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鑑賞:獨領風騷的「白瓷」!

2020-12-27 收藏之旅

收藏之旅: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479期)

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

瓷器鑑賞1:

藏友諮詢:請崔老師鑑定,年代,價格,窖口,值得收藏嗎?謝謝。

藏友您好,您發來的這件外刻蓮瓣紋白瓷大碗,根據其胎釉特徵來看,其趨向於遼瓷的風格,也就是遼宋時期的風格特徵,但是其並不是定窯,很有可能是山西北部一帶窯口所燒制的。現有的圖片距離偏遠,很多細節,尤其是胎質細節看不清楚,需要補充其於自然光線下的高清細節圖再來加以確認。目前看來,外壁的蓮瓣紋刻制的略顯凌亂,化妝土的粉質不夠細膩,釉色偏黃,並且釉質顯得較為渾濁,底部露胎部分胎質略顯偏幹;但是即便如此,目前看來趨向於器物為真品,由於其工藝並不是特別精細,顯示的精度不夠,且上面還有很多鐵質斑點。所以就目前圖片所見的品相,其市場價位大概在人民幣三萬元到四萬元之間,供您參考。感謝您對我的信任,我是崔凱。

瓷器鑑賞2:

藏友諮詢:崔老師你好·,請您·看看這件德化白釉爐的年代是否清中早期?口徑是14釐米,高7釐米,謝謝!

藏友您好,您發來的這件德化白瓷雙獅耳爐,從現有的圖片來看,其基本符合清代中早期的真品特徵。器物底部露胎部分胎質較為緻密,釉層質感也顯得較為瑩潤,整體特徵符合老器物特徵。但是目前看來,釉的光感有些偏硬,釉的透光度略顯偏高,修足的刀痕略顯凌亂,且獅耳的頭部線條並不是特別飽滿。由於其釉的光感有些偏冷,存在一些小疑問,所以需要補充其於自然光線下的高清細節圖片再來加以確認,如果進一步確認器物無誤,市場價位大概在人民幣一萬五千元左右,供您參考。感謝您對我的信任,我是崔凱。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文化,瓷器文化,北方白瓷
    隋唐墓中瓷器總的看來,中小型墓中隨葬白瓷的情況較多。白瓷常常與其他釉色瓷器共出,如青瓷、黃瓷、褐瓷、醬瓷等,只出白瓷的墓葬,在河北臨城發現較多。在北方地區的隋唐墓中,白瓷在隋至初唐出現較多,盛唐少見,中唐以後漸多,晚唐則更為豐富。瓷器器物組合的變化,和當時人們的習俗密切相連。瓷器數量的多少,則與社會崇尚的變化、窯爐技術以及窯業的興衰有關。如碗託和盞在晚唐多見就與飲茶風習的流行相關。隋唐墓葬出土的白瓷,還具有一定的地域性。這一時期出土的白瓷分布範圍雖廣,但出土地點卻相對集中,其中以陝西、河南、河北三省為主。
  • 承北啟南——定窯白瓷
    承北啟南——定窯白瓷定窯瓷是中國古代白瓷大成者。早在約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出現了陶器,原始青瓷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朝時期,最早被稱為白瓷的是北齊範粹墓出土的7件瓷器,但其釉色青黃,也有人認為不能算作真正的白瓷。
  • 是否能與青瓷、白瓷「三分天下」?
    現在說到單色瓷器,很多人的反應都是青瓷和白瓷,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瓷器,深沉而含蓄,那就是釉瓷。在青花瓷、白瓷、彩瓷作為主流收藏器的今天,誰能想到在宋代,黑釉建盞風靡整個宋朝,不僅普通老百姓在用,皇帝士大夫們也非常追捧。
  • 瓷器鑑賞:價值不高,但值得收藏!
    收藏之旅: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381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瓷器鑑賞2:藏友諮詢:龍紋盤,口徑14公分,請老師斷代估價,謝謝!瓷器鑑賞3:藏友諮詢:老師您好,這隻萬壽無疆盤,請斷代以及估價,謝謝!
  • 中國陶瓷六大窯系之一青白瓷
    古玩鑫行內最具影響力的收藏公眾號每日發布專業古玩文章 幫助提高收藏鑑賞能力青白瓷又稱影青瓷,是介於青瓷與白瓷之間的一個新的瓷種。晚唐五代期間,北方白瓷和南方越窯青瓷的壟斷地位、尤其是白瓷的暢銷,使得江南大部地區的瓷窯為擺脫壟斷局面而仿燒類白瓷,然而事與願違,南方土質的特性很難燒出色澤純白的白瓷,隨之而出的青白瓷就此誕生了。這種必然中出現的偶然現象,引起了急於擺脫困境的大部分江南瓷窯的高度關注,它們開始紛紛試燒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從此形成了以江南瓷窯為主體的龐大的瓷窯體系。
  • 臺北故宮珍藏的明代永樂甜白釉瓷器鑑賞
    永樂年間,景德鎮所制一種白瓷,釉色瑩潤,如脂似玉的白,迎光透視呈肉紅色,給人甜甜的感覺,故稱「甜白」,也叫「填白」。
  • 同為傑出白瓷,明代「甜白釉」與德化白瓷有何區別
    我國白瓷歷史悠久,最早的白瓷始於東漢,從唐代的邢窯一路走來,最終呈現在我們眼前,這其中有兩種代表性藝術品脫穎而出,帶給我們藝術上愉悅的同時,也開創了不同時期的先河,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兩種瓷器,細說一下他們的前世今生。
  • 瓷器鑑別:白釉瓷器是什麼時候誕生的
    瓷器的釉面對瓷器起著保護的作用,可以增加陶瓷製品的機械強度和熱穩定性,降低損耗率,還能美化瓷器,方便清潔,防水等優點。根據考古資料顯示,南北朝白釉瓷器發現最早的時期可追溯到北齊武六年(公元575年)範粹墓出土的一批白瓷,也是我國發現最早年代的白瓷。由於剛剛脫離青瓷體系,這個時候的白瓷呈淺黃褐色,釉色呈乳白色泛青黃色,釉層薄而滋潤,這是早期白釉瓷器的特徵,釉中鐵的含量很低。
  • 佳逸茶具|「釉」惑,了不起的白瓷
    佳逸茶具 | 「釉」惑,了不起的白瓷白瓷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沉澱才在今朝大放異彩,其產量、需求都是其他瓷器無法比擬的。那麼,白瓷的種類你知道多少呢?在釉色的裝點下,各色瓷器層出不窮,白釉在今天看來是再平常不過的普通釉色,生活用具中比比皆是,卻是歷經無數人心血的凝聚。白釉是瓷器傳統釉色之一,到了北朝才算燒製成功,因其白釉的工藝比較複雜,出現的時間比青釉晚了400多年。
  • 瓷器鑑賞:都是「紅釉」,有什麼不一樣?
    瓷器鑑賞2:藏友諮詢:想下手,老師幫忙看看大概是啥時候的啊?傅遠成老師鑑定回覆:藏友你好,圖片看造型較好,釉色有變化,流動感較強,色彩斑斕,深沉凝重。釉面有老化痕跡,底部保護釉相對自然,瑩潤光亮,口部呈現窯變。僅僅圖片看是清晚期製品。
  • 尋找「中國白」,德化白瓷
    如脂似玉,白雪莫競 尋找「中國白」 據資料顯示,德化制瓷業唐代便有記載,宋、元時燒制青、白瓷,明代後得到巨大發展,以燒白瓷著稱。
  • 瓷器鑑賞:穿越時空的愛戀!(2020第32期)
    收藏之旅:考考你的收藏眼力(瓷器篇)(2020第32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瓷器鑑賞1:點彩窯變釉雙系罐傅遠成老師鑑定回覆:藏友你好,造型比較規整,口部有磕,一張圖片放大看釉面有自然開支,兩系手工很細,內部看拉坯痕跡明顯,另看底部實際有款作為標誌
  • 說瓷:兩大瓷都之白瓷pk
    本次分享一下景德鎮白瓷與德化白瓷的區別。景德鎮瓷X德化瓷景德鎮的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享譽中外。景德鎮瓷屬於高溫瓷,很多作坊或者工廠還在延續傳統工藝,手工制坯成型,手工繪畫,傳統燒窯技術,等等。
  • 古代瓷器作偽技術也非常高超,了解瓷器作偽形式對鑑別瓷器很重要
    我國瓷器文化發展歷史悠久,在歷史長河的發展中,其藝術表現形式多樣,技藝高超,其使用價值已經遠遠低於藝術價值,。一、通過舊器進行加新彩,也叫坯新我們見過的以前仿古作偽的瓷器,不是全為新燒,由於彩瓷比白瓷的價值高,所以就有人將舊白瓷加彩加款,這種作偽方法叫做坯新彩。二、採用新瓷埋藏法有的不良商人為了賣個好價,將新瓷器做成像剛出土的樣子,長期埋人地下,使新瓷就像古時候的樣子。其中,低溫鉛釉的粉彩,五彩和三彩等瓷器,是比較容易氧化或者是腐蝕,這樣就顯得舊氣。
  • 在純淨中優雅,於至簡裡升華,聊聊德化白瓷的別樣風情
    德化白瓷,又稱「中國白」、「建白」。人們評價德化白瓷:有著極為純淨的白色,是上天賜給德化的靈氣,凡是見過它的人,都會被它不染風塵的純淨優雅打動。人們挖泥堆土,目的是替兒孫貯備製造瓷器的材料。泥土經過時間的沉澱,質地變得更加純化精煉,適合製造各種器皿。作為一種獨特的純白瓷器,德化白瓷早在16世紀,便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了世界,並成為當時中國重要的出口商品。當年為了防止瓷器在運輸中破損,德化人用草編的菜籃子裝瓷器。
  • 隋代很短,那時的瓷器能掀起什麼波瀾?
    在鑑賞隋代的瓷器前,我們很有必要大致了解下隋代的歷史背景。當多方位、多樣性的思想積累得以交流,文化大繁榮的時代必將到來,隋代瓷器也開闢了一個新時期。隋朝建國後,中央政權並不穩固,不光有內部矛盾,還有偏安一隅的後梁和陳。
  • 喝茶使用的茶具,青花、白瓷、黑瓷,你喜歡哪種?
    一朵青花入夢來青花,高溫釉下彩之一,指白地青花瓷器。以含氧化鈷的鈷土礦為原料,在瓷胎上描繪圖案紋飾,然後罩一層透明釉,經1300攝氏度高溫還原焰燒制而成。鈷經高溫後呈藍色,著色力強,發色鮮豔,呈色穩定。我國唐代即有燒造,自元代以來一直是瓷茶具中最主要的品種。
  • 白瓷茶具的優劣 陶瓷餐具時要注意什麼事項
    而在眾多茶具當中,白瓷茶具都是非常知名的,大家如果對此感興趣,可以看看白瓷茶具的優劣,了解一下陶瓷餐具時要注意什麼事項,然後再根據實際需求來考慮,那麼以後使用質量會高一點。白瓷茶具的優劣白瓷茶具以色白如玉而得名,以江西景德鎮的產品最為著名,以淨白者為佳品。
  • 白瓷有啥稀罕?我家吃飯碗都是白的!
    後又覺得有他這種想法的朋友也許仍有,所以就白瓷的事情,咱們還是在這裡簡單嘮嘮。為了燒出真正的白瓷,你知道人類經歷了什麼嗎?我們現在能用上的很多高檔瓷器,可是經過人類不斷打造和打磨的。大約在公元550年左右,就有白瓷的影子出現了,證據是後人從北齊人範粹墓裡挖出了一批黃中泛白的瓷器,因為多少有白色顯現,所以它就被認為是最早的白瓷而載入史冊了。
  • 陶瓷界三大巨頭:青瓷、白瓷、黑瓷!都是中華文明最燦爛的瑰寶!
    瓷器文化起源於三千多年前,由陶器演變而來。從商代,經西周、春秋戰國至東漢,瓷器一直都在發展當中,可以這樣說,中國就是就是瓷器的故鄉。陶瓷種類繁多,數量眾多,通常可以概括為青瓷、白瓷和黑瓷。東漢至魏晉時期多為青瓷,南北朝時期則以白瓷為主,然後經過唐朝,到了兩宋時期,就是黑瓷的主場。青瓷青瓷又被稱為綠瓷。釉含有氧化鐵,因此展示出了青色,這也是為最早出現的瓷器。青瓷純潔,冰清,楚楚動人,伴隨中華文明走過了數千年,經久不衰。其中最出名的是龍泉青瓷,色澤典雅,質地有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