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飲食,可謂一早一晚,過早和宵夜最為經典,有「早嘗戶部巷,夜吃吉慶街」之美談。武漢菜秉承湖北菜系風格,匯聚東西南北精華,菜品豐富多樣,又自成特色,是著名的「美食之都」。
湖北菜,又稱楚菜、鄂菜,是我國傳統菜系之一。湖北各地名師大廚循歷史上鄂菜特色,集南北各派之精華,形成了熔漢沔風味、荊宜風味、襄鄖風味、鄂東南風味、鄂西南土家族苗族風味於一爐的鄂菜魚饌特色。以烹製淡水魚鮮技藝見長,以「味」為本,講求鮮、嫩、柔、滑、爽,富有濃厚的江南水鄉特色,自成體系,被列為全國十大菜系之一,在中國烹飪百花園中獨樹一幟。
武漢市的著名小吃很多,其中老通城的三鮮豆皮、四季美的湯包、蔡林記的熱乾麵、順香居的燒麥、福慶和的牛肉豆絲、小桃園的煨湯、田啟恆的糊湯粉、謝榮德的面窩並稱武漢八大名小吃。其中又以老通城的三鮮豆皮、小桃園的煨湯、蔡林記的熱乾麵、四季美的湯包合稱武漢「四大名小吃」,是武漢人過早的首選。讓很多「老武漢」如數家珍。著名的美食街區有武昌戶部巷、黃陂好吃街、漢口吉慶街等。
湖北武漢,這10大經典老字號美食,全吃過你是地道的武漢本地老人。
清蒸武昌魚
清蒸武昌魚,是湖北省的一道傳統名菜。製作時通常選用鮮活的武昌魚為主料,配以冬菇、冬筍,並用雞清湯調味而成,口感滑嫩,清香鮮美。
紅苔炒臘肉
紅菜苔炒臘肉是一道菜品,經典鄂菜,製作原料主要有臘肉、紅菜苔、蒜苗等。炒至辣椒香味溢出,再加入蒜苗翻炒至熟即可出鍋。
蟹黃魚翅
蟹黃魚翅,是武漢特色傳統名菜。製作時以幹豆腐為主料,烹飪技巧以燒為主,口味屬於鹹鮮味。該菜的特色為魚翅脆嫩,蟹黃蟹肉油潤香糯,湯稠味鮮。秋令時鮮,高檔宴席必備。此品以素託葷,四季皆可製作,色澤黃紅,口味鹹鮮,是為上品。
黃陂三合
黃陂三合是武漢市郊縣黃陂民間的傳統佳餚,已經流傳數百年。三合是魚丸、肉丸、肉糕三樣菜看合而為一的統稱。武漢市黃陂區有一句流行語:「鯿魚肥美菜薹香,黃陂三合圖吉慶。」來木蘭山旅遊,這三樣美食都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黃陂三合」也稱「黃陂三鮮」,由魚圓、肉圓和肉糕組成,製作工藝繁雜。這三樣菜合燒雜燴,肉有魚香,魚有肉味,色香味美。
豆絲
豆絲是以綠豆、大米等為原料,磨碎成漿,在鍋裡攤成皮,切成絲,湖北人很愛吃,有湯豆絲、幹豆絲、炒豆絲等多種吃法。豆絲是武漢市黃陂區的三大傳統小吃之一(還有黃陂三鮮、黃陂餈粑),也是長江中下遊區域的農家傳統食品。
熱乾麵
熱乾麵既不同於涼麵,又不同於湯麵, 麵條事先煮熟,過冷和過油後,再淋上油、醋、辣椒油菜等配料,更,增五香醬芝麻醬、香油、香加了多種口味,吃時麵條纖細爽滑有筋道、醬汁香濃味美,色澤黃而油潤,香而鮮美,有種很爽口的辣味,是祖傳秘方,誘人食慾。
三鮮豆皮
三鮮豆皮是湖北武漢人早點的主要食品之一,也是民間極具特色的地方傳統小吃之一。三鮮豆皮是糯米和豆皮合作而成,以餡中有鮮肉、鮮蛋、鮮蝦(或鮮肉、鮮菇和鮮筍)而得名。
龍配鳳
龍鳳配是一道武漢的漢族傳統名菜,有千餘年歷史,屬於湘菜、鄂菜,起源於古荊州。魚酥味鮮,略帶酸甜,雞嫩肉香,鹹甜可口。主要食材是魚和母雞。一龍一鳳,象徵著吉祥如意。現今多為喜宴上的大菜。
湯包
湯包,顧名思義,是一種包子,但是裡面是有湯的,和小籠包的區別在於,湯包比小籠包稍大,而且更注重湯的味道,有些湯包還做成用吸管來吸裡面的湯汁,餡味和皮味可能要稍好一些。
面窩
面窩, 是武漢的小吃之一,也是武漢特有的。通常只在早餐時間(武漢人稱為「過早」)提供。因四周厚而中間薄得乾脆成了一個小洞,呈凹狀,武漢人不習慣叫它「面凹」,而叫它「面窩」。面窩創始於清光緒年間。還有一些小面窩,用的鐵勺內部較小。
這10大經典老字號美食,去湖北武漢旅遊,一定要嘗一嘗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