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導演李安?

2021-01-13 血公子說

金馬鬧劇

「在我們的教養及印象裡,影劇界很不堪、沒規矩、亂糟糟的圈子,因此很多父母都不願意孩子們去學電影。入行十年,我個人的經驗卻與兒時的聽聞迥異,我覺得人生裡亂七八糟的事似乎更多。「——李安《十年一覺電影夢》

李安又遇到了一件糟心事,不過這一次,是在電影界。

第55屆金馬獎典禮,因為某人的不當言論,鬧了個不歡而散。而作為執委會主席的李安,面對鏡頭,只能尷尬地表示:

大家對電影人尊重一下。

大家對電影人尊重一下。

要知道,為了辦好這屆金馬,李安親自刷臉請來了兩岸三地眾多優秀的電影人,甚至包括此前聲稱金馬獎很業餘,自己再也不會來的鞏俐。而經此一鬧,恐怕之後金馬獎再也難聚集起如此多電影人了。

李安的心血也毀於一旦。

其實,他本不必趟這灘「渾水」的。

投身電影

李安出生在臺灣屏東縣,祖籍在江西省,兩歲時全家移居花蓮,十歲時定居落腳在了臺南。小時候的李安可以說是一個很普通的小孩,他家四個孩子,就數他最難帶,三天兩頭老是生病,而且有時候這一病就是好幾天,弄得家裡雞飛狗跳,不得安寧。

但是上學之後,李安那股子聰明勁兒也就顯現出來了。對什麼事都充滿好奇心,不循規蹈矩,但也不過分叛逆。自己有一個小天地,對什麼事情都能做到心中有數又不過多幹預。

成績一般的他沒有考上大學,去上了影劇科,相當於我們這邊的專科。但慶幸的是,這條戲劇之路為他之後成為導演奠定了成功的基礎。在臺灣當時並不興盛的文藝學校裡,李安什麼都感興趣,什麼也都學點,慢慢的,「戲劇」的概念在他腦海中慢慢成型。

可是戲劇是個廣義的概念,況且生性膽小的李安也不想去做演員,他只是好奇,想探索,真上了舞臺怕是會懵圈。他最感興趣的還是拍電影,他自己也說不清原因,就是這個事情吸引著他,一直在朝這個方向走,告訴他不要回頭。

和父親的「約定」讓他得以在影劇科畢業後,帶著自己的夢想漂洋過海來到美國,在伊利諾伊大學攻讀戲劇導演專業。取得學士學位後,進入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78年到84年的這六年時間,是李安真正認識電影的六年。

美國得天獨厚的影視戲劇資源讓李安真正體會到了知識賦予人的力量有多麼大。在紐約,開放平等的觀念也讓李安感受到了在西方,藝術是真正具有價值存在的。

李安的電影觀在這裡逐漸形成。

(青年李安)

不過誰也沒想到在美國順風順水讀完了導演碩士的李安,出來後竟然沒有找到正經的工作,而且這一待就是六年。

很多人了解李安的故事都是從這六年開始的,他的太太是如何賺錢養家,李安本人又是如何做家庭煮夫度過人生最艱難的六年時光。

其實在李安自己看來,這只是很普通的六年,和平常百姓沒有什麼不同,只是後來他有了一個機遇,抓住了,於是成為了今天這個樣子。但故事本身並沒有什麼傳奇可言。

結緣金馬

與此同時,在世界的另一邊,臺灣新電影在此時誕生了。受70年代末香港新浪潮電影的影響,臺灣湧現了一批重新審視文化、歷史的電影人。諸如日後非常出名的侯孝賢、楊德昌、吳念真、王童等導演都是臺灣新電影的直接推動者。臺灣電影也在80年代中期第一次完成了電影形式的更迭。更加注重導演的個人觀點,更加注重劇本的臺灣電影開始迅速發展。

這種變化間接影響到了正在美國家中鬱郁不得志的李安。他的電影劇本在畢業六年之後在臺灣得到了認可,獲得了拍攝獎金。

源於這筆意外之財,李安得以在待業六年的情況下,執導自己的第一部長片。而投資方正是當時臺灣新聞局下的中央電影公司。當局想借臺灣新浪潮之勢,培養更多的年輕電影人走出臺灣。李安正是其中的一個。

(臺灣中央電影公司製片廠)

如同李安「家庭三部曲」裡對於東西方文化碰撞描述的那樣,他本人的導演開端同樣是東西方碰撞形成的產物。

命運好像和他開了一個玩笑。蟄伏了六年無事可做的李安只用了24天便完成了第一部長片《推手》的拍攝。如此對待自己的處女作,多少讓人覺得有些「不負責任」。但是誰又知道為了這第一部影片,李安在六年的時間裡,腦海中演算了多少次電影成型的畫面。

《推手》在當年的金馬獎上拿到10項提名,並最終收穫了三個獎項。

金馬與李安的情緣在1992年這個節點,便繫上了結。一年之後,李安憑藉他的第二部個人長片《喜宴》拿到了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以及最佳原創劇本三項大獎。這也是李安執導以來收穫的第一項電影類大獎。

(李安片場給《喜宴》主角趙文瑄「說戲

《喜宴》的影片質量過硬是真,但金馬有意捧紅李安,也是不假。

沒有任何履歷,38歲的時候才拍了自己的處女作,而且影片的主題還是講一個「老頭」的故事,如果沒有臺灣中影的宣傳,侯孝賢,小野等人的大力支持,我想單憑李安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在90年代的臺灣闖出一片天的。臺灣電影人看到了李安身上那股潛質,希望他可以以此為跳板,在電影的道路上走的更遠。

在「家庭三部曲」完成之後,李安「殺回」美國。此時的他已經不是那個剛從NYU(紐約大學)畢業的毛頭小子了,他的三部作品在國際上獲得了極大的認可,他帶著金馬和金熊回到美國,已然成為了美國製片人眼中的香餑餑。

從1995年開始,李安的電影在美國收穫了巨大的成功,他成為了美國電影界最成功的華人導演,沒有之一。儘管檔期繁忙,但在這20多年的時間裡,李安還是回中國拍了兩部華語片。

一部是《臥虎藏龍》,另一部是《色,戒》。

雖然這兩部電影仍然代表臺灣出入各大電影節參與評獎,但是影片中的主題中心已經全部放在描畫大陸的故事上。

一部講清朝的武俠,一部講日統時的政治。

李安內心的格局已經通過這兩部電影顯現出來,他要講的是中華傳統,一個「中華大同」的可能性。

(《臥虎藏龍》2000年)
(《色,戒》2007年)

反哺金馬

當年那筆40萬獎金救活了李安,也拯救了在國際影壇一直處於弱勢地位的臺灣電影。雖然在各種場合的採訪中,李安並沒有過多提及這份獎金給自己帶來了多麼大的改變。

但是李安明顯是個感性之人。在近幾年臺灣電影培養新生導演的過程中,李安都在用自己的力量進行著各種方式的支持和鼓勵。比如把自己拍電影得到的獎金全盤送給年輕電影人作為項目啟動資金,類似這種例子還有很多。

今年,李安從張艾嘉手裡接過了金馬獎執委會主席的職位,身在美國的他幾乎是一個人挑著兩個擔子在走。一邊是自己的工作任務,要認真維持,另一邊是來自自己家鄉的召喚,也算是當年幫助自己起飛的「恩師」。兩邊都要顧,而且還都要顧的周全。

現在再看李安糾結的表情,會不會心中泛起一絲酸楚呢?

五年之前,李安在接受余光中主持的《人文對談》時,就曾經對余光中直言:臺灣因為格局小的局限,實在很難有太大作為和起色。雖然有著比較自由的創作空間,但絕無可能憑藉自己就重新煥發上世紀的輝煌。

可以很明顯的看出,雖然身在美國,但李安對於如今華語電影市場仍保持著關注,並且他清醒的認識到,臺灣電影想憑一己之力恢復80年代的輝煌,已經基本不可能了。經濟、人文都在走下坡路,又怎麼會有藝術家肯安於現狀專心做電影呢?

陸港臺的合作是發揚壯大華語電影的唯一出路。可惜李安還是太理想了,政治對立讓交流與合作停滯不前。而電影恰恰最排斥的就是湊合。

如今回到金馬,夢開始的地方,李安想要營造一個盛世,將所有華語電影人集結起來,共同去營造一個電影的殿堂,不論政治立場,用獎項褒獎好的電影作品,用資金鼓勵為電影事業拼搏的年輕人。真正做到把電影由娛樂性質轉變為專業的藝術形式。

這件在李安看來明明是久旱逢甘露的好事,最後卻鬧得不歡而散,這個笑話傳到遙遠的西方,尷尬的、受傷的其實都是我們華人和華語電影。

李安既然選擇趟了這渾水,按他的性格,也許還會堅持走下去。

至於有多少人能跟隨他的腳步,繼續這趟泥濘之旅,我想這就全憑兩岸三地電影人的自覺了。

相關焦點

  • 湯唯為何受眾多導演青睞,不僅是演技,梁朝偉和李安的評價更精準
    其實這個問題困惑了很多電影觀眾,也有很多影評人對此做過評價,但是都不夠精準,看過湯唯的觀眾第一反應都不會覺得她是一個非常好看的女演員,對於顏值來說,湯唯可能也就屬於二三線演員的容貌,這並非貶義,但是第二次再看到湯唯時,你就會產生另外一種特殊的感覺,因為湯唯身上有一種其他女演員所沒有的特殊氣質。
  • 李安導演的《雙子殺手》到底怎麼了???
    如今,影片豆瓣評分7.1分,在李安執導的劇情長片當中,僅高於6.7分的《綠巨人》而在IMDb的評分則更難看,上萬人評分,僅有5.7分,尚且沒到6分的及格線。而更難看的則是爛番茄的媒體評價,25%的媒體新鮮度,4.6分,已經是李安導演職業生涯最低分了。甚至,在票房方面,同樣表現不盡人意,北美迄今不到4000萬美金。
  • 找回「味覺」,一起品味李安導演的《飲食男女》
    你是怎麼樣評價李安的? 拍電影很厲害? 《十年一覺電影夢》寫的很好? 你最喜歡李安的哪部電影? 李安在柴靜的採訪中這樣說道。即便2018年8月15日,李安獲得美國導演工會終身成就獎。講完這部片子,以我的拙見僅僅觸及皮毛,李安導演這種在生活的瑣碎裡尋找人生意義的方式,可見其導演能力,也是那麼多人熱愛他,熱愛他的電影的原因吧。在對李安所有的評價裡,我最喜歡兩個人的說法。一個是史航,他說李安: 眼裡飲食男女,心中臥虎藏龍。
  • 【北美同步】終於等到李安導演新作
    ,年過60的李安導演並未享受榮耀帶來的安逸,而是勇敢地向艱難挑戰。導演談到拍攝時的痛苦:「沒有人可以求教,受到了很多打擊,問題接踵而來」「每個鏡頭都會拍好幾次,一天拍不了幾個鏡頭」「到後期的時候,大家都很可憐,像是拉著手一起餵獅子,大概這樣折騰了一年」。技術上的難題並不是李安導演最憂心的,溝通上的瓶頸才是李安最苦惱的事情:「跟片商打交道是最難的,只能連哄帶騙,要找到讓他們相信的理由。」
  • 樊登對談李安:一個導演的自我修養
    李安,一位享譽世界影壇的著名華人導演,2013年憑藉「神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2012年,被美國《娛樂周刊》評為全球25位仍在堅持拍電影的「最偉大導演」之一,是唯一上榜的華人導演;1995年憑藉《理智與情感》轟動國際影壇,獲得奧斯卡七項提名。
  • 導演李安如何讓《父親三部曲》迎向一個善良的結局
    若有這樣的機會,想讓你看一看我的世界,想告訴你哪一位導演的浮光掠影遺落心海,哪一出故事的輕盈簾幕拂過心頭,哪一些碎片組成這樣的我,飄至此處與你相遇,暗自祈禱,或許,有一天你也會想走入這個世界。導演李安總有人說,沒看過「父親三部曲」,就不足以談論李安導演,從1991年的《推手》、1993年的《喜宴》到1994年的《飲食男女》,這三部電影通俗卻情真,每個人皆能在其中望見似曾相識的影子,以家庭、傳承與孝順等傳統角度,如實記錄臺灣早期社會家庭形態的轉變與逐漸瓦解的軌跡,不僅於父子與父女的互動中呈現東西方的觀念差異,更照映新舊時代交替下的文化衝擊,正因導演親自面臨此段時代過渡期,一方面能透視傳統價值存在的理由
  • 李安臉紅了兩分鐘丨導演
    李安就在吊頂設計中心的正下方。賈樟柯馬上接過話頭,將欲冷的場面從崖邊救回。李安鬆開話筒的手摸起下巴,停留不到一秒鐘,開始一下下搓脖子,緩慢,卻下了陰勁。脖子早已紅了半截。再然後,手上移,虛虛掩住鼻子下方的半張臉。再輕摸脖子——燒臉勁兒漸漸消下去了。這兩分鐘來得沒頭腦,卻有跡可循。源頭是李安說到導演和演員的關係,講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 李安的《雙子殺手》撲街了,但李安卻還是贏了
    雖然這部電影的評價不是很高,豆瓣只有7.1分,但李安還是那個李安,是電影界的驕傲。 之後又進修導演專業,又進入紐約大學電影製作所。 他似乎是為電影而生的,在學校拍攝了幾部電影,拿了好幾次獎。 對於電影,李安是極度熱愛的,也是非常專業的,有著過硬的技能。
  • 李安導演色戒電影圖解
    我認為李安導演的電影歷來是非常細膩的,無論是人物的性格刻畫和情緒的表達。比如斷背山,喜宴等。但是我第一次看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講述的是民國時期的故事,表演的非常內斂,很多情節都隱藏在裡面,我既然覺得這是一部平淡無奇的電影,只是拿了張愛玲的小說為劇本,一個不合格的女間諜的最後任務失敗的故事。捧紅了寂寂無名的湯唯,還有永遠都那麼迷人有魅力的梁朝偉就是最大的看點。
  • 【重磅】華語電影第一人:李安導演電影大全集!
    從1991年的處女作《推手》開始,李安一共執導並編劇了14部作品,而這些量少而精緻的佳作,共為李安帶來了以下殊榮:兩屆奧斯卡最佳導演,一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兩屆金球獎最佳導演,兩座柏林金熊獎盃,兩座威尼斯金獅獎盃。單論成績單,別說亞洲行列,即使放眼全球以及加上已經去世的幾位巨匠導演,能與其比肩的,基本沒有。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李安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當之無愧的華人之光。
  • 華人導演的驕傲 李安
    但是,總是有天才的,李安就是,他用一己之力為中國人在全球電影界爭得了一席之地,雖然國人不怎麼會欣賞,也許李安就是為了迎合西方口味去隨意拍了這幾部片子,你們不是要這種破電影麼?那我拍,奧斯卡!很簡單!只要我想拿就能拿。不過說回來,奧斯卡片子也不是一無是處,只是不完全能夠指點到中國人的藝術追求,就像什麼馬蒂斯、梵谷、畢卡索之流,要是在中國,他們的畫和傳單何異。
  • 李安:一個完全西化的華人導演
    ——張靚蓓《十年一覺電影夢 李安傳》一直以來,李安都是一個在國內極受好評的導演,甚至在許多文藝電影愛好者心中穩坐華人第一導演。編劇出身的李安溫柔細膩、敘事能力一流,細節把握精準,而個人的成長經歷,又讓他能夠洞察人性。無論是兩座奧斯卡小金人,還是他的諸多作品,都足以讓他在華人影壇青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著名導演李安,在家「吃軟飯」6年後一飛沖天,如今淪為票房毒藥
    回想當年,李安一部接著一部的經典電影把觀眾折服,名揚國際成為華人導演的驕傲。李安是到底是如何變成現在這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李安的故事。童年時期1954年,李昇的第三個孩子在我國屏東縣出生了,李昇為這個孩子取名為「安」。寓意隨遇而安。
  • 李安調侃:上次那部電影拍壞了,賠了多少我都不敢問|李安|導演|少年...
    金馬主席李安導演20日現身「2020金馬電影大師課」授課,與新生代青壯導演林書宇、程偉豪、黃修平、黃綺琳進行對談。從早年《喜宴》一路到英國《理智與情感》、好萊塢主流《綠巨人》到近年開創視覺先驅的3D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與《雙子殺手》,李安導演分享電影創作的各種經歷,豐富對談激勵現場電影後進們,短短兩小時笑聲不斷。
  • 李安導演的10部優秀影片
    李安導演的10部精彩電影《斷背山》2005美國感人,溫情,家庭
  • 原來,李安是這樣選演員的!
    120幀技術,純好萊塢電影,新人演員… 李安想要說的有很多。 近日,90後青年演員成毅獲得了向李安討教表演的機會。關於如何從零開始演好戲,李安開講了一堂表演課。          【李安揭秘選角標準,看大師如何教表演】  這一次拍《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李安選的男主角,是一個19歲的新演員,喬·阿爾文
  • 李安導演評分最高的十部電影
    5.推手請輸入圖片描述評分:8.4導演:李安編劇:李安、詹姆斯·夏慕斯主演:郎雄、王萊、王伯昭、戴布3.喜宴請輸入圖片描述評分:8.9導演:李安編劇:李安、馮光遠、詹姆斯·夏慕斯主演:趙文瑄、郎雄、歸亞蕾
  • 李安,折中又溫良了三十年
    在美國的日子十分艱難,無論是龍套、劇務,李安都幹過。但幸運之神,卻沒有眷顧他。相比同代導演,臺灣有侯孝賢、香港有王家衛、大陸有張藝謀,在文化藝術黃金期的八十年代末,這些名字已經頻頻出現在人們視野中。李安的名字似乎還不夠那麼有分量。30到36歲之間,李安過著完全看不到天日的時光,自己失業,家裡的收入全靠老婆承擔。窮困潦倒到在他拍第一部戲之前,銀行卡裡只有43美元。
  • 李安對話青年導演丨導師說
    內容非常豐富,從為什麼不再做編劇,到如何搞定和指導演員,以及,導演應該如何判斷是否選擇某一電影或題材。還聊了三幕劇,李安為何認為第一幕非常重要。總之,非常有趣以及有料。   林書宇:第一個問題是關於編劇,在前三部作品中明顯看到李安導演有很強的編劇能力,但之後的作品就有其他編劇,我們很好奇導演如何跟編劇工作,以及是否有由你自己發想,拉出結構再交給編劇去寫,而當編劇寫不出你心裡想要的東西時,你會怎麼做?
  • 雙子殺手在中國什麼時候上映 章子怡微博曬出與李安導演合影
    雙子殺手在中國什麼時候上映 章子怡微博曬出與李安導演合影時間:2019-10-15 17:23   來源:鳳凰網娛樂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雙子殺手在中國什麼時候上映 章子怡微博曬出與李安導演合影 近日,章子怡微博曬出與李安導演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