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最美女寨主覃誠芳唱紅土家民歌 100萬抖音網友都在唱

2021-01-08 央廣網

「么妹我住在十三寨,隔山那個隔水又隔崖,土家那個喜鵲喳喳叫啊,蝴蝶雙雙落花臺。」簡單質樸的詞句,沒有伴奏,沒有話筒,拍手打著節拍,聽眾們卡著間隙,齊聲吆喝「嘿!嘿!嘿!」。一個長相甜美,身著土家族傳統服飾的女孩,以一曲《么妹家住十三寨》獲得滿堂喝彩。她的聲音清麗高亢,將土家女孩的明豔俏皮表現得淋漓盡致。這首民歌一時間刷屏抖音,短短16秒的音頻,被超過100萬個抖音視頻使用,引發全民模仿熱潮。

視頻中的女孩就是《么妹家住十三寨》的原唱,來自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漁峽口鎮的一個普通農家女覃誠芳。此前不久,她被推選為重慶土家十三寨的女寨主。(十三寨由十三個寨子組成,它是迄今為止我國保存的較完整的原始土家族和苗族村寨,是中國第一座土家族生態博物館)。

抖音網友紛紛評論:「唱得真好,高手在民間」「清唱都這麼好聽」「「原汁原味的真唱,為你點讚。」像百靈鳥一樣清脆動聽。」「簡直聽醉了,回味無窮,好想再聽到這歌聲。」這次,網友不僅僅滿足於評論叫好,更是親自上陣也當了一回「么妹兒」,穿著土家族服飾在山水間蕩著鞦韆唱著歌,山谷間的迴響讓鳥兒也開心了起來;或是在小橋流水旁載歌載舞,少女的歡脫俏皮盡顯無遺;就算不具備這些條件,神通廣大的抖音網友也會通過平臺的特技功能,帶上土家頭飾,過一把「么妹兒」癮。

土家族民歌是由歌詞與樂曲結合而構成的同一體民歌,是文學與音樂交會的產物。歌詞屬於語言藝術,可以表情達意、被人感知;樂曲則以聲音的外化形式,直接作用於聽覺,產生優美的抒情效果。土家族民歌的歌詞多用比擬、襯詞,表現出語言的藝術之美。曲調優美真摯,形式富有變化,節奏裡穿插著濃厚的民族風格。2014年11月11日,土家族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為了更好地發揚土家文化,推廣土家歌曲,覃誠芳從去年9月開始玩「抖音」,把自己唱的山歌放到平臺上,沒有精緻的布景,也沒有專業的設備,覃誠芳就是憑藉自己的一副好嗓子,徵服了眾多網友,獲得土家「山歌女神」的稱號。她的演唱風格不受拘束,既能駕馭潑辣、高亢的山歌,又能低音淺唱,僅顯女兒家的柔美與羞澀。除了這首紅遍抖音的《么妹住在十三寨》,《借個月亮對山歌》、《紅玫瑰土家妹》等也膾炙人口,廣為流傳。

其實和她一樣,致力於傳承非遺文化,推廣民族文化,藉助抖音斬獲大批粉絲的人不在少數,90後古琴女孩白無瑕、瀘州油紙傘傳承人餘萬倫、皮影戲藝人王熙等都是很有名的博主。今年4月,抖音正式宣布推出「非遺合伙人」計劃,希望通過加強流量扶持、提高變現能力、打造非遺開放平臺及開展城市合作等方式,全方位助力非遺傳播,培養挖掘年輕一代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和好奇心,幫助發掘非遺的文化和市場價值,讓非遺被更多人看見,真正「活」起來,激發文化創新的活力。

相關焦點

  • 么妹兒覃誠芳抖音:嘎嘎屋滴坐火塘,土家山歌火了!
    演唱視頻中,一個長相甜美、身著土家族傳統服飾的女孩深情演唱,她聲音清麗高亢,將土家女孩的明豔俏皮表現得淋漓盡致。而視頻中的這個女孩,正是重慶黔江土家十三寨寨主覃誠芳。視頻的走紅,不僅讓覃誠芳出了名,也讓土家山歌「流行」起來。
  • 覃誠芳:么妹住在十三寨 黔江山歌飛天外
    「寨主,我們明天下午就到黔江了。」「寨主,能和你一起遊覽十三寨,想想都覺得激動呀。」8月28日,覃誠芳的抖音上收到這樣的消息,她微笑著向記者介紹,兩年來,她親自接待了來自祖國各地的不少歌迷,也讓大家了解了快速發展的黔江。8月29日,湖北歌迷如期到訪。
  • 土家族女神覃誠芳站在大山裡演唱《今生相愛》歌聲火遍抖音
    為了能讓廣大群眾了解到藏族民歌的魅力,抖音音樂人洛桑龍裡從2018年起便開始不定期更新短視頻,為大家演唱藏族民歌。據了解,洛桑龍裡出生於甘孜藏族自治州,是藏族本土民間音樂歌手,其創作的《扎西德勒》、《你從哪裡來》、《稻城酒歌》等多首藏族民歌,備受網友的歡迎。「長長的頭髮,黑黑的眼睛,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你。」
  • 「國際民歌王」蝶當久入駐抖音 傾情演唱苗族歌曲《苗家人》
    該短視頻目前收到2.4萬點讚,有網友評論道:「草原的聲音聽起來很舒服。」為了能讓更多人欣賞到土家民歌,2018年9份她便入駐抖音,以短視頻的形式將自己唱的歌曲展現出來。在短視頻中覃誠芳擁有百變的演唱風格,時而豪爽開朗,時而嬌俏可愛。「你的愛隆起連綿的山脈,陪我走在茫茫的雲海,用真心攢下你給的深情,把愛繪成最美的風景。」3月14日,覃誠芳站在空曠的大山中,將這首《今生相愛》演唱的淋漓盡致,悠揚的歌聲傳遍了整個山谷。
  • 獲獎歌曲 | 《溜溜的生活溜溜地唱》喜獲第六屆瀟湘好歌金獎
    經過公示,歌曲《溜溜的生活溜溜地唱》(作詞:陳珂 作曲:劉翔)喜獲金獎。《溜溜的生活溜溜地唱》「溜溜的生活溜溜地唱咧,唱得那個每天越過越舒暢咧。溜溜的生活溜溜地唱咧,唱得那個幸福就像花一樣咧……」歌曲《溜溜的生活溜溜地唱》是由陳珂作詞,著名作曲家劉翔作曲,資深音樂製作人曹正杰編曲,周兵錄音混縮,網紅十三寨寨主覃誠芳與湖南籍青年歌唱家
  • 仝卓新編新唱老歌帶我們走進民歌節比賽
    剛好進修回來的同事可以替補她,她天生就有唱民歌的天賦,在我們沒有認識仝卓之前,她十分喜歡玖月奇蹟組合唱的歌,非常喜歡和崇拜玖月奇蹟組合。現在因為玖月奇蹟解散了,她再也不談論任何歌手和其他的組合了。經我們介紹她聽了仝卓唱的歌,覺得他唱的歌實在是超級棒,忍不住學唱起來。
  • 字節跳動申請「抖唱」商標 抖音意圖入局在線k歌?
    據中國商標網顯示,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申請「抖唱」商標註冊。據悉,「抖唱」是抖音APP即將上線的小程序,功能類似視頻版在線k歌,抖音似乎躍躍欲試,意圖入局在線k歌行業。  記者在中國商標網看到,字節跳動申請的「抖唱」商標,申請類別分別為 35 類、 38 類、 41 類、 9 類、 45 類、 42 類。
  • 陳涓唱《土家土》,一首讓人聽了很舒心的歌
    陳涓演唱的鄂西民歌《土家土》,仿佛把人帶到了土家族村落的吊腳樓下,眼前呈現的是土家人生活的彩畫般場景,讓人迷戀,讓人舒服。
  • 抖音驚雷歌詞 抖音超火四種聲音唱驚雷是怎麼回事
    抖音的人氣居高不下,很多人選擇了玩抖音,那麼抖音超火四種聲音唱驚雷是怎麼回事呢,下面一起來看看抖音驚雷歌詞吧。
  • 在抖音聽完這個19歲傈僳族姑娘唱的歌,網友:想家了
    圍著火堆,傈僳族姑娘阿米亮和搭檔阿老師扭動著身子,你一句我一句,動情地唱起傈僳族民歌《子拉勒》,帶著圍在身旁的傈僳族姑娘們歡快地跳起傈僳族舞蹈。這就是傈僳族民歌的獨特味道,出自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縣,傈僳族民歌中飽含生活的酸甜苦辣,曲調或熱情奔放,或低沉緩慢。在傈僳族,男女老少幾乎都會唱民歌。中老年男子喜歡分為兩方,盤腿坐在火塘邊,一問一答的對唱,吟唱過程中還會以酒助興。在節日集會、豐收時節、男婚女嫁等喜慶場合時,他們也會唱傈僳族民歌,表達內心的歡愉。
  • 柳州民歌婆婆坐擁30萬粉絲 唱山歌教做人道理
    這兩年,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來賓等地愛唱山歌的人們一提起「武宣婆」郭秀蓮,幾乎無人不知。新浪、優酷等網絡上的《武宣婆大戰柳州老鬼》視頻,點擊率相當高,僅在紅豆社區柳州論壇的點擊率就超過5萬人次。「武宣婆」的即興山歌,如同柳江水源源不斷,給很多朋友帶來了歡笑。
  • 民歌四十,再唱一段思想起
    5小時4分10秒的《民歌四十 再唱一段思想起》,比起2005年3小時55分17秒的《民歌三十 永遠的未央歌》,擴容不少,歌手30到了60位,曲目也由40首增加到95首。添了新面孔,也少了舊相識,其中有5位,再也不會見了。李泰祥、潘安邦、施碧梧、黃大誠和馬兆駿,在約定的(民歌)三十到四十的這10年間,離開了人世。
  • 利川這首民歌,唱火了湖北,唱醉了世界,唱到了太空……
    筆者認為:這三種說法都對,但都不全面、不深刻,是對《龍船調》主題的斷章取義。為此,本人運用《周易》「天人合一」的思想,通過天和地、太陽和月亮、山和水、艄公和妹娃、潮漲和潮落等多層次的陽和陰的意象,對《龍船調》的主題進行了系統研究,提出了「和諧說」的觀點。應該說,這是從哲學和美學的高度對《龍船調》的主題進行了挖掘和提升,也回答了《龍船調》為什麼能傳唱世界的根本原因。
  • 風靡全國的歌曲《么妹住在十三寨》唱的就是黔江這13個土家山寨
    熊家寨 陳彤攝新建村有13個典型的土家院落,像一串珍珠鑲嵌在青山綠水之間,被人們稱為土家十三寨。瓦房寨 陳彤攝十三寨是藏在小南海景區裡的百年古村落,至今沿襲著土家山寨女寨主的制度文化,具有古樸而神秘的母系部落遺風。
  • 豫南民歌第一村 「賽山樵唱」口耳傳
    筆者一行人循聲而走,在賽山腳下找到了俗稱「豫南民歌第一村的」的河南省新縣八裡畈鎮南衝村。傳出歌聲的農家小院內,4位婦女正圍坐在一起,輪唱自如。村支書介紹說,這是村民雷全枝的家,一同來唱的是張桂榮、劉光梅與付保秀,她們都是村裡有名的民歌手。村民人人唱「小調」南衝村地處大別山支脈,歷史悠久,民風淳樸。
  • 「民歌四十:再唱一段思想起」百科式珍藏檔案
    《被遺忘的時光》《恰似你的溫柔》《蘭花草》《蝸牛與黃鸝鳥》《外婆的澎湖灣》《龍的傳人》……每個中國人一定都聽過這些歌,電視裡放到時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會放下手中的事,跟著一起陶醉地唱。你也許知道他們都屬於七八十年代的金曲,也許還聽說過「校園民謠」這個詞。但這些耳熟能詳的金曲背後,都有同一個源流:民歌運動。
  • 老時光裡的土家童謠
    說罷,我像一個三兩歲的孩童般,請求外婆再給我唱土家童謠。「蟲蟲飛,蟲蟲飛,飛到嘎婆園子一大推……」在這樣充滿親子樂趣的聲音中,關於童謠的回憶思緒飛揚開去。我的家鄉黔江位處武陵山區腹地,以土家兒女為主。在這片被譽為「武陵山明珠」的土地上,充滿各種山歌、情歌、勞動歌曲等。如果說民歌是大人們抒發情懷的載體,那麼童謠就是兒童成長的搖籃。
  • 這裡是恩施|若有朋自遠方來,請把恩施唱給TA聽
    這些歌舞是我州少數民族生活狀態、風俗民情與精神意志的縮影。千百年來,原生態歌舞一直被人們喜愛、挖掘、傳承和保護,受到全國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喜愛,如利川的《龍船調》走向了世界。「妹娃兒要過河,是哪個來推我嘛……」
  • 萌萌噠好聽女主播名字 抖音網絡主播藝名大全
    18183首頁 萌萌噠好聽女主播名字 抖音網絡主播藝名大全 萌萌噠好聽女主播名字 抖音網絡主播藝名大全 來源:
  • 把陝西的民歌唱出來傳下去
    彭光琴從小就開始唱陝南民歌,但她在唱的同時也在思考,如何將陝南民歌更好地進行挖掘保護、傳播和推廣。 「陝南民歌種類很多,但影響力很小,目前還處在被挖掘、原生態的一個狀態,在宣傳和保護上還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