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歲的安倍和67歲的莫迪。一個狼子野心,一個豺狐之心,相互一勾搭,正好一拍即合。
不僅是推特上「互粉」的恩愛好友,也是一同出演國際浪漫劇——「新德裡甜蜜三日」的最佳演員。
會在二戰審判時為日本戰犯開脫辯護,也在中印對峙中「虛晃一招」站隊。
恰逢中印對峙緊張氛圍,日媒又放出消息稱,安倍晉三計劃9月訪問印度,同莫迪商討強化日印合作等相關問題。預計將在會談中就日印防衛及海上安保的強化合作進行確認。
說白了,這倆就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企圖「聯合抗中」。
不得不說,安倍真的是一個「見縫插針的高級攪屎棍」。
儘管之前一直有風聲稱這次訪問早有計劃,但選擇在這個節骨眼上確切宣布,簡直是司馬昭之心。
近年來,日本與印度互動越來越頻繁。不僅發展成了全球新戰略夥伴關係,同時也加強了彼此在經濟、軍事等方面的聯繫。
在5月中國「一帶一路」峰會期間更是商定要搞山寨版「亞非發展走廊」。無非也是想在非洲更好地分得一杯羹。
本來「一帶一路就以堅持大傢伙一起幹、一起商量,最終達到一同受益互利共贏的理念推進。可偏偏日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總覺得咱們是在針對威脅他。
說實在的,咱們哪有那麼多閒功夫花費如此大力氣幹這事。犯得著麼?
1962年,中國和印度曾打過一架。
說起這場架的起源和如今的情形「謎之相似」:都是為了邊境問題,而且都是印度率先單方面無理的挑起事端。
1951年起,印度以「麥克馬洪線」為理由,開始蠶食中印邊境線。
事實上,不僅「這根線」的創始人英國不敢把他當真,中國也從未承認過。只有當時的印度想當然的認為這就是中國應該接受的邊界線。
獅子大開口向中國提出,要求將「麥克馬洪線」以南9萬平方公裡和中段邊境2000平方公裡的中國領土劃入印度。
面積高達12.5萬平方公裡。
中國斷然拒絕後,印度還表示無法理解。事實上,全世界也只有這麼一個潑皮無賴不理解。
至於日本,揣著「一廂情願」的逃避心理不願意接受中國崛起。
具體表現在,一方面對中國有愚蠢的種族主義。
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時期,本質上是日本工業打中國農業。在當時的背景下,日本明顯具備工業技術優勢,結果自然是碾壓中國。
揣著這一個點,他們無限放大到今天,咱們早已不是曾經的中國,但日本仍「一廂情願」的認為日本文明對中國文明有永恆的優勢,認為日本人比中國人強。
另一方面就是深刻的犯罪感。
從甲午戰爭到全面侵華,日本人能不知道自己手段殘酷、罪劣深重嗎?
不能,但他們為什麼不承認?因為他們害怕咱們有強大的報復感。因此「一廂情願」的認為不承認等於不存在。這就是個假命題和死癥結了。遲早有天要玩完。
在比「幼稚」、「撒潑鬧事」這點上印日功力都非常深厚,讓人嘆服。
在遭到拒絕後,印度開始撒潑了。
1959年到1961年間,印度在邊境線成立「日拱一卒」。建立哨所,妄圖打造「既成事實」,讓中國「默認」領土劃分。
從語言恐嚇到肢體恐嚇,一路升級,其中也包括扔石頭。
終於在1959年10月20日爆發了「空喀山口事件」。
印度派60多名士兵圍攻中國巡邏隊,被逼無奈下咱們開火擊斃印軍9人,俘虜7人。其餘灰溜溜逃走。
而日本這些年來,始終見不得中國好。
在不斷編造謊言的路上越走越遠,咱們可以把他稱之為「黑粉」,而且還是「為黑而黑」的黑粉。
說咱們不講素質、粗心大意,可在咱們長城上刻字的好像也有日文;
說咱們自私自利、一盤散沙,但還真沒見過比中國公民還有民族情懷,還要愛國的老百姓了。
鼓吹「中國威脅論」,四處和稀泥,撈著什麼好了嗎?沒有。
如今的日本已經開始陷入了困惑之中,似乎無法理解中國的飛速發展。
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咱們一步一步用「中國製造」、「中國創造」將他們甩在身後。
不得不說,日本人在讓中國人討厭這方面從未令人失望過。
當時的印度特別自信,認為:
一、中國在軍事上幹不過自己。
二、全世界都是支持自己的。
三、中國一定不會對自己出兵。
後來的事實證明,他們全錯。
當時的中國,本來確實是不想和印度開戰,一直努力以外交途徑解決問題,提議建立一個中印邊境問題委員會,一攬子解決這些事。
但印度拒絕了。
這就沒辦法了。中國人的容忍,畢竟是有限度的。咱們不想打,不代表不能打。
最終,毛澤東一拍桌子發話了:「不僅要打退,還要打狠打疼!」
當時的《人民日報》寫到:「局勢是險惡的,後果是嚴重的,我們要正告印度當局,勿謂言之不預也!」
於是一個月後的1962年10月20日,中印邊境戰爭,正式爆發。
短短一個月,不僅印度原本建構的哨所全被拔除,甚至打到了離印度首都新德裡只有300公裡的地方。
到停火時,印度士兵陣亡4000多人,負傷1000多人,被俘虜約4000人。
中國邊防部隊陣亡722人,負傷697人。
誰勝誰負,一目了然。
在印度尼赫魯總理去世前,曾對這場中印戰爭產生過感慨:我如果知道後來發生的事情,我們會是另一種做法……印度從中國入侵中學到了這個世界容不下弱國……我們一直生活在自欺欺人的世界中。
放眼今天,莫迪是把安倍讀明白了,他十分了解安倍的心理,明白安倍想要幹什麼,於是就無比大方張開了自己寬廣的懷抱。興高採烈、大大方方地剪安倍主動送上門來的日本羊毛。
而安倍也「明裡暗裡」明目張胆的站隊。左一刀右一刀的「捅」咱們,和莫迪一起做著美夢。
殊不知是在相互斷彼此的「退路」。
55年前,咱們已經用事實告訴世界結果;
55年後的今天,咱們也能再一次複述這個事實。
同樣的對象,相似的場景,聰明人不會選擇在一個坑裡摔第二次。
切記,沒事別招惹中國人!
熱文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