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洪尚秀獲70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最佳導演的,是這部全程靠聊天吃飯撐起的《逃走的女人》,當然這對熟悉他的影迷來說,再正常不過。拍攝上最大的動作無非是很明顯的變焦推拉,鏡頭乾淨簡潔,幾位演員在其中完全放鬆,專注於談話吃喝。構圖的選擇很適合拍攝日常生活,這些都是洪尚秀電影的常態。
金敏喜扮演的女主角因丈夫出差,到三處拜訪(打發時間),類似的場景、物件在三個地方也反覆出現。看完後,除了咽幾下口水,劇情上沒有更多能吹起波瀾的地方。首先是三次用餐,不得不說洪尚秀的女主角好有口福:烤肉加飯後水果,麵條配葡萄酒和堅果,咖啡、麵包和蘋果塊,吃喝不停。侯孝賢導演曾表示,只有讓群眾演員吃東西,才能使他找到最自如的狀態。影片中,單是用水果刀削蘋果皮清脆的刺啦聲,就很讓人饞了。
從滿足味覺開始,自然地過渡到彼此都在意的感情問題。女主角三次進餐時都提到這是五年來第一次和先生分開,「在他眼裡,愛人就要形影不離,這很正常。」甜蜜感悄悄滲出,但被好友問及你愛他嗎?又猶豫,覺得難以說清,只感到自己每天都被以不同的方式愛著。愛,也的確是說不明白的。
被拜訪的其他三位女性都處於不同的情感狀態下。第一位在遠離城市的鄉間居住,經營一個小菜園,同時餵養幾隻流浪貓(導演竟然給了貓咪不長不短的特寫鏡頭)。她忍受不了和伴侶捆綁的日常,偏愛獨處,緊閉的二樓房門恰說明她對個人空間的需要。
影片中有一個場景,女友出門和高個的男鄰居協商是否繼續餵貓的問題,對比之下身材要弱小得多。交談中,女友在態度上很溫和,但言語上毫無退讓的意思,這裡呈現一類不因力量弱就輕易放棄自己立場的女性,正如弱小的流浪貓不應被剝奪生存的權利。第一位被拜訪的女友與這位閨蜜屬於同類人,待人溫和,但有自己不願輕易動搖和改變的想法。第二位朋友處單身狀態,因為會編舞,算半個藝術家。對樓上在酒吧偶遇過的租客抱有好感,希望能進一步發展,但尚未與另一位男性擺脫關係。有獨立存款和生活,處在等待愛情的階段。第三位已經結婚,從她獲得原諒後感激真切地握緊女主角的手,猜測兩人有過情感糾葛。時下正擔憂著自己先生因名聲太大會招來種種麻煩。在會議廳,鏡頭拉近的時候,兩人都專注於談各自的先生與相處狀態。此處,婚姻和伴侶已然成了女人更重要的部分。
洪尚秀電影中,男性的職業多為詩人、作家或導演,此片也是,多少帶點自嘲。與女性的三次對話鏡頭,男性都背對觀眾,只聞其聲,而女人則面對鏡頭,給了更多的正面反應,觀眾可以靜觀其神態和情緒。兩次出現的室內監控器,同性視角下的女性雖然也背對觀眾,但呈現出她們因同一性別,能站在相似角度看問題,互相獲得慰藉。再說養雞一事的隱喻,從三個女人的交談中獲知,公雞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力量才把所有母雞後頸上的羽毛啄光,這也是片頭的場景,其中有對男性虛榮心理的諷刺。
片名為《逃走的女人》,三次風景畫特寫,有山、有海,意為女性從城市和兩性家庭生活中短暫「逃走」,有因丈夫出差的被動出離,有因渴望獨處的主動逃離,也有無意識的,因尚處於獨身階段或少許的空閒帶來的偶然機會,總之其中都少了和男性談話可能產生的分歧(和男鄰居)、困擾(前來「騷擾」,發生過關係的男詩人)和尷尬(過去的熟人)。只有在面對同性友人時,才能展開更直面自身的輕鬆交談。因此,洪尚秀這次從味覺開始,讓女性找回了無男性在場的自如狀態。
最後,粉了金敏喜高領黑色針織上衣,搭配深灰色蓬鬆闊腿褲的穿法,坐姿間盡展慵懶與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