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記:董鄂妃死的蹊蹺,順治原不知情,為何海大富非要曝光

2020-12-22 燕市屠狗者

在《鹿鼎記》中,金庸寫了一群太監,他們中有的狗仗人勢,有的見風使舵,有的虛偽貪財,總之都不是什麼好玩意兒。韋小寶這個西貝貨能跟他們耍到一起,多少也算是物以類聚吧。這些太監中有一個海大富,人稱海公公,海老公,金庸對他著墨不少。這個人很不一般,下面一起看看。

紫禁城,皇權的象徵,在韋小寶眼裡,這裡就是一個大型的麗春院。金庸也在書中發表評論,說天下最虛偽的兩個地方,正是小麗春院和大麗春院。執掌皇權的是皇帝,而最近接皇權的就是圍在皇帝身邊的一群太監了。海大富,正是曾經最受寵的太監,是順治皇帝的心腹。

要說鹿鼎記中的眾多人物,其中最陰森恐怖的有且只有海大富。這個人就像一個大菸鬼,身體早已被掏空,仿佛隨時都會倒地而亡。然而他還是堅挺地活著,猶如一具行走的屍體,渾身充滿著森森鬼氣。

就是這麼一個人不人鬼不鬼的糟老頭子,武功卻非常厲害,肌肉發達能打十幾名鹽梟的茅十八,在海公公手下卻走不了一個回合。海公公不僅是形象上讓人生畏,其心機更是讓人膽寒。

曾經,海公公也著實闊過,一度連太后也不放在眼裡。那還是在董鄂妃活著的時候,也許是董鄂妃罩著他,也許是順治皇帝罩著他,也許兼而有之。總之,他是有靠山的,完全可以非常之豪橫。但是後來董鄂妃死了,順治皇帝也出家了。正所謂樹倒猢猻散,海大富也突然之間幾乎成了喪家之犬。

在宮廷勢力角逐中,海大富最終成為了一個失敗者。順治皇帝去了五臺山,臨了還給海老公寫了一道手諭,要他徹查董鄂妃之死,並授予他「看著辦」的生殺大權。其實,這簡直就是兒戲。順治皇帝已經是一個「死人」,康熙小皇帝又是八歲小孩,所以太后才是紫禁城的大boss。海大富一個奴才還能怎麼樣呢?

不過,海大富應該是抱有幻想的,也許他也是不甘心失敗,想要像小馬哥那樣不蒸饅頭爭口氣:我失去的我一定要再拿回來!因此,他把順治留下的手諭當成一切的轉機,努力要完成主子交待的任務。

對於董鄂妃的非正常死亡,不用多想,太后肯定是第一個懷疑對象。所以海大富選擇執行徹查董鄂妃之死的命令,也就是選擇了跟太后對著幹。

就之前收集到的證據推測,海大富已知兇手是一個武林高手,這人會非常惡毒的化骨綿掌功夫。這個兇手是誰還不清楚,跟太后有沒有關係也不清楚。海大富還有一個線索,這個兇手對四十二章經很有興趣。因為董鄂妃死後,順治賜給她的一本四十二章經竟然不翼而飛。

當案情陷入膠著的時候,海大富寄希望於上書房的那本四十二章經,他想要獲得它,要以之為餌將潛藏在大內的兇手給釣出來。不過偷書這事卻不容易辦成。最終卻有了意外的轉機。海大富發現康熙皇帝竟然會武功,康熙背後的「師父」必然跟兇手有極大的關係,甚至就是兇手本人。

通過韋小寶與康熙皇帝的摔跤,以及燒腦的各種推斷,海大富經歷千辛萬苦,總算找到了鐵證,原來太后正是幕後真兇。於是海大富就夜探慈寧宮,想要將太后就地正法。

海大富敢於去動太后這個紫禁城大boss,這還是挺讓人納悶的。正像太后所說:「你可越來越大膽了,這會兒又仗了誰的勢啦?膽敢這樣放肆!」

老皇爺順治在五臺山出家,這跟死了沒有什麼分別,也不可能再回來給海大富撐腰了。只能說海大富有著其他的目的,非弄倒太后不可。

海大富為了打贏翻身仗,那可是下了不少血本。為了能夠克制化骨綿掌,海大富苦心孤詣自創了一套神功「陰陽磨」,這門武功專門克制化骨綿掌。而為了快速練成這門武功,海大富也是很著急,結果就急出了岔子,把身體練壞了,這才有了咳嗽不停,以及不得已的藥不能停。

海大富久病成醫,屋裡一直有一個藥匣子,裡面各種瓶瓶罐罐。他把自己弄的人不人鬼不鬼,瞎了眼,斷了手指,但是他依舊堅持要去慈寧宮幹掉幕後真兇。那麼他這麼的動力是什麼呢?真的只是對權力的渴望嗎?或者是對老皇帝順治的忠心?又或者是別的什麼?

以海公公對韋小寶的「教導」來看,他早就把宮廷權力鬥爭研究透了,對帝王的心思也是了如指掌。這個老太監可以說是宮廷教父,是人精中的人精。這樣的人對權力當然很熱切,畢竟那玩意兒一旦沾上就上癮。海老公曾經無比榮耀過,想要再現輝煌似乎也說得過去。

以海大富的精明,自然也明白順治皇帝已經「死了」,根本沒有重返皇宮的可能。那麼他還會繼續效忠這個「死」了的皇帝嗎?顯然不會。

說起來順治皇帝這個的最後任務,其實是他海大富在主導。因為董鄂妃死的時候,太醫並沒有發現任何異常,順治也覺得是傷心過度而死。

海大富卻不依不饒,力證董鄂妃是死於非命,還用五個宮女做試驗以佐證,這才使得順治皇帝信了,並決心徹查董鄂妃之死。

海大富執意要揪出幕後兇手,有三種可能的原因。第一,他對董鄂妃有特殊的情感,非要為主子報仇雪恨不可。第二,他對太后懷有特殊的仇恨,想要扳倒太后。第三,他要權力重新洗牌,再次回到權力中心。

對於第一種可能,只知道海大富之前是伺候董鄂妃的,對董鄂妃很敬重。慈寧宮對峙的時候,太后罵董鄂妃狐媚子,他也立即維護舊主。但是並不能確切地知道他是否對董鄂妃有著特殊的情感。

對於第二種可能,有些不大可靠。海大富如果真的只是要找太后報仇,根本沒有必要查個水落石出,直接去暗殺太后也就是了。

第三種可能還是比較靠譜的。海大富作為曾經董鄂妃的奴才,而董鄂妃又是太后的眼中釘,所以只要有太后掌權他海大富就只能是個後廚主管。對於曾經輝煌過的海大富來說,現在的地位讓他很不爽。

海大富揪住董鄂妃之死不放,就是為了名正言順地除掉太后,然後五臺山上的老皇帝也會很滿意,可能也會再給小皇帝康熙寫一道手諭,讓他關照一下海大富。這樣海大富也就又回到了權力中央。

海大富也是機關算盡太聰明,最終不僅沒能殺掉太后,反倒把自己的一條老命送了!

(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堅持原創,感謝支持!

喜歡的朋友請點擊添加關注哦~

#金庸江湖#

相關焦點

  • 鹿鼎記:海大富武功高強,卻甘願去做公公,或是為了董鄂妃
    一在鹿鼎記中也有一個很厲害的盲人,此人就是被稱為大內第一高手的海大富海公公。據他自己說,他是成年之後才淨身入的宮。以他的身手在江湖上也算是一個絕頂高手了,為何會甘願去挨那一刀去做個「老烏龜」呢?推究起來,很可能是跟「狐媚子」董鄂妃大有關係。下面一起聊一聊。
  • 順治的董鄂妃,與雍正的孝敬憲皇后,為何會是姐妹關係
    相信說起順治的董鄂妃,大家都不陌生了。董鄂妃深受順治寵愛,去世之後,還被追封為皇后。不過要是說起雍正的孝敬憲皇后,就不如董鄂妃那樣出名了。可要知道的是,孝敬憲皇后去世後,雍正便再沒有冊立過皇后。從表面來看,誰也無法將董鄂妃和孝敬憲皇后聯繫在一起,畢竟一個是順治的妃子,一個是雍正的皇后,一個姓董鄂氏,一個姓烏拉那拉氏。可實際上,順治的董鄂妃,與雍正的孝敬憲皇后,卻是姐妹關係。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兩人。董鄂妃是順治十三年進宮的,有傳言稱,她在此之前已經嫁過一次了。
  • 清宮揭秘:順治一生鍾愛董鄂妃的原因
    鄂碩之女生於崇德四年,在盛行早婚的時代,13歲左右基本完婚,比順治小一歲的董鄂氏何以要遲至18歲始入宮掖?更何況,18歲也早就過了入宮待選的年齡。在清代官方的記載中,對董鄂氏入宮前的身世一直諱莫如深。順治朝實錄也的確留下了耐人尋味的文字:襄親王博穆博果爾在順治十三年七月初三去世,七月初九「禮部擇吉於八月十九日冊妃,上以和碩襄親王薨逝,不忍舉行……」因襄親王之死而不忍心冊封董鄂氏,足以反映出順治、董鄂氏、襄親王之間存在著不同尋常的關係
  • 深愛著董鄂妃的情種順治,在董鄂妃死後,到底是出家還是病死?
    順治皇帝和董鄂妃。順治皇帝婚後,與新娘的感情平平,與這位伴娘的關係卻極不一般。他們眉來眼去,十分鐘情。之後,這鄂碩女便常常託故進官,與順治皇帝的關係甚是暖昧。遺憾的是,這鄂碩女已經有了人家,丈夫是順治皇帝的弟弟襄親王博穆果爾。因此,二人雖然互相愛憐,卻很少上手。沒有不透風的牆。
  • 順治皇帝獨寵董鄂妃,甚至要出家當和尚,為何還生下了8子6女
    提起順治皇帝,大家能想到的就是兩件事,第一就是他和董鄂妃之間的忠貞愛情故事,第二件事就是他因為董鄂妃的死而去五臺山當了和尚。 順治不喜歡孝莊安排的女人,那是對孝莊的一種反抗,一種叛逆青年的火爆脾氣,但是不等於順治沒有男人的衝動。 在遇到董鄂妃之前,順治後宮的女人們已經為順治生下了3子5女,包括康熙皇帝玄燁在內,都是在遇到董鄂妃之前生的。
  • 曲解歷史87 承乾宮順治與董鄂妃的愛情故事
    在清朝的承乾宮也有一個帝王與妃子的愛情故事,那就是順治與董鄂妃的一見鍾情、至死不渝的愛情。後宮劇看多了,大家有點不相信帝王還會有愛情。但綜合各方面史料,好像順治玩的是真的。清朝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基督教的歐洲實行一夫一妻制,即使貴為國王,也不例外。國王只能有一個合法妻子,也就是王后。
  • 順治為何對董鄂妃很深情,看看董鄂妃做了什麼,有幾個妃子能做到
    董鄂妃出生於崇德四年,是滿洲正白旗人,其父為武官鄂碩。順治10年秋,18歲的董鄂妃參加選秀,主持選秀的人是順治的第一位皇后,也就是孝莊太后的親侄女博爾濟古特氏。
  • 毛東珠為何寧願喜歡瘦頭陀,也不喜歡順治?是因為建寧公主嗎?
    "相信看過《鹿鼎記》的朋友一定跟我一樣,都產生過這樣一個疑問,毛東珠假扮太后多年,深得康熙的信任,她為何會冒極大的風險為神龍教做事?此外,順治皇帝雖說沒有宋玉潘安之貌,但總比瘦頭陀長得好看吧,那她怎麼會棄順治於不顧,轉而愛上瘦頭陀呢?毛東珠怎麼說也是名將之後,她的追求為何會如此之低呢?
  • 順治帝最寵愛的董鄂妃,為何22歲就死了,正史又為何要刻意隱瞞
    這句話大概意思就是董鄂妃為人端莊賢惠,順治帝要正式娶董鄂氏為妃子了。 董鄂妃入宮後,住在承乾宮。順治十三年八月,董鄂氏被冊立為賢妃。然而,僅僅過了一個月左右,順治帝再次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為理由,冊封董鄂氏為皇貴妃。這樣的升遷速度,放到古代深宮大院,實屬罕見。
  • 不到三十歲就去世的順治皇帝,只鍾情董鄂妃,為何還有十多個子女
    看過電視劇《康熙大帝》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電視劇的最初,就是從順治皇帝開始的。順治皇帝非常喜歡董鄂妃,董鄂妃身患重病,順治皇帝在身邊精心伺候,董鄂妃一死,順治皇帝對皇位也心灰意冷了,最後順治皇帝上了五臺山。
  • 「原創」順治出家不完全是因為董鄂妃
    這民間有傳言順治皇帝在順治十八年的時候沒有因為天花去世而是為了心愛的董鄂妃出家了。我們看了很多關於北京慈善寺,五臺山清涼寺,河南白雲寺的相關視頻甚至是江西衛視的紀錄片確信順治皇帝是出家了到73歲圓寂。很多人認為順治帝出家是因為董鄂妃亡故,但是我最近看了下清史稿 我發現董鄂妃是順治十七年八月去世的,董鄂妃去世之後,順治帝雖然很傷心追封她為孝獻端敬皇后,但是也處理很多事情比如冊封鰲拜的弟弟穆裡瑪為鑲黃旗都統,任命佟鳳彩為四川巡撫 免武岡災賦,見傣族土司刀木禱,任命雅蘭布為刑部尚書,任命郭科為工部尚書,接受安南國投降,罷免劉正宗等等,免除邳州,宿遷的災賦。
  • 董鄂妃與順治:情深不壽,慧極必傷
    本書的主人公是順治帝福臨,清朝的第三位君主。關於順治帝,最為人們熟知的應該是他與董鄂妃的愛情故事。身為帝王,本該薄情,順治卻多情而深情,這就衝淡了縈繞著他周圍的政治色彩,使他更像一位普通的血性男兒。
  • 孝莊為啥總跟順治吵架?給他立了倆皇后都不滿意,順治只愛董鄂妃
    但是做了皇帝的順治,多事情自己卻做不了主,為什麼?因為他上面除了自己的母親孝莊太后以外,還有個攝政王多爾袞。這兩個人說的話,他必須要聽,這是他能夠坐穩皇位的大前提。因此在婚姻大事上,順治也必須要聽從孝莊和多爾袞的意思。
  • 史上傳奇后妃董鄂妃,什麼原因讓她成為順治的「白月光」?
    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皇帝,在位期間也是非常的勤政愛民,無論是於國於民都有著非常不錯的口碑,他就是滿清入關以後的第一位皇帝——順治。說到順治,可以說他是一位非常"自律"的皇帝了。尤其是在自己學習、讀書這一方面,因為小時候因為皇父攝政王多爾袞的幹涉,造成他從小就被耽誤了讀書。所以在他長大後就非常地喜歡讀書。
  • 老梁說天下:順治出家還是得天花而死?(圖)
    當時有官員對皇上溜須拍馬,就把這董小宛給送到宮裡去了。結果順治一見到她喜歡得不得了,兩個人一見鍾情,如膠似漆就好上了。可是皇上如此沉迷於酒色,不理朝政,這也不是回事兒啊!據說孝莊皇后一看到自己兒子這麼不爭氣,來氣了,就把這董小宛給殺了。  這會兒董小宛已經被順治封為董鄂妃了,這董鄂妃一死順治帝是茶不思、飯不想,什麼也不幹了,天天躲在屋裡念佛經。
  • 董鄂妃來歷之謎:或許這個被順治帝寵上天際的女人,真是他的弟媳
    順治皇帝和孝獻皇后董鄂妃之間的愛情故事,歷來被後世矚目;辛亥革命後,董鄂妃的來歷問題,更是曾經掀起了一場歷史學界的大討論。對於董鄂妃的來歷,流傳最廣的說法認為董鄂氏原為順治皇帝的弟媳、皇太極幼子和碩襄親王——愛新覺羅·博穆博果爾的福晉。
  • 清宮疑雲:董鄂妃身世之迷,順治皇帝真的是因為她而出家嗎?
    本來皇位和他八竿子打不著,奈何他大哥非要裝腔調,在大會上說錯話,被多爾袞把皇位給了他。順治的父親是牛人,自己的兒子同樣也是。兒子康熙不僅牛,還牛成了聖祖,聽著比父皇的諡號都威風。母親孝莊也是名垂史冊,偏偏還裹進來多爾袞,上演了一樁「秘史」傳說。自古出家信道的皇帝不少,偏偏順治出家就成了清朝疑案之一,可見其本身的票房號召力。
  • 《康熙王朝》孝莊那麼恨董鄂妃,為什麼沒有在董鄂妃死後報復
    皇帝寵愛妃子,這不罕見。先帝寵愛海蘭珠,比現在也不冉多讓。只是海蘭珠死後,先帝哀傷歸哀傷,可沒忘了祖宗基業和宏圖大志,更沒鬧著出家。本來董鄂妃不治身死,正是孝莊所求。可是緊跟著兒子順治要出家當和尚,這可就是打虎過後又遇狼,一關接著一關了。董鄂氏死後,順治皇帝便執意出家為僧,這是皇家的恥辱。滑天下之大稽。因此孝莊太后阻攔無果,便下旨對外宣稱,順治駕崩,以掩蓋皇帝出家的醜聞。
  • 多情自古空餘恨,順治和董鄂妃的死亡之謎,始作俑者究竟是誰
    我看得出來順治對我的安排很不滿意,他找過我幾次,我們甚至開始爭吵,他不希望我幹涉他的私生活,我看得出來他渴望自由和愛情,但是孩子娘是真心為你好,不希望你在步了你父親的後塵,我苦口婆心的勸著他,但每次我們的聊天都不歡而散。
  • 被順治寵愛了一輩子的董鄂妃,哪個版本的最驚豔?
    相信提起董鄂妃,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這個被順治皇帝寵愛了一輩子的女人,雖然她的生命很短暫,但是卻長久的留在歷史上,被後來的人們不斷探究。在影視作品當中也有很多根據董鄂妃的原型進行改編的故事,在這些作品當中,哪個演員所飾演的董鄂妃最驚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