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後重讀《基督山伯爵》,才發現它講的不是復仇

2020-12-24 時間簡史淺談

大仲馬生活在法國文學最繁盛的年代,雨果、司湯達、巴爾扎克、福樓拜等名人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筆下的鮮衣怒馬也是層出不窮。

年復一年,十九世紀的作品流傳至今,被奉為經典之作的只有雨果的《悲慘世界》和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兩部。

那是一部一百多萬字的巨著,灑脫的百萬字下來,就像看十萬字一樣,讓人無法抗拒。一百年前便有痴狂讀者不惜重金賄賂印刷商印刷版面,只為在第二天到來之前先睹為快。

而且《基督山》的魅力還不止於此,它所吸引的不僅僅是19世紀的法國讀者,更是全世界慕名而來閱讀的人也不在少數。

總的來說,這是個荒誕的故事,19世紀的一千零一夜,是阿里巴巴的歷險,堂吉訶德式的旅行,更是復仇小說的始祖。

在電影《肖生克的救贖》中,它也有自己的影子,而在義大利的一個島嶼上,至今還流傳著它的神話,《基督山伯爵》就像是一部復仇、探索、愛情的幻想小說。

整個小說都宣稱有一種複雜的感情「我愛我的人,我恨我的人」,大仲馬不僅描寫了揚善懲惡,而且還講述了燃燒的復仇變成寬容的故事,他借愛德蒙這個角色來告訴我們:想要重獲幸福,就要放下自己,不讓自己失望。

本文藉助於本書的主題「復仇」,以愛德蒙為中心對小說進行了解讀,文章的最後一部分結合現實意義,淺析小說帶給現代青年的思考。

神的化身:復仇的衣裳下隱藏著善惡的鬥爭

很明顯,愛德蒙·唐泰斯與本書的成功有關,所幸的是,大仲馬不僅深刻地剖析了人物的內心世界,而且將人物的心理與情節融為一體,兩者不斷升華,成就了一位善惡分明、剛毅正直的青年。

這部小說中愛德蒙入獄的前後對比極有視覺衝擊力,沒有入獄前的愛德蒙是個熱情、沒受過教育的普通海員。受教士的教導,愛德蒙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比如博學多智、富國、憂鬱、性情怪異、前後兩種人之間的對比愈深,角色之間的戲劇衝突愈激烈。

假如我們給愛德蒙的前前後後貼個標籤,很容易看出其中的區別:前前前後後,愛德蒙是個善良、正直、技術高超的水手,而在坐牢或處於復仇階段時,很難給他一個明確的標籤或定義。

十九歲入獄,一四年後越獄,越獄的愛德蒙身上有明顯的變化:

一是身份的轉變,他需要隱姓埋名來復仇,此後,不管是水手辛巴德,還是英國商人義大利教士,都是愛德蒙借來的社交工具;二是心理的轉變,逃亡後的愛德蒙為了要敵人嘗到惡報的苦果,把自己的痛苦化成了一把鋒利的劍。

但是,不管是被迫拋棄自己原來的身份,還是回憶起曾經遭受的苦難,愛德蒙所要的並非真正的報復,而是企圖找回他曾經擁有的青春和生命。

這次找回正是他復仇的良機,不幸的是,愛德蒙一開初便被仇恨蒙蔽了雙眼,心中的善也被蒙蔽了,神甫送給他的意外財富也成了他心中衡量善與惡的標準,這樣,愛德蒙復仇時便將自己視為上帝的化身。

在精心策劃了八年之後,找到了充足的證據,把三個仇人逐個擊破,把他們逼入絕境,當所有人誤以為是他們的行為激怒了上帝時,誰也沒想到是有人借著上帝的手,把他們逼成棋盤上的「傀儡」。

另外,小說中也有一些表現善良的人物,老船主莫雷爾夫一家冒著政治風險多次營救被捕的愛德蒙,在愛德蒙不幸入獄之後,還接濟了愛德蒙貧病交加的老父親,儘管身患絕症,他還是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這份奉獻愛心的精神正是該書中揚善之處。

這份善惡不時地互相對峙,愛德蒙在復仇中所作的復仇,雖然看起來很嚇人,但事實上,在惡的尺度上,善的種子是存在的,它們是互相衝突的。

同樣,這也註定了基督山伯爵的復仇並非完美無缺、純潔無瑕,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些不可重生的事外,更重要的是,愛德蒙的善行,即使被仇恨所掩蓋,仍能像寶石般閃耀。

原諒的力量:如何從報復的陰影中重新獲得快樂

以大仲馬為例,伯爵首先開始的復仇是細緻入微的,他用上帝的手反過來又把仇恨回饋給曾經的敵人。這位伯爵的復仇之路就像一張縱橫交織的網,他把壞人打得乾乾淨淨當然值得稱讚,但不幸的是,同時他也變成了網上的蜘蛛,沉入了邪惡的地獄。

一般說來,小說的情節都是為人物心理服務的,基督山復仇的故事也是如此——他的復仇佔據了整部長篇小說的五分之四。他的陰謀和狠毒,在整個復仇過程中,固然使敵人膽戰心驚,但也有一些手段太過極端。

看完《基督山》,我們仿佛是陪著愛德蒙在這個烏託邦漫步,在伊夫堡黑暗的地牢裡,在被拋出的深淵裡,在尋找寶藏的驚喜裡,在面對仇人的憤怒裡,在看到愛人的痛苦裡,在復仇後的懷疑和迷茫裡,在原諒後的謙遜裡,在雲遊四海的隱居裡……

相關焦點

  • 10年後再讀《基督山伯爵》,我才發現,它講的不僅僅是復仇
    早在大學的時候,就讀過了《基督山伯爵》這本書。如果說讓我用一句話來形容讀這本書的感受,我想應該是「一旦開了頭,就忍不住想一口氣把它讀完。」10年後,偶然間又一次翻開了這本書,因為故事情節已經知曉,這次沒有急著去讀完,而是慢慢的揣摩了故事中更深一層的含義。《基督山伯爵》講述的是男主人公愛德蒙的復仇之路。
  • 再讀《基督山伯爵》,發現它講的不是復仇,而是寬恕
    復仇的外衣下是善與惡的對抗其實,愛德蒙從一開始想要的從來不是真正的復仇,而是意圖想要追回他曾經擁有的青春和生活,他的內心有一把衡量善惡的標尺。但是在他發現自己的未婚妻變成別人的妻子,自己的父親死於餓死的時候,他內心的惡開始布滿荊棘,禁錮了原本的正直與善良,這才讓他的復仇看起來大快人心。
  • 再讀《基督山伯爵》中的6句話,發現它講的不是復仇,而是寬恕
    很久之前,讀過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被裡面主人公愛德蒙復仇的情節深深感染,書中的主人公愛德蒙被一個連環的圈套陷害之後,被打入地牢。他在地牢的14年的時間裡,健身、學擊劍、學語言、學上層社會禮儀,都是為了出獄的復仇做準備。
  • 《基督山伯爵》:讓餘華近乎痴狂的神作,它講的不止在復仇
    《基督山伯爵》:讓餘華近乎痴狂的神作,原來它講的不止是復仇《基督山伯爵》講述了一個名叫愛德蒙的男主人公,接受到船長的臨終委託,讓他去給拿破崙黨人送一封信,中間卻遭到兩個無恥小人(唐格拉斯和弗爾南)的暗算,鋃鐺入獄,一待就是14年的暗無天日的監獄生活。
  • 《基督山伯爵》:讓餘華近乎痴狂的作品,原來它講的不止是復仇
    《基督山伯爵》:讓餘華近乎痴狂的神作,原來它講的不止是復仇《基督山伯爵》講述了一個名叫愛德蒙的男主人公,接受到船長的臨終委託,讓他去給拿破崙黨人送一封信,中間卻遭到兩個無恥小人(唐格拉斯和弗爾南)的暗算,鋃鐺入獄,一待就是14年的暗無天日的監獄生活。
  • 《基督山伯爵》講的並不是復仇,如今你再讀一遍會發現新大陸
    該小說以基督山揚善懲惡,報恩復仇為故事發展的中心線索,情節跌宕起伏,又從中演化出了若干次要的情節、小插曲,緊湊精彩卻不喧賓奪主,情節離奇卻不違反生活真實。因此,《基督山伯爵》被公認為通俗小說的典範。而千古之後是能被奉為經典的也僅僅只有《悲慘世界》和《基督山伯爵》等這幾本書。《基督山伯爵》雖然有百萬字,但卻並不複雜,其情節之精彩構思之精妙,在當時可謂是首屈一指。現在就來大體的說一下這本小說,一本書的成功與否,首先在於情節的玄妙,其次在於主角塑造的成功與否。
  • 《基督山伯爵》書評
    《基督山伯爵》——(法)大仲馬    小羨剛看到這本書以為是跟英國的《戰爭與和平》一樣寫的很多上流社會的公侯伯子男爵,關係多又歷史複雜讀不懂。不,不,絕對不是這樣,等你讀幾本大仲馬的書就會發現大仲馬的寫作風格完全不是那樣。大仲馬的小說就跟咱們現在看的連載小說差不多,只不過當時是更在報紙上。
  • 基督山伯爵----華麗的復仇劇評2
    輝哥要我寫《基督山伯爵華麗的復仇》的劇評,對於忠實的原著黨來說,日劇《基督山伯爵》後期改的有點崩盤,不是很喜歡。  在此扯幾句有的沒的,就當是說說閒話。  因為有經久不衰的原著小說《基督山伯爵》做底版,憑藉日劇一貫的優秀人設和優秀品質。講真日劇搞暗黑系是真的有一手。色調,服裝,布景都沒的說,很容易就沉浸在故事中。
  • 書籍|華麗的復仇——《基督山伯爵》
    負責審理此案的代理檢察官維爾福發現此事與自己父親有牽連,將唐泰斯關進孤島上的死牢。唐泰斯在牢裡度過了14年暗無天日的歲月,一天,隔壁牢房的老神甫挖地道時計算錯誤,到了他牢中。老神甫教會唐泰斯各種知識,使唐泰斯明白自己的敵人。老神甫告訴他,某個叫基督山的荒島上埋藏著無與倫比的財富。
  • 《基督山伯爵》:復仇之心,星火燎原
    他還喜歡用希臘神話裡的人物來類比書中人物,幸虧有注釋,對此毫無了解的我才看懂了那些比喻。最重要的一點,從作者賦予的這個主人公的名字來看,整個故事都明明白白寫著它關於西方宗教信仰的內涵,對「上帝」的讚美貫穿其中,對違背純潔本性和信仰、終遭懲罰的行為進行規勸,而沒有這種信仰背景的人,多少能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差異。
  • 《火光之色》的主角是女性,為何比基督山伯爵的復仇還要瘋狂?
    《火光之色》是「女版基督山伯爵」,卻又不同於《基督山伯爵》,它有著自己獨特的人物塑造和故事內涵。說到復仇我們腦海裡大多想到的是《基督山伯爵》,其實《火光之色》中瑪德萊娜的復仇,比基督山伯爵更加瘋狂,更加孤注一擲,更加不惜代價。作者通過不同的創作手法、復仇心理、時代背景,塑造出一個在逆境中涅槃重生的堅強女性形象,她更瘋狂,更決絕,也更加接近我們的真實生活。
  • 《基督山伯爵》:吊打仇人,高段位復仇成功背後的三大助力
    《基督山伯爵》主要講述了一位年輕的水手唐戴斯在前途一片光明的時候,因為替意外病逝的船長送信給拿破崙,遭到幾位卑鄙小人陷害入獄。越獄後,化名基督山伯爵,經過精心策劃,懲罰了仇人,報答了恩人,最後瀟灑離去的故事。
  • 《基督山伯爵》的復仇之刃,由誰打造而來
    近些年來,無論是影視劇還是小說作品,都比較流行主人公黑化復仇打擊敵人的套路,令相當一部分觀眾直呼過癮。而早在170多年以前,法國作家大仲馬就講述了一個水手埃德蒙.唐代斯受到陷害後的悲慘遭遇以及日後以基督山伯爵身份成功復仇的故事,這就是聞名世界的《基督山伯爵》。
  • 史上最好看、最成功、最快意的復仇小說:《基督山伯爵》
    《基督山伯爵》(又名《基督山復仇記》)是法國作家大仲馬的傑出作品。本書講述了十九世紀一位名叫愛德蒙·鄧蒂斯的大副受到陷害後的悲慘遭遇以及日後以基督山伯爵身份成功復仇的故事。故事情節曲折生動,出人意料,精彩紛呈。小說是以基督山揚善懲惡,報恩復仇為故事發展的中心線索的。
  • 一口氣讀完《基督山伯爵》|狼若回頭,不是報恩,便是報仇!
    提到《基督山伯爵》這部小說,很多人應該都有印象,它的作者大仲馬是世界知名作家。正如蕭伯納對大仲馬的評價,「大仲馬之於小說,猶如莫扎特之於音樂,已達藝術的頂峰」。基督山伯爵,講述了在主人公埃德蒙·唐代斯,在人生春風得意之時被人陷害,在監獄裡度過了14年。但是他並沒有就此認輸,埃德蒙在監獄裡依舊在努力學習知識,為的就是出去之後向那些害了自己的人復仇。
  • 《基督山伯爵》:最完美的復仇
    《基督山伯爵》的作者是大仲馬,這是一個復仇者的故事,也是一個自我救贖的故事。他越獄後找到了寶藏,從此擁有了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財富,並化名基督山伯爵。曾經陷害他的仇人們如今各個飛黃騰達,躋身於巴黎的上流社會,而自己的老父親卻活活地餓死、未婚妻居然變成了仇人的妻子,曾經幫助過自己的老船主面臨著公司破產,決定自殺。這個世界,和想像中的太不一樣了!經過精心策劃,一個完美的復仇計劃開始了。
  • 向死而生的復仇界開山鼻祖——《基督山伯爵》
    作為一名高產作家,大仲馬一生創作各種著作達300餘卷,而令其蜚聲世界的則當屬那部被譯成幾十種文字出版、粉絲遍布全球的「復仇爽文」——《基督山伯爵》。作為通俗小說的典範之作,《基督山伯爵》具有濃烈的傳奇色彩,被戲稱為「復仇爽文的開山鼻祖」,不論是「一生必看的偉大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還是經典入門級美劇《
  • 《基督山伯爵》
    電影《基督山伯爵》劇照當泰斯帶著法裡亞的期望成功越獄(就在這一刻,我突然想再看一遍《肖申克的救贖》),他變成了基督山伯爵,變成了水手辛巴達,變成了威爾莫勳爵,變成了布索尼教士
  • 看不透的男人——《基督山伯爵》
    10年以後,由那個名叫弗朗茲的年輕人在基督山島見到水手辛伯達(埃德蒙的化名之一),水手辛伯達邀請他到洞內做客,年輕人被他擁有的財富以及智慧所震撼,後再尋無果。一年後,弗朗茲與他的好友阿爾貝在羅馬遇到了基督山伯爵(埃德蒙的化名之一),伯爵為他們提供幫助,使得他們在羅馬玩得很開心。
  • 大仲馬《基督山伯爵》:從愛德蒙到基督山伯爵的逆襲
    作為「復仇系列」的經典巨著,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在文學史上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正如蕭伯納對大仲馬的評價,「大仲馬之於小說,猶如莫扎特之於音樂,已達藝術的頂峰」,《基督山伯爵》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文學魅力,都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