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兩岸小劇場藝術節 小劇場之生存之道戲劇專家對談講座

2021-02-18 藝來藝往QAF


兩岸小戲發展血淚史,都在《小劇場之生存之道》專家對談講座。

「2016兩岸小劇場藝術節」

講座日:小劇場之生存之道

 


主題:小劇場之生存之道

嘉賓:於善祿

          陶慶梅

時間:9月16日(周五)14:00-16:00

地址:朝陽9劇場 TNT劇場


本次活動免費(需提前預約)

預約方式:請編輯信息(姓名+手機號碼)

發送至「藝來藝往QAF」微信公眾號


於善祿,現職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專任助理教授。為臺灣資深劇場生態觀察及戲劇評論家,相關評論文字已有數百萬言,廣布於眾多華人藝文報章媒體;主要研究領域為當代華文戲劇,尤其對於香港、澳門及新加坡等地華語劇場發展現況,有深入的觀察研究與涉獵;另外在西洋劇場史、臺灣劇場史、應用劇場、戲劇美學理論方面,也是其擅長的學術領域;長年擔任國藝會、臺北兩廳院、臺北市文化局、臺北市文化基金會、臺新藝術獎、牿嶺街小劇場等機構之評議委員;著有《波瓦軍械庫:預演革命的受壓迫者美學》(臺北:黑眼睛文化,2007)、《臺灣當代劇場的評論與詮釋》(臺北:臺北藝術大學,遠流,2014)

陶慶梅,1974年生,2000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博士。2000年起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工作,從事當代戲劇評論與戲劇研究工作,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文化縱橫》(BeiJing Culture Review)雜誌副總編。著有《當代小劇場三十年1982-2012》(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剎那中——賴聲川的劇場藝術》(第一作者,臺灣中國時報出版社,2003)。

戲劇正在發生著怎樣的變化?小劇場的生存環境又將如何?

本周日《小劇場之生存之道》專家對談講座,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繫於善祿助理教授將與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陶慶梅副研究員,與您一起探討小劇場生存之道與當下發展的各種酸甜苦辣。

(點擊以下圖片即可閱讀)


《四情旅店》兩岸三地四導演一部戲


《解UNDO》無差別殺人事件的警世寓言



《美麗小巴黎》一則農田長出巴黎鐵塔的都更傳奇

《Zodiac》與那個Youtube尚未出現的年代







相關焦點

  • 2016兩岸小劇場藝術節早鳥票開售~
    兩岸表演藝術年度盛事「2016兩岸小劇場藝術節」首站-北京將於9月9日-10月1日登場。此次藝術節將連番上演兩岸合創大戲及臺灣、大陸青年導演的創作經典與新作,再次匯集北京、臺北、高雄兩岸三地的戲劇青年才俊,共聚交流,書寫與小劇場的動人詩篇。預計小劇場狂潮將再次來襲!
  • 2016兩岸小劇場藝術節丨我們在九月相遇【早鳥開售!】
    距離2015年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已經過了436天,10,464小時,627,840分鐘.你也在期待今年的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嗎?現在他來了.「2016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前導影片兩岸表演藝術年度盛事「2016兩岸小劇場藝術節」首站-北京將於9月9日-10月1日登場。
  • 2016兩岸小劇場藝術節來了!看看都有哪些精彩劇目!
    總結一句的話:這個藝術節是值得關注和購票的。8月20號之前早鳥票是75折。兩岸表演藝術年度盛事「2016兩岸小劇場藝術節」首站-北京將於9月9日-10月1日登場。此次藝術節將連番上演兩岸合創大戲及臺灣、大陸青年導演的創作經典與新作,再次匯集北京、臺北、高雄兩岸三地的戲劇青年才俊,共聚交流,書寫與小劇場的動人詩篇。
  • 劇訊丨2017兩岸小劇場藝術節舞臺劇《姐妹》【12.21-12.24 國家話劇院小劇場】
    《姐妹》劇照2017兩岸小劇場藝術節-盜火劇團《姐妹》,是由駐團編劇劉天涯所創作。劇本主角是一對姐妹。《姐妹》劇照本劇為盜火劇團於2016年10月至11月自辦之雙年展藝術節,第一屆「自己的劇本」原創戲劇節四檔節目的其中之一,於臺北牯嶺街小劇場1F實驗劇場演出5場,廣受臺灣觀眾及劇評人之好評,並獲得第十五屆第四季臺新藝術獎提名
  • 2016兩岸小劇場藝術節 《Zodiac》與那個Youtube尚未出現的年代
    去年兩岸小劇場藝術節上廣受好評的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繼《請聽我說》之後,此次帶來首演於2001年的佳作《Zodiac》。又過了幾年,總長三個多小時的《家庭深層鑽探手冊》所幸就以「聲響裝置」之姿在兩廳院實驗劇場演出,用360度環場音響挑戰了劇場觀眾的慣性。猶記得看完了戲,立刻聽見摸黑出場的人們抓狂地抱怨。
  • 生活有戲丨2015兩岸小劇場藝術節
    這個初夏,由中華文化聯誼會與廣藝基金會主辦,聯合北京9劇場,由北京哲騰文化和心藝合一文化傳播承辦的「2015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將再以戲劇聯動北京、臺北和高雄兩岸三城!2015年4月25日至5月17日,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將攜5部酷炫好戲同臺共演24場,其中包括3部臺灣知名劇團佳作,1部兩岸合制劇目,1部北京原創首演新劇,另有4部臺灣劇場紀錄片、3個表演藝術工作坊和6場藝術家主題沙龍相約京城各大文藝空間。
  • 演圈福利 | 2017兩岸小劇場藝術節舞臺劇《姐妹》,簡單樸質十分動人
    《姐妹》劇照2017兩岸小劇場藝術節-盜火劇團《姐妹》,是由駐團編劇劉天涯所創作。劇本主角是一對姐妹。《姐妹》劇照本劇為盜火劇團於2016年10月至11月自辦之雙年展藝術節,第一屆「自己的劇本」原創戲劇節四檔節目的其中之一,於臺北牯嶺街小劇場1F實驗劇場演出5場,廣受臺灣觀眾及劇評人之好評,並獲得第十五屆第四季臺新藝術獎提名
  • 2015兩岸小劇場藝術節
    2015兩岸小劇場藝術節Live you life 生活,有戲,更有你。
  • 2016年15個值得關注的戲劇藝術節 年度系列盤點之二
    (團)觀摩戲劇節展演劇目並探討兒童戲劇發展;在兒童戲劇工作坊板塊中,邀請日本、羅馬尼亞和臺北戲劇專家舉辦形式多樣、內容新穎的工作坊。 2016兩岸小劇場藝術節時間:2016年9月9日-11月6日              主辦單位:中華文化聯誼會、廣藝基金會、北京市對外文化交流事務中心主辦活動板塊:分設劇場展演、兩岸原創音樂劇扶青——知音音樂劇大賞、2016兩岸青年戲劇創投聯盟峰會三大板塊
  • ——2015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北京站導賞
    工作室藝術總監鄭嘉音這次帶來的《剪紙人》用最簡單的古老手工藝製造比3D還要立體的劇場創意,以人紙童泰肢體表演從中國傳統民俗故事出發,講述雋永的親情寓言,期間蘊含的生命哲學適合每一個年齡段。每個人接著講故事的時候,都要用自己的語言風格把前面的故事重述一遍。最難的部分在三人講述之後,懸疑作家的收尾:既要出乎意料,又要合乎情理;既要是故事接龍的收尾,又能籠罩三個人在現實中的隱秘關係。聽說這次的兩岸小劇場戲劇節版本又在之前的基礎上有所升級,要挑戰劇場敘事的極致,聽起來鬼才莊一又要讓大家驚豔一把了。 不滿足於劇場演出和演後談?
  • 臺北藝術節揭幕 藝術家期待小劇場文化復興
    信息 臺北藝術節揭幕 藝術家期待小劇場文化復興 2016-09-08 21:20:3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兩岸小劇場藝術節演出觀劇最全指南
    2016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將於9月9號在朝陽9劇場拉開帷幕啦!昨日2016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在9劇場舉辦了新聞發布會,小編也帶來了最新鮮的一手消息。你可了解灣灣蓬勃發展的兩岸小劇場?兩岸小劇場藝術節由中華文化聯誼會、臺灣廣藝基金會共同發起,自創辦以來,一直致力於搭建兩岸新生代戲劇創作與展演的平臺和溝通的橋梁創立戲劇教育與培訓的基地,每年將自己優秀的作品送到海峽對岸。正是有他們的不斷努力,我們才能看到越來越多臺灣的作品。主視覺裡的擺渡人正是他們的化身。他們帶來的不僅是一部戲,更是一種文化,一座城。
  • 2016兩岸小劇場藝術節 《解UNDO》無差別殺人事件的警示寓言
    2016年9月16日(周五)19:30                  2016年9月17日(周六)14:30                  2016年9月17日(周六)19:30                  2016年9月18日(周日)14:30 演出地點:北京朝陽9劇場 TNT劇場演出票價:A區200、B區150(
  • ——【首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藝術沙龍】
  • | 臺北小劇場學校在上海開課
    第一年課程為演員基本訓練,第二年為專業項目訓練,第三年則為創作期,每星期兩次課,每年固定招募兩個班(每班12人),不定期邀請嘉賓主持講座(共學講堂)及組織學員匯演。這7年間的場地租金、場地改建費用、學校所需的相關設備和物件,都由小劇場學校的核心成員自掏腰包。
  • [臺北] 小劇場學校 | 2017年上海短期課程班 招募中
    第一年課程為演員基本訓練,第二年為專業項目訓練,第三年則為創作期,每星期兩次課,每年固定招募兩個班(每班12人),不定期邀請嘉賓主持講座(共學講堂)及組織學員匯演。這7年間的場地租金、場地改建費用、學校所需的相關設備和物件,都由小劇場學校的核心成員自掏腰包。
  • 首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
  • 戲劇圈2017年度懸案 | 歡迎收看走近戲劇系列之《姐妹》疑雲
    本劇獲第十五屆臺新藝術獎第四季的提名牯嶺街小劇場2016年度劇目的提名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參演劇目知名戲劇自媒體「安妮看戲」的主理人安妮和「劇場摩天輪」主理人楊小亂擔任製作人,楊小亂在看過劇本後推薦,豆瓣7.3分,但有杭州觀眾在北小京的帖子裡留言,公開吐槽本劇是年度爛劇。雙方各執一詞,真相破朔迷離。
  • 兩岸戲劇創投平臺第一部戲,為啥找了王子川?
    由王子川導演,王子川、楊峰主演的小劇場話劇《陰差陽錯》正在北京國話劇場小劇場上演。該劇是第一屆兩岸戲劇創投平臺的優勝劇本,編劇為中國臺灣青年戲劇人高敏海。近年來,兩岸文化交流逐漸頻繁深入,在戲劇舞臺上也不乏兩岸優秀劇目的互訪,但是臺灣戲劇人創作的劇本率先在大陸上演的情形卻並不常見,尤其是在小劇場戲劇方面,雖然兩岸小劇場藝術節辦得如火如荼,但是在商業演出領域的合作劇目卻鳳毛麟角。2017年,第一屆兩岸戲劇創投平臺開展了劇本徵集活動,在徵選之初就做出了「獲選優秀劇本一定會進行商業製作並演出」的承諾。
  • 蓬蒿:一個獨立小劇場的生存樣本
    不想搞戲劇,不是好牙醫南鑼鼓巷,東棉花胡同深處,蓬蒿劇場就隱身於此。便利的交通,散布周圍的首都劇場、國話實驗劇場、中戲逸夫劇場、中戲黑匣子小劇場,其濃厚的戲劇氛圍是蓬蒿劇場創辦者王翔所看重的元素。2016年,「蓬蒿」即將迎來第七屆「南鑼鼓巷戲劇節」,今年邀請國際劇目10部左右,國內劇目30多部,並且提高以內容為主、投入較少但文本很好的劇目比例。這次的國際徵集保留了新生單元,以實驗形式為主。同時新設了一個文學單元,以文本為主。「好的劇目就要多投入一些,讓它排練上演,大部分做劇本朗讀形式」,王翔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