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聖賢經典,提高做人修養。
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按照孟子提出的三個標準,你做到了,就是大丈夫!
看看社會上有多少人就是做不到!他們富貴了就是驕奢淫逸,驕傲奢侈淫亂放縱。貧賤以後呢,為了名利喪失做人道德底線。別人給一點威脅和暴力,就屈服認慫。不能堅守自己正確的做人處事原則。這就是凡夫俗子。
這樣的人不能給社會帶來正能量。也不能留下大丈夫的榜樣和精神。如果社會上沒有大丈夫,那將是多麼的可怕可悲!
《了凡四訓》講:人未能無心,終為陰陽所束縛,安得無數?
就是說別人根據你的所作所為,就能看透你的人生。你就是凡夫俗子。因為你妄想雜念太多,終為陰陽所束縛。
而做大善事的人和做大惡事的人,別人就看不透,也不能推斷出這些人的未來。人家能擺脫數的束縛,這些人就不是凡夫了。
傳統文化主張止惡揚善,譴責做惡事的人。鼓勵大家做善事。做大善事和長期做善事的人就能轉變命運,是真豪傑、聖賢。
平平庸庸就是凡夫,有志向做大事就是豪傑。
《金剛經》講: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凡是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執著於這四相,不能悟透真相的人就是凡夫。他們主觀的認定:就是有「我」的存在,我這個身體就代表我。本有的清淨心被無明所障礙,不能「無所住生其心」。不明了真相本質,就是凡夫!
一句話:不覺悟的人就是凡夫;覺悟的人就是佛菩薩。
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覺悟的正知見。破除了對虛假表相的執著。
孟子曰:人人皆可為堯舜。佛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古聖賢鼓勵我們要發大志向,出乎其類,拔乎其萃。做大丈夫、豪傑、聖賢、菩薩!
相信你也能。
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