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國做電影》 不只是電影人給電影的一封情書

2020-11-17 國際在線娛樂

  一部電影從製作到上映,需要經過多少道工序?

  哪怕是資深的影迷,也不一定能夠回答準確。平時關於電影的宣傳報導中,受矚目的多是演員或導演。許多幕後人員,比如攝影師、擬音師、特效團隊、美術師、配音演員等,很少被提及。他們更多是存在於電影開篇或電影放映結束後一閃而過的字幕中,默默無聞。

  電影從來都是集體創作的產物,默默無聞並不代表不重要。紀錄片《我在中國做電影》就將鏡頭對準了中國電影的幕後英雄——7位代表當今中國電影產業水準的優秀電影人:葉錦添(美術)、曹鬱(攝影)、趙楠(音效)、阿傑(配音)、丁燕來(特效)、魏明(特效)和周逸夫(特效)。通過他們的講述,為觀眾呈現乾貨滿滿的行業內幕,也讓觀眾清晰地看到一部部電影是怎樣誕生的。因此,《我在中國做電影》既是電影人給電影的一封情書,也是一堂寶貴的電影教學課。

  《我在中國做電影》的主語是「我」,是一個又一個的「電影人」。這個說法,或許會讓人聯想到那部爆款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兩者不僅句式相似,而且傳遞著相似的工匠精神。

  如果此前觀眾困惑於,為什麼有些電影的攝影美輪美奐,有些電影的攝影粗糙直白;為什麼有些電影的音效讓人身臨其境,有些電影的音效讓人「出戲」,那麼,紀錄片中的這些行業領軍者會讓你找到答案。

  差距就在於工匠精神上。曹鬱回憶在擔任《妖貓傳》攝影師時,為了還原出楊貴妃「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效果,他們點了幾十根蠟燭放在演員臉部周圍,用LED燈帶突顯面部光澤,再加上一種名叫Dedolight(特圖利)的燈打在眼睛部分,以多種光源的協作產生一種有層次的光效。即使這樣還是不夠,為了「百媚生」的流光溢彩,攝影師還手動控制電子調光臺,讓光流動起來;趙楠擔任錄音師的電影《影》中,雨貫穿始終,為此團隊搜集了上千種下雨的素材。為製作利劍刺穿肺部的擬音,團隊通過仔細分析生理結構,利用魚鰾模仿肺部達成最終的效果;電影《邪不壓正》裡經常出現的北京城全貌,均由特效製作而成,每一條路的走向、每一個城樓的高度,都精確還原……在這些觀眾可能不甚留意的細節上精益求精,正是一部優秀電影的「真實感」和「說服力」不可或缺的部分。經典,離不開無數匠人的努力。

  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在中國做電影》裡的「工匠精神」呼喚的是中國電影的工業化。「電影既是具有獨特審美的藝術作品,也是高標準、高技術、高規格的工業產品。工業化由此被視為中國從電影大國走向電影強國的必經之路。」

  對電影生產各個環節的重視,保證每一個環節均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讓每一個成品都能達到基本的合格水平,就是工業化思維的體現。電影《流浪地球》導演郭帆曾提到,想批量化生產,得先理解工業化的底層邏輯,那就是要標準化,要可量化,之後才能被分配,被分配才能分工,分了工才能夠提高效率。

  中國電影工業化之路上的一道檻,就是專業化人才不足。此前成龍、張國立等業內人士就聯合呼籲,建立中國影視工業的「藍翔技校」。不少影視劇組裡的幕後工作人員非科班出身,他們可能是來自同一個村、同一個鄉,一個帶一個進入行業,有時就把幕後工作當作「體力活」來理解與落實。有人曾這樣舉例說道,中國很多攝影師能拍出一道明亮的燈光,然而拍不出一道「曖昧」的燈光。前者只是把攝影當作舉著攝像機的工作,後者則是具有審美和創造力的創作。如曹鬱說,他會將自己所欣賞的繪畫作品、音樂融入攝影裡,讓鏡頭不僅具有審美性,還具有思想性。不同分工的電影人,懷著「匠心」把自己的專業研究透徹、將自己的幕後工作專業地表現出來,才能使得電影藝術的表達更為全面。

  《我在中國做電影》關注電影背後默默無聞的幕後英雄,關注攝影、擬音、特效、美術、配音等每一道工序的運行規律,它也是電影工業化思維的一個具象呈現,為中國電影的幕後工作樹立了某種標杆。(從易)

相關焦點

  • 《我在中國做電影》,不只是電影人給電影的一封情書
    他們更多是存在於電影開篇或電影放映結束後一閃而過的字幕中,默默無聞。電影從來都是集體創作的產物,默默無聞並不代表不重要。紀錄片《我在中國做電影》就將鏡頭對準了中國電影的幕後英雄——7位代表當今中國電影產業水準的優秀電影人:葉錦添(美術)、曹鬱(攝影)、趙楠(音效)、阿傑(配音)、丁燕來(特效)、魏明(特效)和周逸夫(特效)。
  • 電影觀察|《我在中國做電影》 :給電影人的一封情書
    自2月28日《我在中國做電影》上線以來,節目已經更新4期。作為時光網出品的電影人物紀錄片,儘管每集篇幅在15分鐘左右,卻也乾貨滿滿,既是「給電影的一封情書」,也是給萬千影迷、愛電影的人、致力於從事電影工作的新人們的「一堂電影課」。
  • 《一秒鐘》獻給電影人的一封情書!
    2020年,對於電影行業來說是尤為艱難的一年,但仍有很多電影從業者堅持著心中的這份熱愛。排萬難,共進退。而張藝謀導演的《一秒鐘》就是寫給電影人的一封情書。
  • 電影留聲:巖井俊二的《情書》,就仿佛是一封寫給年輕人的情書
    巖井俊二的《情書》,就仿佛是一封寫給年輕人的情書,電影有開場有結束,青春也有開場也有結束。人生也是如此,只不過大多數時候,我們在中間的場景裡過渡,多的是失落的情緒。日本電影有時候是真的能夠觸動你柔軟的心,明明是一些再普通不過的東西,在鏡頭下竟然可以那麼燁燁生輝。
  • 電影留聲:巖井俊二的《情書》,就仿佛是一封寫給年輕人的情書
    巖井俊二的《情書》,就仿佛是一封寫給年輕人的情書,電影有開場有結束,青春也有開場也有結束。人生也是如此,只不過大多數時候,我們在中間的場景裡過渡,多得是失落的情緒。其實,筆墨和紙張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情書裡的遣詞用句,精煉了多少回也還是稚氣滿滿。可能那一場最為美妙的邂逅,也只是夏天時多看了一眼的心動,或者是無意間觸碰到手指時的浪漫。
  • 《一秒鐘》:電影人寫給觀眾的一封情書
    範偉飾演範電影一秒雖短,光影情長。由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電影《一秒鐘》今日發布「慶祝歸來」版預告和一封張藝謀導演的親筆信,正式定檔11月27日全國公映。恰與預告呼應,當電影裡銀幕亮起,十裡八鄉齊聚沉浸在「看電影」的狂歡中。《一秒鐘》作為中國電影人寫給電影觀眾的情書,將獻給所有熱愛電影的人。隨著「慶祝歸來」版預告釋出,影片主演陣容正式曝光,張譯和範偉兩大實力戲骨再度攜手,同框對飆獻上精湛演技;更有「00後謀女郎」劉浩存上演銀幕首秀,驚喜亮相。預告以一種輕鬆詼諧的方式展現了一場放映事故。
  • 這是送給中國電影的一封情書
    有這樣一部紀錄片,它把平時我們注意不到的人從幕後拉到了臺前,這部紀錄片叫做——《我在中國做電影》。 前段時間,一部由時光網出品的五集電影人物紀實節目《我在中國做電影》從攝影、聲音、特效、美術和配音這五大幕後核心領域,揭開了影視製作的神秘面紗。
  • 這是送給中國電影的一封情書
    有這樣一部紀錄片,它把平時我們注意不到的人從幕後拉到了臺前,這部紀錄片叫做——《我在中國做電影》。前段時間,一部由時光網出品的五集電影人物紀實節目《我在中國做電影》從攝影、聲音、特效、美術和配音這五大幕後核心領域,揭開了影視製作的神秘面紗。在滿足普通觀眾好奇心的同時,也引發了電影從業者關於電影工業化的思考。
  • 《一秒鐘》:電影人寫給觀眾的一封情書
    範偉飾演範電影一秒雖短,光影情長。由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電影《一秒鐘》今日發布「慶祝歸來」版預告和一封張藝謀導演的親筆信,正式定檔11月27日全國公映。《一秒鐘》作為中國電影人寫給電影觀眾的情書,將獻給所有熱愛電影的人。隨著「慶祝歸來」版預告釋出,影片主演陣容正式曝光,張譯和範偉兩大實力戲骨再度攜手,同框對飆獻上精湛演技;更有「00後謀女郎」劉浩存上演銀幕首秀,驚喜亮相。
  • 單以純,為何流著淚給電影人一封情書
    浙江衛視全面飄紅的欄目《中國好聲音》落幕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十八歲的浙江女孩單以純奪得本季好聲音冠軍。對於她的奪冠,既是大多數觀眾意料之中的,但同時也聽到對她的一些非議,說她能得冠軍,不是實至名歸,因為她曾有過致命的失誤。
  • 《今夜在浪漫劇場》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
    這種愛豆突然光臨的橋段隨便想想的確很浪漫,可YY成為現實的時候誰不害怕啊,更何況來自電影的美雪還是個黑白人。然而實際上,在奇思妙想的愛情之外,《今夜在浪漫劇場》更是一封寫給電影的情書。當健司與美雪走到分手關頭時,「浪漫劇場」的售票爺爺對美雪說:「電影啊,都是虛無縹緲的東西,能讓人記住的只是鳳毛麟角的角色,剩下的都會被逐漸忘記,消失不見,明明是為了給人帶來希望而生的。」
  • 青春寄給自己的情書——淺析電影《情書》
    中國編導網微信號:biandaov,歡迎大家關注!中國編導網QQ905001818,網站地址www.biandao.org 本文由粉絲投稿,作者:GGBOND    渡邊博子,藤井樹,藤井樹,這三個名字共同湊成了一封寄想天堂的情書。<情書>作為巖井俊二的處女作作品,它當然是內斂含蓄的,但它帶給觀眾的感受卻是平靜中的暗潮湧動,讓人在不知情下熱淚盈眶。
  • 淺談《裡斯本的故事》:文德斯致電影,亦是致城市的一封情書
    開頭即預示了全片基調,溫特一路上厄運連連,車子不斷出問題,還要臨時惡補葡萄牙文,慌亂的畫面帶來不少趣味,更為最後弗裡德裡希對於電影的逃避心態做了伏筆——電影人因為一張求救明信片就能為電影奔至天涯海角,以及電影人害怕電影魔力不再的迷惘。
  • 周深演唱《給電影人的情書》,好聽感動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2019年度表彰大會,周深演唱《給電影人的情書》!,多少人愛你遺世獨立的姿態,你永遠的童真赤子的心態。 「人間不過是你寄身之處,銀河裡才是你靈魂的徜徉地;人間不過是你無形的夢,偶然留下的夢塵世夢;以身外身做銀亮色的夢
  • 靈魂系電影《消失愛人》:一封寫給逝去愛人的銀幕情書
    此外,男女主人公跨越生死的愛情感動了無數人,很多觀眾聯想到自己的親身經歷,盛讚電影是「一封寫給逝去愛人的銀幕情書」。本片也被當做1月份最強愛情類型黑馬,將於1月15日上映。「靈魂系」是第101種讓你流淚的愛情故事愛情的形態千千萬萬,讓愛情片有了講故事的無限可能。
  • 《一秒鐘》,並不是獻給電影的一封情書
    但不管是動人的吻戲集錦,還是那個一閃而過的女孩,牽動我們的,都是那個坐在那裡一動不動看電影的人。範電影這個人物是多面而立體的。範偉讓人佩服的地方,不僅在於刻畫角色的入木三分,而是他演繹的如此亮眼,你卻並不覺得驚奇。《一秒鐘》並不是獻給電影的一封情書。《天堂電影院》的動人在於它的純粹,對電影的熱愛,對愛情的忠貞,它提供了一種我們渴望擁有卻最終失去的慰藉。
  • 《中國好聲音》單依純動情落淚,演繹《給電影人的情書》好動人
    11月13日,在今天播出的《中國好聲音》中單依純拋開所有的顧慮,拋開所有的技巧,只為用最真摯的情緒表達來讓你感受電影人的心路歷程。《給電影人的情書》這是一封給所有人的情書。
  • 【電影】《重返20歲》——「送給媽媽的一封情書」! 澳新全面上映 !
    《重返20歲》——「送給媽媽的一封情書」
  • 《默片解說員》——一封寫給舊時代電影的情書
    盛夏光年,常感覺我們正青春,也常在這個季節做白日夢。電影院和我們分開的這幾個月,遙遠的卻像是上個世紀的離別,與其窩在屋裡想念著「天堂」電影院,不如打開屏幕看這部《默片解說員》。現年64歲的日本導演周防正行的新片《默片解說員》就是一封寫給舊時代電影的情書,帶領我們這群新時代影迷做了場跨世紀的仲夏夜迷夢。
  • 《一秒鐘》是一封電影情書嗎
    就公映版看來,張九聲的人物背景是嚴重缺失的,只能從影片裡的蛛絲馬跡來做大致推測。他稱進勞改營是因為打架,範電影則說他是被人整了,可以想像他在那個舉報成功率極高的年代遭人陷害。範電影這個角色挺有意思。他把握著小範圍內群眾的精神命脈,電影放映員的身份讓他產生了掌控他人命運的幻覺,而他樂在其中。但他只是用這種高人一等的自滿來壯膽而已,當張九聲拿到威脅他時,他立刻就服了軟。