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27歲,無法體面地活著,我認為安樂死應該合法化…」

2021-02-18 英國那些事兒

27歲對大多數人來說,正是年華正好的時候,

很少有人會在這會兒去計劃自己什麼時候去世,以怎樣的方式迎來死亡。

但Holly Warland例外:

她今年27歲,有愛自己的男友和喜歡的貓咪陪伴,有著聰明的頭腦和靚麗的外表,更是一名曾經前途無量的在讀博士。

然而,她也是一位患上了罕見疾病的患者,依靠著藥物和他人的照顧艱難地度過每一天。

她試圖過得樂觀,過得積極,像那些身殘志堅的勵志故事裡的主角。

但她也明白,不管自己怎麼偽裝都沒辦法否認:

身患重病的日子是艱難的,沒辦法用雞湯般的言語把那些痛苦一笑帶過….

所以,雖然她依然在努力地活著,努力地過好每一天。

但她並不迴避死亡,並計劃著:

「如果生活註定只剩下痛苦,至少自己能選擇體面平靜地離開…」
「我叫Holly Warland,是一位來自澳大利亞的27歲女生。

我患有一種叫做肢體束帶肌肉萎縮症的罕見疾病。

這種病讓我從下巴開始的肌肉逐漸衰弱惡化,不得不依賴醫療護理生活。

我在11歲時就已經被確診了,但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我一直過著正常人的生活。

我努力學習,獲得了心理學學士學位和榮譽學位,並開始了我的博士生涯。

在原本的計劃裡,我會在25歲時成為博士。

等到了25歲時,我之前的人生計劃基本上都實現了,博士學位也攻讀到一半。

我對自己的成就並不謙虛,我為自己能夠克服困難做想做的事情感到自豪。

在拍攝下圖這張照片時,我正準備在會議上介紹自己的論文和研究。

我有自己的學術研討小組,同時還在大學裡教書,做學術研究。

可以說,我曾經是一個前途無可限量的人,是一個神經學博士學位攻讀到一半的學者。

在我的病情加重前一段時間,我還一心撲在對自閉症兒童閱讀時期面部表情的研究上。

在身體真正崩潰前,我還在學術大會上發表演講。

在生活上,我也感到快樂和健康,有精力去做各種有趣的事情,

會和朋友們出去吃飯,一起去聽音樂會等等。

但2016年,25歲的我病情開始突然惡化。

我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博士學位和我所喜愛的大學教學生活。

一瞬間,那些事業上的期待都消失了。

我意識到,我的人生其實用一張紙就可以寫完。

我花了七年的時間在大學學習,卻無法在將來使用我學會的技能。

隨著我的病情惡化,我才體會到作為一個嚴重殘疾的人,真實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

在大眾眼中,只要能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的殘疾人,大多數都是屬於鼓舞人心的勵志人物。

但我的生活,似乎和這種勵志的生活並不一樣。

我覺得自己有責任展示真正的殘疾人生活是什麼樣子,

這也是我的伴侶、我的全職護理人Luke決定為我拍一些照片,分享到網上的原因。

我們希望人們可以看到,殘疾到底是怎樣影響著人體。

我想,如果人們會盯著我笑的話,那就讓他們笑吧。

病情加重後,我的生活陷入了混亂之中,曾經充滿希望的日子突然變了。

我開始感到噁心,心跳紊亂,肌肉酸痛,呼吸困難,和控制不住的顫抖。

由於醫院的溫度很低,而我如果沒有外部熱源就無法自己發熱保暖,

所以我現在常常是在家裡接受治療。

當然,也會有一些開心的時候。

比如Luke就一直陪在我身邊,鼓勵和支持者我。

又比如,我還有兩隻貓:Ragnar 和Whiskey。

它們是完美的陪伴者,為我帶來了無數的歡樂和愛。

每個人都知道我是多麼地喜歡貓,所有的生日和聖誕節主題都是關於貓的。

如果我有機會在辦公室工作的話,我一定就是那種「擺滿了貓的照片和小雕像的女人」。

但可能沒有那一天了。

現在的我,我基本上是在床上生活。

我知道,對於某些人來說,成天躺在床上的生活聽起來非常舒服。

但想像一下,你因為流感不得不臥床一周以上的那種無聊。

而這種無聊,對我來說卻是伴隨餘生的、永遠的…

有時候,我身上不疼或者沒事的時候,也會看電視、打個盹、看看書什麼的。

但由於各種藥物帶來的副作用,我很難集中注意力。

所以,我根本無法通過寫作或者在線工作來打發時間。

我曾經引以為傲的機敏和高效率的大腦,現在都在一點點坍塌,變成一團糊塗的意識…

即使是洗澡的時候,我也會感覺很累,但至少沒有人能夠在這時候看到我的眼淚。

我坐在專門設計的椅子上,用右手控制水流。

這個簡單的動作都會讓我身體不堪重負,心跳加速,因為我不得不坐起來,用力支撐起我的背部和頸部。

幸運的是,偶爾我也可以靠著玻璃歇一歇,熱水也會讓我的肌肉稍微放鬆一點。

所以這也不是一件完全糟糕的體驗。

雖然大部分時候我都是待在家裡,但我也會常常去醫院和醫生溝通,醫院已經成了我的第二個家。

最近我和我的醫生進行了一次艱難的談話,是關於我可能會有的止痛藥上癮的問題。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由於我現在的肢體力量和身體活動能力下降,我不得不增加止疼藥的劑量。

我難過地哭了起來,但醫生冷靜地解釋說:

由於我的病情只是變得更加糟糕,且沒有可行的治療方案,所以我會很容易對止痛藥產生依賴並上癮。

另外,現在的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痛苦的症狀:

臉色蒼白、渾身出汗、間歇性嘔吐…

拍下這張照片的那天我過得非常糟糕。

上一秒我還在出汗,幾分鐘後我就會開始發冷和顫抖…

但看著身體每況愈下,我意識到我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

我永遠都不會好起來的,那些難關和痛苦每一天都會出現。

這張照片裡,或許你能看到我是多麼厭倦我糟糕的一天。

拍攝這張照片時,我生氣了。

因為我看到許多身體健全的人還在抱怨生活,這讓我很氣憤。

如果你們有一個正常工作的話,你其實是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的。

但人們往往把他們對自己身體的自主權、把健康視作理所應當。

對於那些身體健康卻抱怨生活、不去嘗試的人,我一點都不同情。

是誰把你打倒了?是誰在阻攔你過得開心快樂?

你需要自己幫助自己,停止抱怨並積極生活!

孤獨?加入一個你喜歡的愛好小組吧。

超重了?那就改變你的生活習慣。

心情低落?找個機會去陽光下散步吧!
我並不是想否認抑鬱症和生活裡很多真正艱難的問題。

但多數時候,你可以改變,你有機會改變。

而我不能,我被自己的疾病困住了。

所以,我很生氣,因為我的疾病主導了我的日常生活。

當我勸你從沙發上起來、積極地去改變生活時,

我不是想說兩句雞湯而已。

我是生你的氣:

我嫉妒你,我想要你的生活,因為你還有所謂的生活。

現在,我想了許多。

我已經是大人了,大到可以投票、可以喝酒、可以開車、可以生育子女,

所以,為什麼我不可以選擇如何平靜地離開呢?

所以,我想要藉此機會提出我心中長久以來的一個問題:

我希望我所在的州能夠讓安樂死合法化。

對我來說一個不幸的現實是,這種糟糕的身體狀況,最終會讓我的生活變得無法忍受。

所以我希望,當我準備好的時候,我可以選擇一個平靜、可靠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從前的我從沒想過,我有一天會對安樂死這個話題這樣關注。

但現在,我不得不停下腳步來思考這個問題,因為它可能是我的人生最人性化的一個結局。

如果我需要等到自然死亡的話,我可能還要多承受幾十年的痛苦。

所以,目前我和一個叫做「尊嚴昆士蘭」的團隊合作,想要儘量說服政客們,

讓公平且仁慈的自願安樂死合法化。」

或許,除了各種被曬出來的勵志故事、人生奇蹟外,

生活裡還有許多更常見的病人,生活得並不那麼積極樂觀、充滿鼓舞人心的氣場。

大多數時候,他們或許看不到希望,只是在默默忍受著。

安樂死是否應該支持,還是一個非常具有爭議性的話題。

但對於像是Holly這樣的人來說,

如果生活註定只剩下無盡的痛苦,只剩下一堆又一堆的身心煎熬需要克服,

在深思熟慮的情況下,能夠選擇自己離開的方式,對她來說,也算是最後的尊嚴和體面吧……

Ref:

https://www.boredpanda.com/documenting-life-with-disability-holly-warland/

---

西湖小築:在深思熟慮的情況下,能選擇自己想要的方式離開,也算是最後的體面和尊嚴吧。

snake-eye-s:身患重病的日子是艱難的,沒辦法用那些雞湯般的言語一笑帶過

米尐米:經歷了嚴重車禍,做了20多次手術,落下了嚴重殘疾的我支持安樂死。哪怕有一席希望誰也不會放棄生活。如果生活只剩下痛苦、折磨、醫院,我希望至少可以選擇結束這種生活。

zizi0092008:我也贊同安樂死,如果生存沒有質量,無謂的活著還不如有尊嚴的離開,至於安樂死有可能被濫用,被操縱,需要的是嚴格管控而不是因噎廢食

小米豆兒媽:其實我也支持安樂死合法化…如果無法體面地活著為何不能選擇體面地離開呢,在嚴格管控和審批的條件下。我也總覺得生命權是屬於自己的,自己應該有權利決定去留…只不過所有人都對結束生命這件事情加固了厚厚的道德圍牆,自殺是不被允許的。但是生命歸根結底還是只有自己能決定也應該由自己決定的不是嗎

-L姐-:是的。我最近正在各種抱怨。抱怨工作,抱怨生活,抱怨不公。其實只是自己沒那麼努力,沒有找到自己的方向,害怕去改變而已。我甚至比那些一無所有的人,多那麼一點點健康,一點點資源,一點點支持,但是我不敢去改變。謝謝你的故事,少些抱怨,多些勇敢

大大大大大動物:有的人以為自己要面對各種身體上生活裡或精神上的痛苦,很不快樂,但他們不知道,連這樣的痛苦都會讓一些抽中了惡魔籤的人嫉妒,因為他們連跟惡魔對弈的機會都沒有。。

逮夢:選擇不了生,連死也無法選擇嗎?這麼痛苦的治療過程,明明知道根本沒有奇蹟也不可能好起來,為什麼還要繼續被疼痛折磨到身體無法承受呢

我家有野貓:《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中父親重病,被接了各種管子維持生命,作者說如果以後他得病,希望平靜離開。如果無解,為什麼不能結束,畢竟生活是他在活。反過來想想,我勸別人的時候是不是道德大過了處境?

-防走失指南-

微信又改版啦,

好多小夥伴說找不到事兒君了

怎麼辦呢?

看下圖,教你三秒最快找到事兒君~

…………………………

事兒君有品,

專為大家準備英國的各種值得推薦的好產品~

英國直郵,包郵包稅~

相關焦點

  • 安樂死合法化是她最大的心願...27歲的她,到底承受著怎樣的痛苦!
    活著,身體痛苦,活著,沒有了希望,不在避諱談死,也許死確實是一種解脫.小道曾經看過一部催淚電影《遇見你之前》,男主因一場車禍,導致高位截癱。沒有經歷過的永遠無法知道,這種絕望。在經歷了一系列的痛苦掙扎後, 最終男主決定去瑞士選擇了安樂死.
  • 不想苟且的活著,只想體面地死去:安樂死到底意味著什麼?
    後來,他跟醫生聊天,詢問自己能不能夠安樂死。醫生很詫異,畢竟老人一直都很配合治療,也多次表示了想要活下去。老人說:「其實我全身上下都痛,我活著是在遭罪,但是我老伴希望我活著,我兒子需要我活著,家裡那麼多口人都希望我活著,我只好苟延殘喘地活著。」當我得知老人說的這番話時,心裡很不是滋味。年紀大了之後,面對生死,卻只能選擇為家人而活嗎?
  • 我想活得體面,到死都是:人生最後的尊嚴,是安樂死
    但他們家人不肯,因為老爺爺是退休公務員,每個月有一筆退休金,他活著一天就能領一天錢,人死了就沒了。聽到這裡,我有點氣憤地說:「如果是我,寧願安樂死也不要這樣活著。」我媽說:「你懂什麼,好死不如賴活著。」「好死不如賴活著」,是很多人的生命觀。
  • 臺灣名嘴安樂死的過程曝光:體面告別,沒有遺憾
    因此,安樂死也成了很多人(甚至包括醫生)不能觸及的禁區。時至今日,安樂死在我國法律上仍是個空白區。而在最近,臺灣體育主播傅達仁在家人陪同下於瑞士接受安樂死的畫面被曝光,畫面中他優雅地離開,體面地告別這個世界,在生命走向終結的那一刻,平靜得令人震撼。
  • 「我想在一頓溫馨晚餐後死去」,紐西蘭絕症者的安樂死合法化遺願...
    2015年,薩斯就安樂死合法性向高等法院提出兩項審查申請,一項是依據《犯罪法》,醫生為她提供安樂死是否會被認定為犯罪,另一項是如果《犯罪法》不允許其安樂死,那麼它將與《紐西蘭權利法案》中規定的權利有衝突。當時法院裁決認為,如果醫生協助她實施安樂死,那麼醫生的行為將屬違法,同時法條之間也不存在衝突,在這項裁決送達的隔天,時年42歲薩斯便離世了。
  • 快評丨「安樂死」合法化被重提,網友為何針鋒相對
    新聞報導稱,4月2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分組審議民法典人格權編草案時,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李傑、馬一德建議,「安樂死」寫入民法典人格權編。「經醫學界定,無法救治且無法減輕病痛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有權依法自主決定實施安樂死,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欺詐、利誘、脅迫自然人實施安樂死……」  「安樂死」這個敏感詞再次觸動了公眾的神經。
  • 安樂死是否應該合法化?專家:真正願意的人沒那麼多,困難重重
    近年來,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逐漸增多,但對於很多人來說,安樂死依然是不可觸碰的「禁區」。畢竟,自主選擇死亡,需要很大的勇氣。02 親人患重病,你是否同意讓ta安樂死?安樂死,指對無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療或使用藥物,讓病人無痛苦地死去。當親人患重病,正在遭受巨大的痛苦,已經沒有治療希望時,你是否同意讓親人安樂死呢?陳浙冰(化名)就曾面臨這樣的選擇題。
  • 中國安樂死合法化 這麼近又那麼遠
    而在中國關於安樂死合法化的爭議也是年年不斷,一方面是民間不斷有尋求"安樂死"的病患及家屬;另一方面,經濟與醫療水平尚未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以及尚未完善的全民醫療保障體制,都成為立法實施安樂死的阻力。海外:安樂死標準外溢引發爭議不斷目前,全世界僅瑞士、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包括俄勒岡州在內的美國5個州、加拿大魁北克省等地允許安樂死。
  • 瓊瑤阿姨公開安排身後事,支持安樂死絕不搶救, 你支持安樂死合法化嗎
    「我建議,加快推進中國安樂死合法化。」就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溫州醫科大學原校長瞿佳的發言主題,同樣震驚眾多在場者。  「安樂死」的話題,一下子帥爆了今天的「朋友圈」,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 「安樂死」合法化之爭:我們應該以何種姿態面對死亡?
    雖然許多觀點認為,中國實行「安樂死」合法化的條件尚不成熟,最終「安樂死」也並未被寫入正式頒布的《民法典》中,但「安樂死是否應當合法化」的爭論卻在當今世界各國持續上演。支持將「安樂死」合法化的觀點通常包括,人對自己的生命擁有自主權,就像拳擊手、賽車手可以選擇是否讓自己的生命在競技中承擔一定的風險一樣,選擇如何死去同樣是一個人處置自己身體的自由。
  • 中國首例「安樂死」患者:我只想體面的和這個世界道別
    1993年,安樂死在荷蘭合法化,成為全世界第一個通過安樂死的國家,引起了世界範圍的轟動。2002年,比利時議會通過安樂死法,成為世界上第二個以法律形式準許實行安樂死的國家。目前,立法允許安樂死的有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和美國的俄勒岡、華盛頓和蒙大拿。
  • 痛苦活著還是有尊嚴地離開?西班牙安樂死合法化引爭議,人們又想起這部經典電影……
    今年2月11日,在眾議院各方的支持下,西班牙的安樂死法律獲得批准。除了PP(西班牙人民黨)和Vox黨代表投反對票,還有兩名棄權的代表以外,所有人都支持此項法律的推行。該法律不僅尋求將安樂死合法化,而且還將其視為一項新的個人權利。(圖源:elmundo.es)而前兩周的9月10日,由於PP和Vox代表反對,這項法律再次被提及。
  • 全民公投:安樂死在紐西蘭合法了!
    在澳大利亞維州,安樂死合法化第一年,一共272人申請,124人被安樂死。幾乎所有人都是癌症晚期。 安樂死法律生效後,還將在三年內對其進行審查,此後每五年進行一次重審。 他可能是第一位在紐西蘭安樂死的人 紐西蘭人Stuart Armstrong今年60歲,一家四口原本過著平靜、幸福的生活。
  • 醫學史上的4月1日:第一個吃螃蟹的國家,荷蘭宣布安樂死合法化
    根據「安樂死」法案1號,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對不治之症且正被「無法忍受之痛苦」折磨的患者實施「安樂死」的醫生將不會受到起訴。此前,「安樂死」在荷蘭民間已經實施了約三十年。1993年,荷蘭議會還通過了一項有關「安樂死」的指導原則。據統計,僅在1999年一年中,荷蘭就有達2216人要求並被執行「安樂死」。
  • 西班牙通過安樂死合法化 三個月後將生效
    她被診斷患有多發性硬化症(MS),在與疾病鬥爭了30年後去世,享年62歲。 她是在丈夫的幫助下離開人世的。 在她去世的前一天,他倆錄製了一段視頻,視頻中解釋了卡拉斯科想要結束生命的原因。 一天後,她的丈夫給了她一片戊巴比妥鈉,她便安靜地離開了世界。 12月17日,西班牙國會通過安樂死法案,將在《官方公報》上公布三個月後生效。
  • 西班牙準備將安樂死合法化
    圖源:Unsplash/Henrique Ferreira 西班牙即將成為歐洲第四個、全世界第六個將安樂死合法化的國家
  • 周蓬安:支持安樂死!讓絕症患者擺脫折磨有尊嚴地離世
    在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很多年前即已讓「安樂死」合法化,給予公民選擇「安樂死」的權力。這無疑是出於人道主義的考量,讓那些身患絕症且痛苦萬分,真真切切處於「生不如死」狀態的患者,自己選擇結束生命,以擺脫痛苦。所謂「安樂死」,指對無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療或使用藥物,讓病人無痛苦地死去。該詞源於希臘文,意思是「幸福」地死亡。
  • 安樂死合法化之爭:我們以何種姿態面對死亡?
    雖然許多觀點認為,中國實行「安樂死」合法化的條件尚不成熟,最終「安樂死」也並未被寫入正式頒布的《民法典》中,但「安樂死是否應當合法化」的爭論卻在當今世界各國持續上演。支持將「安樂死」合法化的觀點通常包括,人對自己的生命擁有自主權,就像拳擊手、賽車手可以選擇是否讓自己的生命在競技中承擔一定的風險一樣,選擇如何死去同樣是一個人處置自己身體的自由。
  • 中國第一個安樂死的名人,面帶微笑離世,安樂死合法化好不好?
    他是臺灣著名體育主播,也是第一個赴瑞士執行安樂死的亞洲人,享年85歲。傅達仁的晚年飽受胰腺癌的折磨,曾是籃球選手的他暴瘦到只剩90多斤。大家都知道,胰腺癌有「癌症之王」之稱,患上胰腺癌不僅產生劇痛,而且也沒有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因此是個既痛苦又希望渺茫的癌症。傅達仁幾乎每天都告訴兒子自己快死了,在生命最後的兩年,他曾積極推動安樂死合法化,但卻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 「安樂死」寫入民法典恐為時尚早
    4月2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分組審議民法典人格權編草案時,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李傑、馬一德建議,「安樂死」寫入民法典人格權編,「經醫學界定,無法救治且無法減輕病痛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有權依法自主決定實施安樂死」。李傑認為,應該有安寧療法或者是姑息療法,人的最終尊嚴應該受到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