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先生筆記丨中國風水發展史 魏晉南北朝隋唐 傳播階段

2020-12-25 騰訊網

中國出現了不少風水大家,其中最負盛名的是郭璞,他的《葬書》將風水術從傳統的相地術中抽出,對風水下了定義,並全面構架起風水理論,奠定了後世風水的基礎。他首倡的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迄今傳承了一千七百多年而巍然不倒,在今天更加熠熠生輝大放光芒。中國人習慣把郭璞稱為風水鼻祖。

《晉書.徐遺傳》記載:「舊疑歲辰在卯,此宅之左則彼宅之右,何得俱忌於東。邈以為太歲之屬,自是遊神,譬如日出之時,向東皆逆,非為藏體地中也。」徐邈在當時是一位很開達的知識分子,也相信太歲,說明風水觀念深入人心。

三國時,有人寫了《水經》,這是我國第一部記述全國性範圍內水系的專著,但內容過於簡扼,北魏的酈道元依據《水經》而作《水經注》,所記河流水道1252條,注文達30萬字,是《水經》原書字數的30倍。其中對山陵、原隰、澤藪、火山、溫泉都有記述,內容十分豐富,所記山川形勝,如《水經注.易水》記載先秦時的燕宮遺址云:「一水經故安城西側,城南注易水,夾塘崇峻,邃岸高深;左右百步,有二釣臺。參差交峙,迢遞相望,更為佳觀矣。」這段文字描述了建築與山水景觀之間的諧調,正是風水師所津津樂道的風水寶地。

隋朝出了一位有名的相地師蕭吉,著有《相地要錄》、《宅經》、《葬經》、《五行大義》等名著,為後人景仰。他曾給皇后擇吉地,當皇帝不聽他的建議時,他預測到隋朝運數不長。隋朝宰相楊恭仁遷移祖墳時,請了五六批風水師前來相地,其中有個叫舒綽的猜中地下之物而受到重賞。

著名的唐玄宗也相信風水,《大唐新語》、《太平廣記》中有很多風水的記錄。當時的道士也多懂風水,唐代設有司天監,專門看天文現象,因此司天監裡的官員必須懂風水。楊筠松就在司天監任過職,唐僖宗封他為國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專管靈臺地理事物,可見唐代的風水不但民間相信,朝廷也更是重視。楊筠松後來把宮廷的風水書籍挾出到江西一帶傳播,弟子盈門反響極大,形成江西派。

唐代,相地活動與風水術日益分化,風水術側重於看墳地,迷信色彩十分嚴重。據《通典》卷138引《開元禮》記載,唐代不論是官人還是庶人,只要死了,都要擇地擇日下葬,這成為一種很普遍的習俗。唐代還設有司天監,監裡的官員都懂風水術。

唐代國力強大,版圖擴大到西域,在敦煌莫高窟文獻中找到《宅經》、《陰陽書》等,就可知風水觀念遠播西北地區。

PS:文章內容整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孟先生筆記丨中國風水發展史 宋代時期 盛行階段
    陳摶、邵康節、朱熹、以及蔡元定等著名易學家對風水進行了闡釋和認定,一些風水著作相繼出版,從而出現了以江西形法派和福建理法派為主體的風水學理論體系。
  • 「中國茶葉歷史」第四階段——魏晉南北朝時期萌芽的茶文化
    西漢時期到南北朝時期,是茶文化的萌芽階段。中國飲茶始於西漢有史可據,但在西漢時期,中國只有四川一帶飲茶,西漢對茶作過記錄的司馬相如、王褒、楊雄均是四川人。這時期的四川地區已經有人開始大面積種植茶葉園區。隨著茶葉的大量生產和發展,當時的茶農將生產的茶葉,運到鄰近的成都及水陸交通便利的武陽市場出賣。
  • 中國通史系列講座 | 話古兩千載——魏晉南北朝篇
    中國通史系列講座 | 話古兩千載——魏晉南北朝篇 2020-11-15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開播 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25件國寶亮相
    昨天,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三季在CCTV-9開播,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的25件國寶將依次亮相,向觀眾生動展現「開放」「包容」「盛大」的時代氣象。第三季中,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的這25件國寶,涵蓋了書法、繪畫、壁畫、畫像磚、雕塑、造像、金銀器、兵器、文書等多個門類,多維度展示了那個時代的技藝、審美、文化和生活方式。這些文物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每一件都是文明的物證,是中華文明在歷史時空中的印跡。該片總導演徐歡認為,這是文人意識覺醒、藝術蓬勃發展的時期,也是中華文明呈現包容性、多元化的時期。
  • 閻步克丨變態與回歸: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歷程
    主要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史、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著有《察舉制度變遷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樂師與史官》《品位與職位》《從爵本位到官本位》《波峰與波谷: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政治文明》《服周之冕》《中國古代官階制度引論》等。
  • 孟先生筆記丨中國風水流派 卦理派
    趙九峰雖然沒有楊公名氣那麼大,但其在風水學上的歷史地位也是相當高的,為清代的風水大家。《陽宅三要》和《地理五訣》是他的主要代表作品,前者論述陽宅風水,後者論述陰宅風水。《地理五訣》也是學習陰宅風水的必讀書目。在《陽宅三要》中主要論述大門、主房和灶房之間的宮位生克關係,以此來論述吉兇。七九星分布之法是以大門位置起伏位,然後按照遊年法順布九星。
  • 孟先生筆記丨中國為什麼那麼多風水流派
    中國早期文獻《尚書》亦有文章記載:成王在豐,欲宅邑,使召公先相宅。記述古代先民選址建屋和規劃國都城邑時,均運用玄妙風水之術。風水又稱堪輿,西漢《淮南子》中有:堪,天道也;輿,地道也。這表示風水具有仰觀天象、俯察地理兩大特色,與天文曆法、地理環境有密切關係。風水文化發展了幾千年的時間,衍生出了非常多的理論,可以這麼說,每個著書的都可以算是一個派別。
  • 新書丨宿白《魏晉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輯叢》
    城市、墓葬、寺院宿白先生歷史時期考古學的代表之作宿白先生運用類型學方法,對魏晉南北朝隋唐墓葬做了全面的分區分期研究,從而為研究這一時期墓葬制度的演變、等級制度和社會生活的變化奠定了基礎;結合文獻記載,對這個時期城市遺址做了系統的研究,對當時都城格局的發展
  • 福原啟郎談京都學派與魏晉南北朝史研究
    於京都大學文學部學習期間,師從島田虔次、川勝義雄、谷川道雄等,主要研究方向為魏晉南北朝史。近日,他所著的《晉武帝司馬炎》中譯本出版,《上海書評》就本書以及京都學派的魏晉南北朝史研究採訪了福原先生。在中國古代史分期的問題上,基於唯物史觀的歷研派(因「歷史學研究會」成員較多,故名)、東京學派將六朝隋唐與秦漢視為同質性的中國古代(非中文傳統的古代之意。日本學者將中國現代以前的歷史發展分為古代、中世、近世。這裡的古代即中世以前的時代。——譯者)。
  • 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哪個更加黑暗混亂?
    曹丕代漢稱帝開始的魏蜀吳格局正式形成(222年孫權受冊封建立吳國)此後還有西晉八王之亂、五胡亂華、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統歸於魏晉南北朝)。隋末農民起義及唐的統一戰爭、安史之亂與藩鎮割據、五代十國的朝代更迭、兩宋之交(金人南侵與抗金戰爭)、南宋末年的宋元之戰。
  • 魯迅的《鑄劍》老舍先生的《兔》沈從文的《嘍囉》以及魏晉南北朝
    最近網上有個視頻很火,裡面說: 「讀書這麼多年,老師們好像從未提起過 魯迅先生的《鑄劍》老舍先生的《兔》沈從文的《嘍囉》,包括魏晉南北朝。」 我看到這之後仔細想了一下,確實如此。然後我就科普了一下這些作品,以及魏晉南北朝的事情。
  • 木蘭:驚豔了整個魏晉南北朝的額黃妝
    額黃妝興起於南北朝時期。秦漢時期,女子妝容比較單一,「女子勻面,古唯施朱傅粉而已,至六朝乃兼尚黃。」然而發展到了魏晉南北朝時,女性們創造了一系列新奇的妝容,如斜紅妝,斜紅是畫在臉頰兩側的月牙形紅印。根據歷史資料記載,隋唐時的化妝順序是:一敷鉛粉,二抹胭脂,三塗額黃,四畫黛眉,五點口脂,六描面靨(yè),七粘花鈿。
  • 魏晉南北朝,養活了多少架空電視劇
    這兩年說得上名字的那幾部古裝劇,比如《琅琊榜》《楚喬傳》《錦繡未央》......看上去像架空,其實都設定到了魏晉南北朝,所以人物之間產生了奇妙的聯繫。尤其在南北朝這150多年間,每個人一生都要經歷好幾次王朝變更,這簡直是瑪麗蘇大戲和權謀愛情狗血劇的最愛!
  • 魏晉南北朝的女子:她們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但更是自己
    她是中國四大醜女之一,放在其他時代,怕都要被棄嫌,何況魏晉!妙卻妙在,劉義慶對她有大稱讚,《世說新語》賢媛卷共三十二篇,許允婦獨佔三篇,可說是很高待遇了。許允婦叫什麼名字,現在已經不知道了,只知道她姓阮,是陳留(今河南開封)阮共的女兒,說來還是阮籍同宗,後因嫁給了許允,所以喚她一聲「許允婦」。
  • 魏晉南北朝的衣食住行大揭秘!
    生活在魏晉南北朝,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探秘:為何歷史上四大美男中三人都出現在魏晉南北朝呢?
    不像四大美男有三個都扎堆出現在魏晉南北朝這個特殊時期裡,這是很反常的。所以,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特殊環境讓美男子的數量陡然暴增,才出現了這種扎堆的現象。那麼這個時期有什麼特殊的呢?又與美男子之間有什麼聯繫?
  • 魏晉南北朝時期薄葬之風為何盛行於世?
    薄葬,在魏晉南北朝早期頗受推崇。戰亂與動蕩,別說遵循漢代喪葬之禮的隆重,很多時候人們甚至來不及為逝者準備喪服。但到了魏晉南北朝中晚期,厚葬的回潮之風又颳了回來。曹操早期的薄葬之風盛行,還與人們追求死後永恆安寧有關。
  • 魏晉南北朝玉器:舊傳統中的新天地
    故宮博物院南北朝雲虎紋玉璜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不安,戰亂紛起,處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玉文化的發展受到了抑制。故宮博物院南北朝朱雀紋玉珩魏晉南北朝玉器的總體面貌及格局,表現在兩個方面:(1) 當時是介於以傳統風格為主的漢代玉器輝煌期,至開放的唐代玉器高峰期的中間低谷期。
  • 魏晉南北朝:你絕對想不到的超級黑歷史
    所以傳統觀點都認為魏晉南北朝是史上最「黑暗」的時期。其實,想要理順黑暗的南北朝史,關鍵是要了解六大家族。1、天下第一望族琅琊王家西晉滅亡後,司馬家只剩「五馬渡江」,避難江南。魏晉南北朝史是一段讓人頭昏腦漲、心靈仿佛受到恐怖片震撼的歷史。但只要抓住其中,攪動風雲的六大家族,就能快速、全面地構架起南北朝的歷史全貌。
  • 魏晉南北朝時期,女子最偏愛的飾物是什麼?
    魏晉南北朝女子那步搖,那花鈿,那簪釵,也共同演繹著當時女子們的多樣魅力。垂珠,跳動的是她們的熱情。花鈿,描繪的是她們的寄予。簪釵,呢喃著她們的甜蜜。環境造就人,這種首飾也是魏晉南北朝女子獨創。難以知曉,她們怎麼想到將兵器作為首飾?穿越文字的山路,攀登至歷史的峰頂看看,那應該是她們對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