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完善長護險服務種類 加強與家庭病床融合

2020-12-22 看看新聞Knews

上海作為我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大型城市之一,自2017年試點長護險以來,截止2019年的7月,全市已經有24萬老人享受了護理員上門的居家照護服務。政協委員在調研中發現,這些上門服務多以基本生活照料為主,而臨床護理開展較少,聚焦老人的醫療、護理、康復仍然需要醫療機構進行服務。對此,本屆兩會政協委員專就這一現象帶來了長護險因與家庭病床融合的提案。朱老伯今年99歲,患有冠心病、胃食管反流等老年慢性病。老伴戚阿婆今年也95歲了,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為了更方便照料一雙年邁的父母,2018年朱老伯的女兒申請了長護險護理員每周上門三天,基本解決了老人個人衛生方面的生活照料。

雖然長護險中包括常用臨床護理,但朱老伯所需的靜脈抽血,生命體徵監測等居家醫療服務,還是有籤約的家庭醫生上門來完成。由於醫療機構是按照項目收費,而長護險是按照時間收費,服務對象面臨對比選擇,容易造成矛盾。而長護險機構購買家庭醫生服務後,護士執行醫囑,如發生醫療風險或者事故責任認定也存在困難。

此外,去年7月15號,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上海市「網際網路+護理服務」試點工作實施方案,部分內容與長護險的臨床護理有重合。政協委員建議加強長護險與家庭病床有機融合,首先要進一步樹立長護險醫療護理項目,對於開展量特別少、難度高、風險大的項目逐步退出,避免長護險與醫療服務之間的衝突。其次還要打通兩者數據平臺。

上海市政協委員、市食品藥品檢驗所所長王彥稱:「建議民政、醫保等部門將長護險評估信息發送至衛生部門,與籤約信息進行對接,鼓勵家庭醫生對籤約的居民中提出需要長護險人群,提供對應的居家醫療護理家庭病床服務,以及有資質的機構開展「網際網路+護理服務」。」

相關焦點

  • 一事一計②|完善長護險服務種類 居家養老更周到
    上海是我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的城市,也是我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大型城市。據統計,上海60歲以上老年人口佔比已達34%,其中9成老人選擇"居家養老"安度晚年。自從2017年上海試點"長護險"以來,截至2019年7月,全市已有24萬老人享受了護理員上門的居家照護服務。
  • 上海的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納入長護險,為2-4級失能老人提供新的服務...
    家家有老人, 人人都會老養老服務事關千家萬戶上海長護險試點一經推出就倍受老人歡迎市醫療保障局局長夏科家今天在做客《2020上海民生訪談》節目時透露,本市正積極實現社區日間照料服務納入長護險相關工作,助力機構-社區-居家養老的梯度協同發展,為2-
  • 被俗稱為社保「第六險」的長護險試點:繡花功夫走過「艱難的路」
    前年,他們成功申請享受到了長護險服務,護理員鄭四喜每天上門,兩年多下來,老人身體狀況有了顯著的改善。作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人口老齡化逐步加劇所推出的民生舉措,2017年,本市在徐匯、普陀、金山三區開展了長期護理保險試點,並於2018年在全市範圍試點。
  • 上海推進長護險精細化管理 至今年6月已服務39.1萬失能老人
    數據顯示,全市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的失能老人平均年齡分別為80.1歲和85歲。上海現有長護險定點評估機構34家,有評估人員0.9萬人;現有納入長護險登記的各類養老護理服務人員6.3萬人。長護險定點護理服務機構達1173家。
  • 公益顧問將上門為老人免費提供「長護險照護服務」
    面向全市的「公益照護1小時」項目率先在長寧啟動,項目將由公益顧問上門為老人免費提供長護險照護服務。在活動現場,上海長護健康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公益基地正式掛牌,由上海現代公益研究院倡導、長護公司承辦的「公益照護1小時活動」也正式展開。
  • 上海以繡花般功夫將「長護險」推進社區 將進一步提高服務供給能力
    近日舉行的上海市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現場推進會傳出消息:上海以繡花般功夫推進長護險精細化管理,將進一步明確長護險功能定位,進一步完善需求評估機制,進一步提高服務供給能力,抓好「一網通辦」「一網統管」賦能長護險工作,讓符合條件的失能老人從中受益,切實提高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據悉,本市現有長護險定點評估機構34家,有評估人員9000人。
  • 即墨區:長護險為貧困家庭撐起「保護傘」
    照顧兩位生活基本失去自理能力的病人,長期的勞累讓劉心芹患上了腰椎滑脫和神經性頭痛,整個家庭幾乎被拖垮。對普通家庭而言,全職照顧失能家人,更現實的問題是錢。由於喪失勞動力,老尹家的2畝桃林成了荒地,1.6畝薄田每年也收入無幾。「就這點收入,我們真的害怕住院吃藥,實在負擔不起。」回想起前幾年的難處,劉心芹依舊滿懷感慨。
  • 截至上半年,上海39.1萬失能老人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
    目前,上海享受長護險居家照護和機構照護的失能老人平均年齡分別為80.1歲和85歲。現有長護險定點評估機構34家,有評估人員0.9萬人。現有納入長護險登記的各類養老護理服務人員6.3萬人,長護險定點護理服務機構達1173家。
  • 【楊浦區】長護險定點服務機構——養老機構照護篇,持續更新中……
    為方便廣大中老年朋友選擇適合自己的養老方式,我站推出系列便民服務。
  • 社保第六險「長護險」來了!它能享受哪些待遇?了解一下
    舉個例子:在此前的試點城市中,上海的陳阿婆就已經用上了長期護理保險。陳阿婆今年89歲了,患有帕金森、生活不能自理。每周有5天護理員都會到家裡為她提供一小時的專業照護服務。根據政策,通過評估的老人,根據失能程度等級不同每周可獲得3到7小時的服務。
  • 什麼是長三角養老機構長護險費用延伸結算?哪些機構納入?如何辦理...
    答:是指符合長護險待遇享受條件的本市失能老人,其長護險養老機構照護待遇,可從本市養老機構延伸至其所在的長三角區域連鎖養老機構,實現失能老人異地享受長護險待遇,並按照本市長護險養老機構照護待遇結算。問:哪些長三角區域養老機構納入了延伸結算試點範圍?
  • 長護險系列研究報告丨上海長期護理保險研究報告
    《意見》指出,將擴大長護險試點範圍,並對長護險的籌資方式、參保與保障範圍作了規定。《意見》的出臺預示著我國長護險試點工作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我國的長護險試點工作起源於2016年。2016年7月,人社部正式發布《關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上海、廣州等15個城市相繼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工作。
  • 長護險+高照險,廣州失能長者尋回了笑容
    在廣州市內居住的廣州職工醫保參保人通過鑑定評估後,可申請長護定點機構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及醫療護理服務。而照護產生的費用,則由長護險基金按照一定比例進行報銷。截至目前,廣州長期護理費用基金支付率為83.23%。 2019年9月,作為其中一家定點機構,潘佩所在的國投健康•嘉棲長者公寓為其遞交了長護險的申請。
  • 福州市分年度推進家庭病床服務工作
    近日,福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福州市醫療保障局印發《關於規範和推進家庭病床服務工作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明確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以及設有全科醫療科的二級及以下醫院為重點分年度推進家庭病床服務工作:明年,福州市家庭病床試點實現縣(市)區全覆蓋;後年,全市家庭病床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覆蓋率達
  • 「長護險」已逐步恢復日常狀態 日間照料中心服務今年也有望納入
    上海市醫保局局長夏科家在「2020上海民生訪談」中表示,長護險是「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很好體現,也是上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人口老齡化逐步加劇所推出的民生舉措,無論是在疫情之前還是疫情當中,老百姓都非常關注,今年還將進一步提升服務。 夏科家說,過去幾個月抗擊疫情的過程中,長護險始終是醫保部門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疫情突如其來長護險是要停止還是要正常維持?
  • 長護險4月1日起再升級 探索居家醫療護理
    為緩解失能失智人群家庭的護理壓力,蘇州從2017年開始試行長期護理保險(以下簡稱「長護險」)制度。4月1日起,蘇州正式進入長護險試點第二階段,將通過「提標、擴面」兩方面,提升護理待遇的同時,降低評定門檻、調整籌資水平,並探索開展居家醫療護理服務。
  • 安寧療護的「上海模式」
    與鄰近的中國臺灣、安寧療護誕生地歐洲以及其他西方國家不同,上海的安寧療護事業有著政府主導的濃重色彩,在政府的要求和引導下,安寧療護服務最終主要落實到公立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最近幾年,上海的安寧療護事業進入快車道,不僅服務能力很快提高,還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被稱為中國內地安寧療護的「上海模式」。
  • 對我國建立長期護理險的思考
    完善籌資渠道長期護理保險,作為社保「第六險」,基金的籌集和可持續性是至關重要的。《意見》明確「探索建立互助共濟、責任共擔的多渠道籌資機制」,「籌資以單位和個人繳費為主」。但是,在試點起步階段,為了不增加單位負擔,單位繳納部分「可以從其繳納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中劃出」。在試點初期,尤其在疫情的影響下,經濟逐步恢復的時期,通過劃轉醫保統籌基金結餘等方法是可行的。
  • 心繫群眾 試出成效 長護險居家護理的「沂水樣本」
    作為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補充和延伸,職工長護險制度被定位為:繼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後的獨立「第六險」。2018年3月,臨沂市確定繼蘭山、費縣之後,新增沂水縣為職工長期護理保險試點縣。當年9月,沂水縣職工長護險試點正式啟動。
  • 親親健康攜手太平洋保險 讓手術安心險服務萬千家庭
    手術安心險作為醫療責任險的必要補充,讓因醫療意外產生的不良後果有了適當的解決辦法。當手術中發生不良醫療後果後, 依據保險合同約定, 其中屬於「非醫療過失原因———醫療意外」導致的部分由手術安心險負責賠償。賠付金額根據患者所購買的保險金額, 並且賠付處理簡單、快捷,無需醫療事故鑑定。當風險來臨時,患方通過親親健康「手術安心險」能夠及時獲得一定保險賠償,減輕經濟負擔,同時心理上也獲得一定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