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寶寶》奧斯卡獲獎動畫短片,中國式教育的溫情與殘忍

2021-01-18 黑鼠鼠

2月24日晚,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美國洛杉磯舉行,最佳導演阿方索、最佳攝影以及最佳男女主等等獎項一一揭曉,大多實至名歸。由Pixar首位華人女性導演石之予執導的《包寶寶》(《Bao》)奪得了最佳動畫短片獎。

動畫在7分鐘的時間內,傳達了一個極具奇幻色彩的故事。整個故事沒有一句對白,全靠細膩軟萌的人物表演和濃鬱的畫面色彩,通過鏡頭語言,描述了一個中國式家庭生活的縮影,以及中國式母親熾烈和高控制欲的母愛。

故事用三段式的故事表達方式,敘述了一對母子成長、分裂、和好的故事,在極具中國特色的琵琶配音之下,整個短片畫面也隨之生動,頗具韻味。

包寶寶敘述的故事並不複雜,一對居住在加拿大的空巢華人父母,一個準備進入『媽媽』肚子裡的包子突然活了過來,出於母姓,『媽媽』將這個小包子視為己出,認真養育。

而在小包子一日一日長大,諸多典型中國式教育的矛盾與衝突也浮現出來。母親過多的保護欲與小包子青春期的叛逆,母親的保守與小包子的個性……兩代人的衝突也將故事引導到最高潮——母親為了小包子不離家出走,居然一口將他吃掉。

而在母親從夢中醒來之時,發現自己真正的兒子在房門外,母子二人敞開心扉,冰釋前嫌。

導演石之予是在多倫多張大的四川綿陽人,她根據親身經歷與感受製作出了這部短片。如同《飲食男女》將烹調藝術帶入傳統情緒,川妹子導演也將食物這一重要元素帶入家庭情感中。親切的人物設定和流暢的人物情緒變化,使得這部短片的抒情方式樸素又極具中國受眾代入感。

導演巧妙得將兒子隱喻成小包子,在七分鐘的視角內訴說了一段母子之間關係的衝突與變化,在故事節奏的把握處理上也張有弛,緊湊又完整,三幕劇式的傳統結構在短片中顯得線索清晰,故事發展更流暢合理,其中也不乏可愛笑料。

故事以小見大,將中國家庭正在發生的事情以動漫的形式展現在屏幕上。

在中國式教育之中,孩子或許就如一個包子一般,當做屬於父母的創造品,在教育孩子的一路上,他們往往表現出強烈的控制欲,不允許孩子做出任何不合自己心意的舉措。

以愛之名,套上溫情關懷的外衣,實則在抹殺孩子的獨立人格,這就是中國式教育。中國父母很多時候需要的不是一個獨立生活的孩子,而是跟著他們規劃路線而走的遊戲角色。

縱然這是中國式教育確實存在的一面,也是這個故事的表達核心。但是導演石之予兩歲之後便移民至加拿大,算得上標準ABC,其對於中國式家庭理解稱得上碎片和表面,並沒有真正切中到中國式家庭式教育的病根所在。

固然觀點有些片面與偏激,但是以一個華裔導演的角度,去看一個中國家庭的故事,也稱得上值得一看。

相關焦點

  • 包寶寶斬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中國元素閃耀奧斯卡
    包寶寶斬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中國元素閃耀奧斯卡原標題:《綠皮書》斬獲最佳影片 中國元素閃耀奧斯卡(附獲獎名單)北京時間今天上午此外,還有四位華裔導演的作品參與角逐獎項,《包寶寶》《衝破天際》入圍最佳動畫短片提名,《滑板少年》《徒手攀巖》入圍最佳紀錄長片提名。
  •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中國式親情戳痛無數父母心丨外媒說
    昨天,第91屆奧斯卡獲獎名單揭曉,最讓中國觀眾驚喜的當屬飽含中國元素的短片《包寶寶 》(Bao)。
  • 《包寶寶》斬獲奧斯卡!這個只有八分鐘的動畫短片,為何受青睞?
    北京時間2月25日上午(當地時間2月24日晚),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由華裔女導演石之予執導的8分鐘動畫短片《包寶寶》,喜獲最佳動畫短片獎!石之予是皮克斯動畫短片製作行業的首位華人導演,也是首位女導演。
  • 皮克斯首位華裔女導演執導《包寶寶》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全球矚目的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終於揭曉!今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是皮克斯首位華裔女導演石之予執導的《包寶寶》。這部溫情的影片觸動了全球無數華人的內心,也贏得了電影屆的一致好評。另外,《綠皮書》等奪獎大熱也收穫頗豐。
  • 奧斯卡動畫短片《包寶寶》背後的中國女孩 | 溯洄
    ,最佳動畫短片獎花落《包寶寶》。兩位女孩有著差不多的童年記憶:媽媽包的餃子、包子,深藏著無盡的母愛,最終變成了長大後心中最溫馨的記憶。類似的生活經歷,讓兩位來自不同地方卻用有著相同血脈傳承的女孩有了強烈的共鳴。於是,她們聯手開始創作了這部以美食來表達親情的動畫短片——《包寶寶》,她們希望用這部短片來表達對母親由衷的感激。
  •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帶來的啟示
    日前,由華裔導演石之予執導的動畫短片《包寶寶》,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包寶寶》英語原名為《Bao》,一語雙關。一部滿滿中國風的短片!不到8分鐘,沒有一句臺詞,卻惹人淚目。戳中無數媽媽的淚點,也點醒了無數父母,我們到底該如何對待我們的孩子?
  • 只有7分半鐘的動畫短片《包寶寶》,為何獲奧斯卡青睞?
    北京時間2月25日上午,第91屆奧斯卡獎揭曉,獲獎名單大家都知道了吧?!:《蜘蛛俠:平行宇宙》最佳真人短片:《皮膚》最佳紀錄短片:《句尾》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其中,由加拿大華裔、「川妹子」石之予執導的短片《包寶寶》(Bao)獲第本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 奧斯卡短片《包寶寶》背後,是對中國式親子關係的映射
    2019年,在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上,華裔加拿大籍女導演石之予的《包寶寶》,摘得最佳動畫短片的桂冠。這部帶有中國特色的短片,講述了鬱鬱寡歡的空巢母親,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包的一個包子幻化成了包寶寶。孤獨的媽媽把包寶寶當做親兒子撫養,細心呵護。
  • 奧斯卡佳短片《包寶寶》:可愛的小包子背後是中國式教育的反映
    當我看到一部動畫短片時,我很驚訝,當我看到導演是石之予時,我就明白為什麼這部動畫短片卻包含那麼多中國元素。本片榮獲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第一部女性導演的動畫短片。導演石之予出生於中國,當他2歲的時候,他和他的父母加拿大多倫多一起移民,雖然他移民了,但他在中國人一家長大,因此他能在8分鐘內說出中國式父母對孩子的依戀。在短片中,以可愛的饅頭寶寶為核心,講述了寶寶包子化身,成長過程中愛與束縛的衝突,最後是母子和解的過程。
  • 第91屆奧斯卡完整獲獎名單,中國風《包寶寶》暖化人心…
    北京時間2月25日,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洛杉磯舉行。(完整獲獎名單附後)由皮克斯第一個華裔女導演、第一個女短片導演石之予執導,皮克斯製作的中國風童趣短片《包寶寶》,獲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這部7分多鐘的影片,講述了一位年邁的中國媽媽因兒子成年離家而鬱鬱寡歡,卻又意外地成為了一個由包子變成的天真活潑的包寶寶的母親的故事。石之予解釋到,《包寶寶》的英文名為《Bao》,既是指中國美食「包子」,也是指父母心中的「寶」孩子。據悉,石之予的父親是四川綿陽人,石之予兩歲便隨父母移民加拿大多倫多。
  • 包寶寶,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一部中國式家長的短片
    這部由皮克斯和迪士尼出品的動畫短片部充滿中國元素。內容只有短短的七分多鐘,全程沒有任何對話,但卻引起了無數的共鳴。故事的開始故事開始於一位母親,她平凡地準備著早餐。做完了早飯和丈夫一起享用,丈夫匆匆吃完早飯就上班去了,而她還在繼續。
  • 動畫片《包寶寶》贏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2月25日,華裔導演石之予執導的中國題材動畫片《包寶寶》贏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包寶寶》是2018年石之予執導  、美國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作、迪士尼電影公司發行的動畫短片,短片講述了一個華裔女性因空巢而備受沮喪,當某天她包的一個包子「活過來」之後,一切都發生巨大變化的事。石之予畢業於加拿大謝爾丹學院動畫專業,在那裡孕育了她對故事和動畫片的熱愛。
  • 7分鐘動畫短片《包寶寶》:一個包子,暴露了最真實的中國式親子關係
    今天推薦的是斬獲9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包寶寶》,看似溫情萌趣的動畫,卻刺痛了很多爸媽的心。  因為它告訴我們,有的愛,真的會「吃」人。 故事主角是一個華人媽媽,老公工作忙,每天只能自己做家務,內心十分孤獨。有一天,媽媽在忙著包包子,丈夫吃完包子,她一個人在家。
  • 四川妹子憑「中國包子」拿奧斯卡小金人!(附獲獎短片)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是一位祖籍四川的「川妹子、」皮克斯首位華裔導演,也是首位女導演的石之予指導的《包寶寶》華裔石之予獲獎演講視頻、音頻、演講稿已更新第9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It is Chinese-Canadian animator Domee Shi's
  • 英媒分析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中國崛起帶動中華文化輸出
    《包寶寶》動畫海報(資料圖片)參考消息網3月4日報導英國廣播公司網站3月1日刊登了題為《<包寶寶>與華人文化:當奧斯卡獎給了80後華裔女導演》的文章,文章摘編如下:短短八分鐘的動畫短片《包寶寶》以具有中國文化象徵的「包子」詮釋母親的愛,奪下2019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
  • 動畫片賞析:2018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包寶寶》
    取而代之的是,我們將為你推薦一部同樣為迪士尼動畫和皮克斯工作室聯合製作,名為《包寶寶》的3D動畫短片。本片雖然只有十多分鐘,但是卻揭示了一個深刻的主題和含義。雖然該片沒有《玩具總動員4》那樣的大製作和驚心動魄的冒險情節,但是卻能讓觀眾們在平淡中見真情。該片也保留了皮克斯一貫的靈動真實的畫風,並在2018年一舉多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
  • 你真的看懂了《包寶寶》這部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嗎
    遠在獲得奧斯卡獎之前幾個月,《包寶寶》已經隨《超人總動員2》在各院線播放,獲得的評論褒貶不一。差評主要集中在暗黑、詭異,直接指向包媽媽吃掉包寶寶一幕。最後包媽媽的兒子回家來看她,有些網友認為就是「常回家看看」的主旋律,毫無新意。
  • 這顆「中華包子」拿下奧斯卡小金人,榮獲2019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
    動畫短片《包寶寶(Bao)》《包寶寶》是皮克斯第一部由女性執導的動畫短片,也是第一部由華人執導的動畫短片。 《包寶寶》的英文名為《Bao》,蘊含著兩層意思:既是指中國美食「包子」,也是指父母心中的「寶」——孩子。
  • 隨筆丨《包寶寶》奪奧斯卡的驚豔
    哈佛大學旁的中國包子店,幾年前還因生意興隆上過報紙。不過,包子在英文裡沒有直接對應的詞彙。多數美國媒體報導華裔女導演石之予作品《包寶寶》奪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都把包子譯成泛指用麵皮包餡的食品dumpling,而這個可以泛指世界各國此類麵食的英文詞,在中文裡經常被直接譯成餃子。食品翻譯上的困難,令人聯想到東西方文化互動中的很多相似情形。
  • 《包寶寶》:中國式家庭關係的另類展現,反思背後的親子關係問題
    《包寶寶》是《超人總動員2》的貼片短片,榮獲第91屆奧斯卡電影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由華裔女導演石之予執導,《包寶寶》也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第一部由女性執導的動畫短片。這部動畫短片在短短8分鐘之內,就道出了中國式父母對子女的溺愛、依戀及霸道管控,凸顯了中國式的親子關係矛盾,引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