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的時候應該都讀過三字經,在三字經裡面就有一句「融四歲能讓梨!」而裡面的融也就是孔融,就算沒有在三字經裡讀過這句,那也聽過孔融讓梨的故事!

孔融是東漢末年的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曾記載他也是孔子的二十世孫!通過孔融讓梨就可以知道,他小的時候以恭敬孝順聞名!但是最後卻背上了弒母的名號!孔融弒母這是真的嗎?
其實這個還得從孔融當時所在的歷史背景說起,孔融從小就十分的好學而且出生在一個充滿書墨和官僚的家庭!在漢獻帝即位後,孔融就被十分的重用!

在朝廷上孔融可謂是剛正不阿!也就是因為孔融的這個性格,在朝廷上得罪了很多人!在當時把持朝政的人是董卓,但是孔融也從未害怕,經常與董卓爭辯!董卓也是一個小肚雞腸的人,對孔融可謂是懷恨在心,於是將孔融貶其職位!

貶到北海任職,所以後來人們也就稱孔融為孔北海!在北海孔融體貼百姓,建立學院,討伐叛軍,做盡好事!也就在漢獻帝遷都後徵召孔融為少府,每次的朝會都會特意詢問孔融的意見,一時間孔融成了漢獻帝的心腹!

後來,曹操又挾持了漢獻帝,通過漢獻帝來命令各個諸侯,也就是所謂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的所作所為令孔融十分的不滿!所以很多次都會與曹操對著幹,來反對曹操錯誤的提議!曹操曾以節約糧食為由下了禁酒的命令,孔融知道後就說成事之人無不飲酒,曹公為何禁酒呢?這句話明顯就是與曹操對著幹!仇恨也就在曹操心裡扎了根!

在袁紹大敗以後,曹操喜出望外,所以曹操和曹丕兩人都看上了袁紹的兒媳,最後曹丕迎娶了袁紹的兒媳!在後來孔融知道了這件事情以後就開始了大肆書寫和談論這件事情,曾以紂王比喻曹操!這件事爆發後更是讓曹操恨透了孔融!

孔融這個人十分灑脫!從不拘泥於禮教條例,孔融曾提出過父母無恩論,也就是說父母與兒女毫無恩親!並且大肆訴說父母無恩,孩子只是父母在歡愉時的一個結果!這句話的意思好像就是說父母才是真愛,孩子只是個意外!孔融還說過就算有糧食給陌生人都不會給父母!

這樣的觀點很快就傳開了,也順利的傳到了曹操的耳朵裡,曹操聽到後十分的欣喜!可算抓住了他的小尾巴了!因為這樣的言論顛覆了傳統的觀念違背了所謂的孝道!所以曹操就以這個為理由,將孔融定為弒父弒母之舉!給孔融扣上了不孝的帽子!將他處以死刑,來解除曹操自己的心頭不悅!

所以,我們現在所說的孔融弒母其實並不是孔融真的殺害了自己的母親,而是被曹操所定的罪行!當然孔融提過這個父母無恩論還是一回事呢!真正的歷史誰也說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