的旋律來到深圳,在深圳會堂演奏了海頓、莫扎特、德彪西、蕭邦的經典作品,迷醉了現場樂迷。當他完美地奏出最後一個音符後,深圳觀眾用長時間的掌聲表達了對這位「鋼琴詩人」的尊敬、欣賞與依依不捨。

自此以後,傅聰幾乎每年都要在深圳舉辦獨奏音樂會,是深圳觀眾最熟悉的音樂家之一。

2007年,傅聰再次來到深圳,在深圳大劇院舉辦獨奏音樂會,獻上他的拿手作品。接著,傅聰在2009至2011年,連續三年在深圳音樂廳奏響大師經典作品,顯示出對深圳觀眾的偏愛。

△傅聰先生在音樂會上

2012年、2014年,已到耄耋之年的傅聰兩次在深圳保利劇院舉辦音樂會,並於2012年做客保利劇院「南山保利藝術講堂」,是當年罕見的與樂迷近距離的交流。

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資深樂迷辜曉進也作為嘉賓參加了那次「南山保利藝術講堂」。對於傅聰先生的離世,辜曉進哀痛不已。他說:「前兩天聽聞他染病住院,還為他祈福,希望他早日康復,不料轉瞬就出了狀況。」

憶起那次與傅聰的對談,辜曉進說:「這位一向低調而不願接受媒體採訪的鋼琴大師,破天荒同意在公眾面前進行公開對話。那天他興致極高,常常開懷大笑,這是我這麼多年從未見過的。相信天堂會因為有了他的琴聲而更加歡樂。」

△傅聰做客「南山保利藝術講堂」(攝影:石踐)

審讀:喻方華

相關焦點

  • 送別傅聰先生,當年專訪憶往事:沒有「傅聰」,只有音樂
    連續磨了三年,2009年,他在廣州星海音樂廳舉辦海頓音樂會之前,終於得到他的應允,給了我五十分鐘的電話採訪時間。他反對鋼琴家標榜自我風格,在他看來,沒有「傅聰」,只有音樂;作為詮釋者,只有蕭邦,或者只有海頓;在他看來,鋼琴家猶如布道者,整個一生都是對藝術的「殉道」,根本沒有正常的生活,但對於這一點,他甚至連遺憾的時間都沒有,因為他所有的時間,甚至靈魂都投入了其中。 報導寫出來後,廣州日報幾乎用了整版報導,只保留了兩欄給其他的信息。
  • 鋼琴家傅聰因新冠去世,系傅雷之子
    傅聰斬獲《瑪祖卡》演奏優秀獎,意味著他對蕭邦作品的詮釋,得到了很多蕭邦專家、前輩大師們的肯定。「在他之前,這個獎從來沒有授給過斯拉夫體系以外的鋼琴家。蕭邦所有作品裡面,《瑪祖卡》是最有民族性格的,當時很多評委都說,他彈《瑪祖卡》比波蘭人還波蘭人。」樂評人李嚴歡形容,「他把每一首《瑪祖卡》都彈成了高度藝術化的精品,將蕭邦音樂裡的舞蹈性和詩一般的意境完美結合。」
  • 傅聰:蕭邦是李後主
    東方的哲學及美學理念也逐漸滲入傅聰的骨髓,逐漸構成了傅聰鋼琴藝術的核心。英國時間2020年12月28日,著名鋼琴家傅聰因新型冠狀肺炎引起的併發症逝世,享年86歲。他生命的終止,如同一個嘆息般的和弦,消逝在2020年的尾聲。傅聰的一生,就是一首夜曲。
  • 鋼琴家傅聰因新冠肺炎在英國去世!赤子丹心 「鋼琴詩人」傅聰
    該辦的事都辦好了,他斜靠在椅背上,長舒一口氣,又起身望了望夫人。「對不起,你跟著我受苦了,來世再見。」說罷,他走進臥房,從浦東土布做成的被單上撕下兩條長結,打圈相連,系在鐵窗橫框上,自縊,身亡。「受罪的日子捱到頭了……」朱梅馥含著眼淚,嘴裡囁嚅著。
  • 傅聰與阿格裡奇
    而這位來自東方的年輕人,對此幾乎沒有了解,他甚至沒有學過瑪祖卡舞曲的神秘節奏,獲此殊榮,是一個奇蹟。多年後,傅聰回憶說:「是我跟中國古典詩詞的密切關係,給了我一把金鑰匙,幫助我打開深藏在所有瑪祖卡舞曲中的蕭邦藝術。」或許,不同民族間的藝術與文化,本就可相互照亮,只是,你是否可以找得到隱藏於深處的光源。
  • 兩次「失約」,終成永別 「鋼琴詩人」傅聰與武漢:從「停奏」到「愛...
    「以前在北京,年年去聽他的音樂會,就像是給自己的新年禮物,如今,再也收不到這份禮物了。」在微博,無數樂迷滿懷悲傷紀念傅聰。在武漢,傅聰的離去,也讓許多樂迷傷感。兩次失約,終成遺憾對傅聰,武漢樂迷充滿著遺憾。
  • 非常道 | 傅聰
    傅聰,著名鋼琴家,有「鋼琴詩人」美譽,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的長子。1934年3月出生於上海,2020年12月28日病逝於倫敦。
  • 傅聰的960
    這三篇文章,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不同的認知,卻是同一個傅聰。在上海音樂學院那個大院,人們習慣稱傅聰為傅爺。傅爺確有「爺派」。叼著大菸斗,一口長吸,那團飽含深情的煙霧便茂盛地繚繞,漫越他的長壽劍眉。他那雙露指的黑手套,在彈琴和託菸斗時,格外醒目。最初的印象是15年前淮海中路上的那個平安夜。傅聰身穿深藍色唐裝,質地是絲綢的,古典味道極濃。
  • 傅聰新冠病逝: 曾經的「叛國者」為何被愛戴
    粉碎「四人幫」後,傅聰看到了新的希望。1979年,他主動向我赴英藝術教育考察團要求回國做一點工作,考察團的同志告訴他國內條件還很艱苦。他說:我不怕,我一定要回去,什麼苦我都能吃。傅聰三次回國教學、演奏,無論學識、修養還是工作態度,都得到好評,受到讚揚。為他開車的司機說:「這個專家很老實,每天就是上學校練琴、教課。星期天也不休息。商店、公園一次都沒去過。」
  • 傅聰:故園無此聲|百家故事
    再沒有人跟他在信裡熱烈地討論音樂,鋼琴前只剩下了自己。後來的傅聰喜歡躲在黑暗裡彈琴,很少接受採訪,也不喜歡公開活動。前半生想說的話,都寫給了自己的父親,後半生想說的話,都告訴了自己的琴。坐在鋼琴前,他是音樂的奴隸,這是他的宗教,也是他人生幾乎唯一的表達。其實在傅聰一生的演出中,曾有過一次毫無猶豫的登臺。
  • 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去世,享年86歲
    他的學生、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教授孔嘉寧發文透露,「傅先生已經住院兩周,希望他能挺過來。」心中一直有中國文化的積澱因為多年對音樂領域採訪和報導的原因,北青報記者幾次採訪傅聰先生,並多次聆聽他的音樂會,對於愛音樂的人來說,能從言談話語中感受到,對音樂執著的愛是他心中永恆的信念。
  • 11月深圳音樂廳美麗星期天&音樂下午茶,每個周末都有免費音樂會!
    樂團多次在深圳音樂廳、深圳大劇院、深圳圖書館、深圳少兒圖書館、深圳市民中心舉辦公益音樂會。致力於推廣民族器樂,為深圳市教育系統培養了3000 多名民族器樂師資,輔導學生獲各級各類獎項人次達2000 餘名,近五年舉辦個人及師生音樂會21 場,公益講座165 次。項夢璐
  • 海歸鋼琴家薛穎佳將在上海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
    抵達那座名為貝多芬的「孤島」-本報記者 陳俊珺12月16日,貝多芬250周年誕辰當天,鋼琴家薛穎佳將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與貝多芬進行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著名鋼琴家傅聰曾在他的書中稱讚薛穎佳的演奏「很有說服力」。然而,薛穎佳與觀眾之間總是保持著一種不刻意的距離,他的低調,甚至讓朋友們為他感到「著急」。薛穎佳卻一點也不急,「我不需要明星般的光環,好的演奏,自帶光環。」他一直在追求的,是一種真誠、自然的演奏狀態。「我把最真實的自我都流露在我的演奏裡。」
  • 傅聰先生遠去,天空中又多了顆明亮的音樂之星……
    |音樂博覽鋼琴世界裡,沒有傅聰,只有音樂。昨天一早,朋友圈被一則消息刷屏了——傅聰先生因新冠疫情於北京時間12月29日00:06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很多普通讀者,提起傅聰想起的是《傅雷家書》,對於愛樂者來說傅聰的音樂人生更值得一提!他,一生摯愛音樂,素有「鋼琴詩人」美譽的國際著名鋼琴家。
  • 傅聰與上海:一碗蔥油拌麵訴鄉情,「米道交關好」
    當地時間25日,86歲的鋼琴家傅聰在英國倫敦感染新冠肺炎後去世。這位從上海走出的鋼琴家,儘管常年旅居國外,但依然與上海淵源匪淺,更在一道道家鄉小菜中,道出自己的思鄉之情。傅聰七歲半開始學習鋼琴,師從義大利指揮家和鋼琴家梅百器,而梅百器正是上海工部局樂隊(上海交響樂團前身)的指揮。如今,在上海交響音樂博物館內,還有這對師生的合影。1952年2月,18歲的傅聰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作了首次的公開表演,引起了國內音樂界的注意。此後,他赴波蘭留學,並在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上一舉成名。
  • 央視2020新年音樂會,大咖雲集亮相深圳國際會展中心
    作為央視文藝節目中心每年新年的固定晚會之一,本屆新年音樂會大咖雲集,由董卿等7位主持人組成超強主持陣容,首次集結了深圳、廣州、香港、澳門四大交響樂團的近300位演奏者,匯聚了來自大灣區11座城市的近500人合唱團現場合唱,更有王力宏、孫楠、王凱、汪明荃、佘詩曼、劉愷威等兩岸三地眾多影視聲歌領域明星助陣。
  • 傅聰:音樂就是愛,就是一輩子的追求
    2006年4月8日,傅聰鋼琴獨奏音樂會在上海音樂廳舉行1965年,傅聰在義大利米蘭1964年7月,鋼琴家傅聰、指揮家耶胡迪·梅紐因在排練樂曲 本版供圖/視覺中國 當地時間28日,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作為頗有國際影響力的一代鋼琴家,傅聰早在1960年代就已被《時代》雜誌譽為「中國最偉大音樂家之一」。
  • 傅雷夫婦自盡前稱兒子傅聰為叛徒,傅聰到底幹了啥?
    這是便是傅聰的出生地,是中國著名翻譯家傅雷的家。  由於父親的緣故,  傅聰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不論是英語還是數學,傅雷都為他請來專門的老師教授。至於國文教育,則是由傅雷親自授課。因此,培養了傅聰深厚的文化底蘊,也讓他在音樂的理解上異於常人。
  • 深圳書城龍華城迎新年音樂會時間及節目單
    深圳書城龍華城迎新年音樂會  演出時間:  2020年12月26日(周六) 15:00  演出地點:  深圳書城龍華城負一樓 JG(金閣)藝術空間  嘉賓簡介:>  「深圳音協合唱團」深圳音協合唱團成立於1984年,隸屬於深圳市音樂家協會,是一支蜚聲國內外合唱舞臺優秀的非職業合唱團體,現有團員60人,均畢業於國內外音樂院校的優秀聲樂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