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鹿鼎記》中,金庸寫了一群太監,他們中有的狗仗人勢,有的見風使舵,有的虛偽貪財,總之都不是什麼好玩意兒。韋小寶這個西貝貨能跟他們耍到一起,多少也算是物以類聚吧。這些太監中有一個海大富,人稱海公公,海老公,金庸對他著墨不少。這個人很不一般,下面一起看看。
紫禁城,皇權的象徵,在韋小寶眼裡,這裡就是一個大型的麗春院。金庸也在書中發表評論,說天下最虛偽的兩個地方,正是小麗春院和大麗春院。執掌皇權的是皇帝,而最近接皇權的就是圍在皇帝身邊的一群太監了。海大富,正是曾經最受寵的太監,是順治皇帝的心腹。
要說鹿鼎記中的眾多人物,其中最陰森恐怖的有且只有海大富。這個人就像一個大菸鬼,身體早已被掏空,仿佛隨時都會倒地而亡。然而他還是堅挺地活著,猶如一具行走的屍體,渾身充滿著森森鬼氣。
就是這麼一個人不人鬼不鬼的糟老頭子,武功卻非常厲害,肌肉發達能打十幾名鹽梟的茅十八,在海公公手下卻走不了一個回合。海公公不僅是形象上讓人生畏,其心機更是讓人膽寒。
曾經,海公公也著實闊過,一度連太后也不放在眼裡。那還是在董鄂妃活著的時候,也許是董鄂妃罩著他,也許是順治皇帝罩著他,也許兼而有之。總之,他是有靠山的,完全可以非常之豪橫。但是後來董鄂妃死了,順治皇帝也出家了。正所謂樹倒猢猻散,海大富也突然之間幾乎成了喪家之犬。
二
在宮廷勢力角逐中,海大富最終成為了一個失敗者。順治皇帝去了五臺山,臨了還給海老公寫了一道手諭,要他徹查董鄂妃之死,並授予他「看著辦」的生殺大權。其實,這簡直就是兒戲。順治皇帝已經是一個「死人」,康熙小皇帝又是八歲小孩,所以太后才是紫禁城的大boss。海大富一個奴才還能怎麼樣呢?
不過,海大富應該是抱有幻想的,也許他也是不甘心失敗,想要像小馬哥那樣不蒸饅頭爭口氣:我失去的我一定要再拿回來!因此,他把順治留下的手諭當成一切的轉機,努力要完成主子交待的任務。
對於董鄂妃的非正常死亡,不用多想,太后肯定是第一個懷疑對象。所以海大富選擇執行徹查董鄂妃之死的命令,也就是選擇了跟太后對著幹。
就之前收集到的證據推測,海大富已知兇手是一個武林高手,這人會非常惡毒的化骨綿掌功夫。這個兇手是誰還不清楚,跟太后有沒有關係也不清楚。海大富還有一個線索,這個兇手對四十二章經很有興趣。因為董鄂妃死後,順治賜給她的一本四十二章經竟然不翼而飛。
當案情陷入膠著的時候,海大富寄希望於上書房的那本四十二章經,他想要獲得它,要以之為餌將潛藏在大內的兇手給釣出來。不過偷書這事卻不容易辦成。最終卻有了意外的轉機。海大富發現康熙皇帝竟然會武功,康熙背後的「師父」必然跟兇手有極大的關係,甚至就是兇手本人。
通過韋小寶與康熙皇帝的摔跤,以及燒腦的各種推斷,海大富經歷千辛萬苦,總算找到了鐵證,原來太后正是幕後真兇。於是海大富就夜探慈寧宮,想要將太后就地正法。
海大富敢於去動太后這個紫禁城大boss,這還是挺讓人納悶的。正像太后所說:「你可越來越大膽了,這會兒又仗了誰的勢啦?膽敢這樣放肆!」
老皇爺順治在五臺山出家,這跟死了沒有什麼分別,也不可能再回來給海大富撐腰了。只能說海大富有著其他的目的,非弄倒太后不可。
三
海大富為了打贏翻身仗,那可是下了不少血本。為了能夠克制化骨綿掌,海大富苦心孤詣自創了一套神功「陰陽磨」,這門武功專門克制化骨綿掌。而為了快速練成這門武功,海大富也是很著急,結果就急出了岔子,把身體練壞了,這才有了咳嗽不停,以及不得已的藥不能停。
海大富久病成醫,屋裡一直有一個藥匣子,裡面各種瓶瓶罐罐。他把自己弄的人不人鬼不鬼,瞎了眼,斷了手指,但是他依舊堅持要去慈寧宮幹掉幕後真兇。那麼他這麼的動力是什麼呢?真的只是對權力的渴望嗎?或者是對老皇帝順治的忠心?又或者是別的什麼?
以海公公對韋小寶的「教導」來看,他早就把宮廷權力鬥爭研究透了,對帝王的心思也是了如指掌。這個老太監可以說是宮廷教父,是人精中的人精。這樣的人對權力當然很熱切,畢竟那玩意兒一旦沾上就上癮。海老公曾經無比榮耀過,想要再現輝煌似乎也說得過去。
以海大富的精明,自然也明白順治皇帝已經「死了」,根本沒有重返皇宮的可能。那麼他還會繼續效忠這個「死」了的皇帝嗎?顯然不會。
說起來順治皇帝這個的最後任務,其實是他海大富在主導。因為董鄂妃死的時候,太醫並沒有發現任何異常,順治也覺得是傷心過度而死。
海大富卻不依不饒,力證董鄂妃是死於非命,還用五個宮女做試驗以佐證,這才使得順治皇帝信了,並決心徹查董鄂妃之死。
四
海大富執意要揪出幕後兇手,有三種可能的原因。第一,他對董鄂妃有特殊的情感,非要為主子報仇雪恨不可。第二,他對太后懷有特殊的仇恨,想要扳倒太后。第三,他要權力重新洗牌,再次回到權力中心。
對於第一種可能,只知道海大富之前是伺候董鄂妃的,對董鄂妃很敬重。慈寧宮對峙的時候,太后罵董鄂妃狐媚子,他也立即維護舊主。但是並不能確切地知道他是否對董鄂妃有著特殊的情感。
對於第二種可能,有些不大可靠。海大富如果真的只是要找太后報仇,根本沒有必要查個水落石出,直接去暗殺太后也就是了。
第三種可能還是比較靠譜的。海大富作為曾經董鄂妃的奴才,而董鄂妃又是太后的眼中釘,所以只要有太后掌權他海大富就只能是個後廚主管。對於曾經輝煌過的海大富來說,現在的地位讓他很不爽。
海大富揪住董鄂妃之死不放,就是為了名正言順地除掉太后,然後五臺山上的老皇帝也會很滿意,可能也會再給小皇帝康熙寫一道手諭,讓他關照一下海大富。這樣海大富也就又回到了權力中央。
海大富也是機關算盡太聰明,最終不僅沒能殺掉太后,反倒把自己的一條老命送了!
(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堅持原創,感謝支持!
喜歡的朋友請點擊添加關注哦~
#金庸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