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來賓等地愛唱山歌的人們一提起「武宣婆」郭秀蓮,幾乎無人不知。新浪、優酷等網絡上的《武宣婆大戰柳州老鬼》視頻,點擊率相當高,僅在紅豆社區柳州論壇的點擊率就超過5萬人次。「武宣婆」的即興山歌,如同柳江水源源不斷,給很多朋友帶來了歡笑。
民歌婆婆半路出家
郭秀蓮在柳州山歌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逢周末,她在柳州市江濱公園唱歌,會有數百人圍觀;她在網上擁有30萬粉絲,唱歌視頻在網絡上有極高的點擊率。甚至在南寧、柳州菜市都有她的山歌專輯出售,並受到各地歌迷的熱捧。
一身民族服裝,一腔甜美聲調,這就是51歲的歌王郭秀蓮。但就算是經常來聽她唱歌的人或許都不知道,得過融水苗族自治縣歌王稱號的她,其實並非柳州人士。「我是武宣小陽雀,飛到柳州唱山歌;江濱公園亮嗓子,金雞畫眉開聲和。」郭秀蓮用一段開場白道出了自己的身份。以前從沒唱過山歌的她,正是跟柳州山歌高手黃有福學山歌,而獲得了融水縣的歌王。
為什麼家住武宣的她要到柳州來唱歌?郭秀蓮說:「柳州是歌的海洋,在這裡我有很多的歌迷,我喜歡用歌聲帶給大家快樂。」說起山歌,郭秀蓮有兩段故事不得不說:一是她第一次上臺比山歌;二是到融水縣贏得歌王稱號。
郭秀蓮是一位半路出家的山歌手,經過勤學苦練才有了這樣的技藝。接觸山歌以前,她在武宣縣縣城裡擺攤賣草藥,閒時喜歡在攤位上唱些民歌或自己改編的一些歌。她真正登上歌臺唱山歌是在2006年。那是武宣縣的民族文化藝術節,第一次拋頭露面在眾人面前唱山歌,讓她體會到了舞臺的樂趣,也讓她有了壓力。當時的場景讓她一輩子難忘。「邀你唱歌你真慌,城外擺攤不內行。口唱山歌身打抖,冷汗溼透你衣裳。」對方的句句歌詞,無不是郭秀蓮場上的真實寫照。
由於當時郭秀蓮是剛學會幾首山歌就登臺和別人對歌打擂,結果「三板斧」過後就成啞巴了。臺下人山人海,臺上歌手如雲,郭秀蓮在其他選手的攻擊下潰不成軍。「我一輩子都記得那些讓我下不了臺的歌手,但是我感謝他們,是他們讓我堅定決心唱好山歌」,從那以後,她就下決心要學好山歌。
一次偶然的機會,郭秀蓮看到了廣西山歌協會副會長黃有福寫的山歌本子在民間流傳很廣,便掏錢買回家仔仔細細地看。黃有福是一位象州籍廣西歌王,2001年,他在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山歌擂臺賽上,力壓群芳,奪得當年「歌王」稱號。他不僅是廣西山歌協會的副會長,而且兼任「全區關愛女孩特聘宣傳員」,在南寧、柳州、深圳等地,四處演唱,以山歌宣傳黨的政策,成為聞名區內外的民歌手。郭秀蓮越看越喜歡黃有福寫的山歌本子,就有意拜黃有福做師傅。一天晚上,喝了點酒的郭秀蓮憑著酒勁壯膽,按照本子上留下來的電話,打給了住在象州縣的黃有福。
兩人素未謀面,郭秀蓮說要拜師,黃一時沒有表態。郭又要求和黃在電話裡對山歌,「秀」一下水平,黃還是沒答應,於是郭就在電話裡獨自唱了起來,一唱就是一個多小時。「那天晚上,我老婆就在旁邊,哪個敢唱囉……」後來黃有福有些不好意思地說。當晚黃夫人也有些不高興:三更半夜打電話來找人對山歌,哪有「更癲」的人!郭秀蓮就是憑著這股「癲」勁,越學越有癮。後來郭親自跑到象州縣登門拜師,黃終於同意收她為徒。
老公也是歌中「找」
郭秀蓮出生於賓市武宣縣黃茆鎮和平村人,壯族。她從小受山歌薰陶,至於是哪一年學會唱山歌,她自己也不清楚。「農村唱山歌就是一種習俗,幹活的時候唱幾句,農閒的時候對幾句。我爸媽都會唱山歌,小時候跟著媽媽幹活,媽媽就教我唱……」郭秀蓮就是在這樣的耳濡目染中,把山歌記在了心中。
唱山歌,除了能讓自己快樂,上一輩也將一些人生經驗、道理寄寓在山歌中,教會下一輩做人的道理。郭秀蓮至今還記得,她媽媽曾經教過她這樣的山歌:戀情不圖哥家富,上山砍柴圖柴輕,戀情不貪人貌好,但圖哥家好良心。
也正是這種寄寓在山歌中的人生道理,讓她在山歌中「找」到了自己的老公。1981年郭秀蓮高中畢業,因一分之差而與大學無緣。郭秀蓮長得俊俏,又有文化,來說媒的人來了一撥又一撥,有媒人介紹生產隊一個開拖拉機的小夥子給她。「我跟媒人在街上見他第一面,我是不中意!」郭秀蓮說,小夥子比她大8歲,家裡人也不同意。不過小夥子對她窮追不捨,又找媒人又寫信,信中還寫著山歌:阿妹莫要嫌我窮,只要主意打得通,你賣豆腐伴涼水,我賣魚仔伴蝦公。
「雖然他唱山歌比不上我,但山歌寫得很好,要和我好的決心很大!」郭秀蓮說,半年後,她就和這個小夥登記結婚了,30多年來一直恩恩愛愛。
為了學歌,郭秀蓮常常通過熟人收集歌譜,加上自己學到、想到的新歌,「家裡面大大小小的筆記本和歌書堆了半個床鋪,我老公沒地方睡,我就趕他到地上鋪蓆子睡。」郭秀蓮笑呵呵說著:有時候在床上想起歌詞,她也立刻爬起來記下,生怕歌詞跑了。
以前,郭秀蓮也曾擔心自己拋頭露面唱山歌,特別是唱情歌,老公會反對。但是,她的老公很支持她唱山歌,甚至家裡的家務都一個人承擔了,好讓她安心想歌詞。有時,她跟老公一起出門到外地唱山歌,老公躲在一邊,郭秀蓮笑稱:「因為跟對手唱情歌,老公也會吃醋!」
2008年,郭秀蓮知道了融水縣要舉辦歌王大賽的消息,她決定參賽。但她是武宣縣人,怎麼才能報名參加融水縣的比賽呢?這讓郭秀蓮費了好大一番力氣。黃有福聽說徒弟要比賽,將她引薦給賽事負責人之一的李隆球。老歌王李隆球也從報名表裡發現了這個陌生的歌手,決定先電話試一試她的水平。「聽講有個武宣婆,如今報名來唱歌,若是今天輸給我,歌會就幫我暖腳。」一天下午李隆球撥通電話,自報家門後,就用調侃的語氣唱起山歌來。
郭秀蓮早就聽說過李隆球,他不僅是歌王,還是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柳州山歌)代表性傳承人,早就想找機會和歌王對歌,沒想到歌王自己找上門來。郭從容應對:「我的姓名郭秀蓮,從小生活在武宣,若是阿哥不嫌棄,繡球拋給妹童年。」李馬上又對上一句:「阿妹電話歌聲甜,電話浪費蠻多錢,繡球我用山歌遞,妹你莫笑你哥癲。」
那天下午,雙方你來我往,越對越有癮,最後竟然打到手機電池沒電。晚上意猶未盡的李再次打電話來對歌,又對了3個小時,一直對唱到次日凌晨1時。這次「小考」令李隆球對這個新手刮目相看。當年7月29日晚,郭和十多隊參賽歌手一同向老歌王攻擂,最終她的機智、幽默、風度徵服了評委,和另外6名選手一同戴上了歌王帽。
把人生道理融入山歌
2011年3月,網友「愛吃螺螄粉」在紅豆社區柳州論壇發了一個「武宣婆大戰柳州老鬼」的視頻,視頻是歌王郭秀蓮與男歌手對唱的片段。因為對唱歌詞滑稽、「撩盆」,點擊率超過5萬人次。這段視頻的拍攝者,是名為「痴情漁夫」的網友。其實,「漁夫」就是柳州草根藝術團的黃清。黃清在草根藝術團擔當影像拍攝和視頻製作,他說,2010年6月17日這天,參加完大龍潭社區組織的網絡山歌手見面會後,他便和歌手們來到江濱公園。黃清平時就熱愛山歌這種民間藝術,在江濱公園,他把鏡頭對準了正在對歌的群眾。
當天晚上,黃清整理視頻資料時,看到郭秀蓮與一位來賓男子對歌的片段特別精彩,便單獨處理後發到優酷網。很快,這段視頻就被各大網站轉載,點擊率也一路飆升。自己拍攝的視頻得到熱捧,同時又讓更多網友見識柳州山歌的厲害,這讓黃清頗為得意。
隨著名氣越來越大,郭秀蓮經常受邀到各地唱山歌。郭秀蓮自己都出了30多張山歌碟,非常受歡迎。「唱山歌讓我很開心,我會一直唱下來!」郭秀蓮說,「以前,我和老公到地裡幹活,他也跟我一起對唱山歌,相當有意思!」
這些年來,唱山歌給郭秀蓮的生活帶來了無限的樂趣,她通過唱山歌結識了很多的朋友,也讓家庭關係更加和睦。自己的小兒子在外地讀大學,很多同學還特意到家裡看她,兒子也以她為榮。現在,她的孫子、孫女也會唱山歌,教他們唱山歌的時候,她也把一些人生道理融入到山歌中。
唱山歌樂了自己,更給大家帶來了歡樂,甚至還能化解矛盾糾紛。去年夏天的一天,郭秀蓮到武宣街上擺攤。當時,左右兩邊有一個賣衣服的攤位,有一個賣菸絲的攤位,因為賣衣服的老闆將音箱開得很大聲,惹惱了賣菸絲的老闆,賣菸絲的老闆逕自跑過去關了音箱,結果雙方吵了起來,甚至升級到一方要拿刀砍人。看到當時的陣勢,大家心都慌。
「有些人認識我,叫我趕緊去勸架,我也心發慌,但還是上去勸!」郭秀蓮說,勸的時候她也不知道說什麼,最後拉住雙方唱起了山歌:心字上面一把刀,為人能忍是英豪,當日不知忍字好,來日方知忍字高。沒想到這首山歌還真見效,一場糾紛在歌聲中化解了。
「我收了個小徒弟,還是個職校生啵,人長得帥,歌也唱得好。」郭秀蓮說的這個小徒弟叫蘭培文,今年17歲,是柳州畜牧水產獸醫學校的學生,拜郭秀蓮為師已有兩個月時間了。小蘭是來賓合山人,在家鄉的時候,經常聽街上老人講起郭秀蓮唱山歌厲害。到柳州讀書後,他經常到江濱公園、魚峰公園聽人唱山歌,見到了家鄉人崇拜的這位山歌皇后。今年春節前的一天,小蘭又去江濱公園聽歌。這天,因為有同學作伴,小蘭壯膽跟郭秀蓮對唱,提出要拜她為師。眼前這個後生仔長相憨厚,謙虛好學,郭秀蓮當下就收下作徒弟。
如今,郭秀蓮的「粉絲」已達30多萬,不少「粉絲」在網絡留言。「沒有想到她唱民歌的本領這麼強,沒有想到民歌這麼有趣」「很親切,把肚子都笑疼了」……從網友的熱議中可以看出,不僅老年人喜歡民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通過各種渠道了解民歌,喜歡上民歌。
郭秀蓮唱民歌張口就來,可以說是「看見什麼唱什麼,想到什麼唱什麼」。她的民歌裡既有生活的趣事,又有對家鄉的讚美,因此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聽她唱歌。郭秀蓮還經常被邀請參加各種公益宣傳活動,用山歌進行計生、徵兵、普法宣傳,可謂唱歌的時間比說話的還多。她的歌樸實、自然、幽默,充滿生活氣息,深受群眾喜歡,賣歌碟的小販對此最有發言權:「她的歌碟,好聽!最好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