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瓷有啥稀罕?我家吃飯碗都是白的!

2021-02-20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

關注我們公眾號的朋友大概知道,北京邢定文物商店的重要藏品多集中在唐代邢窯和北宋定窯,雖店內藏有紫定、黑定等特殊釉色的稀缺精品,但畢竟白瓷才是邢定的代名詞。


前兩天,一位圈外的老朋友進店道賀開業,作為從來不關注古瓷的他,進店看了一圈開玩笑說:「老唐,這東西有什麼可玩兒的?現在我吃飯的碗,喝茶的杯子,甚至馬桶可都是白的……」


哈哈一笑,當時並未解釋很多。後又覺得有他這種想法的朋友也許仍有,所以就白瓷的事情,咱們還是在這裡簡單嘮嘮。

為了燒出真正的白瓷,你知道人類經歷了什麼嗎?我們現在能用上的很多高檔瓷器,可是經過人類不斷打造和打磨的。


大約在公元550年左右,就有白瓷的影子出現了,證據是後人從北齊人範粹墓裡挖出了一批黃中泛白的瓷器,因為多少有白色顯現,所以它就被認為是最早的白瓷而載入史冊了。


緊接著,隋代完成統一,別看隋朝短短38年,兩位皇帝的藝術要求卻一點不低,為了燒出人類歷史上夢寐以求的真正白瓷,兩位皇帝不惜代價,楊廣同志更是視金錢如糞土,讓大批工匠研究製造,於是有了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隋白」,自此宣告白瓷毫無爭議地登上了歷史舞臺。


雖然現在隋代時期其他地方窯口出產的白瓷也被後世稱為隋白(畢竟當時沒有智慧財產權保護,大家爭相抄襲模仿,大有上行下效之風,此風日後更甚),並相對多見,但真正的隋白實際專指隋代邢窯,也就是貢瓷一類,並出現了透光,甚至透影等極致隋白。可惜隋朝短短幾十年,真正的隋白存世量極少,大部分的隋代邢窯仍只是灰裡帶白或黃裡泛白。

那麼,古人燒造白瓷到底多難呢?簡單說吧,就是將早期青瓷釉胎內的雜質去除,聽上去挺容易吧,只要去掉青色即可,但青色可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鐵元素所致,至於如何減去鐵與雜質,匠人們摸索了近千年。


隋朝因為存在時間短,真正的隋白又少之又少,所以並沒有將白瓷發揚光大。而到了唐朝,白瓷的地位就徹底不同了,唐代邢窯的大量燒成一改青瓷常年一統天下的局面,並大有後來者居上之勢,「北邢南越」因此傳遍天下。頗高的技術含量,更是讓邢窯成為了唐代帝王的新寵,對於一些優質邢窯,唐明皇特下令底部淺刻「盈」字,證明此物已被納入皇帝私庫百寶大盈庫,標榜金貴。


若論白度,唐代邢窯的精品恐怕比任何一個朝代的白瓷都白,人們追求白瓷的瑩潤、靜謐、隱約、空靈又豐富的感覺,白瓷的地位在這段時間達到了至高點,為後世的青花、彩瓷奠定了基礎。

到了北宋,製作邢窯的原材料日益枯竭,可人們尚白的理念日趨強烈,實際上,在唐末至五代時期,匠人們就已經發現了這一問題,於是在相鄰不遠的河北境內再次選址,定州曲陽納入視野,定窯自此走上歷史舞臺。雖然早期定窯也經歷了從白中泛灰、泛黃、泛青的過程,但還是在北宋中晚期將純白重新演繹。


在邢窯打天下的基礎上,定窯守天下的決心一點不減,在燒制白瓷的基礎上,發明了刀剔、竹劃、模印等工藝,盡其所能為宮廷所寵。


當然,除了邢窯和定窯能代表白瓷,後世的元代樞府釉、永樂甜白、福建德化白瓷等也繼承著白瓷的光榮傳統,將這種萬源之色用各種方式演繹出了新境界。


至於我們現在所用白瓷,得來終歸要比古人容易很多,有了化學釉的陪伴,白上加白都已不是難事。而古人所見之天上白雲、飄落雪花、盛開白花,或許才是上天給予的白色標準吧。

微信號 : BJXDAS2020

開啟正確的收藏模式

微博號 : @BJXDAS2020

獲取更多文物趣談

相關焦點

  • 同樣是白瓷,泡白茶,白瓷壺和白瓷蓋碗的衝泡效果是一樣的嗎?
    簡樸的白茶,與素淨細膩的白瓷,可謂是佳偶天成。但,壺與蓋碗,器型上完全不同,得出來的泡茶效果,自然不相同。那,材質相同,器型不一的白瓷壺和白瓷蓋碗,到底有哪些方面不同呢?  一、快出水對白茶衝泡有什麼影響?
  • 尋找「中國白」,德化白瓷
    如脂似玉,白雪莫競 尋找「中國白」 據資料顯示,德化制瓷業唐代便有記載,宋、元時燒制青、白瓷,明代後得到巨大發展,以燒白瓷著稱。
  • 承北啟南——定窯白瓷
    白瓷應該以失透遮蓋率高的釉衣主體呈白色而界定,即若白瓷胎施以透明釉而呈白色的瓷是不能算作白瓷的。一般認為隋代開創了白瓷的先河,這種瓷釉色乳濁,遮蓋率高,基本看不到胎體顏色。隋白釉雙龍柄聯腹傳瓶 天津博物館藏品大致唐開元時期,邢窯白瓷獲得長足發展,打破自商代以來青瓷一統天下的局面,與越窯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
  • 中國傳統文化,瓷器文化,北方白瓷
    出土的白瓷以各種日常生活用具為主,如各類罐、瓶、壺、碗、注壺、唾盂、水盂、盤、三足盤、碟、碗託(盞託、茶託)、器蓋、三足爐、瓷枕、盒、奩、杯、洗等。此外,還有部分白瓷俑、動物塑像及明器。常見的是各種類型的罐以及瓶、壺、碗等器類。隨葬白瓷的器類組合,從隋至晚唐五代有明顯的變化。
  • 佳逸茶具|「釉」惑,了不起的白瓷
    看似樸實無華、平淡無奇的白瓷,卻最具有渾然天成的情趣和誘人的魅力。正是有了白瓷的陪襯才會有彩瓷的奼紫嫣紅,無論是釉下青花、釉裡紅還是釉上粉彩、琺瑯彩、五彩都離不開白瓷的白。佳逸茶具 | 「釉」惑,了不起的白瓷白瓷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沉澱才在今朝大放異彩,其產量、需求都是其他瓷器無法比擬的。那麼,白瓷的種類你知道多少呢?
  • 同為傑出白瓷,明代「甜白釉」與德化白瓷有何區別
    我國白瓷歷史悠久,最早的白瓷始於東漢,從唐代的邢窯一路走來,最終呈現在我們眼前,這其中有兩種代表性藝術品脫穎而出,帶給我們藝術上愉悅的同時,也開創了不同時期的先河,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兩種瓷器,細說一下他們的前世今生。
  • 白富美還是矮窮矬?古人對白色的情感糾結,白瓷坎坷的前世今生
    如蒙古人和伊斯蘭人,都以藍白為「國色」,直接導致了青花瓷的誕生,這是後話。對白色的複雜感情,似乎並沒有影響陶瓷工匠對它的追求。青瓷是中國誕生最早、譜系最龐大的瓷器種類,白瓷則是青瓷的演變和升華。簡言之,將青瓷胎釉裡的鐵和雜質去除的越多,呈現效果就越白。因此,白瓷的出現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 喝茶使用的茶具,青花、白瓷、黑瓷,你喜歡哪種?
    古往今來,飲茶就是一件雅事,不論在哪個文人才子詩詞畫作中,都有體現。除了茶,茶具也備受眾人的推崇。這次就給大家介紹三種材質的茶具。一朵青花入夢來青花,高溫釉下彩之一,指白地青花瓷器。潔白如玉白瓷具有坯質緻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無吸水性,音清而韻長等特點。白瓷因色澤潔白,能反映出茶湯色澤,傳熱、保溫性能適中,加之色彩繽紛,造型各異,堪稱飲茶器皿中之珍品。早在唐時,白瓷就有「假玉器」之稱,河北邢窯生產的白瓷器具已「天下無貴賤通用之」。
  • 衝泡白茶、巖茶、普洱茶時,是素燒蓋碗好,還是白瓷蓋碗好?
    泡好茶,當然是白瓷蓋碗好!《2》泡茶的工具裡,蓋碗無疑是最百搭適宜的。提及蓋碗的材質選擇,不論是素燒,還是白瓷,它們都擁有純白、純粹、素白的美好品質。而如果是經過上釉的白瓷蓋碗,那麼它在泡茶時,不論是白茶、綠茶、黃茶、還是武夷巖茶、黑茶、紅茶,它都能輕鬆的徹底洗乾淨。放在清水下衝洗,用納米擦輕輕搽拭,便能夠恢復光潔如初的狀態。《4》第二,白瓷蓋碗的性價比更高。
  • 大明永樂暗刻龍凰紋甜白瓷
    它白而不空,蘊含深意,有虛實相生之趣,是永樂皇帝傾盡一生的傑作。胎體較薄,釉面柔和,釉色似棉白糖,故稱"甜白"。器物常可見透光刻紋或印紋。永樂甜白價高一等。清三代亦有仿製,區別是工藝精湛,輕盈秀麗,胎壁極薄。這種白瓷許多都薄到半脫胎的程度,能夠光照見影,給人以一種 甜白瓷器"甜"的感受,所以"甜白"瓷因此而得名。
  • 中國美學看宋瓷,黑不溜秋的建盞憑什麼與青瓷、白瓷「三分天下」
    宋代中國最為著名的五大窯口基本上主產單色釉,產品涵蓋青瓷、白瓷、黑瓷等品類繁多。除青、白兩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繪瓷紛紛興起。其中青瓷、白瓷都是基於隋唐五代的積累而進一步發展的,黑瓷則是異軍突起,在宋代突然與青瓷、白瓷呈三足鼎立之勢。在已發現的宋代窯址中,有三分之一以上,都能見到黑瓷,尤其是黑釉盞的產量極大。而生產黑釉盞的窯口,又以建窯為尊。
  • 陶瓷界三大巨頭:青瓷、白瓷、黑瓷!都是中華文明最燦爛的瑰寶!
    從商代,經西周、春秋戰國至東漢,瓷器一直都在發展當中,可以這樣說,中國就是就是瓷器的故鄉。陶瓷種類繁多,數量眾多,通常可以概括為青瓷、白瓷和黑瓷。東漢至魏晉時期多為青瓷,南北朝時期則以白瓷為主,然後經過唐朝,到了兩宋時期,就是黑瓷的主場。
  • 說瓷:兩大瓷都之白瓷pk
    而是景德鎮瓷和德化瓷有根本上的區別。本次分享一下景德鎮白瓷與德化白瓷的區別。景德鎮瓷X德化瓷景德鎮的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享譽中外。德化以白瓷聞名世界,中等溫度,有美稱:「中國白」、「象牙白」、其實,早年間,也稱「豬油白」,因其白中帶黃。現如今,原料經過一定技術的提煉,部分出品已經可以做到「白如玉」了。德化瓷多為批量生產,機器灌漿成型,貼花工藝,以生活日用瓷為主。其實,並不是關係到孰高孰低,好與不好的問題。
  • 農村7旬大叔吃飯的大缽碗,網友說是「元青花」,看看啥樣
    他說吃菜不講究,都是時令蔬菜,多以蘿蔔,白菜,南瓜,茄子為主,炒熟和麵條一起煮就能入味。大叔吃飯用的飯碗看上去很大,直徑在20CM以上,當地人習慣把這種大碗稱作「大缽碗」,上次看到大叔坐在院子裡,不顧剛出鍋熱飯的燒燙,一連吃了2大碗,儘管嘴中沒有牙齒,卻「呼嚕呼嚕」吃得很快很香,甚至可以用狼吞虎咽來形容。
  • 在純淨中優雅,於至簡裡升華,聊聊德化白瓷的別樣風情
    德化白瓷,又稱「中國白」、「建白」。人們評價德化白瓷:有著極為純淨的白色,是上天賜給德化的靈氣,凡是見過它的人,都會被它不染風塵的純淨優雅打動。從美學的角度,單色、淺色在藝術表達上,通常都比多色彩難度更大,也許這曾是上天給德化窯出的難題,但德化窯仍以「中國白」交出了完美的答卷。一、海上絲路的出口重器中國瓷器在世界上稱霸千年,不論品種還是技藝都積澱深厚,能在中國瓷器界佔據一席之地的,都不是凡品。
  • 是否能與青瓷、白瓷「三分天下」?
    現在說到單色瓷器,很多人的反應都是青瓷和白瓷,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瓷器,深沉而含蓄,那就是釉瓷。在青花瓷、白瓷、彩瓷作為主流收藏器的今天,誰能想到在宋代,黑釉建盞風靡整個宋朝,不僅普通老百姓在用,皇帝士大夫們也非常追捧。
  • 白瓷茶具的優劣 陶瓷餐具時要注意什麼事項
    如果覺得自己在挑選茶具方面沒有太多經驗,都可以選擇優質的品牌和材料,往往就不用太擔心產品的問題。而在眾多茶具當中,白瓷茶具都是非常知名的,大家如果對此感興趣,可以看看白瓷茶具的優劣,了解一下陶瓷餐具時要注意什麼事項,然後再根據實際需求來考慮,那麼以後使用質量會高一點。
  • 中國陶瓷六大窯系之一青白瓷
    晚唐五代期間,北方白瓷和南方越窯青瓷的壟斷地位、尤其是白瓷的暢銷,使得江南大部地區的瓷窯為擺脫壟斷局面而仿燒類白瓷,然而事與願違,南方土質的特性很難燒出色澤純白的白瓷,隨之而出的青白瓷就此誕生了。這種必然中出現的偶然現象,引起了急於擺脫困境的大部分江南瓷窯的高度關注,它們開始紛紛試燒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從此形成了以江南瓷窯為主體的龐大的瓷窯體系。
  • 三月美白正當時 思妍麗白瓷儀器護理給你白皙牛奶肌
    三月美白正當時 白瓷護理還你白淨光彩本小編實名制推薦大家還可以試試思妍麗她們家的白瓷儀器護理哦,真的是做完一次之後,整個人都白淨亮了很多。做白瓷躺在那的時候,我就想著這膚白貌美怎麼著一會也算佔了一樣了,天了嚕,誰知道做完之後臉上幾個痘印不仔細都瞧不出來了,鼻子上的小黑頭也淡了好多啊,簡直好用到想哭,而且真的白了一個度,大概就是從黃二白到黃一白的提亮,感覺整個人都光彩照人了呢。讓人感動的是,白瓷那個儀器做完了之後,美容師還會給敷半個小時的她們家的修復補水面膜,然後我就睡著了......
  • 老話說「吃飯大汗,一生白幹」,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可信嗎?
    一般來說,出汗都是有原因的,而有些人在吃飯的時候,會有莫名的出汗,這是怎麼回事?古人對吃飯流汗這種現象,還流傳一句俗語,就是「吃飯大汗,一生白幹」,那這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古人所說的「吃飯大汗,一生白幹」,指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