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1799年,嘉慶四年正月,做了六十年皇帝、三年四個月的太上皇、自號「十全老人」的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曆走到了生命的終點,於紫禁城養心殿去世,享年89歲!
乾隆皇帝確實有雄才大略,他在位期間清朝也達到了一個全盛的時期。對於乾隆皇帝的認識,很多朋友都是從影視劇中才有所了解的。前幾年非常熱播的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讓乾隆皇帝,紀曉嵐,和珅的形象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
在很多人心中和珅的形象就是如王剛老師所扮演的那樣,而紀曉嵐的形象也如張國立老師所飾演的那樣,在乾隆身邊這兩個人就是歡喜冤家,紀曉嵐總是能想方設法的整和珅,讓和珅在乾隆身邊出醜,可真實的歷史真的是這樣嗎?
1.年齡差很大
電視劇裡紀曉嵐鐵齒銅牙,是個敢於跟和珅爭不平的人。而且他們倆幾乎平輩,跟乾隆也是一般大小的樣子。
事實上這三個人還是有一定年齡差的。首先歲數最大的是乾隆,他出生於公元1711年,而紀曉嵐比乾隆小了13歲,出生於公元1724年。
年紀最小的那就是和珅了,他出生於公元1750年,比紀曉嵐小了26歲,比乾隆小了39歲。乾隆做和珅的爺爺也差不多了。
由此可見,這跟我們想像中的人物形象,差距還是非常大的。既然紀曉嵐和和珅相差了這麼大歲數,那麼他們的故事還會發生嗎?
2.官職差距大
和珅,鈕祜祿氏,本名善保,字致齋,是乾隆後期權臣,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先後擔任諸多朝廷要職,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正總裁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拜文華殿大學士,封一等忠襄公,位極人臣!
紀曉嵐比和珅年長26歲,不是一輩人。紀曉嵐在朝廷中只是乾隆帝的御用文人,地位也是遠遠比不得「權臣」和珅,不可能跟和珅扳手腕。當時敢於跟和珅唱反調的是軍機大臣、大學士王傑。嘉慶帝初期,王傑為內閣首輔,和珅被查後主審官即是王傑。
並且紀曉嵐也算不上乾隆帝的寵臣,歷史上紀曉嵐實際「貌寢短視」,就是長的比較醜陋還是個近視眼,外加有口吃的毛病,註定了即使才華橫溢也不可能得到「外貌協會」乾隆帝的寵信。
3.紀曉嵐的結局
和珅因受乾隆帝寵信而處高位、享榮華,同樣,他的富貴權位最終也隨著乾隆帝的駕鶴西去而煙消雲散,在嘉慶帝掌權後不久,四十九歲的和珅就被抄家處死了。
但紀曉嵐就有所不同了,嘉慶上臺後紀曉嵐直接從虛權人物轉變為實權任務,升任為兵部尚書,掌握了天下兵馬;一年後又回到了吏部尚書的位置上,這也是紀昀不通政事的體現。嘉慶十年,紀曉嵐病逝,嘉慶賞銀五百兩用於治喪,而且親自為其撰寫碑文,諡號文達。
結語:
現在很多影視劇為了傳達影視效果就隨意的改變歷史,讓原本不可能搭檔的人成為搭檔,整部作品確實充滿搞笑元素,但是這也容易誤導下一代,難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