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突發心臟病,數10次室顫,數10次電擊除顫,原來是身體缺鉀

2020-12-28 心血管王醫生

凌晨2點,急診送來一位心律失常患者,男性73歲,反覆室速,心率一會200次,一會60次,給了抗心律失常的藥物效果不明顯。

我趕到後,看到心電圖後說儘快補鉀!

有人匯報說血鉀抽了,可是化驗還沒回報呢!

我說不用等了,再等患者等會就室顫心臟停跳了,這時候護士配液。突然患者意識喪失,心電圖監護提示室顫,立即電擊除顫。

前後反覆心臟室顫10多次,除顫10多次,隨著液體鉀逐漸的輸入,患者病情逐漸穩定,漸漸的不再室顫了。

這期間,血鉀化驗單回報:血鉀2.4,嚴重的低血鉀!正常的血鉀3.5-5.5mmol/L;<3.5mmol/L,屬於血鉀過低;>5.5mmol/L屬於血鉀過高。

有人問為什麼看了心電圖就知道缺鉀,缺鉀怎麼又會導致心臟室顫呢?

每次搶救心臟病患者的時候,我除了關注血壓、心率、血氧這些最基本的生命體徵,生命保證之外。對於很多人需要馬上抽血化驗,我最關注的一項化驗就是血鉀。

因為血鉀過高或血鉀過低,都會導致心臟驟停!

血鉀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鉀離子是人體細胞內液的主要陽離子,體內98%的鉀存在於細胞內。心肌和神經肌肉都需要有相對恆定的鉀離子濃度來維持正常的應激性。也就是正常的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保證。一般情況下,健康人日常飲食中的鉀含量足以滿足我們的需要,不會出現高鉀或低鉀。

低血鉀的危害?

輕度低鉀: 3.0~3.5mmol/L

中度低鉀: 2.5~3.0mmol/L

重度低鉀: <2.5mmol/L

低鉀對心臟的危害:

血鉀過低,就可能會引起心臟跳動異常。因為低鉀可使心肌應激性減低,從而直接導致心臟的電路系統出現問題,出現各種心律失常,輕者出現竇性心動過速,各種早搏,房室傳導阻滯;重者出現各種心動過速,室速,甚至室顫導致心臟停跳死亡。

對於比較有經驗的心血管醫生,不需要等抽血結果看血鉀,看心電圖就能看出是否低鉀。

低鉀心電圖改變:

U波增高,有時候會超過同一導聯T波的振幅;T波振幅降低,平坦甚至倒置;ST段下移,可以達到0.05毫伏以上;可以出現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常見的是竇性心動過速,早搏,尤其是室性早搏和陣發性心動過速。其他的改變還有可能出現QT間期的延長,尖端扭轉室速。

低鉀還可能出現的危害:

低鉀是可能表現全身乏力,嚴重時全身肌無力,甚至呼吸、吞咽困難,更嚴重者可窒息。消化道可能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腹脹等。精神萎靡、反應遲鈍、嗜睡,嚴重者昏迷等。泌尿系統出現尿多,常見於腎臟疾病、醛固酮增多症和尿崩症等,以夜尿增多為主。有時候還會出現陣發性癱瘓,一般持續幾個小時,部分患者症狀可自行緩解,個別患者發病持續可達數日。

低鉀的原因?

常見的原因無非就是人體攝入的不夠,或者排除的過多,簡單說就是吃的少或者排除去的太多。

比如長期偏食、厭食、不科學減肥等。

比如長期大量的嘔吐、腹瀉、胃腸膽道引流、大量出汗、大面積燒傷、腹腔引流、放腹水、透析、血液置換等因素。

比如一些疾病:代謝性鹼中毒或酸中毒的恢復期;腎臟疾病;內分泌疾病,如原發或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症。

比如藥物引起的,利尿劑呋塞米、布美他尼、氫氯噻嗪、甘露醇等。

高血鉀的危害?

輕度高鉀: 5.5~6.5mmol/L

中度高鉀: 6.5~7.5mmol/L

重度高鉀: >7.5mmol/L

高鉀對心臟的危害:

血鉀過高,也可能會引起心臟跳動異常。出現各種傳導問題,及各種心律失常,甚至室顫導致心臟停跳死亡。

同樣對於比較有經驗的心血管醫生,不需要等抽血結果看血鉀,看心電圖就能看出是否高鉀。

高鉀心電圖改變:

一般早期會出現t波,qt間期縮短,高鉀血症加重出現qrs波增寬,p波形態逐漸消失。主要表現為竇性心動過緩、傳導阻滯和心律失常;各種早搏、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室顫。

高鉀還可能出現的危害:

高鉀可能出現四肢及口周感覺麻木,極度疲乏,肌肉酸疼,肢體蒼白溼冷。更嚴重會影響到呼吸肌,發生窒息。高鉀血症可引起噁心嘔吐和腹痛。高鉀也會氮質血症和代謝性酸中毒。

高鉀的原因?

比如腎病,急性腎衰竭、或慢性腎衰竭;

藥物作用:長期應用氯苯蝶啶、螺內酯等。  

溶血、組織損傷、腫瘤或炎症細胞大量壞死,組織缺氧、休克、燒傷、肌肉過度攣縮等。

血鉀正常才能保證心臟正常的跳動,所以對於任何一個心臟病患者,都必須關注血鉀,尤其心臟病搶救過程,尤其各種心律失常的時候,一定要想到有沒有高血鉀或低血鉀。

不管是高鉀還是低鉀,都有一定的危險,如不能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都會危及生命。

相關焦點

  • 心臟突發「室顫」,猶如一腳踏進「鬼門關」!
    室顫致命!所以說有人說,心臟突發室顫,那就是一腳踏進「了鬼門關」。 什麼原因會導致室顫、心跳驟停? 最主要的還是心血管病,尤其是缺血性心臟病,冠心病這一類的。因為會引起心肌的急性缺血缺氧。
  • 心梗男子病情兇險 醫生「生死時速」45次電除顫緊急施救-急診,患者...
    東方網通訊員沈莉11月26日報導:11月24日,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憑藉快速的應急能力和過硬的業務技術和密切的團隊合作,成功挽救了一名急性心肌梗死伴室顫患者,為其進行了心臟介入手術,打通右冠狀動脈中段完全堵塞的血管,期間歷經45次電除顫和氣管插管等,將其從"死神"手中奪回。目前患者情況穩定。
  • 心肺復甦、電擊除顫10餘次 儋州市人民醫院多科聯手成功救治命懸...
    11月24日,54歲的黎先生在當天11點30分左右出現胸痛、胸悶的症狀,疼痛呈現持續性,經過休息仍未得到緩解,於是家人便將其送到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就診,經心電圖檢查提示為竇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期間黎先生心跳停止,急診科予以電擊除顫後恢復心跳,並收入重症醫學科進行治療。
  • 淄博一男子做心臟彩超時突發室顫 醫護人員緊急搶救挽回生命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魯中網9月26日訊(記者 荊睿 孫豐鳴 通訊員 劉灩)9月24日,淄博市中心醫院西院區一名正在進行心臟彩超檢查的男子突發心臟室顫現場醫護人員通過心肺復甦、電除顫、輔助呼吸等一系列急救措施,歷時半個小時終於挽回了患者生命。目前,男子已恢復意識,在醫院進一步觀察治療。
  • 男子心臟驟停昏迷18天奇蹟甦醒 被電擊21次(圖)
    男子心臟驟停昏迷18天奇蹟甦醒 被電擊21次(圖) 2015-07-16 09:01:45來源:荊楚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忠會 參與互動()   愛女日日呼喚沉睡父親 男子昏迷
  • 男子高速上胸口疼痛難忍立刻撥打120,被除顫20次活了過來
    在救治過程中, 宋先生突發意識喪失、抽搐, 心電監護提示室顫! 什麼是室顫?有哪些危害? 心室顫動是嚴重的自發性異位心律,是心室肌不協調的快速亂顫。
  • 年輕男子突發心梗心跳驟停,中大八院上演生死大搶救!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趙鴻飛 通訊員 吳海東記者2021年1月1日從中大八院獲悉:深圳市福田區一年輕男子突發心肌梗死,心跳驟停近半個小時,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急診科牽頭,多學科協作,頂尖技術支持,心肺復甦、電擊除顫、氣管插管、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體外經皮臨時心臟起搏、體外膜肺(ECMO
  • 術中室顫20餘次,步步驚心!他能否闖過此關?
    心臟和大血管外科主任 楊再珍「心臟搭橋,就是在心臟原來的動脈血管狹窄嚴重或者已經完全堵塞、不能滿足正常心臟的血流灌注的情況下,捨棄原來堵塞的血管,用身體其他部位取下相對不重要的血管搭建在原來堵塞的血管兩端,代替堵塞的血管為心臟供血,讓血液『改道』,繞過狹窄部位。
  • 突發心臟病越來越多,如何做到防範於未然——上海遠大心胸醫院...
    8月18日,某著名演員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去世。他的突然離世令圈內以及喜歡他的影迷深感震驚和痛心。其實,近年有不少名人因突發心臟病離世。在人們對生命突然消失感到扼腕嘆息的同時,「心源性猝死」這個詞也反覆出鏡,刺激人們的神經,引發了不少人的焦慮。
  • 列車員心臟驟停 醫生8次除顫將其救醒
    12月23日,一名江西籍鐵路列車員楊先生在經過16個多小時的長途行程後,從江西南昌剛抵達連雲港不久,突發心梗被緊急送往連雲港市東方醫院,醫生立即組織搶救,其間經過8次心臟除顫,楊先生這才脫險。  搶救  心跳8次驟停  醫生連續8次除顫  當天,楊先生先後經歷了8次心臟驟停,經過醫生連續8次除顫,楊先生的心律才恢復正常,「太驚險了,我們正準備為他抽血化驗心肌酶,他就突然發作室速、室顫,意識喪失、四肢抽搐。」
  • 喜劇演員謝園突發心臟病離世,急救真的跑不贏死神?
    8月18日,又一位名人因為心臟病猝死離開我們。據媒體報導,電影演員、原北京電影學院教師謝園於8月18日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逝世,享年61歲。謝園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78級,曾榮獲中國電影金雞獎、大眾電影百花獎、中國電視劇金鷹獎、飛天獎等多個表演獎項。
  • 惡性心律失常可突發猝死
    一般來說心動過緩的患者,每分鐘心跳低於60次甚至更低,容易導致全身臟器供血不足,患者會出現心悸、氣緊、乏力、胸悶、食欲不振、精神不好等不適,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對於嚴重的心動過緩需要心臟起搏器治療。對於被經常提及裝了起搏器不能做磁共振檢查的顧慮,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徐原寧解釋說,隨著兼容磁共振的起搏器和除顫器的問世,臨床實踐正在逐步轉變,特別是新一代的能夠兼容3T磁共振的起搏器和除顫器,並不影響患者做共振檢查。同時,先進的起搏器還配有遠程隨訪監測系統,不用像原來的起搏器要定期回醫院檢查,遠程就能完成隨訪。
  • 海口男子球場猝死視頻:捂胸到倒地僅7秒!醫生這麼說…
    >突發心臟驟停倒地不起 後經搶救無效死亡,令人惋惜 近年來,因踢足球、打羽毛球等突發心臟驟停的事件偶有發生,警醒著人們定期體檢,關注身體健康狀況,同時掌握急救技能、正確使用急救設備也十分重要。
  • 44歲男子觀看《戰狼2》突然猝死!現場目擊者的一句話讓人心痛……
    現場目擊者朋友圈(圖據@急診夜鷹)事發經過8月3日晚上7點半,成都凱丹廣場嘉禾影城,一名男子突發心臟疾病,渾身冷汗意識喪失、瀕死喘息,經現場搶救後不幸去世。李芬說,幾位市民一起將男子抬到了放映大廳外的走廊處平躺在地,「雖然只需要幾個人就把男子抬到了外面,但後來放映廳內幾十號人全部出來了,電影院也終止了電影的播放,大家都很關心男子的身體狀況。」在等待120醫護人員趕到之前,現場兩位看電影的護士,在觸摸男子頸動脈無搏動後,開始心肺復甦急救,據目擊者稱,現場有四人輪流進行胸外按壓。
  • 98秒丨濰坊昌樂:患者電梯口突發室顫 醫護人員上演「生死急救」
    「病人突然出現意識喪失,心率、脈搏都測不到,心電監護顯示是室顫。室顫是急性心梗一個最重的併發症,不及時搶救隨時有生命危險。」回憶起當時一幕,昌樂縣人民醫院心內二科副主任醫師陳明和還歷歷在目。陳明和立即用隨身攜帶的除顫儀對患者進行除顫,同時持續胸外心臟按壓,就地進行大搶救。
  • 電視劇裡的「電擊」急救,是如何讓心臟「重啟」的?
    電視中常見這樣的情景:醫生搶救主人公,進行「電擊」,主人公奇蹟般的醒來,場景既緊張又感人。 圖自《急診科醫生》到底「電擊」是怎麼救活了主人公?哪些情況下需要用到心臟「電擊」?會有什麼後遺症嗎?今天的科普時間,我們就來揭秘一二。電視中出現的用來進行心臟「電擊」的機器到底什麼樣?
  • 心臟停跳1小時47分,胸外按壓近萬次!30歲男子竟「死而復生」!
    到達後直接從急診科轉送介入手術室,在接診過床時他突發室顫,意識喪失、抽搐、呼吸停頓,醫護人員馬上採取心肺復甦急救。一下,兩下,三下,十下,一百下,一千下……間中夾著一次次的電擊除顫。一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半個小時過去了!病人的心跳依然沒有恢復,理論上的搶救時限已經到來,還需要繼續嗎?「病人這麼年輕,還是有希望的,我們絕不放棄!
  • 「1.5萬次胸外按壓救活猝死男子」上熱搜 華西心內科醫生:只是個例
    據媒體報導,2月24日下午,在暨大附一院脊椎骨科陪護照顧住院父親的28歲青年小李(化名)突發急性心源性猝死,在醫院脊柱骨科、ICU、麻醉科、心外科醫生堅持了2個多小時徒手心肺復甦、調用體外人工肺膜ECMO等緊急搶救措施後,小李成功甦醒,被搶救回來。隨後,#醫護1.5萬次胸外按壓救活猝死男子#登上微博熱搜,該話題下有2.1億閱讀,2.7萬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