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是阿拉善流浪動物救助之家
阿拉善左旗流浪動物之家,成立於2015年5月,志願者人數從最初的十幾名已經增加到現在的將近五百名,但是由於沒有相關部門的鼓勵與扶持,救助行動杯水車薪。作為一個民間救助團體,阿拉善左旗流浪動物之家已救助流浪動物三百餘只。通過租賃場地,對救助回來的流浪狗進行圈養,避免流浪狗問題擴大。
-
流浪人員身份難斷定 救助5天順利試送回家
被救助短短5天時間,淄博市救助服務中心就幫助離家30多年的他與親人團聚了。濰坊送來自稱叫「孫繼業」的人7月4日下午5點半左右,濰坊市峽山區太保莊街道辦事處兩名工作人員驅車護送一名自稱叫「孫繼業」的流浪乞討人員來到了淄博市救助服務中心求助。
-
昆明護國街道執法中隊救助流浪老人
4月15日上午,昆明市五華區護國街道執法中隊網格執法人員蔣自剛、江文杰進行日常巡查。巡查至文廟時,發現一名衣衫襤褸、蓬頭垢面,身上還有一股難聞的氣味的老人躺在路中。護國街道 供圖由於昆明市區早上氣溫較低,衣履單薄的老人在冷風中瑟瑟發抖,面色鐵青、眼睛緊閉。生怕老人攜帶病菌,周圍的路人都避而遠之,不敢靠近。
-
外出流浪無處安身,這位海曙老人有「新家」了
回家,寒冷冬日裡,最暖人心的期待。 經常外出流浪的王金髮(化名),在寧波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的護送下安全返回家鄉,並在「新家」安頓了下來。 王金髮,海曙區石碶街道上王村人,今年65歲。2月21日,因為外出流浪無處安身,由玉環救助管理站護送返甬,這是他今年第4次由外地救助管理站護送回寧波。
-
男孩流浪十餘年 江西河南兩地接力助其回家
洛陽市救助管理站兒保科科長粟舜興得到男孩肯定的答覆後,一顆懸著的心終於踏實了。連日來,工作人員為了幫男孩尋找家,輾轉趕到江西省撫州市,接連走訪了四個鄉鎮十餘座村莊,一路找、一路問,已經筋疲力盡,「能幫孩子找到家,讓他與親人團聚,值得!」粟舜興說。
-
《街道流浪60天》全集紀錄片(又名:街道60天)
《街道流浪60天》,(又名:街道60天 )共三集, 求生專家以及探險家-埃德斯塔福特,曾經在嚴酷的野外赤身求生,掌握豐富的求生技巧。這次德爺要挑戰的不是蠻荒的野外,而是人來人往的城市街道,意在深入了解那些在街上無家可歸的人們處於什麼樣的境地,每天要如何應付衣食住行,探尋日益激增的無家可歸群體的真相。身無分文的艾德每天要面臨的問題就是填飽肚子和找到睡覺的地方,他將如何在城市裡生存60天呢? 街道流浪60天全部劇集
-
全國婦聯、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到河南街道調研指導「兩癌」救助工作
32:19 來源: 古代幽默事 舉報 全國婦聯、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到河南街道調研指導
-
霑益區龍華街道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推進會議
按照霑益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調度會議要求 ,9月11日 ,龍華街道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工作推進會議,安排布署做好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決戰決勝衝刺階段流浪乞討人員救助應急工作。街道民政辦、13個社區的社會救助協理員及殯葬信息管理員參加會議 。
-
3年開了25萬公裡,幫400餘人找到家……即墨大哥的流浪人員救助路
半島全媒體記者 華敬方在即墨,偶爾會有這樣的人——他們流浪街頭,風餐露宿,甚至不知自己家在何處,也不記得自己的親人是誰。他們因為種種原因,只能在外流浪。據統計,即墨區每年會出現約60名流浪人員,這是一個較為特殊的群體,怎麼才能幫助他們找到家?
-
三官廟街道加強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下 轄區流浪乞討人員巡查救助...
鄭州市中原區三官廟街道社事辦密切關注轄區流浪乞討人員動態,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下,聯合各社區民政專幹加大巡查救助力度,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得到及時救助。三官廟街道社事辦聯合各社區加大轄區內流浪人員排查救助工作。
-
深圳六項舉措強化流浪乞討人員救助
通訊員 陳麗娟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廣東省深圳市民政局通過六項舉措,全力加強對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努力實現應收盡收、應救盡救、應幫盡幫。 建立戰時指揮體系。在流浪乞討人員救助領域,同步成立由分管負責人任組長,相關處室和各區民政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專項工作組。在此基礎上,建立涵蓋市區民政部門領導、業務條線工作人員、救助服務機構、各街道辦事處負責人的工作微信群,形成上下貫通、直達末梢、扁平高效的戰時指揮體系,確保情況全面掌握、問題及時發現、工作快速響應、要求嚴格落實到位。 準確研判及早部署。
-
少年偷偷見網友花光錢後流浪,民警及時救助幫聯繫家人
ZAKER 哈爾濱記者 王鐵軍一外地男孩背著家人來亞布力約見網友,還偷偷從家裡拿了錢,結果錢花光後無法回家又不敢和家人說,開始了一個人的 " 流浪 "。近日,林區公安局亞布力分局民警在接處警過程中,及時救助並妥善安置了該少年。
-
街道為流浪乞討人員撐起防疫「保護傘」
3月27日,錦江區牛市口街道工作人員在巡查過程中,發現順江路河邊有一名沒有身份證的懷孕流浪乞討人員。由於交流困難,牛市口街道及社區工作人員向其提供了食物和水,希望消除其戒備心理,能為她提供救助服務。在得知此情況之後,牛市口街道工作人員同應急救助隊伍一道,當天就驅車400餘公裡、歷經7個多小時的舟車勞頓,將這名孕婦送至宜賓市珙縣洛亥鎮政府,並交接給其家人。同時,還給予了1200元現金救助。「真心感謝政府幫我們找到她!」這次跨度百公裡的緊急救助,也得到了孕婦家人們的真摯感謝。
-
《一條狗的回家路》救助流浪動物 霍思燕現身活動
《一條狗的回家路》救助流浪動物 霍思燕現身活動 眾星集結「帶你回家」 愛心送暖關懷無價
-
民警業餘時間幫2000多名走失人員找到家 受助者遍布全國
民警業餘時間幫2000多名走失人員找到家 全國都有他的受助者,最多一天幫助17人 兩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王曙在出警過程中,接觸了一名患有精神疾病的流浪人員,因對方無法說出身份信息而導致尋親受阻。自此,王曙與救助站合作,兩年時間裡,已經幫2000多位流浪者成功與家人重逢、團聚。 最多一天幫助17位流浪者 不久前,中國長安網公布了2020年12月「平安之星」候選人名單,長沙市長沙縣公安局星沙派出所教導員王曙榜上有名。
-
民警業餘時間幫2000多名走失人員找到家
兩年前,一次偶然的機會,王曙在出警過程中,接觸了一名患有精神疾病的流浪人員,因對方無法說出身份信息而導致尋親受阻。自此,王曙與救助站合作,兩年時間裡,已經幫2000多位流浪者成功與家人重逢、團聚。在對王曙的介紹中寫道:他的電腦裡存放著1750張不同的人像照片,兩年時間,他幫這些流浪者找到了親人。 「現在已經不止1750位了,到今天(12月21日)上午已經有2210張照片了。」王曙說,他電腦裡的人像照片每天都在增加,換言之,每天都有新的流浪者與家人的信息比對成功,繼而與家人團聚。「最多的一天幫助了17位,平均一天最少都有一兩個。」
-
誰認識他?老漢離家近40年 家近在咫尺卻無人相識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許炳棋 通訊員 呂志遠 淄博報導家近在咫尺,但對66歲的劉長利來說卻很遙遠,年少離家至今已近40年,在淄博市救助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回到博山尋家,物是人非,沒有家人和親朋,只憑他深處的記憶,卻怎麼也找不到曾在此處生活的痕跡
-
流浪乞討人員救助
索引號: 003031443 /202011-00017 信息分類: 流浪乞討人員救助
-
街道社區和派出所共同幫助 時隔24年,流浪的他與家人團聚
通過街道社區和派出所的幫助,在外流浪24年的阮某某終於與家人團聚,可以葉落歸根了。流浪男子報出兩個名字10月30日,民警看到一條求助消息,東亭街道東街社區的工作人員反映接收到一名看起來60歲左右、頭髮花白的流浪男子,希望民警幫忙尋找家屬。該男子是在宜興一處橋洞內被人發現的,身上沒有身份證件,自稱姓阮。
-
三亞市救助管理站站長李靜:7年幫助數百名流浪人員圓了回家夢
李靜是三亞市救助管理站的站長,這樣溫暖的告別是她最喜歡的工作場景,在救助站工作7年,李靜已經救助數以千計的流浪人員,還幫助數百名像王強一樣的流浪人員找到了家。「回家」的紐帶7年幫助百餘名流浪人員尋家回家,對於我們來說是稀鬆平常的事情。但對於流浪人員來說,回家與家人團聚是難以實現的夢想,而李靜的工作,就是幫助他們「圓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