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花鼓戲《補鍋》被幾個小孩子徹底顛覆了!我也就看了10遍而已···

2021-02-17 掌中衡陽

小戲骨《補鍋》視頻欣賞:非常生活化,沒想到花鼓戲還可以這樣拍。

  省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葉紅(國家一級演員):真的很不錯,值得大家去看,去推廣,我覺得我們應該也做這樣的事情,花鼓戲才有希望!

  省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劉哲(青年演員):演得好,唱得好,製作好,反正就是好得不得了。但願他們以後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從事花鼓戲事業。

  省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藝術室主任銀錚錚:製作精良,小朋友唱念俱佳,惟妙惟肖!這種形式是對傳承花鼓戲是個很好的傳承。

  周媽(30歲,全職媽媽):今天到家晚了點,爺爺奶奶都守候了,說小孩子們演得惟妙惟肖,個個都像是專業演員了,勾起了他們那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雨涵爸爸(40歲,普通工作者):看完《補鍋》,感覺棒棒噠!很不錯!下一部劇更加期待!

  胡老師(28歲,教師):你們最近的短的花絮和宣傳片感覺還蠻好看的,比以前的好看太多了!

  邵陽女觀眾(41歲):這三個小寶貝形神俱備,尤其是你們竟然真的還燒了紅通通的爐火,我們一家子真是邊看邊佩服劇組的敬業精神,小演員的演出讓我們觀眾都忍不住跟著入戲了,比成年演員更有著一種讓人捧腹的逗艮!只是有點好奇,這幾個小演員是經過你們的培訓後才有這麼精湛的演技呢?還是天生就這麼不簡單?


相關焦點

  • 接地氣的湖南花鼓戲
    不久前,作為湖南省「文化惠民」公益演出項目之一,湖南省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在省花鼓大舞臺上演了經典名劇《小砍樵》、《調叔》、《補鍋》。這三個小戲輕鬆活潑,生活氣息濃鬱,載歌載舞,集中體現了花鼓戲「三小」——小旦、小丑、小生的表演特點。
  • 《小戲骨補鍋》中,劉大娘給閨女介紹對象,為何喊妹兒?
    《小戲骨補鍋》是由三個10後的小演員出演,作品則是改編經典劇目《補鍋》,小演員們雖然年齡尚小,但是表演起花鼓戲來還是有模有樣。節目播出之後,驚動了文藝界,得到了湖南省文化部門的大力推薦,甚至還有很多觀眾打電話要求重播。就連《補鍋》的原版主演藝術家彭光打來電話,激動得落淚,稱這部劇為花鼓戲做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
  • 當流行歌曲碰撞中國花鼓戲時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原來,她在湖南學起了花鼓戲。 經過一天的學習,譚定安終於站在了花鼓戲的舞臺上,花鼓戲版《Rolling in the deep》正式出爐。像湘菜加入了南洋香辛料和椰漿,極具爆發力的同時又飽含著層次豐富的回味,古老的戲曲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 【全文】花鼓催春——湖南花鼓戲探源
    一、始於鄉野都說花鼓戲起源於地花鼓,那麼地花鼓的起源又如何呢?讓我們從「花」說起。地花鼓詞云: 奴家今年一十五,遍身像塊水豆腐。水豆腐,水汪汪,豆腐打來有五香,有錢的哥哥端一塊,無錢的哥哥看光光。1964年10月,我在洞庭湖畔的益陽縣茈湖口公社(原屬沅江縣第八都、現屬資陽區茈湖口鎮)「插隊落戶」當農民時,參與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傳統迎春祭祀活動。作為一個「原生態」儀式的親歷者,我在《蠻野尋根》一書中記錄下了我的「口述史」;對一些研究者來說,它是不可能再遇見的「田野」,可供「考察」。
  • 大城小事:悲喜花鼓戲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花鼓戲是湖南傳統戲,我頭回聽現場版是在自己結婚的當天。作為新娘出席那場鄉村婚禮的我,坐在一頂紅轎子裡,轎門上了橫向開的花旗鎖。等轎子開始往前走,我才明白上鎖的原因——轎夫大哥們把轎子抬得像用了三十年的甩幹機,我努力伸直手腳牢牢撐住四邊還是撞了兩回頭。丈夫倒是威風,一路騎著馬頻頻向路人揮手。花鼓戲班子唱起來時,大家對參觀新娘的興趣立即消失,紛紛不再看我,都跑到院子裡看戲去了。在此之前,花鼓戲我只聽過汪涵改唱的《劉海砍樵》和《補鍋》,婚禮上唱的是哪出我不知道,反正不是汪涵唱的那兩個。
  • 花鼓戲200-21.9GB打包下載
    在眾多名為「花鼓戲」的地方戲曲劇種中,屬湖南花鼓戲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湖南花鼓戲藝術便有較大發展,由湖南省花鼓戲劇院整理創作的《打銅鑼》、《補鍋》《劉海砍樵》等劇目,深受全國各地的人民群眾的喜愛。2008年,花鼓戲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 歷史源流湖南花鼓戲源出於民歌,逐漸發展成為一旦一醜演唱的花鼓戲初級形式。
  • 湖南老」湘「,誰才能為你代言? (湖南人轉起來)
    歌唱家李谷一1964年演唱花鼓戲《補鍋》獲獎,開始被觀眾所熟悉柳巖雖然生在湖南,長在廣東,但是湖南妹子的氣質可是淋漓盡致.羽毛球世界冠軍鮑春來世界冠軍這幾個字,又把湖南人的印象分拉高了幾個檔次>說相聲,同時有可能的話做點慈善,利用我自己已有的名氣,動員社會的更多力量做點慈善工作,他40歲之後仍然堅持做相聲只是想通過相聲,做更多的慈善僅此而已
  • 「湖南文藝抗疫」湖南花鼓戲譜曲毛主席詩詞《水調歌頭·遊泳》,為...
    萬裡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在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時刻,湖南省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近日將這首膾炙人口的毛主席詩詞《水調歌頭·遊泳》,譜成藝抗疫情的壯麗歌謠,為英雄的武漢加油鼓勁。「疫情發生以來,我在網絡媒體上看到無數湖南醫護人員第一時間奔赴湖北馳援,非常感動。」
  • 湖南花鼓戲《劉海砍樵》《雙送糧》片段亮相央視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日訊(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銀錚錚)梨園雲集結,戲韻慶「五一」。今晚7時30分,《角兒來了》「五一」特別節目「五一勞動節·雲端演唱匯」在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播出,湖南省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選送的經典劇目《劉海砍樵》《雙送糧》片段精彩亮相。
  • 今日19:30實況轉播:花鼓戲《桃花煙雨》|「雲上劇院」陪您看大戲
    湖南省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原名湖南省花鼓戲劇院,始建於一九五三年,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經過歷代花鼓戲藝術家的摯著追求,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博採眾長,闖出了獨具風格的「省花路子」,創作了以《劉海戲金蟾》、《三裡灣》、《打銅鑼》、《補鍋》、《沙家浜》、《野鴨洲》、《牛多喜坐轎》、《八品官》、《喜脈案》、《桃花汛》、《鄉裡警察》、《老表軼事》、《走進陽光》、《作田漢子也風流》、《我叫馬翠花》、《桃花煙雨》等為代表的一大批蜚聲全國的優秀劇目。
  • 湖南花鼓戲《桃花煙雨》獲得第23屆曹禺劇本獎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銀錚錚 賈豔 4月26日晚,我國戲劇文學最高獎——第23屆曹禺劇本獎在廣西南寧揭曉,湖南劇作家曹憲成編劇的花鼓戲《桃花煙雨》劇本獲獎。這是湖南唯一獲獎的劇本。 湖南日報記者連夜電話採訪了身在南寧的曹憲成。
  • 創新湖南 融入世界丨這些湖南傳統特色文化 你都知道嗎?
    劇目以高腔、亂彈為主,與民間藝術和地方語言巧妙結合,富有湖南民間地方特色,如《琵琶記》、《白兔記》、《拜月記》等。其中雖屬「湖南花鼓戲」最為著名。&nbsp&nbsp&nbsp&nbsp湖南花鼓戲是湖南各地花鼓戲流派的總稱。由於流行地區不同而有長沙花鼓戲、嶽陽花鼓戲、衡陽花鼓戲、邵陽花鼓戲、常德花鼓戲、零陵花鼓戲等六個流派之分,其都各具不同的藝術風格!
  • 湖南推出600餘場次惠民活動
    華聲在線4月27日訊(記者 劉玉鋒 劉思佳 通訊員 周東平)「五一」將至,你是宅在家看「劇」,還是出門「放放風」?湖南省文旅廳推出各類藝術展演、公共文化服務、文博展覽、非遺展示等600餘場次線上線下活動,「五一」期間給市民及遊客提供多重選擇。
  • 花垣陳年舊事(失傳的巴辣茶;賣鍋與補鍋)
    我小的時候受香味的誘惑,好想買一碗巴辣茶油絞頭兒吃,父親就不許我買,他說:「喝一碗湯不充飢,越喝越餓,白糟蹋錢;小孩子晚上喝一大碗水會尿床的。」可見它有幫助消化的功能。有一天我跟在劉師傅擔子後面,離家遠了,買一碗巴辣茶油絞頭兒嘗嘗味道,確實好吃,聞起來香,吃起來也有味道。我的一位兒時小夥伴,從美國回來,點名要吃巴辣茶油絞頭兒,我們找遍了花垣城,也沒找到這個小吃。
  • 花鼓新「聲」|付潛芬:花鼓戲讓我的人生充滿溫暖與激情!
    第30屆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新人配角獎獲得者付潛芬在花鼓戲《原野情仇》中,她敢愛敢恨;全新改編的傳統劇目《梁祝》中,她婉約柔美;在火遍大江南北的《河西村的故事》中,她清麗脫俗……她就是湖北省花鼓戲藝術研究院青年演員付潛芬
  • 愛國情 奮鬥者|葉紅:對於我和花鼓戲來說 這是最好的時代
    紅網時刻記者 劉璇 長沙報導「我這輩子就是為花鼓戲而生的。」說這話的時候,葉紅表情淡定堅決。9月6日,湖南省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一級演員、梅花獎獲得者葉紅接受記者,談及她近30年的花鼓戲生涯,幾欲落淚。「胡大姐」獲中國戲劇梅花獎葉紅是湖南省花鼓戲劇院《劉海戲金蟾》著名的第三代「胡秀英」演員,也是第二代著名「劉海」葉俊武的女兒。葉紅從小就喜歡看父親演戲,有時候還跟著父親學唱、學跳。
  • 湖南幾個小戲骨,顛覆了經典電視劇《白蛇傳》!
    來自湖南電視劇頻道,潘禮平團隊的《小戲骨》系列電視劇,刷新了國人對戲曲、電視劇的熱愛程度,將我們湖南文化,再次在世人眼前拔高,呈現給粉絲
  • 花鼓戲伢子廖佳琳,為《大地頌歌》注入新靈魂
    當傳統花鼓戲遇上現代流行音樂,會碰撞出什麼樣的奇妙火花?《Rolling in the deep》他還參加了湖南衛視的熱門綜藝《聲入人心》。湖南花鼓戲風味的演繹,讓霍尊都聽呆了!廖佳琳是地道的湖南人,從小在戲曲的氛圍中長大,姑姑是他的花鼓戲啟蒙老師。耳濡目染之下,廖佳琳對花鼓戲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後進入合唱團,接受正統的聲樂訓練。學習美聲多年,廖佳琳卻從未忘記自己家鄉的花鼓戲。
  • 春風如期英雄凱旋 湖南花鼓戲歌《因為有你》致敬逆行者
    朗朗上口的旋律、婉轉悠揚的唱腔,今天,一首飽含熱情的花鼓戲歌《因為有你》在長沙首發,唱詞裡滿是對醫務工作者的崇敬。《因為有你》由湖南省花鼓戲保護傳承中心創作,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歐陽覺文作曲,省級非遺傳承人、著名花鼓戲藝術家劉趙黔演唱,李園李作詞,一級演奏員趙鴻飛擔任音頻製作,合唱由葉紅、王亦文、王勇、劉海霞、郭振威等演職人員擔任,拍攝及後期製作由該中心藝術室成員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