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持續25年的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順利歸國

2020-11-19 上海熱線

  記者從國家文物局1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我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克服疫情的不利影響,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這批文物的回歸,為我國政府持續25年的跨國文物追索行動畫上圓滿句號。(記者施雨岑,國家文物局供圖,攝影:首都博物館羅徵)

聲明: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儘快與上海熱線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相關處理。聯繫方式:shzixun@online.sh.cn

本文來源: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 作者:周楚卿 責任編輯:姚衛斌

相關焦點

  • 25年跨國文物追索行動畫上句號 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回國
    部分回歸文物 國家文物局供圖「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中國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11月18日,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在國家文物局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如是說。
  • 【看世界】我國成功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
    我國成功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 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我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近期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回國_新聞頻道_央視網(cctv.com)
    國家文物局供圖  「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中國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  品相好精品多  經國家文物局組織鑑定,68件文物中,暫定二級文物3組13件、三級文物30件、一般文物25件,質地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地域分布江西、安徽、福建、河南、陝西、河北、貴州等。
  • 文物追索返還工作力度不斷加大 看看這些年都有哪些文物回家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過去五年,我國持續加大文物追索返還工作力度,大量流失海外的文物藝術品得以回歸祖國。據統計,十三五期間,美國、義大利、日本等國共計向我國返還1200餘件套流失文物。2018「虎鎣」是西周晚期青銅器,原為清宮舊藏,具有重要歷史價值,1860年被英國軍官從圓明園劫掠,2018年由境外買家無償捐贈給中國政府。2019涉及石器、玉器、青銅器、陶器、錢幣等多個門類,這是中美籤署政府間諒解備忘錄以來,兩國間最大規模的中國流失文物返還。
  • 記者暗訪拍賣行:竟稱疑似圓明園流失文物是英國軍隊「合法」報酬
    (被劫文物),這個公約對被劫文物是有約束作用的,我個人認為,我跟倫敦的熟悉國際貿易和法律的律師也諮詢過,他們認為追索這件東西可能性不大。文物追索資深律師 克裡斯多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約的約束範圍是有限的,沒有辦法以它為法律依據去追索這件文物,但是故事不是說到這裡就完了,如果中國政府成功追索怎麼辦,他們能做很多事
  • 要點亮文物漫漫回家路 先借科技飽眼福
    闊別160載,馬首回家,不僅成為「十二生肖銅獸」中第一個回歸圓明園的獸首,還是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銅獸首的流浪之路,註定坎坷崎嶇;銅獸首的回家之路,同樣艱辛漫長。但只要是中國非法流失的文物,無論路途多遠、時間多久,我們都不會放棄追回的努力。就在前不久,25年跨國文物追索行動畫上句號,68件流失英國文物成功回國。
  • 法國奢侈品大亨無償歸還中國四件周朝文物(組圖)
    據英國媒體日前報導,在歸還青銅鼠兔首之後,法國奢侈品大亨皮諾今年4月秘密向中國歸還四件屬於公元前7世紀(東周時期)的猛禽金首,沒有索要任何補償。2013年6月,皮諾家族曾無償向中國歸還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
  • 名人堂·文旅大事件|馬首回歸,海外164萬件珍寶如何回家?法律追索...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事件回放】漂泊160年之後,12月1日,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也成為2020年令人為之興奮的文旅大事件。十二生肖獸首銅像,是清代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噴泉的主要構件。
  • 2020年度文物好新聞推介作品揭曉 見證年度文物輿論焦點
    2020年,文物熱點事件備受關注,考古、雲展覽、流失文物返還成為年度新聞熱詞。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物考古工作,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引領文物工作方向與新聞輿論導向。歲末68件流失英國文物回歸、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圓明園,國家文物局高質量內容供給為媒體深度報導提供豐富素材,各媒體平臺精彩報導迭出,僅微博閱讀量超20億人次。「流失文物返還」成為此次好新聞申報數量最多的題材,經評議,共有6篇作品獲評推介作品,佔比10%。
  • 圓明園流失文物之殤:侵略者曾開專賣店集中出售
    至今年圓明園罹劫160周年之際,仍無法準確統計出圓明園流散文物的具體數量與品名。歲月更迭,世紀蹉跎,數量難以確計的圓明園遺物,在被劫掠海外之後,迭經數次易主與遷移,有些恐怕已因種種原因徹底毀失而無跡可尋了。如此這般,完全追求確切數據,逐一追索流失文物,並非易事,一時也難以成事。
  • 北京文博丨全國文物局長會議召開,部署2021八大重點任務
    全國文物系統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穩妥積極,考古研究和文物保護系統推進,文物安全長效機制持續健全,博物館工作創新發展,革命文物工作穩紮穩打,機構隊伍建設支撐有力,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全面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務實開展,文物追索返還提振士氣。
  • 跨國大案——追索英人文物走私案記事
    從此至1998年8月結束,在三年多的時間裡,中方運用法律手段,輔之以外交交涉,經過複雜、曲折的艱苦鬥爭,最終迫使犯罪團夥放棄對抗,承認中國對涉案文物的所有權,3000餘件文物順利回歸。作為追索工作經歷者、時任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馬自樹,根據該案大事記複印件、赴英工作組記錄,結合本人當時日記及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文化參贊相關文章和其他材料,撰寫了這篇記事,本報將連續刊載,以饗讀者。
  • 國寶歸來,甘肅禮縣文物亮相央視春晚!
    1983年,戴迪安在倫敦開了一家古董店,專門收藏中國古代青銅器和金器。1994年,韓偉被戴迪安邀請到家裡,參觀他的收藏,並說這批文物購自臺灣古董商,臺灣古董商暗示它們來自甘肅。初次見到這批秦早期文物——金虎1對、鷙鳥形金飾片4對8件、小型金飾片30餘件,韓偉很是震驚,這些文物「形制奇特、數量眾多、製作精美、前所未聞」。經過分析,韓偉認為,金飾片出自甘肅禮縣大堡子山被盜大墓。
  • 蟬冠菩薩像亮相國家博物館:出土於山東濱州 曾流失海外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日訊 「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目前正在國家博物館展出。山東參展的是一件蟬冠菩薩像。這尊佛像1976年在濱州博興的龍華寺遺址出土。今天,濱州博物館派出兩位講解員來到國家博物館,現場為觀眾講解講述這件珍貴的流失文物背後的故事。
  • 觀察|希臘文物撤拍,疑似天龍山造像何以高價拍出
    佳士得(紐約)本月悄悄撤下了四件希臘和羅馬文物的拍賣,理由是這些古代文物涉嫌來自非法盜掘。上周蘇富比在一場涉及希臘文物的訴訟中敗訴,希臘文化部長認為這是追索文物的重大勝利。而澎湃新聞獲悉,在本月香港蘇富比進行的一場拍賣中,一件有可能來自天龍山石窟的古代造像卻以逾231.25萬港幣成交,成為此場冠軍拍品。中國文物與希臘文物在拍場何以有這樣迥然不同的結果?
  • 日本準備拍賣從中國掠奪的文物,中國人不幹了!
    國家文物局要求該拍賣公司遵守相關國際公約精神,尊重中國人民的感情,停止拍賣這些非法流失的中國文物,並將對有關文物保留追索權利。,「對於任何確認為非法流失的中國文物,將保留追索的權利」,並「希望有關機構和個人認真遵守相關國際公約精神,尊重文物原屬國人民的感情,不買賣非法流失的他國文物,不以此類文物為名進行商業炒作」。
  • 海外博物館中國文物丟失引質疑,故意抹黑這鍋我們不背
    電影《十二生肖》2012年成龍飾演傑克從文物盜竊賊轉變為文物保護者事實真是這樣嗎?中國追索海外文物的真實情況到底是怎樣?2015年,法國楓丹白露宮中國館22件珍貴藏品在7分鐘之內被盜。2010年,挪威卑爾根KODE博物館被盜走56件中國藏品,原本應亡羊補牢的博物館,可是在2013年,該博物館22件文物再度被盜。
  • 橫店圓明新園昨正式開園 臺灣收藏家贈送3件流失文物
    臺灣收藏家林嘉瑋向圓明新園捐贈了3件圓明園流失文物:抱月瓶、香爐、方觥。(中國臺灣網 王偉 攝)在盛典上,臺灣收藏家林嘉瑋向圓明新園捐贈了3件圓明園流失文物:抱月瓶、香爐、方觥。據林嘉瑋的特別助理介紹,這3件藏品是上世紀80、90年代從歐洲文物藏家手中收購而來的。  圓明新園由新圓明園、新長春園、新綺春園、新暢春園四個日景和歡樂夜福海、歡樂夜瑤池、歡樂夜廟會三個夜景,還有動物標本館、冰雕雪雕館、高科技演藝館等10個景區組成。
  • 圓明新園開園 臺灣友人捐贈流失海外文物
    3件珍貴的圓明園流失文物也「回」到園中。圓明新園的總設計師、總指揮—浙江橫店集團創始人徐文榮表示臺灣友人因感動圓明新園的開園,贈其流失海外的圓明園文物  同期(浙江橫店集團創始人 徐文榮)  解說155年前遭焚毀的北京圓明園已在浙江橫店重現。5月10日,佔地6200多畝、總投資300億,按1:1比例復建北京圓明園95%建築群的「圓明新園」正式開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