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怒了!再轟綜藝電影:尊重觀眾OR人民幣?

2021-02-28 人民網



馮小剛:綜藝電影是電影的自殺

近日在錄製浙江衛視真人秀節目時,馮小剛趁著點評選手表現的機會,又將槍口對準了近日風頭甚囂塵上的綜藝大電影,稱這樣的怪象「對中國電影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將導致沒有製片人會繼續願意投資一部嚴肅的、付出了很大努力的電影」,馮小剛痛批綜藝電影對中國電影發展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直言「這是電影的自殺」,很畸形。這番話戳中了許多業內人士和影迷的痛處,迅速在網上流傳開來。

據悉,馮小剛是在點評一組刻苦練習多年的表演選手時突然「開炮」的,他對這組選手致以了高度肯定,號召電影界同仁向他們學習,不要讓觀眾產生「只要顏值高,不努力也能紅的感覺」。

隨後馮小剛越說越有狀態,調轉話頭對準最近在票房市場上瘋狂吸金的綜藝大電影,話裡話外直指《奔跑吧!兄弟》:「六天就拍攝完成,還獲得很高的票房」,「這將導致沒有製片人會繼續願意投資一部嚴肅的、付出了很大努力的電影」——事實上,今年的賀歲檔,的確不見了馮小剛的蹤影。

人民日報:怨天怨地 不如自己拍出好電影

「進到影院看電視」,綜藝電影現象在2015年的賀歲檔再次發酵。6天,3億元,《奔跑吧,兄弟》電影版撈金速度驚人。票房火爆的同時,也引來爭論。有導演就批評這類綜藝電影,將導致沒有製片人會願意投資嚴肅的、付出了很大努力的電影。更有導演呼籲,職業協會必須發出聲音,並知會主管部門,不能在沉默中盡喪職業性。

其實,綜藝電影能夠獲得市場認可,自有其道理。綜藝節目長達半年的熱身,明星話題效應的發酵,積累了大量人氣,有著天然的觀眾基礎。更何況,綜藝電影沿用綜藝節目的敘事和製作方式,周期短、投入小,在投資回報率上,也可謂有著天然的優勢。去年春節,熱門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的電影版票房直逼7億元。從這個角度看,對於當前的中國電影市場,綜藝電影無疑是一條攪局的「鯰魚」。

觀眾選擇、市場選擇,真的只是「人傻錢多」嗎?恐怕未必。看什麼電影,都有個「機會成本」在裡面。然而,在名不副實的宣傳、眾說紛紜的評論之中,觀眾早已「亂花漸欲迷人眼」。走進影院,「拳頭」「枕頭」「噱頭」背後,是電影類型單一和跟風嚴重;大導演、大明星、大製作,拼湊的往往是「創意欠奉」;畫面再精美、特效再炫目,也讓人「腦補」不了故事的空洞。這樣的情況下,與其花錢花時間去當「小白鼠」,還不如選擇自己熟悉,有一定的品質保證的電影。而綜藝電影,提供的正是這樣一種預期。

但並不是所有的綜藝電影,觀眾都會買帳。前幾年紅火的綜藝節目,其衍生電影如《快樂男聲》的《樂火男孩》,《中國好聲音》的《中國好聲音之為你轉身》,都遭遇了票房滑鐵盧。換個角度看,這也正說明,不管是什麼形式的電影,質量才是關鍵。當綜藝節目都能打敗電影,電影人或許更應該回過頭來捫心自問:我拍的電影,為什麼觀眾不買帳?

作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中國電影市場正迸發出強勁的活力。從美國到歐洲,世界各國的電影,都來中國淘金;從電視到網絡,各種形式的娛樂,都來影院「跨界搶錢」。網際網路時代,更多資本、人才跨界進入電影領域的同時,也促成了業態的多元,傳統影人面臨危機的同時,也面臨轉機:有品質、有誠意的電影,不缺投資商,更不缺用腳投票的觀眾。

未來中國電影業還將呈現更加開放競爭的市場格局,觀眾對提高影片水準的需求將越來越強烈。如果只是抱殘守缺,恐怕只會把電影市場的份額拱手讓出。慶幸的是,已經有業內人士在自省。在2014年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會上,導演們投票決定「年度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獎項空缺,對於當前中國電影的創作現狀,他們正在反思。

改革極大地解放了中國電影生產力,其利好,深諳電影工業流程的大腕導演們,其實挺清楚。在與自個兒利益相關的時候,與其端出部門管制這一說,倒不如自己好好加油。不要低估了觀眾的智商和欣賞水準,拍出好電影,觀眾自然會買帳。


馮小剛回應:還談什麼尊重觀眾,尊重人民幣吧

如果說態度決定一切的話,那麼五天六天拍一部電影,從態度上來說就已經失去了誠意,還談什麼尊重觀眾,尊重人民幣吧。

有人認為,把一堆綜藝節目的素材剪成一個故事片的長度,當成電影在院線放映是一項創新。這讓我想起另一項中國式創新,那就是高速路收費站播放的電子錄音,「你好,謝謝,再見」。這些本來應該是人說的話,為了圖省事改成了機器說,聽著那叫一個擰巴。還有朋友認為觀眾愛看就是硬道理,這一點我也不敢苟同。是想,若果NBA宣傳每場比賽允許上兩名足球運動員可以用腳傳球的話,我相信也會有不少觀眾捧場,上座率也不會低,但那確實不是籃球比賽了。


漫畫 徐鵬飛

人民日報:「快餐」和「任性」不會成為新常態

不尊重藝術創造力和藝術想像力,不尊重電影創作和生產的基本規律,「快餐」式生產,「任性」化消費,最終失去的恐怕不僅是電影市場本身

去年春節檔根據明星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拍攝的同名電影,以近7億元的票房震驚電影界,引發了「電視綜藝節目簡單搬上大銀幕,到底算不算是真正的電影」的激烈爭論。有人不無憤怒地稱其為「粉絲經濟催生的畸形兒」,也有不少業內人士預言,「綜藝電影」取得與其品質完全不相稱的高票房,這種現象是曇花一現,不具備可複製性。但「奇蹟不可複製」的話音未落,新年伊始,電影市場又上演了綜藝變電影的一幕——根據2014年火爆的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改編而成的電影,再次以讓人吃驚的賣座速度,挑戰人們對電影的定義和評價。

熱門的電視綜藝節目擁有穩定的觀眾群和收視率,靠著播映帶來的口碑和話題效應,在現實生活和網際網路上都保持著較高的活躍度,動輒幾億的網絡點擊量和微博話題閱讀量,意味著換成真金白銀的巨大的票房潛力。據悉,今年春節還將有幾部「綜藝電影」上映,不少衛視的王牌綜藝節目也都在籌拍電影的過程中。成本低、見效快,順手撈錢的事何樂而不為?特別是趕上春節檔,在寒假期間上映,綜藝節目長期吸引著的學生族成了票房的重要貢獻者,很多學生甚至都沒來得及換掉校服就興奮地湧進影院,一些家長也被孩子「綁架」著去看。鎖住一個學生,可以產生3倍甚至更高的消費效果,「合家歡」的觀看模式成了「綜藝電影」票房制勝的不二法門。

帶著這種急功近利的賺錢衝動,綜藝節目大舉進入電影業,以強大的力量滲透到電影創作和生產的各個環節中去,贏得了令人咋舌的高票房,這給電影的專業性乃至電影本體帶來的挑戰不言而喻。

到目前為止,中國電影產業依然處於初級階段,電影市場也具有強烈的「中國特色」——休閒娛樂成為大多數觀眾進電影院的主要訴求,看電影成為時尚社交的一部分,其目的是獲取談資。某種意義上說,「綜藝電影」能滿足觀眾的這一需求,給觀眾帶來快樂,未嘗不是好事。問題是整個電影產業如果蜂擁而至,爭做這種短平快的電影,無疑將加劇處於初級階段的中國電影的浮躁和投機。有人說,好萊塢也經常把熱門電視節目改編成電影,但我們必須看到,這裡有一個必要的「電影化」的過程,需要有基於電影本體的一系列改編環節。而像我們目前這樣「短平快」地製作「綜藝電影」,用好萊塢知名影評人託姆·格伊爾的話說,絕對是「中國獨創」——這種類型的電影,成熟的電影產業絕對不會去觸碰。

當下中國電影之所以會有那麼多的快餐式生產,並且形成了快餐式消費的鏈條,恐怕與整個社會的浮躁和急功近利有內在聯繫。學生、城市白領等學習、工作壓力較大的群體構成了今天電影觀眾的主體,他們進電影院圖的是放鬆,「90後」「00後」的青少年觀眾更是單純追求娛樂,「任性」消費。坦率地說,我個人不喜歡這一類「綜藝電影」,但也不會對年輕觀眾「任性」的喜歡冷嘲熱諷,我只是想提醒年輕觀眾,快餐可口,但未必營養,人的成熟應該包含著對自己的口味、趣味和文化選擇的反思。

由於中國電影市場的不完善,由於快餐式生產的存在和中國電影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的「任性」消費,「短平快」的「綜藝電影」在當下乃至今後一段時間還會風靡甚至大行其道,其生產者們或許還會以到手的高票房來嘲諷那些「執迷」於電影的專業性、電影本體的人。但是,我敢斷言,這種情形不可能是中國電影和中國電影產業的常態。不論是何種形態的電影,要想真正站穩腳跟,取得長足的發展潛力,都必須從電影本體出發做精做強。不尊重藝術創造力和藝術想像力,不尊重電影創作和生產的基本規律,最終失去的恐怕不僅是電影市場本身。

(綜合人民日報、南方娛樂周刊消息)

實習生丨李瑩瑩

編輯丨楊碩

微信用戶如何查閱及分享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騰訊微博

點擊右上角→複製連結,可發送到電腦上查看

如何訂閱人民網微信

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眾帳號:人民網

添加朋友→搜號碼:people_rmw

點擊右上角→查看公共帳號→添加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連結,查閱更多內容,喜歡此文請點讚

相關焦點

  • 駁馮小剛:封殺綜藝電影,不是中國電影的出路
    近日,圍繞「馮小剛炮轟綜藝電影」這一話題,影評人、綜藝製作人士、觀影人群展開了激烈討論,而最核心的話題是馮小剛拋出來的「綜藝電影是不是電影
  • 馮小剛和李晨開撕,讓李晨滾出娛樂圈,李晨的回應馮小剛怒了
    馮小剛和李晨開撕,讓李晨滾出娛樂圈,李晨的回應馮小剛怒了馮小剛是娛樂圈裡非常厲害的導演,他導演過的很多電影都非常的優秀,也獲得了很多的好評,大家都知道馮小剛的性格是非常直爽的,而他也經常是有什麼就說什麼,有的時候很不顧慮別人的感受
  • 多年前,馮小剛當眾怒懟王健林,坦言:你有什麼了不起的
    多年前,馮小剛當眾怒懟王健林,坦言:你有什麼了不起的在幾十年前,馮小剛剛剛踏入京圈導演的行業時,其實大家對於他並不是很看好,因為馮小剛一進到圈子裡,他立刻就是在瘋狂地討好其他導演,因為馮小剛他一沒身份、二沒背景,在娛樂圈裡都是靠自己摸爬滾打。
  • 馮小剛電影公社
    海口觀瀾湖馮小剛電影公社前世今生電影公社的構思來自何處,為何取名「公社」,為何選址海口? 「電影公社」的創意來自導演馮小剛,馮小剛與「人民公社」一同誕生於1958年。之所以取名為「電影公社...
  • 怒懟馮小剛範冰冰,崔永元掀起了影視圈的冰山一角
    據崔永元說,在電影上映之前,他完全不知道電影的內容,問過馮小剛只得到「一定給你一個驚喜」的回答。只是沒想到,這個「驚喜」變成了「驚嚇」。  《手機》這部電影,刻畫了嚴守一這樣一個形象,道貌岸然,多次出軌,最後扶植了出軌對象武月頂替了自己的崗位。
  • 總有的演員導演以為當了公眾人物就高人一等,觀眾給差評就怒懟
    這麼看的話,按理來說,不管是演員還是導演,對觀眾都應該保持一種尊重的態度才是。 馮小剛,直接怒批影評人都是「大尾巴狼」。
  • 觀眾縱容爛片橫行?罵孫紅雷和黃渤,馮小剛的話雖刺耳,但是事實
    他曾經炮轟過孫紅雷和黃渤等演員,還曾經炮轟過作為衣食父母的觀眾,與那些哄著觀眾的導演形成了鮮明對比。馮小剛這麼敢說,他就不怕得罪了觀眾,讓自己的電影沒有觀眾願意看了嗎?對於馮小剛而言,他自己就是一個願意為了影視行業奉獻一生的人,他也希望有一天在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是在拍攝的片場。這足見他對於影視行業的重視,而偏偏孫紅雷和黃渤卻在演員的工作之外,還在綜藝節目之中&34;。雖然孫和黃的演技在觀眾看來還是不錯的,而且馮小剛也是認可這一點的,但這並不妨礙他依然認為他們二人做得不對。
  • 馮小剛曾怒懟李晨,讓他滾出娛樂圈,李晨的回應很淡定
    京圈文化出身的馮小剛,向來以性情辛辣而著稱,在圈內被冠以「小鋼炮」的江湖稱號。北京文化圈一貫有「老炮兒」一說,馮導年歲漸長,但脾氣依然如此,說話耿直,一言不合就開懟,真性情也。​當年,馮小剛只能算是一個遊走在京都文化圈邊緣的人,後來傍上了王朔這條大腿起家的,在這一點上遭到很多人的詬病,但是毫無疑問他本人是很有才華的
  • 電影《功夫》中,馮小剛演的鱷魚幫老大為什麼要摸屁股?
    說起馮小剛,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導演,或者臺灣金馬獎的影帝得主,但是,很多觀眾並不知道馮導是個多年專注龍套的好演員,像《我是你爸爸》《甲方乙方》《陽光燦爛的日子》《蘇乞兒》《建國大業》《周星馳電影《功夫》中飾演的鱷魚幫老大,有媒體曾問過星爺,馮小剛扮演的鱷魚幫老大摸任斯璐屁股這個細節怎麼設計的?
  • 崔永元怒懟馮小剛、範冰冰!卻放過葛優!直言:他是個好人!
    近段時間,崔永元與馮小剛事件可是在娛樂圈整的沸沸揚揚,從曾經的電影《手機1》的陳年舊事因為如今的《手機2》再次掀開這一段恩怨,他倆的戰爭已經影響了整個娛樂圈了,從最初的只單純的互相爆料互相撕X發展到現在的稅務大戰,崔永元無論原因、理由他的旗幟可是非常正的,最初也只是想讓《手機2》停止上映,但因為是馮小剛作品並且馮導的脾氣在娛樂圈也是出了名的暴躁
  • 盤點3部馮小剛導演的電影,每一部都值得觀眾細細回味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內誕生了一大批非常優秀的電影導演,馮小剛就是其中之一。今天就來盤點三部馮小剛的電影,每一部都值得觀眾細細回味。 電影有喜劇元素,同樣也有感人的地方,再加上演員們的精彩演繹,為觀眾們呈現出了這部不可多得的好電影。
  • 第100期 - 文化輿情第100期:馮小剛PK人民日報 綜藝電影的是與非...
    馮小剛在第一次回應《人民日報》批評時就曾表示,如果籃球比賽允許兩名足球運動員用腳傳球依舊會有觀眾捧場,但這就不再是籃球比賽了。言外之意,綜藝電影雖有人捧場,但卻不能稱為「電影」。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章柏青在微博上直稱這類綜藝節目改編的電影為「綜藝剪輯片」。他表示,這類片子可以放映,但不準冠「電影」兩字誤導觀眾,更不準冒充故事片欺騙觀眾。「電視裡播放的電影仍叫電影,影院放映的電視也只能叫電視。」掙錢與否暫且不論,但是必須為電影「正名」。
  • 馮小剛對談比利·奧古斯特:「直達人心的就是好電影」
    我已經60歲了,我感覺我的時間不多了,我得對觀眾負責。」面對北京國際電影節上記者關於「中國影片如何在商業與藝術之間取得平衡」的提問,馮小剛以詼諧不失真誠的回答贏得掌聲。 商業性與藝術性的平衡是當代電影發展必須面對的一個「燙手山芋」。針對這一命題,馮小剛與比利·奧古斯特在正在進行的北京國際電影節上展開討論。
  • 馮小剛怒批成龍不遵守規則,弄得大哥下不來臺,張國立忙打圓場
    馮小剛怒批成龍不遵守規則,弄得大哥下不來臺,張國立忙打圓場!而馮小剛是出了名的「小鋼炮」,懟天懟地,連王健林都敢正面剛!那麼當馮小剛遇見成龍會是怎樣的一番場景?可能要是別人就給大哥這個面子來,可是大哥遇到特別認死理的馮小剛,於是馮小剛火爆脾氣上來了,當場發飆指責成龍:「不尊重節目的規矩!」
  • 娶王志文愛過的女人,炮轟觀眾,欠債47億,馮小剛倒下了嗎
    一部好的電影脫離不開演員們爐火純青的演技,更離不開導演的驚喜製作,說起出色的演員得大家會想起很多人,例如陳道明、唐國強、王寶強、沈騰等,但說起出色的導演,大家也都會想起張藝謀,馮小剛等人。在節目上,他點評選手的過程中,炮轟綜藝大電影,表示它的出現對中國電影的發展產生了消極影響,甚至還說市面上有垃圾電影的存在,是因為有垃圾觀眾,總是不顧片子的好壞不停追捧,這波炒作則是在間接縱容製片方繼續拍攝爛電影。
  • 沈騰為什麼很少上綜藝?聽到他的回答,這才是對觀眾最好的尊重
    沈騰大家肯定不陌生了,在他的身上有不少的標籤,喜劇演員、小品演員、綜藝達人等等,還被觀眾稱為「長在笑點上的男人」,就連春晚這個大舞臺他都上過不少次。《王牌對王牌》也是頗受觀眾們的喜愛。但是在這檔綜藝收官後,幾乎很少能看到沈騰在綜藝界活躍。為什麼沈騰不現身綜藝節目呢?明明他的綜藝感非常的好呀,相信這也是很多小夥伴們的疑惑。
  • 馮小剛:票房大跌後,我再也不敢罵觀眾了?觀眾:已經晚了
    看馮小剛的賀歲片,就跟春晚要看趙本山的小品一樣讓人期待。最後,趙本山終究還是從春晚舞臺退出了,而馮小剛也已經漸漸跟不上時代了,他看不懂為什麼一些爛片的票房會這麼高,而自己的電影票房怎麼也上不去。他開始罵,「之所以會有那麼多垃圾電影,就是因為垃圾觀眾太多了。」
  • 揭秘馮小剛鄧超兩人的恩怨,鄧超的「自私」讓馮小剛非常憤怒
    ,所以託人送了5萬過去,結果王朔連人代禮都給轟了出去,也就在那時候,馮小剛跟王朔徹底鬧掰了。所以在群訪的時候,各大媒體全部盯著鄧超的戀情發問,一旁的馮小剛頓時怒了馮小剛:「看來沒有人對電影感興趣,那我們也不要在這裡浪費時間了。」
  • 發文道歉也沒用,林更新怒懟了觀眾,卻也懟怒了觀眾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12月2日,由於很多觀眾在某平臺上給新劇《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評分一顆星,主演林更新在某社交平臺上怒懟「給一星
  • 馮小剛,變了?
    2012年,舒淇捲入「甄子丹趙文卓」事件,馮小剛衝冠一怒為紅顏,罵網友「畜生都不如」。上海電影節,馮小剛又開炮,「中國電影現在垃圾滿地,一定和這麼多的垃圾觀眾有關。」馮小剛外號「小鋼炮」,射程遠,火力猛,經常無差別掃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