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德國軍官的名字是:威廉·霍森菲爾

2020-10-19 旅讀君

嗯,看了一部電影——《鋼琴家》。

豆瓣評分9.2分,排名No.58。

也許是因為之前看了《海上鋼琴師》,產生了一種先入為主的偏見。

看著看著,忽然發現這部電影的背景是二戰時期。

當然,正如豆瓣網友說的:

「這並不是一部簡單的反映二戰反映猶太人與納粹的影片。人性是很美的,當然,人生的際遇變幻各有輪迴。」

電影的尾聲裡,我才看到人性光輝的一面。因為鋼琴,德軍某軍官和猶太人主角建立了世俗意義下不被允許的友誼。

——「你叫什麼名字? 斯皮爾曼。」

——「斯皮爾曼,一個好鋼琴家的名字。」

軍官持續接濟他,給他食物。

他撐到了二戰結束,迎來了勝利。

而德軍的失敗,軍官成為俄國俘兵。

人生際遇變幻莫測。

也許生在和平時代,他們一定會成為很好的朋友吧。

影片的結尾:

瓦列迪斯洛·席皮爾曼繼續住在華沙,直到死去,他死於2000年7月6日,享年88歲;

而,

那個德國軍官的名字是:威廉·霍森菲爾,僅知他於1952年死於俄國的戰俘營。

最可怕的地方在於,這部電影根據波蘭鋼琴家瓦列迪斯洛·席皮爾曼的自傳體小說《死亡城市》改編。

換句話說,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記得初高中學習歷史,看到「三巨頭」、希特勒,以及1945年……

還有那些對當時的我來說,只是冰冷數字的死亡人數。

記得北野武說過:「災難並不是死了兩萬人這一件事,而是一個人死了這件事發生了兩萬次。」

最近也一直接觸到疫情、糧食危機此類的熱點文章。

只想說,生在和平年代,真幸福。

活著,敏感而細膩地活著吧。

相關焦點

  • 德國軍官的素質
    德國軍官的素質在二戰後期,美國進入法國後,逐漸俘虜了一批德國軍官.美國人把這些德國軍官關押在一個戰俘營裡,對他們表現的比較優待.美國人認為德國軍官具有騎士精神,而且個個都是職業軍人,有很高的軍事素養和堅強的意志,值得尊敬。
  • 四處躲避,逃無可逃的波蘭鋼琴家被德國納粹軍官所拯救
    男主在一處廢墟中,找到了一個罐頭,但是打不開,他躲在一個廢墟的樓頂,直到晚上在出來打開罐頭,只是沒想到沒有打開罐頭,卻引來了一位德國軍官。這位德國軍官,帥氣逼人,他並未直接將其槍斃,而是耐心的詢問男主的遭遇和身世,在得知男主是一位鋼琴家之後,要求其彈奏一曲,男主顫顫巍巍的坐到了破損的鋼琴面前,用自己虛弱的雙手,彈奏出了美妙的音樂,音樂裡面的悽苦遭遇讓這位懂音樂的納粹軍官十分同情。
  • 看猶太主題的電影我都會爆哭,男主和最後的那個德國軍官也太帥了
    每次看猶太主題的電影我都會爆哭,男主和最後的那個德國軍官也太帥了!《鋼琴家》這個片子裡面對 主人公的孤獨無助, 德國軍官的善良。希望世界永遠和平不要再有任何戰爭了,剛看完感覺過了一個世紀,布洛迪的表演實在是太出色了,我最喜愛的男演員。
  • 揭密 | 威廉一世是如何成為德國皇帝的
    溯古追風世界歷史網 www.xhistory.net投稿、合作、版權爭議,歡迎勾搭微客服:976204208探秘 | 德國皇帝---威廉一世威廉一世Wilhelm I(1797—1888年),普魯士國王(1861—1871年在位),德國皇帝(1871—1888年在位)霍亨索倫王朝,這個曾經的歐洲歷史上最幸運的世系
  • 德國海軍戰艦霸氣的名字從何而來?命名的將軍個個儀表不凡
    在二戰當中,德國海軍的艦船雖然不算多,但卻個個有著響亮的名字。除了只有編號的部分驅逐艦、魚雷艇等輔助艦船之外,德國在二戰中的主力軍艦名稱基本上只有兩個來源——人名和地名。俾斯麥號的艦名大家都知道,來源於著名的「鐵血宰相」奧託·馮·俾斯麥,他是德國統一的關鍵人物。至於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雖然大家都知道他是德國公海艦隊之父、是德國海軍在一戰期間的最高統帥,但他的傳奇經歷不僅於此。提爾皮茨生於一個極為普通的平民家庭,16歲就當了兵。他之所以能成為德國海軍的執掌人,離不開德皇威廉對他的青睞與信任。
  • 最後的德意志末代帝王:晚年的德皇威廉二世
    首先小編要說是2016年一部由英國拍攝的戰爭電影《例外》,講述的是1940年5月,德軍佔領波蘭後,一名具有反納粹傾向的德軍年輕軍官被任命為退位皇帝威廉二世的衛隊長
  • 德皇威廉一世真的強拆過那個磨坊嗎?
    磨坊不屬於王室,威廉一世只好派人去協商購買磨坊事宜,但倔強的磨坊主堅決不同意轉讓磨坊。威廉一世一怒之下派人強拆了磨坊。磨坊主一紙訴狀將威廉一世告上了柏林高等法院,要求賠償一切損失。高等法院的法官最終裁定:威廉一世擅用王權,侵犯了磨坊主的私有財產權,應當立即恢復原狀並賠償磨坊主經濟損失150馬克。
  • 《我們的父輩》德國反戰片,揭露了戰爭時期人性的惡、善、厭、偽
    另一名女主角格麗塔是維克多的女朋友,為了想要讓自己的男朋友逃離德國去到美國不惜一切代價幫助自己的男朋友拿到通行證,但是當時的德國軍官幫助格麗塔拿到維克多的通行證以後,就在維克多將要離開德國時秘密的將維克多送往集中營。
  • 明明是部震撼人心的絕世好劇, 卻毀在了名字上...
    千萬不要被這樸實無華的名字誤導,劇中情節一點都不無趣,反而特別吸引人!小編問過很多德國人,都說沒看過這部劇(天了嚕,你們拍出這麼好的劇你們居然不知道!)在國內,這部劇的豆瓣評分高達9.6分!跟《人民的名義》一樣,聽名字一點看的欲望都沒有但是看完之後或許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友情提示:這部劇有超高人氣的湯姆希林小天使!
  • 德皇威廉二世傳奇的一生
    1888年,德國皇帝威廉一世駕崩。同年,威廉二世即位。這裡要說明的是,威廉一世並不是威廉二世的父親,而是他的爺爺。一世死後皇太子卡爾登基,號為「腓特烈三世」,只可惜沒過幾個月因重病而亡。經過調查,系當時英國醫生誤診導致死亡。威廉二世憤懣地高喊:「英國人!殺死了我的父親!」
  • 二戰德國軍官習慣把槍佩戴在左側,作用令人唏噓
    在大部分國家的軍隊中,軍官的佩槍都是放在右側的,然而在二戰時期的德國,軍官們的佩槍卻放在了左側。人的習慣性用手是右手,將槍放在左側不利於在危急時刻拔槍,假如對方是右側掛槍的話,那麼左側掛槍的人會喪失先手權。因為德國軍官的這個習慣,很多人誤認為德國人都是左撇子。其實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大部分德國人的習慣手和我們一樣,都是用右手。那麼德國軍官究竟因為什麼原因,才會將佩槍插在左側的呢?
  • 俄國農夫挖出了70年前德國軍官的儲物箱,裡面有雪茄還有酒
    拿出來裡邊的物件才發現,原來是個二戰德國軍官的衣物箱。箱子密封性能非常好,應該是1944~1945年德國軍人的私人物品,至少在這裡埋了70年。 在箱子的底部,發現了一套德國國防軍官的軍服,幾乎跟新的一樣。
  • 德國戰敗威廉二世的結局...
    須知近代歐洲,任何國家的崛起都不是溫情脈脈、和風細雨的曼妙之旅,在那個弱肉強食、血雨腥風的動蕩年代,普魯士從一開始就註定要用火與劍來鋪就它的王者之路。 德國割讓土地給法國,比利時以及剛剛復國的波蘭等國。德國尚需賠款,並要為戰爭負上全責。因此,許多德國軍人認為他們被背叛,他們認為德國事實上根本不應該輸,這也是後來納粹德國成立的原因之一。 德皇威廉二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起者,他為了讓德國成為世界霸主,不惜以軍事侵略的形式破壞國家和平。
  • 談德國貴族之九:魏瑪共和國時期的德國貴族
    28日,皇帝威廉二世正式退位。德國框架內的其他所有統治者也都相應退位。德國的君主制驟然結束了,連一個過渡都沒有。此時德國有約6萬貴族成員,相當於總人口的千分之一。 貴族制度與貴族特權的廢除共和國建立之後,貴族制度就顯得格格不入、十分扎眼。在為共和國制定憲法的工作中,廢除貴族制度便被提上日程。
  • 他是納粹軍官,監管集中營,戰後猶太人卻聯名救他,和辛德勒齊名
    這句沉重的反思來自於一名德國軍官的日記,他的名字叫做威廉·霍森菲爾德,他就是電影《鋼琴家》中最後出場的德國軍官的原型。導演羅曼並沒有在電影中對這一角色做過多的描述,也沒有對此人的行為有正面或者反面的評價,觀影之人稱讚者有之,批判者亦不少。寥寥幾個電影鏡頭,難以映照霍森菲爾德的一生。實際上,在二戰期間,他幫助過的猶太人並非只有主人公席皮爾曼一人而已。
  • 德國軍官為什麼喜歡歪戴軍帽
    ↑點擊上方「收藏戰爭」關注我們我們在觀看二戰影視劇和紀錄片時發現,很多二戰德國軍官喜歡歪戴著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