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終於發現不對勁,自己遵守華為禁令,美國人卻在和中國做生意

2021-01-18 網易

2021-01-05 17:48:14 來源: 浩若蒼穹

舉報

  川普政府在上臺以後對中國採取了一系列的強硬政策,也就使得中國很被動。尤其是在此前美國對中國進行的華為制裁行動,更是造成了很多惡劣的影響。很顯然美國在這一過程中並沒有考慮到真正的市場自由,完全是以自己的利益優先。不過在所有人認為美國的這種制裁行動是針對中國的時候,歐洲終於發現不對勁,自己遵守華為禁令,美國人卻在和中國做生意。

  

  美國政府玩起坑人政策

  歐洲科技行業在近期就發現,美國政府已經開始,玩起坑人的政策,他們一方麵團結歐洲盟友,要不斷去抵制華為,共同排斥中國企業,而且歐洲企業也的確這麼做了,他們已經開始陸續停止了與中國華為的合作,雙方的關係也變得日趨緊張。但是美國在這個時候卻仍然和被制裁的中國企業做生意,甚至一些美國企業還代替了原本的歐洲企業,與中國華為進行了一些零部件的合作過程,很顯然在這種制裁活動中,美國在逐漸代替歐洲企業在中國市場的地位。

  

  這種非常陰暗的做法的確讓歐洲企業感到不妙,不過現在已經晚了,因為這些歐洲企業,已經無法正常與華為合作。畢竟這些歐洲生產晶片和晶片製造設備的企業基本上都收到了,美國制裁措施的影響,他們很依賴美國智慧財產權,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也就陷入到了被動之中,而美國則在進一步加強合作的情況下,讓本國收穫了更多的利益。與此同時,美國也並沒有對外公布哪些美國公司得到了豁免許可,很顯然這是有目的的行為。

  歐洲許多龍頭企業在社區華為企業的合作之後,整體的業績都有了下降,因為中國市場對他們非常重要,美國制裁的不僅僅是華為企業,還有其他很多科技企業都受到了影響,而這樣的做法也就意味著歐洲企業無法正常去融入中國市場當中,也就失去了提升自身能力的機會,很顯然美國的這種做法已經讓美國完全在這一市場中佔據主導。

  

  歐洲企業醒悟

  當生意在受到各方面壓制的情況下,歐洲企業也終於醒悟了,很顯然這種制裁活動,針對的不僅僅是中國,更是針對歐洲各企業。其實美國在與很多同盟國進行合作的時候都會擁有兩面派的做法,他們一方面會選擇與這些歐洲國家進行合作,另一方面會努力擴大自己的利益,於是美國宣稱的公平也就無法得到更好的落實,所以這種自由競爭已經變了味,而美國則在不斷通過各種制裁活動壓制,其他國家,就連同盟國也不會放過。

  

  這些歐洲國家在當前已經逐漸醒悟,在未來要想真正擁有更好的發展,就必須按自己的方式行事,儘可能擺脫美國的限制才行,否則終究會面臨這種窘境,因此歐洲企業在當前也準備出資,1450億歐元用於半導體方面的研究,從而再次爭取中國市場。很顯然美國在這種制裁活動當中已經對其他國家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而且各個國家也都對美國的這種做法感到非常痛恨。

  

  不過在美國擁有先進技術的情況下,終究無法去作出更合理的調整。無論是歐洲企業還是中國華為,在今後的發展中也需要去進行更合理的改變,只有突破這種技術上的封鎖,才能真正擁有更合理的表現,這很顯然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畢竟美國在科技領域一直都佔有領先地位,但是隨著各國的不斷發展,終究會打破美國一家獨大的優勢,從而徹底改變世界格局。

  參考資料:英國《金融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不跟華為做生意40%營收沒了!美國禁令下,華為供應商們如何生存?
    知情人士還透露,高通希望能夠繼續向華為出售用於製造手機和智能手錶等通用器件的晶片。報導稱,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IA)承認,曾多次安排企業與美國政府的磋商會談,以幫助(行業公司)遵守禁令,也藉此向政府官員介紹禁令對(美國)公司的影響。「對於與國家安全無關的技術,似乎不應該被納入禁令的範疇。我們已將這一觀點傳達給政府。」SIA全球政策副總裁吉米·古德裡奇說。
  • 美國下禁令就有用?歐洲瘋狂搶購,「迫使」華為成為世界第一!
    歐洲電信運營商開始搶購華為5G設備12月5日,俄羅斯塔斯社報導稱,今年第三季度全球電信設備報告顯示,華為企業同心鎖設備的全球市場份額佔比穩居全球第一,由此可見美國的霸權制裁併沒有對其造成巨大影響。報導指出,現在一些歐洲的電信運營商嘗到了甜頭,已經開始搶購華為5G設備。
  • 川普打壓中國,歐洲卻發現不對勁:其實是衝著我們
    近期,美國商務部以「與軍方有關」和「保護美國國家安全」為名,又公布了兩份「實體清單」,沒有美國政府頒發的許可證,美國的出口商不得向清單內的實體出口、轉讓技術或商品。近兩年,中國多家企業被列入這類「黑名單」,遭受美國制裁,發展受到很大影響。歐洲卻發現不對勁:其實是衝著我們來的。瞞不住了,歐洲企業在中國的市場被美國佔據。
  • 華為禁令再次被修改,美國僅允許自己的企業與華為合作
    今年的華為可謂是一波三折,本來在5G上取得重大成功的華為,本以為會創造中國的歷史,將打破美國在科技上的統治地位,可是讓華為和我國人民萬萬沒想到的是,華為的崛起讓美國感受到了威脅,於是以川普為首,開始對華為發布一連串的禁令。
  • 考研英語時文賞讀(92):美國公司想方設法繞開禁令給華為供貨
    作為川普政府針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的出口禁令的主要對象,美國大型科技公司正在想方設法在不違反美國監管規定的情況下,對這家被列入黑名單的中國科技巨頭恢復供貨。   美光科技(全球最大的存儲晶片製造商之一)周二表示,在確認提供給華為的部分產品不違反美國法律後,該公司恢復了對華為的供貨。
  • 澳剛去WTO告中國,卻發現在華為問題上自己先挖了坑
    上個星期,澳政府要向世貿組織(WTO)告狀終於有了行動,但沒過多久,澳媒就發現一件麻煩事:兩年前,澳政府在5G建設方面跟隨美國禁用華為,結果給自己挖了個坑。中方表示,澳沒有通知WTO要禁止中國的運營商,也沒有公布任何相關的官方文件。也就是說,澳政府禁止華為進入澳5G市場的做法存在程序不當問題,具有商業歧視的意味。而中國對澳大麥實行「雙反」政策,是在調查了一年多的情況下,於今年5月公布決定最終的裁定結果。因此,在禁用華為方面,澳政府論點不足。澳媒發現,這是澳政府給自己挖的坑,不利於對中國展開關於大麥關稅的調查。
  • 華為和小米化敵為友,共抗美國禁令
    華為手偏向於商務人群,個人不太喜歡其造型小米主打手機,還涉及電視、智能家居類,風格偏年輕化這兩家中國的手機大佬,一直出了競爭狀態。華為的近況,很艱難自從去年5月,美國開始「拉黑」華為以後,華為的主題就一直是"生存"。
  • 針對對美國禁令,華為、海康威視均有備胎
    針對美國採購禁令,昨天,華為和海康威示同時發布消息稱有備胎。華為啟動「備胎」計劃,這項計劃包括規避使用美國技術製造終端產品的「南泥灣」項目。新筆記本產品將不包含任何美國技術。海康威視則表示公司很早就開始對禁令做了相關的預案,包括增加原材料庫存和尋求替代材料等,目前公司所使用的各種元器件,都有相應的備選,一切正常。
  • 荷蘭媒體:晶片禁令對華為效果有限,中國光子晶片助華為脫離險境
    每個國家都有各自擅長的科技領域,也都會優先發展對自己有益的尖端科技,在各自的不懈努力下,每個國家都築起了高高的科技壁壘,一般來說,現代科技的壁壘已經越來越難以被打破,幸好我們國家這些年的科技發展也是不慢,在各類科技領域上也取得了不錯的成就。
  • 美國真面目終被揭曉?歐洲幡然醒悟:美國搶了我們在中國的生意!
    據《環球時報》援引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日前,歐洲科技公司高管和外交官紛紛指責美國利用對華制裁將他們排除在了中國市場之外,同時為美國公司提供豁免。換句話說,繞了一大圈,歐洲終於發現,美國對中國制裁,實則是衝著歐洲,最終搶佔歐洲對華市場。
  • 無視美國禁令,歐盟17國推出1450億半導體計劃,華為不再孤軍奮戰
    首先就是從晶片方面切斷華為的供給,讓世界頂尖半導體企業在沒有美國允許的情況下,不允許對華為出售晶片。 歐洲各國加大投資力度 據環球網報導,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將歐洲企業排除在中國市場之外,導致歐盟企業損失慘重。
  • 華為有希望了?歐洲巨頭送千億晶片支援,無美國技術川普管不到
    圖為華為商標自從美國方面宣布對華為進行晶片禁運之後,很可能將導致華為市場萎縮,與此同時,歐洲巨頭馬上就送來了千億晶片支援,這家晶片巨頭就是英飛凌,並且它還宣布將無限制對華供貨,因為沒有美國技術所以川普也管不到
  • 禁令大限將至 華為將成哀兵?
    「在晶片裡的探索,過去華為十幾年從嚴重落後,到比較落後,到有點落後,到終於趕上來,到領先,其中華為投入了極大的研發,也經歷了艱難的過程,但是很遺憾在半導體製造方面,華為在重資產投入型領域、重資金密集型的產業裡沒有參與,只是做了晶片的設計,沒搞晶片製造。」餘承東不無惋惜地說道。
  • 「禁令」再次升級?華為、中興始料未及,外媒:意料之中
    從2017年開始,川普政府就開始針對華為、中興做出一系列的動作。剛開始對華為只是部分手機禁止美國軍隊購買使用,覺得華為產品不安全。到2018年4月16日晚,川普政府發布禁令,禁止美國企業購買中興設備。
  • 華為重磅發布會後,谷歌終於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急求美取消禁令
    綜合多家外媒本月27日報導,谷歌已經向美國提出申請,請求取消對華為的禁令,允許谷歌繼續跟華為合作,為華為智慧型手機提供GMS移動服務。谷歌對華為的態度為什麼會180度大轉彎呢?這跟近日華為召開的一場重磅發布會有直接關係。
  • 麥可·雅各比德斯:川普的華為禁令將對美國自身造成嚴重傷害
    美國認為使用華為設備將帶來安全風險,美國試圖說服自己的西方盟友們把華為設備排除在5G網絡建設之外。然而在這個問題上,美國並沒有取得完全的勝利。美國對華為的打壓行動如今已經升級為一項波及範圍更加廣泛的禁令:任何美國公司(以及任何在美國擁有利益的外國公司)都不得與華為公司的任何部門有任何的業務接觸。華為旗下風頭正勁的消費者部門(也就是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也受到了影響。
  • 美國禁令會導致華為大規模裁員嗎?寧可向前一步死,絕不退後半步
    今天,華為全聯接2020在上海開幕,「美國禁令對華為影響幾何」為全球媒體聚焦的焦點。「大家都知道,華為現在遭遇很大困難。持續的打壓,給我們經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具體影響仍在評估中,求生存是我們的主線。」開幕式上,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表示,華為將使出全部力量幫助供應鏈強壯和成長,這也是幫助華為自己。
  • 「過度解讀美國禁令」,扣押華為物資!偉創力或被索賠數億元
    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華為在律師函中表示,今年5月美方針對華為的「禁令」出臺,隨後的「近兩個月時間」,偉創力中國公司「無視中國法律」,拒絕歸還華為在偉創力珠海工廠價值約4億元人民幣的生產設備、原材料和半成品。
  • 美國修改禁令後,餘承東說出華為被打壓原因,華為強硬回應有信心
    也就是因為華為在5G領域內領先,美國不斷升級對華為的打壓、限制政策。2019年,美國出臺禁令,禁止華為使用美國相關企業的技術和元器件。同時,美國還要求盟國都不要使用華為5G產品,一旦使用,美國也想方設法遊說、打壓。
  • 美國「晶片禁令」後,其實臺積電才是最大受害者?華為:難兄難弟!
    在華為被美國加入「實體清單」之後,美國再次宣布了一項措施,就是發布了「晶片禁令」,這一禁令明顯是針對華為的,因為美國將華為加入「實體清單」的目的是打壓華為,但是華為沒被打壓反而發展得越來越好,所以才有了這項禁令的發布,但其實臺積電才是其中最大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