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禪位給嘉慶後,仍在養心殿當了3年太上皇,這3年他幹什麼了?

2021-01-09 天天讀詩詞

在三皇五帝的上古時期,我國的執政者都是通過禪讓制的形式來交接權力的。直到後來大禹將自己的皇位傳給了兒子益,最後又被皇子啟所搶,禪讓制才終於結束,世襲制開始越來越興盛。

而在未來,禪讓都成為一種工具,大多是一些「亂臣賊子」為了獲得皇帝的權力的同時,又能保住自己的名聲而使用的手段。比如當年王莽建立新朝之時,就是強逼著皇帝禪位。後來李世民稱帝時,也是逼迫李淵交出皇位,等等等等。

但在清朝的時候卻上演了一出和平禪位,那就是在公元1796年時,乾隆帝禪位給了嘉慶帝,從此自己成為了太上皇,繼續把持朝政,直到1799年去世之後,這才把皇權真正交給了嘉慶,而在這三年之內,乾隆帝都在幹什麼呢?

禪位嘉慶乾隆帝早年很得祖父康熙帝的喜愛,1721年,年僅10歲的乾隆第一次被康熙看到的時候,康熙就覺得乾隆非同尋常,於是就將乾隆帶入宮中,親自教授他各種課業,也是因此,後來雍正才會將皇位傳給乾隆帝,因此,在乾隆帝的心中,是極其敬重康熙帝的。

康熙帝從1661年坐上皇位,到1722年身死讓位,一共做了60年多的皇帝。而乾隆從1735年即位,到1796年正月之時,也已經做了60年零幾個月的皇帝,出於對康熙帝的敬重,不想執政超過康熙年限,因此乾隆帝便決定禪位。

雖然嘉慶小時候就很得乾隆帝的喜歡,但是乾隆帝一生更是摯愛富察皇后,因此一開始乾隆立的皇儲是富察皇后的次子永璉,但永璉9歲時就夭折了,乾隆帝又立皇七子永琮為太子,但永琮也在2歲時因為天花去世了。

因為兩個皇太子接連因病去世,讓乾隆帝相當心傷,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裡,乾隆帝都沒有再提立嗣的事,直到1795年9月的時候,乾隆才宣布立嘉慶帝為太子,並在次年禪位給了嘉慶帝。

養心三年乾隆帝雖然禪位給了嘉慶,但是自己還是依舊住在皇帝行宮養心殿之中, 而嘉慶帝只能住在皇子住的毓慶宮中,朝堂大小事務還是由乾隆帝把持,只是把皇帝的名分給了嘉慶,自己從皇帝變成了太上皇而已。

嘉慶也不能說什麼,乾隆帝能夠最後決定把皇位傳給嘉慶他都已經對此是感恩戴德了。而且此時的乾隆已經85歲,嘉慶帝也不需要等很久了。

而乾隆帝在養心殿的三年裡也沒有閒著,他主要幹了3件事,一件是鎮壓起義,當時湘黔之地發生了苗民起義,讓乾隆帝也頗有些頭痛,在他的安排之下,清廷用了兩年的時間才將苗民起義鎮壓了下來,結果同時又發生了更大規模的白蓮教起義,讓乾隆帝是到死都沒能搞定。

而第二件事,就是給嘉慶帝「挖坑」。乾隆帝生前極其寵信和珅,因為和珅的確很有能力,幫自己辦事也很利落,因此即使明知和珅貪汙,乾隆帝也懶得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放過了他。

而在養心殿的這三年,乾隆帝身體狀況是每況愈下,以至於後來說話都含糊不清,只有和珅能夠聽懂,每到朝堂之時,和珅就侍立左右,成為乾隆的傳聲筒,加上當時內外朝政軍政兩權都被和珅把持,眼看著和珅就成為了「二皇帝」,比嘉慶的權力還要更大的。

而第三件事,就是歌功頌德,而且還是頌自己的德。乾隆帝認為自己的千古一帝,以「十全大武功」來封賞自己,還說自己一人便作詩幾萬,比之全唐還要更多,乃是才氣可比滿唐,詩作汗牛充棟。

最後,在1799年時,乾隆帝就帶著自己的「自戀」病逝於養心殿中。嘉慶才終於真正執掌皇權,以來就把乾隆最寵信的和珅給辦了,還出來了個「和珅一倒,嘉慶吃飽」的故事。當嘉慶帝看著和珅巨量的家產,想著乾隆自誇十全武功的話語,心中也是感慨萬千——老爹啊,你看你都養出來了個啥玩意兒!

乾隆前期是真正的勵精圖治,頗有政績。但是到了後期開始驕傲自滿,還縱容和珅,幾次下江南虧空了國庫,加上各地出現了起義,致使清朝加速衰敗,雖然嘉慶繼任之後嚴懲貪汙勤於政事,但是終究無法力挽狂瀾。

而乾隆與嘉慶的故事,在《清朝全史》一書中有更加詳細的講述。此書不僅講述了乾隆、嘉慶、和珅等人之間的故事,更是從宏觀角度講述了清朝的興衰史,十分值得一讀。

這本書原價88元,現價只需要48.8元,優惠力度還是很大的。在這裡推薦給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不妨讀讀,定然能受益頗多的。

相關焦點

  • 乾隆死前當了3年「太上皇」,這3年和珅在幹啥,為何沒能化險為夷
    之後康熙決定把弘曆帶進宮中親自撫養,這就說明,弘曆的命運將來會「非常好」。康熙禪位雍正,不一定並不是出自於愛屋及烏。無論如何,康熙是非常喜歡弘曆這一孫子的,給了他獨特寵愛,因此 乾隆對爺爺的真情念及不已,隨處以康熙帝雄才大略為楷模,對康熙帝極其重視。因而,乾隆數次表明不容易超過康熙的當政六十一年紀錄:「昔皇祖御極六十年,予害怕對比。
  • 乾隆皇帝退位後,做了三年的太上皇,在這三年間他都做了哪些事?
    眾所周知,我國古代的帝王都是終身制,都會幹到駕崩為止。除非是在位期間出現特殊情況,皇帝是不會主動禪位退居二線的,更不會出現「一朝兩帝」的現象。但在歷史上,也出現過太上皇這樣一個特殊的現象。雖說人數寥寥,但也確實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存在,乾隆就曾在退位後,當了3年的太上皇。
  • 「十一全老人」的太上皇乾隆帝,在太上皇期間都幹了些什麼呢?
    弘曆為了表達對其祖父的敬重,把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61年)的皇帝的桂冠,讓給康熙帝。所以他準備在位60年(85歲)就會「歸政退間」。在太上皇的歲月裡,他還成為了「十一全老人」呢!君無戲言,85歲的老皇帝乾隆在嘉慶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親臨太和殿授傳國玉璽給36歲的太子、十五皇子顒琰。
  • 所謂「嘉慶元年」,不過就是「乾隆六十一年」
    貼身太監早就料到這一點,皇帝輕微的鼾聲一停,他就從地上站起來,開始給乾隆一件件穿好衣服。然後,老皇帝就垂衣靜坐在御榻之上,耐心地等待三個小時後的陽光。這已經是近年來的常態了。乾隆皇帝的身體是有史以來中國帝王中最好的,然而,自然規律畢竟不可違抗。《乾隆皇帝實錄》記載,乾隆五十歲之後,睡眠即開始減少,「年高少寐,每當醜寅之際,即垂衣待旦,是以為常」。
  • 乾隆晚年為什麼要退位當太上皇?退位之後他又都在幹什麼呢?
    這句話的意思也就是說,如果能得到祖宗的保佑,自己能夠長壽的話,他一定會在即位六十年的時候,將皇位傳給兒子,絕不敢打破爺爺康熙帝統治六十一年的記錄。換句話說就是,即便自己活得夠長,皇帝也就幹六十年,到時候不死也讓位給兒子。這件事原本只是他在祖宗面前許下的承諾,旁人並不知道,但不曾想後來弄得是天下皆知。
  • 乾隆做了六十年的皇帝,退位依然掌權,期間做了幾件事令嘉慶頭疼
    1796年,乾隆皇帝把自己的位置傳給了嘉慶。從這時候開始,自己成為了太上皇,並且依然把朝政把控在自己的手裡。一直到三年之後自己去世,嘉慶帝才算真正當上了皇帝。那麼在這三年時間裡,乾隆皇帝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 中國歷史上十大太上皇
    雖已貴為一國之君,他仍一如既往地孝順父親劉太公劉太公雖沒讀過什麼書,可是也明白其中的道理。等劉邦再來時,他便拿著掃帚在門口恭候,如奴僕迎接主人。劉邦大驚,問明原委後便尊劉太公為太上皇。劉太公因此成為歷史上唯一草根出身的太上皇,也是第一個活著坐上此位的人。司馬衷被長輩尊奉的太上皇西晉末年,晉惠帝司馬衷昏庸無能,皇后賈南風專權跋扈。
  • 嘉慶隱忍3年,乾隆死後15天就把和珅定罪,和珅為何不早做打算
    當年,乾隆繼位之時,就立下在位時間絕不超過康熙帝(在位61年)的諾言,如若他能活到85歲(在位60年),就立刻退位,讓皇子繼承。可和珅呢,是個「豪華馬屁精」。公元1794年,已經當了60年皇帝的乾隆,對外宣稱要兌現承諾,公開立儲,禪讓皇位給太子。和珅一聽,馬屁勁就上來了,恭維乾隆身體硬朗,定能活到百歲,不用著急立太子。
  • 嘉慶成為儲君後,被乾隆帶去祭拜一個年僅9歲的孩子,實在費解
    《延禧攻略》中有這樣一個橋段,當乾隆當了60年皇帝之後,無奈只能禪位給自己的兒子嘉慶,在禪位之後,乾隆又帶著嘉慶去祭拜了一個9歲的孩子,讓嘉慶有些不明所以。其實不僅僅是嘉慶,很多人也對乾隆的這個舉動表示不理解,為何乾隆會有這樣的舉動呢?
  • 清朝年號全解讀:盡得洪福乾隆得意,應付局面嘉慶悲催?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乾隆帝六次巡幸江南,與其祖父康熙帝不同的是,他的出遊開支浩繁,造成很大的財政負擔,給民間也帶來很大的困擾。
  • 60年皇帝4年太上皇,乾隆是史上最有福的人?他為何生前選擇禪讓
    乾隆絕對是全世界,有人類以來,最瀟灑快活的一個人,沒有之一。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哥們從25歲登基開始,做了60年皇帝,還做了3年多的太上皇,始終手握實權。 這段時期,又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期,可以說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太平天子。
  • 乾隆高齡退位後,仍大權在握,嘉慶帝為何沒有與其反目成仇?
    公元1795年,85歲高齡的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將帝位傳於皇十五子顒炎,改元嘉慶,是為清仁宗。乾隆禪位之後,雖說不是皇帝,但仍行皇帝之實,嘉慶帝也如當年太子那般老老實實在京師監國,絕口不提還政一事。除了兵權之外,平日政事也有乾隆一人主理,乾隆帝讓位後並未搬出養心殿,反而繼續在養心殿中處理奏章及相關政務,平日上朝也是身居主位,嘉慶帝如往日太子監國一般立在一旁,朝中眾大臣只認太上皇而不認皇上。據嘉慶帝後來回憶道:「皇考自上年冬臘,偶感風寒,調愈後,氣色雖遜於前,然猶日親巡政,未嘗稍輟。」
  • 當了太上皇是怎樣一番感受?
    安定下來的晉惠帝又成了司馬越的傀儡,儘管如此,司馬越還是看他不順眼。就在這年的十二月,司馬衷吃了有毒的餅死了。一般認為,晉惠帝是被司馬越毒死的。司馬衷雖然當太上皇不是很久,但這個人當太上皇和當皇帝沒有什麼大的不同,那就是都為傀儡。剛當皇帝,他是皇后賈南風的傀儡,當太上皇,他是司馬倫的傀儡,復位後,他又是亂王的傀儡。從這個角度來說,司馬衷這個太上皇不過是他人手裡的一個玩偶籌碼。
  • 乾隆讓嘉慶跪9歲孩子的墓,嘉慶不願意,乾隆說6字,嘉慶立刻跪下
    說到嘉慶皇帝,他是乾隆的第十五個皇子,他是乾隆和令妃所生的。歷代王子之間的鬥爭非常激烈,因為作為皇帝的兒子,他們每個人都有資格繼承王位,但是嘉慶非常的幸運,最後成為了皇帝,幾乎無事可做。也可以說嘉慶是白撿了一個寶座,但也不太順利。眾所周知,乾隆的統治時間相對較長,為了不超過自己的祖父康熙,他選擇了讓嘉慶在統治60年後退位。
  • 嘉慶被立為太子之後,乾隆為什麼帶他祭拜一個九歲去世的孩子呢?
    乾隆六十年(1795年),為實現曾經說過「在位之年不超過其皇祖康熙帝之六十一年的諾言」,乾隆皇帝準備退位,而他親自宣讀了自己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立下的傳位詔書,立他的第十五個兒子永琰為皇太子,並將皇位禪位於他,這就是後來的嘉慶皇帝。
  • 皇帝自稱為「朕」,太上皇自稱什麼?李淵很憋屈,乾隆很霸氣
    皇帝自稱為「朕」,太上皇自稱什麼?李淵很憋屈,乾隆很霸氣從晉陽起兵開始,李世民就表現出了對皇位極大的野心,甚至和謀士聯手給李淵下套,逼著他起兵反隋。但畢竟長幼有序,李淵沒辦法繞過長子李建成立李世民為太子,只能不斷的給他加封。但是這種手段無法抹殺李世民心中對皇位的渴望,他手底下那一幫良臣猛將也都指望著李世民登上皇位後自己也跟著飛黃騰達。利益的對立讓李世民只能放手一搏,這也讓李淵看透了自己這個對兄弟開刀的兒子。此後李淵也無心國事,索性在幾個月後禪位給了李世民,自己退居後宮當起了太上皇。
  • 皇帝都自稱「朕」,那太上皇的自稱什麼?乾隆霸道李淵心酸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氣吞八荒,一統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嬴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所以首次採用「皇帝」這個稱號來表明自己華夏最高統治者的身份。
  • 嘉慶上臺後賜死和珅,那麼紀曉嵐的結局如何?別被電視劇迷惑了
    1799年,嘉慶四年正月,做了六十年皇帝、三年四個月的太上皇、自號「十全老人」的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曆走到了生命的終點,於紫禁城養心殿去世,享年89歲!乾隆皇帝乾隆皇帝確實有雄才大略,他在位期間清朝也達到了一個全盛的時期。對於乾隆皇帝的認識,很多朋友都是從影視劇中才有所了解的。
  • 嘉慶成為太子後,乾隆為什麼要求他去祭拜一個年僅9歲的孩子?
    這兩個兒子都曾是乾隆的立儲選擇,只不過這兩個兒子都夭折了,永琮不到兩歲就去世了,而永璉活到了九歲,也正是因為多活了幾年,給了乾隆很大的希望,同時也是很大的絕望。永璉出生於雍正八年,即1730年,永璉這個名字還是雍正帝親自為他取得,隱含著承宗器的意思,可以說是被寄予厚望。到了1735年,雍正帝去世,乾隆繼位,而六歲的永璉作為嫡長子也就被秘密建儲。
  • 乾隆有17個兒子,為何選擇了資質平庸的嘉慶?乾隆:我也不想選擇他
    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做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將皇位禪讓給第十五子永琰(即顒琰),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嘉慶皇帝,乾隆自己則退位稱太上皇。雖然乾隆退位後還當了3年的太上皇,但永琰畢竟是坐上了皇位,結束了乾隆對他長達22年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