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部戰區海軍某艦船裝備技術保障大隊組織退伍老兵和部分官兵代表與駐地政府一起為新兵家庭送去「光榮之家」門牌。
鑼鼓喧天,橫幅齊懸。一大清早,孟女士一家就在村口翹首以盼。「不光俺自己,俺們全村都覺得光榮」,看著手裡的「光榮之家」門牌,新兵張寶龍的父親笑得合不攏嘴。「娃去當兵了,有出息了」。四周的鄰居被鼓聲吸引,紛紛從家裡出來誇讚張家的娃兒有出息。
「當兵入伍咋這麼大陣仗」,被鬧聲吸引出來的王阿姨面帶疑問。「阿姨,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為烈屬、軍屬和退役軍人等家庭懸掛光榮牌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每年八一建軍節前或是春節前要為現役軍人、退役軍人懸掛光榮牌的。」
官兵們藉此機會也為王阿姨講清了大學生入伍、士兵退役安置的相關政策和待遇,並結合自身實際給她算清了當兵入伍後的榮譽帳、前途帳、閱歷帳、經濟帳等。「政策待遇這麼好,明年俺也要把兒子送到部隊當兵去」。
官兵們驅車來到新兵楊凱所在的小區,遠遠得看到他母親站在單元樓門口揮手。考慮楊凱的年紀與義務兵龐超文相仿,經與同行的地方政府人員溝通,由他為楊凱的家人頒發「光榮之家」門牌。
「楊凱入伍兩個多月了,這是他第一次離家這麼久……」看著眼前與自己兒子年紀相仿的龐超文,楊凱的母親想起遠方當兵的兒子,緊握著他的手幾度哽咽。「阿姨,部隊夥食很好,而且戰友們也都互敬互愛,您不用擔心」,握著楊凱母親的手,義務兵龐超文仿佛看到了自己媽媽的身影,不住的講著部隊裡的趣事寬慰她。「敬禮!」臨走時,官兵們用軍人崇高的禮節向楊凱的母親道別。
「好!太好了!」 閆金友看著門上掛著的「光榮之家」門牌嘴裡不住地念著。新兵閆恆偉的父親曾是一名海軍,他時不時地還會給閆恆偉講部隊的故事,說自己脫下軍裝的遺憾。受父親影響,他從小就在心中埋下了從軍入伍的種子,立志要彌補父親心裡的遺憾。大學剛一畢業,閆恆偉就報名參軍,這一舉動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光榮牌」下,官兵們給閆金友講部隊現在的發展,講軍人的政策待遇。「部隊的待遇好,政策好,戰友情更好,有機會我要再回我的老單位探探親」。看著眼前年輕的官兵,閆金友仿佛又回到了軍營,看到了他曾經戰友的模樣。
一路顛簸,一路前行,車輛漸行漸遠,光榮仍在路上……
作者:姚徵 沈家鵬 魏偉 劉勇坊
來源:海軍新聞
責任編輯:唐詩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