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美國監控做法 歐盟隱私監管機構下令FB停止向美傳輸歐洲用戶數據

2020-12-27 騰訊網

一位知情人士說,儘管這一命令只針對Facebook,但該公司可能成為其他美國科技公司的榜樣。他補充說,這關係到美國是否可能被迫修改其監控法,以恢復數據傳輸。

騰訊科技訊 歐盟隱私監管機構已經下令社交媒體巨頭Facebook停止向美國傳輸該公司收集的歐洲用戶數據,理由是對美國政府監控做法感到不滿和擔憂。

據知情人士透露,歐盟隱私監管機構——愛爾蘭數據保護委員會(DPC)已經於8月末向Faceboook發出一項初步命令,要求該公司暫停向美國傳輸其歐盟用戶的數據。這對該公司來說是個新的運營和法律挑戰,也可能會為歐盟監管機構應對其他科技巨頭的類似做法開創先例。

知情人士說,這是歐盟監管機構為執行7月份關於歐盟最高法院數據傳輸的裁決而採取的第一個重要行動。這項裁決限制了Facebook等外國大型科技公司將歐洲用戶的個人數據發送到美國境內的方式,因為法院發現歐洲用戶沒有有效的方式來挑戰美國政府實施的大量監控。

為了遵守DPC的初步命令,Facebook很可能不得不重新設計其服務,以獨立處理其從歐洲用戶那裡收集的大部分數據。或者完全停止為歐中用戶提供服務,至少是暫時停止。如果不遵守命令,DPC將有權對Facebook處以相當於其年收入4%的罰款,即28億美元。

Facebook首席政策和溝通主管尼克·克萊格(Nick Clegg)證實,作為調查的一部分,DPC表示,Facebook實際上不能再利用廣泛使用的協議進行歐盟與美國之間的數據傳輸。克萊格說:「缺乏安全、合法的國際數據傳輸將損害經濟,並阻止歐盟出現數據驅動型企業,就像我們從新冠疫情中尋求復甦一樣。」DPC拒絕置評。

這項初步命令可被視為歐洲隱私維權人士的勝利,他們在監管機構和法庭上爭論了近十年時間,認為他們的數據不應該發送到美國或保存在美國,因為這些數據可能會在秘密要求下移交給政府。

這也是對在歐洲有業務的大型科技公司以及它們極力促進的跨大西洋貿易的警告。一位知情人士說,儘管這一命令只針對Facebook,但該公司可能成為其他美國科技公司的榜樣。這位知情人士補充說,這關係到美國是否可能被迫修改其監控法,以恢復數據傳輸。

科技倡導者說,阻止大型科技公司向美國傳輸數據可能會顛覆數十億美元的跨境數據活動,包括雲計算服務、人力資源和營銷,因為這些活動涉及從美國領土訪問或存儲歐洲用戶的信息。倡導者補充說,類似的舉措也可以用來阻止向其他國家轉移數據,歐盟法院認為美國監控法侵犯了人權。

可以肯定的是,DPC發布的命令是初步的,在最終敲定之前可能會進行修改,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DPC負責領導歐盟對Facebook的隱私執法,因為該公司的地區總部設在這個國家,但愛爾蘭的隱私監管機構必須在跨境案件中與其他歐盟國家的同行進行協調。

知情人士說,DPC已經要求Facebook在9月中旬之前對這一命令做出回應。而在考慮了Facebook的回應後,DPC計劃根據歐盟隱私法的一項合作條款,向其他歐盟國家的26個隱私監管機構發送一份新的命令草案,以供共同批准。

Facebook也可能在法庭上挑戰這一命令。一位知情人士說,在公司內部,Facebook認為DPC的初步命令及其未來影響是一件大事。其他知情人士說,由於其敏感性,該命令的存在正在Facebook內部密切保密,而高管和律師將決定如何做出回應。

自7月份的裁決公布以來,歐盟執行機構歐盟委員會(EC)和美國官員已經開始談判,以建立一種新的方式,讓公司將歐洲用戶的數據發送到美國,以符合法院的要求。但歐盟司法專員迪迪埃·雷恩德斯(Didier Reynders)上周在歐洲議會表示,「不會有快速解決方案」。

有些隱私權律師表示,美國需要修改其監控法,以解決歐盟法院的擔憂。但美國方面說,它的監視做法是合理的,並在法庭上辯稱,歐盟不應該對美國的國家安全做法行使管轄權。

現在的焦點是歐盟的隱私監管機構,看看他們是如何執行7月份裁決的,代表歐盟隱私監管機構的一個委員會上周宣布成立特別工作組來解決這個問題。DPC的行動始終受到密切關注,因為除了Facebook之外,它還領導著歐盟對幾家大型科技公司的隱私執法,包括谷歌、蘋果以及Twitter。

歐盟和美國在跨大西洋數據傳輸問題上就如何平衡隱私和商業行為而爭吵了20多年,DPC命令Facebook停止向美國發送歐洲用戶數據的計劃標誌著一個重大轉變。2015年,歐盟最高法院宣布一項向美國傳輸此類信息的主要法律機制無效。但威脅最終大多是理論上的,沒有任何公司真正停止發送個人信息,數據流動也從未停止。

爭論的焦點是歐盟隱私法的一條基本規定,該規定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按照規定,公司將歐盟居民的個人信息發送到世界另一地區屬於非法行為,因為該地區基本上沒有提供與歐盟同等的隱私保護,除非在某些有限的情況下。美國沒有全國性的數據隱私法,但在醫療保健等領域有更多針對行業的監管,不過依然沒有達到歐盟的標準。

為了保持數據流動,美國和歐盟在20世紀90年代末通過談判推出了一個特殊的系統,名為「安全港」(Safe Harbor)。在該系統中,將歐洲數據發送到美國的公司可以選擇加入由美國政府執行的歐盟式規則。公司也有其他選擇將數據發送到海外,例如使用預先批准的歐盟合同語言,稱為《標準合同條款》。在該條款中,公司承諾維護歐洲的隱私標準。

對這些系統的法律挑戰始於2013年,當時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前合同工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Snowden)洩露了美國政府監控做法的細節。一位名叫馬克斯·施雷姆斯(Max Schrems)的隱私權活動家認為,「安全港」系統將他在Facebook上的信息暴露給了美國政府。歐盟法院對此表示同意,並在2015年推翻了這一制度。

歐盟和美國很快制定了一個名為「隱私盾牌」(Privacy Shield)的替代框架,增加了一些額外的保護,比如在美國國務院設立監察員來處理歐洲用戶的投訴。但7月份的法院裁決也推翻了這一制度,稱美國仍然沒有向歐洲居民提供挑戰監控的可訴權。

企業最初感到欣慰的是,7月份的裁決沒有同時宣布所謂的《標準合同條款》無效,而是表示,企業必須評估它們發送數據的國家的法律是否允許它們確保受到歐盟法律的充分保護。Facebook是今年夏天表示將依靠這些標準合同條款將數據傳輸到美國的幾家公司之一,因為「隱私盾牌」已經不再有效。

但DPC發出暫停數據傳輸的初步命令表明,它發現根據裁決,這些標準條款依然不夠,至少在Facebook的案例中是這樣。如果這一理由成立,這樣的條款可能也會被裁定對其他大型科技和電信公司無效,這些公司和Facebook一樣,屬於歐盟法院裁決中討論的美國監控法的管轄範圍,包括《外國情報監視法案》第702條。

由施雷姆斯創立的隱私倡導組織Noyb在8月份向歐盟多個隱私監管機構提交針對101家歐洲網站的隱私投訴時,使用了這一理由,並利用歐盟法院的裁決辯稱,這些網站必須停止使用美國的技術提供商發送數據。

Facebook和其他大型科技公司可能不得不停止向美國發送數據,這增加了制定允許此類傳輸的替代框架的努力的賭注。除了與美國就用新系統取代「隱私盾牌」進行談判外,歐盟委員會表示,它還在更新《標準合同條款》的措辭。但目前還不清楚這樣的更新將如何解決法院擔心的監控問題。 (騰訊科技審校/金鹿)

相關焦點

  • 臉書將歐洲用戶信息「賣給」美國,或將面臨歐盟國家191億元罰款
    海外網9月10日電美媒報導稱,奧地利隱私權活動家施雷姆斯提起對臉書的投訴,與其他許多公司一樣,臉書正在將施雷姆斯和其他歐洲用戶信息和隱私數據傳輸給美國政府。因此招致其他歐洲國家的強烈譴責和不滿。愛爾蘭的數據監管機構已向臉書(Facebook)下達一項初步命令,要求對方停止將歐盟用戶的相關數據傳輸到美國。9月9日,臉書全球事務和通訊副總裁克萊格 在博客中寫道,愛爾蘭數據保護委員會已經開始調查 f臉書在歐盟和美國的數據流量。
  • 背刺TikTok報應來了 歐盟禁止Facebook將用戶數據發回美國
    據知情人士透露,歐盟監管機構9月9日向Fcebook發布了行政命令,禁止其將歐盟用戶數據傳輸回美國。據悉,該命令最初由愛爾蘭數據保護委員會(DPC)向Facebook發出。 7月份,歐盟最高法院因歐洲民眾沒有有效方式對抗美國政府的監控,決定限制Facebook等公司將歐洲公民的個人信息發送到美國領土。歐盟對Facebook禁令即是該裁決的第一步行動。
  • 受夠被監聽,歐盟禁止美企將數據傳回美國,臉書威脅退出歐洲市場
    然而習慣於扮演正義使者美國卻在最近不斷曝出賊喊捉賊的醜聞,連盟友難以忍受,受夠被監聽的歐盟就在前不久正式廢除了與美國達成的數據傳輸協議,禁止美企將用戶數據傳回美國,正式打響了反擊戰。不過美國這邊也不是善茬,仗著在歐洲的壟斷地位,也對歐盟撂下狠話。
  • ...歐洲用戶數據傳給美政府或面臨歐盟國家28億美元罰款】臉書全球...
    2020-09-10 22:35:20來源:FX168 【臉書將歐洲用戶數據傳給美政府或面臨歐盟國家28億美元罰款】臉書全球事務和通信副總裁克萊格指出,DPC已開始對臉書在歐盟美國進行的數據傳輸展開調查,並建議在實踐中不能將SCC用於歐美數據傳輸。
  • ​扎克伯格:FB未向政府提供用戶位置數據以追蹤新冠病毒傳播
    否認向政府提供用戶位置數據 在此之前,多家媒體報導稱,白宮和疾病控制中心利用了科技公司提供的信息。在美國當地時間周三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扎克伯格否認了上述報導。他表示,這些報導「在很大程度上誇大了事實」,並否認該公司正在討論向美國政府提供任何位置數據。
  • 隱私洩露子彈飛太久 數據安全亟待完善|隱私保護|第四範式|...
    中國創業公司在漫長出海路上,屢次因觸犯GDPR而被罰或被下架;同時,國內外公司多次爆發用戶數據隱私洩事件,其背後原因包括對隱私信息的不重視、技術積澱的缺乏、對高成本投入隱私數據保護認知的欠缺等。今年2月,第四範式先知(Sage)企業級AI平臺完成Privacy SealEU認證工作程序,率先通過歐盟GDPR認證,成為國內第一款通過該認證的AI平臺產品。
  • 美政府使用iPhone等手機隱私位置數據,監控新冠病毒期間人員流動
    【 圖片來源:appleinsider所有者:appleinsider 】美國政府試圖利用在iPhone和其他智慧型手機上顯示的在線廣告生成的地理位置數據來追蹤冠狀病毒大流行,以了解該病毒如何在全國傳播。上周歐洲公布了一系列電信運營商名單,它們將與歐盟委員會共享客戶位置數據,以監控冠狀病毒的傳播。
  • 歐盟監管機構為新法規草案亮綠燈:但仍存在不足
    據報導,歐盟 「監管審查委員會」日前批准了歐盟委員會上周出臺的兩部法律草案,但同時也指出了其中的一些不足。上周,歐洲委員會公布新的規則草案,即《數字服務法案》(Digital Services Act)和《數字市場法案》(Digital Markets Act)。
  • 歐盟擬制定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監管「黑名單」 可能包括臉書、蘋果...
    據路透社報導,近日,歐盟監管機構正在起草一份針對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的監管「黑名單」,其中涉及多達20家公司。據悉,歐盟此舉旨在限制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場影響力,進入「黑名單」的公司將接受更嚴格的監管。根據計劃,被列入名單的大型科技公司將被要求與競爭對手共享數據,在收集信息方面需要更加透明。名單將根據多項標準進行編制,包括營收、市場份額和用戶數量等參數,這意味著不少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將被包括在內。歐洲監管機構一直擔心,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市場份額過大會扼殺競爭活力。據知情人士透露,名單具體標準和列入名單的公司數量仍在敲定中。
  • 矽谷律師揭美"清潔網絡"計劃背後:十年來侵犯全球網絡用戶隱私
    當地時間26日,美國矽谷律師艾倫(Allen Yu)在香港《南華早報》發布文章指出,長期以來正是美國一直將網際網路視為「私人後院」,在過去十年間侵犯全球用戶隱私和其他國家安全。在作者看來,這好比是「賊喊捉賊」,因為英國《衛報》早在2011年的報導中就指出,美國軍方當時就已經在開發軟體,使其能夠使用假冒的在線帳號角色來操縱社交媒體網站。而長期以來,正是美國一直將網際網路視為其「私人後院」,世界各國被迫遵守美國制定的規則。  文章進一步指出,在過去的十年中,人們已經看到有證據表明美國政府和美國科技公司侵犯了全球用戶的隱私和其他國家的安全。
  • 路透社:Facebook正將英國用戶從歐盟隱私保護法中移出
    路透社:Facebook正將英國用戶從歐盟隱私保護法中移出 站長之家(ChinaZ.com)12月16日 消息:據路透社報導,Facebook
  • 疫情掀起日本梅幹消費熱,甲骨文或成TikTok在美業務「接盤手」
    外媒:微軟被拒,甲骨文或成TikTok在美業務「接盤手」 外媒消息稱,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已經拒絕了微軟的收購請求,Oracle甲骨文成目前TikTok在美業務收購唯一已知買家。有媒體援引一匿名消息人士稱,甲骨文是TikTok在美國「值得信賴的技術合作夥伴」。但或許最終的交易不會以直接出售的形式進行。
  • 域外網絡安全動態 日本、美國、歐盟近期網絡安全動態
    有報導認為這是一個警告,旨在提醒索尼公司人人都需要注意。如果他們不這樣做,索尼影業將不會對安全性如此重視,那麼索尼公司在提高其安全保障能力和成熟度方面需要投入更大的時間和精力。皮尤研究中心於本周三稱,在其網絡智商調查回覆中,只有61%的人答對了其中的一道多選題並且認為「網絡中立性」和數字內容一樣應該被網絡服務供應商同等對待。此外,只有44%的受訪者正確回答了公司隱私政策,少數人正確回答了隱私政策的存在並不意味著公司必須保持從用戶收集的信息的秘密性。
  • 歐盟兩項法案直指美科技巨頭
    《數字市場法案》針對的目標則是被歐盟監管機構定義為「守門人」的網際網路公司。它們通常具有舉足輕重的行業地位,並經營著作為用戶重要網絡入口的核心網絡平臺。歐盟公布了評估「守門人」公司的標準,包括一家公司在過去三年的全球營業額(不低於65億歐元)、用戶數量(在歐洲擁有超過4500萬/月的活躍終端用戶)、過去一年的市值(650億歐元)等,並且該公司需在至少三個歐洲國家提供核心平臺服務。
  • 美國加嚴在美上市外企向美監管機構披露信息的義務,外交部回應
    《北京青年報》記者:近日,美國總統川普將美國會此前通過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籤署成法。該法要求加嚴在美上市外國公司向美國監管機構披露信息的義務。美相關議員表示該法主要針對中國。中方對此有何評論?汪文斌:美方不顧中方監管部門與美方開展審計監管合作的積極努力,執意將含有明顯歧視中國企業條款的所謂「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籤署成法,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 Facebook Dating情人節前在歐洲上線受阻,因未按要求提供隱私評估
    Facebook Dating情人節前在歐洲上線受阻,因未按要求提供隱私評估 站長之家(ChinaZ.com) 2月14日 消息:據外媒報導,
  • 搜索結果偏見、隱私保護、數據安全 谷歌CEO國會聽證說了這些
    聽證會就谷歌搜索保守派內容是否遭到歧視、數據安全、假新聞和仇恨言論等議題展開討論。目前,美國的立法者和公眾對矽谷對民主和隱私的影響越來越持懷疑態度。搜索結果是否歧視了保守派?周二的聽證會主題為「透明度和問責制:審查谷歌及其數據收集、使用和過濾實踐」。許多國會議員提出,谷歌的搜索結果是否不利於保守派觀點。
  • 美監管機構對臉書發起反壟斷訴訟
    據外媒報導,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和48個州及地區9日宣布,將對美國科技公司臉書發起反壟斷訴訟,指控其多年來通過反競爭行為非法維護其在個人社交網絡領域的壟斷地位。這是美國監管機構近期對科技巨頭髮起的第2宗大型反壟斷訴訟。
  • 歐盟將要求FB、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履行更多網際網路監管職責
    據報導,根據即將於下周發布的法規草案,歐盟將要求Facebook和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承擔更多的網際網路監管責任,否則將面臨巨額罰款,罰款金額或高達營業額的6%。
  • 歐盟過關 但是澳洲監管機構認為Google收購Fitbit將構成市場壟斷
    歐盟過關但是澳洲監管機構仍認為Google收購 Fitbit將構成市場壟斷澳洲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表示將會持續對Google收購背後所產生影響進行調查,預計會在2021年3月25日以前做出是否批准收購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