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光棍節到購物節:消費主義下的年輕人為什麼不想脫單了?

2020-12-27 澎湃新聞

原創 時代數據君 時代數據

雙十一成為購物狂歡節不過幾年,人們已經忘記這一天作為了「光棍節」曾經存在了27年。

據說,事情是開始在1993年。南京大學「名草無主」寢室的四位男生在舉行主題為「如何擺脫光棍狀態」的臥談時,提出了以11月11日作為光棍節來組織活動的想法。從此,光棍節帶著人們想要脫單的迫切渴望在社會迅速流行開來。

但如今,情況早已發生了巨變。即使父母長輩們仍將「婚戀生子」作為通向幸福的必經之路,逢年過節催娶逼嫁,但逐年走高的離婚率,不斷降低的結婚率、持續推遲的初婚年齡都在提醒著我們,婚姻在當代年輕人中的不待見程度。

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和近十年的生育狀況報告顯示,我國的初婚平均年齡自1990年以來一直在上升。女性的平均年齡從1990年的22.0飆升至2016年的26.3。

我國的結婚率2013年見頂後5年連降,在2018年達到了近十年的最低點,僅為7.2‰。

可,別說結婚,現在的年輕人們連戀愛都不想談了。2018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口突破2.4億。其中,近半數單身人群集中在20—29歲。

「人生已經很不容易了,幹嘛還要徒增煩惱?」「為什麼要談戀愛,是手機不好玩還是愛豆不好看?」「如果生命不能浪費到值得的人身上,那麼我寧願浪費到自己身上。」戀愛對大多數年輕人來說,已經變成了一件麻煩的事。

超五成職場人是單身

平均單身時長超2年

被996、007支配的職場人哪有時間談戀愛?

數據顯示,在職場中,單身佔比超五成(57.4%),戀愛未婚的職場人不到2成(18.9%),另有2成職場人(23.7%)已婚。就職場人的單身時長來看,他們的平均單身時長超24個月,更有近5成(49.8%)職場人單身3年以上。

與單身時長共同進步的還有他們的加班時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信息,2020年第二季度,我國企業就業人員每周平均工作時間長達46.8小時,相當於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7.8小時。「工作996,生病ICU」這個程式設計師們曾經抗議高喊的口號已經成為各行各業年輕人們的工作常態。

而在大城市的青年們的加班頻率則朝著「24/7」不斷前進。據調查,北上廣深青年的工作時長遠超過我國《勞動法》規定每周40小時的標準工時。四個城市中加班最少的深圳青年每周平均工作時長也長達69.24小時,相當於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近10個小時。

高強度的工作對日常生活空間的擠壓,讓年輕人們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走出單身生活。

白天「進公司的時候太陽還沒升起來」,晚上工作到半夜才回到家,只有熬著夜才能獲得一點個人獨處時間的單身青年們,每每想到這樣的自己還得談戀愛,就不禁想要喊出楊笠式三問:

「生活已經那麼難了,為什麼還要談戀愛啊」,對於疲於奔命的年輕人來說,與其談一個「勞神費事還費錢」的戀愛,事業提升、早日脫貧、立即暴富也許才是當務之急。

「為什麼要談戀愛,

是手機不好玩還是愛豆不好看?」

過去50年來,單身成為了一種全球趨勢。美國獨居成年人的比例幾乎翻了一番。在獨居人口比例最高的前四位國家即瑞典、挪威、芬蘭、丹麥,一個人生活的人幾乎佔了 40% 到 45% 。出現「無緣社會」現象的日本,獨居比例也達到了 30%。迅速壯大的單身群體讓我們對一個人的生活習以為常。

但實際上單身的流行在整個人類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哪怕就在一個世紀以前都是罕見的現象。

牛津大學的Esteban Ortiz-Ospina的一項研究發現,經濟發展的活力給這波單身潮流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果。「單身生活」的興起就始於一個世紀前在工業化早期的國家,並在1950年左右開始加速發展。結合最近幾十年的調查和人口普查數據,他發現一人家庭的比例與人均國民收入有著密切相關。人均GDP增長更多的國家中,單身的增長趨勢往往更大。

經濟的飛速發展所帶來的人均收入提高、受教育與就業機會增加,讓越來越多人具備了良好的教育水平和經濟獨立性,人們也不再需要像過去一樣通過「兩個人搭夥過日子」來實現穩定的經濟狀況和抵禦風險。

今天,媽媽們憂心忡忡的問題——「誰來照顧你?你一個人要怎樣好好生活?」也得到了很好的解決。突飛猛進的「單身經濟」:半份菜品、單人餐盒、迷你小火鍋、一斤裝大米、200毫升的紅酒這樣一人用分量的包裝、迷你微波爐、迷你洗衣機……一人食,一人住,一人旅行,幾乎照顧到了單身青年一切的衣食住行,娛樂消遣。只要你有錢就行。

近幾年大量的戀愛觀察節目興起,從韓國的《心臟信號》、《戀愛捕手》到國內的《心動的信號》、《我們戀愛吧》、《喜歡你,我也是》等,都讓人磕得真情實感,完美地彌補了年輕人們現實中缺失的「愛情糖分」。

一邊聲討著「大豬蹄子」,一邊哭喊著「高甜」,單身狗們在為了別人的愛情一次次拳頭握緊了又鬆開的過程中,方便快捷地體驗了一次多巴胺燃燒的心理快感與滿足。情感欲望的自給自足,讓年輕人們必須開啟親密關係的理由又少了一個。

「如果生命不能浪費到值得的人身上,

那麼我寧願浪費到自己身上。」

當城市服務逐漸取代了伴侶的各項功能之後,戀愛也不再是為了滿足相互照顧的需要,人們重新思考「戀愛對自己意味著什麼」以及「究竟為什麼要戀愛」 。

這樣的審視最終形成了新的當代戀愛共識。

數據顯示,高達72.6%的單身職場人認為自己單身的主要原因是沒有遇到合適的。

與父母長輩那個時代相比,人們開始從「我需要一個女朋友」或者是「我需要一個男朋友」這種功能性需求進化到對愛情的精神性需求,追求戀愛中的幸福指數、靈魂契合度,遠超過物質條件的匹配。

而且,有近七成單身青年認為如果一直沒有遇到理想的對象則會繼續等待,直到找到為止。

在這個個人空間非常獨立又如此重要的時代,年輕人們慎重地選擇那個被允許分享自己私人精神領域和生活空間的人,讓戀愛這件事回歸到真實的情感需求和人生自主選擇上來。

作者 | 鄭藝陽

編輯 | 鄭藝陽

設計 | 梁海虹

合作、交流請關注微信公號時代數據

原標題:《從光棍節到購物節:消費主義下的年輕人為什麼不想脫單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雙11」從光棍節變購物節,竟然是因為年輕人脫單太難了?
    曾經11月11日作為「光棍節」在人們迫切想脫單的渴望下迅速流行開來如今購物狂歡節卻衝淡了「光棍節」的色彩即使父母長輩們逢年過節便催娶逼嫁但結婚率仍逐年降低初婚年齡仍持續推遲「為什麼要談戀愛,是手機不好玩還是愛豆不好看?」「如果生命不能浪費到值得的人身上,那麼我寧願浪費到自己身上。」難道戀愛對一些年輕人來說變成了一件麻煩事?
  • 雙11的意義,從光棍節到購物節
    今天,讓我們一起聊聊——  雙11 ,消費狂歡那些事  2009年以前,雙11僅僅是個普通的日子。因為數字上由四個1組成,讓人容易聯想到「光棍」,網絡上段子再醞釀發酵,於是迅速傳播開來,尤其在年輕人中深入人心。
  • 淘寶天貓雙十一什麼時候開始的 光棍節為什麼是購物節
    光棍節是怎麼來的?  據媒體報導,它起源於1993年南京大學幾個男生在宿舍裡的一句玩笑話,將四個1看做四個「光棍」。這個戲謔的說法迅速在年輕人中傳播。這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節日,但是恰好迎合了年輕人的狂歡需求。  「早上大家一起吃根油條,就算過節了」,小趙已經畢業多年,回憶起校園生活,他還有些懷念。
  • 購物節?光棍節?泉州單身男女的11·11
    轉眼「雙11」購物狂歡節已過,在忙著買買買的時候,你是否記得這個日子也曾被叫為單身人士的「光棍節」?相關統計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單身男女正享受單身生活,而不急於步入婚姻殿堂。雖然「光棍節」逐漸式微,但單身人士領銜的單身經濟日益壯大。那麼這個「雙11」,泉州的單身人士是怎麼度過的呢?
  • 不想再過光棍節?京東11.11.生活服務「環環相扣」祝你脫單
    來源:中國網科技一年一度的11.11又過去了,在這個買買買的購物節,有多少人記得,其實這一天是傳說中的光棍節。作為廣大單身人士最痛心疾首的日子,只能靠買買買解憂,於是,節日過去了,錢包空了,還是一個人,真是一把辛酸淚。
  • 【1111光棍節】終於明白:為什麼有些人一直單著
    又到了一年一度雙十一光棍節了,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11月11日就變成了光棍節。再後來,商家也加入了狂歡變成了購物節。
  • 從「買買買」到「愛愛愛」——與書為伴,單身也快樂
    相信大家看到這篇文章時,已經「買買買」了很多東西,畢竟今天是「購物狂歡節」,這「節」最重要的就是「買買買」!但我們也知道,這「雙十一」也是光棍節!光棍怎麼辦?單身又怎麼樣?我並不知道馬云為什麼要「造」這個節,為什麼要把光棍節和這購物狂歡節「扯在一起」?
  • 雙十一「光棍節」情侶扎堆登記脫單
    今天11月11日,又被大家調侃為「雙11」「光棍節」,在這麼一個特別的日子裡,很多情侶都選擇在今天告別單身,步入新婚殿堂,那今天咱們南寧婚姻登記處的情況怎麼樣呢?經過我們昨天還奮戰雙十一的購物,今天還神採奕奕地來,感覺大家都還是挺開心的。市民 雷女士:一生一世一雙人嘛,光棍節脫單特別有意義。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今天日子比較特殊,預計新人來登記會一直持續到下午。在這裡我們也祝福新人們新婚快樂,百年好合。記者:唐輝 實習:鄧雪琳【來源:廣西新聞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光棍節有個費城相親火鍋趴,這可能是你全年最接近脫單的機會!
    >要到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想來單身汪們需要的不只是一次脫單,而是一次反擊的機會!在火鍋店相遇,至少證明你們可以吃到一起~平時很難遇到聊得投緣的人, 費城這場盛大的脫單活動簡直就是全年最好的脫單機會!下面上活動!
  • 雙十一購物節這點事
    首先來說下「光棍節」,「光棍節」是指每年11月11日用以慶祝自己的單身生活的娛樂性節日,剛開始流行於校園,大家通過一些簡單的娛樂活動來豐富一下生活,比如一起吃個飯,去個KTV《單身情歌》唱起來。「光棍節」剛開始流行於校園,後來通過網絡等媒介傳播和商業因素的推動蔓延到整個社會,逐漸形成一種節日文化。2009年某天,「這些大佬爺們過個光棍節也不來消費下,不行整個購物節刺激下消費」這是淘寶商城的某個產品經理內心獨白。由此雙十一購物節誕生了。2011年開始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通道。
  • 光棍節圖片說說配圖 2018最新雙十一光棍節創意活動策劃玩法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又要到了,大部分人都沉浸在購物的狂歡中,還有誰記得,這是光棍們的節日?有時候想想,真的為我們廣大單身人士感到心疼,一年365天,我們過不了情人節、七夕節、聖誕節,就連專門給我們的節日,還要被拿來當購物狂歡節,沒有人再來關注我們廣大單身群體!還能不能讓我們好好活著?  不管現實多殘酷,我們都要勇於面對。
  • 雙十一:光棍節變成了購物狂歡節,讓單身狗們怎麼辦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節又到了,所有商家又開始準備大批量做活動了,小夥伴的支付寶螞蟻花唄準備好了嗎?說到雙十一,好多人都忘了,其實雙十一的起源是光棍節,一個單身狗狂歡節。光棍節的來歷有多種說法,被人廣為接受的是,它起源於南京大學宿舍文化。
  • Moonshine札記:2億的單身與羞辱式的11.11光棍節
    2009年11月11日「雙11」誕生,這就是舉世聞名的11.11光棍節,同時也是最瘋狂的購物節。 具體數據如下: 2009年成交額達5200萬元。 2019年成交額達2684億元。
  • 11月11日光棍節,雙十一購物節,你準備怎麼過?
    又到了十一月十一日。近年來,這個日期已經從一個普通的數字變成了大家調侃的光棍節,再變成了眾所周知的購物狂歡節了。 那今年的雙十一, 你打算怎麼過呢?
  • 雙十一和光棍節,你選哪一個?
    在很多年前,其實11月11號這天不叫「雙十一」,而叫「光棍節」,顧名思義就是一群單身群體自嗨的節日了。其中,很多人都會選擇在這一天脫單。隨著近年來電商的迅猛發張,雙十一又有了別的含義即「購物逛歡節」。大家似乎因為狂熱地買買買而忘了今天其實也是光棍節了,其實不管是購物狂歡節還是單身節這一天都是2018年中的一天,對我們大多數人都沒什麼區別,關鍵在於看你是怎麼過;有男女朋友的可以不用過單身節選擇逛街看電影約會吃飯,而沒脫單的人也可以宅在家裡"剁手"趁著活動優惠大買特買過一天的單身貴族購物狂歡節。
  • 網絡購物節要更多激發消費而非透支消費
    這就需要電商平臺從主動引導消費、聯動線上線下、創造細水長流的消費等方面著手發力。啟發式消費加速推進近年來,購物節銷售規模不斷攀升的同時,消費結構也在迭代升級。消費者從傳統消費轉向新興消費,從商品消費轉向服務消費,同質化、單一化的需求逐步轉向差異化、多元化。
  • 「光棍節」,你還在「買買買」?有人已經在浦東的1111路公交上脫了單!
    這個日子不僅是購物狂歡節,也是光棍節哦~南匯公交有一條公交線1111路正好與雙十一同音,藉此機會,11月11日,一分公司在1111路上化身「月老」,面向單身青年,開展了一次獨具特殊意義的「光棍節,不孤單」脫單交友活動。上午9:30分,經過多日的精心籌備,此次單身交友活動終於開始啦!一踏進1111路前車門,就能感受到一股浪漫的氣息。
  • 雲購物節跑出消費「嘉」速度
    3月30日,「嘉品匯——嘉興雲購物節」正式開幕,政府陸續向市民朋友發放2億元消費券,上萬家商戶主動讓利促銷,推出約100萬個商品和服務項目,在網絡直播平臺進行專場促銷,吹響了全民消費「集結號」,全面促進嘉興線下實體消費恢復生機與活力。
  • 「史上最強」618購物節,中國人消費新趨勢!
    今年堪稱「史上最強」的618購物節已漸入尾聲。這個最早由京東於2004年打造的年中大促契機,現已演變成中國全電商平臺重要的狂歡購物活動。阿里、京東、拼多多以及眾多垂直電商正面對決,不僅呈現諸多「新玩法」,也帶來一個觀察中國人消費趨勢的新窗口。
  • 雙十一光棍節文案幽默搞笑 2020雙11朋友圈說說簡短
    又一年雙十一來了,除了購物節,11.11還是一年一度的光棍節,一起和閩南網小編來看看可以發什麼朋友圈吧。今天過節不收禮 收禮只收男朋友  智者不入愛河  物極必反 人美必單  別人脫單我脫髮  年頭寡到年尾  浪漫世界適合孤身  獨自一人,坐擁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