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潔:疫情對每個人都是一個重新塑造

2021-01-09 騰訊網

關注「Amelie注目深圳」,將文藝進行到底

邊聽音樂邊看字

金石鳳墨-坐看雲起時

卡紙水墨

27×24cm

2020年

Amelie:1月23日武漢封城這天,你在哪裡?當時第一反應是什麼?做了哪些應對的事情?

徐潔:1月23日,是我們一家四口在新加坡度假旅行的第二天,人們都沉浸在迎新春過大年的傳統佳節裡,沒想到疫情來得那麼迅猛嚴重。身居異國他鄉,我的內心特別焦急。理應在重大事件上與國人同甘共苦共命運才對,竟然有在外逍遙遊的慚愧。彼時,一切似乎遙不可及和未知,新加坡天氣炎熱,人們不受任何幹擾和影響,享受著陽光城市的異國風情,但因為疫情,無疑多了關注和討論的共同話題。

Amelie:封城至今,你每天的日子是怎樣度過的?在吃飯、閱讀、創作、陪伴家人、發呆等不同的宅家活動中,最難以忘記的是哪些?做了哪些療愈自己的事情?

徐潔:踏入庚子正月,繼續新加坡馬來西亞行走。我們一家一直走哪兒都找超市、便利店購口罩,口罩極其緊缺,遺憾新加坡所去之地都沒有,這讓人非常失望。好在,女兒平素在家,因我們母女倆都有鼻炎關係,平日裡整理家什、搞衛生有戴口罩習慣,家裡口罩自是不缺。讚嘆有小棉襖真的好好。但仍需添置,好在終於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購上了,當時商店只剩有兩盒,取捨之間,我們選購一盒,留下一盒給比我們更需要的人士。

大年初三,從新加坡出關。機場熙熙攘攘的人群,人人佩戴口罩。一切尚好。

抵達深圳之後,氣氛儼然不同,空氣中瀰漫著緊張,提防,懷疑和戒備,大家都保持1米距離。自此,開始居家自我隔離的日子。

@安靜。內心、街道、城市與天倫溫情。沒有一個春節像今年這麼像個春節,但代價昂貴。

@最難忘:太湖石入紙,心與筆在石窟隆洞穴穿梭遊走。忘我滿心歡喜。石,沉睡中透巨大的安靜,折射生命能量。

金石鳳墨-清風徐拂

徐裕國畫/徐潔書

卡紙水墨

27×24cm

2020年

Amelie:這50天來,你的心態發生了哪些變化?

徐潔:自認為變化很大,但也不大。平日裡我就是獨行、獨處、獨立之人。疫情發生後,面對高速運轉的列車,來了一個猛列緊急剎車。威力巨大,平等同一,不分長幼、富貴、貧賤,全民宅居。沒有任何一個理由能夠讓我們如此迅速停歇、安靜下來。

以前總覺時間太快,囫圇吞棗,很忙,好多事沒做完。這次反而是個靜下來的時刻,我們的節奏太快了,缺少讀書思考和冥想的時間。而城市,終於也可以透氣歇會兒。之前每天車水馬龍,急速奔弛。當世界終於在這一刻打了個趔趄停了下來,感覺正好和自己內心吻合。這樣靜下來的節奏,充滿著生命刻痕與軌跡。當然,儘管沉重,但足顯寶貴。

金石鳳墨-竹+書

徐裕國畫/徐潔書

卡紙水墨

27×24cm

2020年

Amelie:疫情對你衝擊最大的是什麼?你思考最多的問題是什麼?

徐潔:@藝術無為,藝術有為。筆筆皆為,道道無需。可輕可重,可重可輕。

@當愛成為痛。平安健康活著,活著是王道。

@利他的心,多做公益,以文化名義。

@守真,善美。

@藝術在經濟社會,疫情當前,有無問津?

@自問。

金石鳳墨-春夏秋冬

卡紙水墨

27×24cm

2020年

Amelie:未來的生活狀態、工作以及活法 ,會做哪些調整嗎?

徐潔:@會的

@應更多時間陪父母雙親

@復歸於嬰。平和平視平淡樸素無華。

@懷柔和平善待一切,包括新冠病毒!

@回歸女性本位

@藝術高於生活。但源於生活本真。藝術返歸生活。

@藝術回歸書房書齋,而非工作室。

@飛浙江陪雙親,繼續第二輪自我隔離。和疫情無關!

@2020,我覺得凡是在重大事件面前,其實對每個人都是一個重新的塑造和重新開始,也充滿了機遇。在逆境當中,有時真的可激發人的想像力,也有無限的機遇,無限的選擇,多種可能性。

金石鳳墨-芳池寫鳳文

卡紙水墨

27×24cm

2020年

金石鳳墨-與子同裳

卡紙水墨

27×24cm

2020年

徐潔,字菲卿,號草壇鳳俠,齋館石廬,漢字水墨藝術家,中國女性藝術代表性藝術家。現為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書畫研修班導師,中國當代女子畫會副會長,深圳市女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作品曾多次國內外舉辦個展、聯展並被收藏。出版若干個人書畫集。

圖片由被訪者提供,特別鳴謝

本期作者

尹維穎

「Amelie注目深圳」創始人、主編,資深媒體人。畢業於武漢大學人文學院,先後在《南方都市報》、《晶報》擔任記者、編輯。著有《注目:一位文藝記者的職場遇見》一書,熱愛寫作與旅行,希望找到更好的自己。

疫情下的藝術家系列

(雙擊圖片閱讀)

疫情下的武漢人:不應忘記的

李蕾:慢慢鎮定,慢慢療傷

蒯連會:感受時間的wave,在日常中發現意義

謝中霞:只有創作狀態才能排除焦慮。

周力:先好好活著,再繼續好好工作

黃佳:藝術在疫情面前能做什麼?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疫情過後,每個人都要重新審視下自己的生活
    已經過了正月十五,在我們老家過了十五就證明年也就過完了,可是今年由於新冠的疫情都還沒有外出工作,只能待在家裡等待疫情的解除!很多人的習慣和計劃都被打亂了,也漸漸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我也在這次疫情中發現,明白了很多:1,關於居家生活:家裡一定要多囤點食物,學會做飯。不至於在家幾天就只是吃泡麵,點外賣(現在外面也叫不了)。至少培養一個愛好,讀書,養花等,只要自己喜歡的。這是一個人獨處的能力。
  • 廣東電視臺臺柱級主播徐潔,十大金牌優秀主持人
    廣東廣播電視臺臺柱徐潔,原《630新聞》主持人,現在主持《珠江新聞眼》節目,曾獲廣東電視臺優秀主持人稱號,南方影視集團十大金牌主持人。近日我在網上查閱她的資料發現了有誤,有人寫她是復旦大學教授,這個肯定是編寫的人張冠李戴了,在復旦大學做教授這個徐潔應該是同名同姓的另一個人,是一個出生於1952年的徐潔。而主持人徐潔出生於1971年,畢業於廣州醫科大學這個也應該不是太準確。不過她做主持人前做過護士卻是真的。
  • 美女主持徐潔曾經是兒科醫生,但仍是珠江臺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曾經的珠江電視臺出現了一系列讓觀眾們喜聞樂見的電視節目,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掀起了一陣觀看熱潮,而其中很多電視節目當中的主持人也是讓人印象深刻。這麼多年過去了,有些主持人慢慢淡出了觀眾的視野,有的甚至去世了,但一提起他們,廣東觀眾仍然十分印象深刻。在這些優秀的主持人當中,一定少不了徐潔的存在。
  • 廣東電視珠江臺《630新聞》主持人徐潔,不但顏值高而且端莊大方
    徐潔於1971年6月26日出生,身高162cm,體重47公斤,畢業於廣州醫科大學。剛畢業時的她曾經當過一段時間的兒科醫生。從小喜歡做主持人的她經過努力刻苦和精心準備最終如願以償實現了自己的主持人夢想。她和徐少輝、江雪鴻一起成了珠江臺《630新聞》的固定主持人。
  • 疫情之後,每個中國人都需要重新認識男女平等
    因為,任何一個試圖在某個領域做出一些成績的人——不論男女——都不需要理由啊。如果你覺得電影明星離我們的生活太遠,多數電影中的所謂女權也是在變種女拳或迎合男權的偽女權,那麼舉一個當下的現實例子:看索尼中國官微15號發的這條微博。這是典型的、因為刻板印象而造成的潛在性別歧視。
  • 疫情期間,坐得住的人是真正的高手!每個人都要懂得與自己溝通!
    靜能生慧,作為個人,我們最重要的是靜下心來,經歷過這次疫情,重新思考什麼是對我們真正有價值的,什麼是短暫的;重新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重新思考你的工作、你的家人、你的人生。但是,很可惜,很多人壓根靜不下來,不會與自己交流,不懂得反思。
  • 每個時代都需要重新解讀《小婦人》
    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多部原定上映的奧斯卡影片無法在在國內上映,紛紛撤檔。在過去的版本裡,馬奇姑姑都是比較片面的功能型角色。她會給予馬奇家一定的經濟援助,但同時也會插手四姐妹的戀愛婚姻。就像梅格選擇的對象不合適,她就一直在旁幹擾。但新版本中,她起到了一個啟發者的角色,讓喬重新認識到婚姻的本質與追求自由的代價。喬面對婚姻這個問題,堅持道:「我要走自己的路。」
  • 聲音好聽的人,一說話就贏了
    其實優叔不太能理解這種想法,因為我覺得每個人的聲音都有自己的特色,沒必要因為自己聲音不好聽而感到自卑。但直到我遇到這個女人的時候才發現,聲音的的重要性比我想像的大得多徐潔不是一個會自己營銷的CEO,之前數次的媒體採訪,她並沒有像導師般侃侃而談。所以,「聲音好聽」是媒體對她的普遍認知,這樣的評價倒是能與她「聲音教練」的身份匹配。
  • 從「三圍」女人到事業女強人 26歲辣媽完成絕地逆襲!
    在全民創業的時代,每個人都會燃起創業夢。徐潔也不例外,她夢想著有一天自己也能成為未來生活的主宰。 幾年前,在她老公的支持下,徐潔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創業——跟美容院合作開了一家美甲店。 因為性格幽默,而又平易近人,徐潔很受顧客和夥伴們的喜愛。許多人都願意聽她分享健康資訊,探討「享瘦」美食製作妙招。喜歡旅行、喜歡運動的徐潔,還經常組織大家一起開展各種形式的運動。她說,這樣既可以增進大家的感情,便於俱樂部工作的開展,更有益於身心健康。
  • 在美國舞臺被重新塑造的《木蘭辭》( The Balled of MuLan)
    百年後的今天,2018年底,音樂劇《木蘭辭》再一次回到了美國公眾的視野,帶著重新定義什麼是「真實的木蘭」的使命。「我想讓觀眾們知道,我們製作的是 追從原作木蘭辭詩篇 而 再次原創了劇目,真實的木蘭故事,而絕不是迪士尼的 花木蘭』, 尤其我們在服裝上做了歷史的還原,我堅持追尋的是有厚度的真實。」《木蘭辭》的製片人以及藝術總監李施羽說道。和一百年前相比,她面對的也許是更大的挑戰。
  • 如果可以重新活一次,每個人都將是成功者
    如果可以重新活一次,每個人都將是成功者一、沒有人會關心你付出過多少努力,撐得累不累,摔得痛不痛,他們只會看你最後站在什麼位置,然後羨慕或鄙夷。二、當你覺得某人很神秘時,才會被吸引;當你覺得某人浪漫時,才會愛上;然而這都轉瞬即逝。只有當你覺得某人成為習慣時,生活才開始。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福旦夕;凡事看開點,換一種角度去想就不一樣,換一種心理態度去對待某些人和事。你回發現更多的好處,對自己或是他人更有益。
  • 張嘉益: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
    無論從事戲劇演出還是影視劇演出,我都會遇到很多置景和美術等工種的同行,他們做的其實都是類似於裝臺的工作。但是要真正深入了解一份工作的點點滴滴,還是要走近從事這份工作的人。 《裝臺》開拍之前,我跟隨劇組提前一個月來到西安的城中村體驗生活,近距離觀察裝臺人的日常工作與生活狀態,還跟他們一起工作,細緻觀察這份工作的種種細節。
  • 票選小李子的冷門角色,重新塑造的「羅密歐」形象,當選第一
    北京時間2020年3月14日,好萊塢相關論壇上,就發起了一個面對影迷們的調查——票選小李子的冷門角色,其中,小李子在現代版《羅密歐與朱麗葉》中,重新塑造的「羅密歐」形象,當選第一。這部電影不算火爆,在飾演新羅密歐的時候,小李子也沒有大紅大紫,這個角色在許多人點評小李子的演藝生涯中,罕見被提起。
  • 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和優勢
    自我反省對每個人來說都很嚴重。要真正了解自己,客觀、中肯地評價自己,往往比正確認識和評價他人困難的多。能夠自我反省的人是聰明勇敢的人。能夠做到這一點是成功的一半。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認為了解自己不僅是最困難的事情,也是最殘酷的事情。客觀的冷靜分析和判斷他人和外部事物並不難。但是當手術刀伸向自己時,並不一定能讓人平靜和公正。然而,自我反思是自我超越的基本前提。
  • 疫情期間的相親故事,願相識後的每個人都有一個對象
    春節,外出打工的人都回家了,由於疫情的影響,假期延長,跟家人相處久了,媽媽們都喜歡絮絮叨叨,而且會積極的安排相親。儘管疫情大家不能出門,也不能影響相親活動,媽媽們相互間確認好了雙方的家庭背景,年齡,工作等等,然後互相留個電話加個微信。
  • 即日起杭州「白事」從簡 防控疫情!
    即日起杭州「白事」從簡 防控疫情!發布時間:2020-02-04 16:51:53 Tue  來源:杭州網杭州網訊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入關鍵時期,為打贏這場阻擊戰,根據杭州市政府《關於實施「防控疫情,人人有責」十項措施的通告》精神,有效避免人群聚集,防止交叉傳染,保護市民群眾的生命和健康安全,杭州市民政局現將 「白事」從簡相關要求公告如下:
  • 查德威克·博斯曼死後,《黑豹》將不會被重新塑造
    漫威影業周四表示,他們不會重新塑造已故的查德威克·博斯曼(Chadwick Boseman)所扮演的角色。「(博斯曼)對黑豹特查拉的刻畫是標誌性的,超越了漫威過去任何媒介對該角色的演繹,正因為如此,我們不會對該角色做出反應,」漫威工作室負責人凱文·費吉在迪士尼投資者日的演示中說。「然而,為了紀念查德幫助我們建立的遺產,我們希望繼續探索瓦坎達的世界,以及第一部中出現的所有豐富多樣的角色。」
  •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以重頭來過,只可以重新設計
    這個世界好像每個人都有說不完的傷心,道不盡的遺憾。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假如」也沒有什麼「如果」,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以重頭來過,只可以重新設計。記憶像是倒在掌心的水,不論你攤開還是緊握,終究還是會從指縫中一點一滴的流淌乾淨。其實,當你的背影消逝在人群中時,我就已經默默地離開,不帶任何聲響。
  • 《1/2的魔法》內部打破,重新塑造自己
    電影帶我們做了一個大夢,時間節點1是男主18歲生日,清晨穿上父親留下的衣服,男主決定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之後鏡頭又切入了男主糟糕的現實生活。時間節點2是男主收到父親的成人禮物,講男主帶離了糟糕的現實生活,進入魔幻的故事中,故事漸漸開始進入甜蜜期,經過一家人的共同努力,終於得了圓滿的結局。時間節點3是太落山,一切夢幻的故事都被清出現實世界,一切貌似不曾存在過。
  • 是什麼讓我們「每個人都了不起」
    鏗鏘有力的語句讓人激動,真摯深情的賀詞讓人心動。聆聽,每一句話都讓人心潮澎湃;思考,每一個字都盪氣迴腸。談到抗疫史詩時,習近平主席在新年賀詞中說,「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每個人都了不起!」這句話深深觸及我的內心。「每個人都了不起」激勵我們,2021年更應奮鬥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